殺人狂的代名詞,就是他!

2020-12-11 騰訊網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521

  周末到了,派爺掐指一算:宜刷片。

  於是,兩杯白酒下肚,把家裡能開的燈都開了個遍。

  一波壯膽操作完,坐到電腦前,用顫抖的雙手,點開了這部片。

  《萬聖節》

  Halloween(2018)

  來,走起!

  ——這是一條劇透加慫人分割線——

  故事,從兩名記者開始,他們,來到一個康復中心。

  不過不是一般的那種。

  工作人員,身強體壯,有些腰裡別警棍。

  病人,眼神呆滯,行動遲緩。

  嗯,你沒猜錯,這是一座精神病院

  倆人今天專程來拜訪一位病人,因為情況特殊,需要主任薩汀先生,親自接待。

  接下來,他們被主任帶到一個室外活動場。

  這裡,電網、鐵絲網縱橫交錯。

  攝像頭360度無死角覆蓋。

  場地上的病人,說是在放風,看著卻像在示眾。

  每個人,都是手銬腳鐐伺候。

  鐐銬還連著身邊的水泥墩子。

  地面上,畫著黃色的警戒線,以每個病人為中心,圍成一個正方形。

  言下之意你懂的——

  請保持與這些人的安全距離,否則後果自負

  男記者看到他要找的人呆立不動,就要上去採訪。

  主任慌忙制止,說道。

  「他警覺著呢,從你來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你了!」

  男記者收斂些許,不過還是執意要上前。

  主任說,可以,不過請系好鞋帶。

  男記者一臉懵逼,主任繼續補充。

  「看到那個撐傘的老人家沒?他有給人繫鞋帶的習慣。」

  嗯,估計上一個被他系過鞋帶的人,已經去天堂報導了。

  按照主任指示做好各種準備後,男記者終於走到了那個被訪人的警戒線外。

  這個人,白髮蒼蒼,皺紋滿臉。

  背對著男記者,不聞不問。

  之前主任補充過,他來這裡四十年了,雖然不是啞巴。

  但是,一句話也沒說過

  請來診治的專家們手段用盡,也毫無辦法。

  四十年嘴裡沒蹦過一個字,何等意志和毅力?

  男記者也是有備而來,只見他不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東西。

  一個萬聖節上cos用的劣質頭套。

  此物一出,霎時妖風四起。

  警犬狂吠。

  連旁邊一起放風的那幾個人,也開始鬼哭狼嚎。

  顯然,這個被訪者,也是這個面具的主人。

  戰鬥力明顯在身邊這群變態之上。

  從男記者口中,我們聽到了他的名字——

  麥可

  接著,倆記者又來到另一個人的家門口。

  同樣是電網、鐵絲網縱橫交錯。

  攝像頭牢牢鎖定著門口的一舉一動。

  門上還掛著警告牌。

  私人重地,閒人勿入。

  要不是女記者用一個月的工資拿來當見面費,派爺估計來一隊警察,都不一定闖得進去。

  車行數裡,來到一座老宅前。

  敲門聲之後,屋內有人開門。

  再看這門上的鎖。

  估計從早飯點開鎖,開完了可以直接吃午飯。

  另外還加裝了一根混鐵門閂。

  門外,還有一扇防盜門。

  屋子的主人,不是美國總統,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而是一名銀髮大媽。

  她的名字,叫勞瑞。

  換成別的同齡人,估計都在跳廣場舞了。

  而這個大媽,平時玩的,可不簡單。

  她家後院裡,是個靶場。

  四十年來,她每天在此練習槍法。

  如果來個真人版《絕對求生》,估計她能把把吃雞。

  她不單自己如此,還逼著自己的女兒,也每天軍事化訓練。

  乃至女兒八歲,就學會了狙擊。

  不過也因為她這種強迫症,落得離婚兩次,女兒被剝奪監護權的下場。

  記者們此番前來,就是想知道。

  讓她落得這步田地的那個人,到底有何隱情。

  她是否願意放下成見,與他再見一面?

  勞瑞並沒有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你把這個變態稱作人?」

  看來,中外記者都一樣,殺人犯在他們眼裡,肯定是有可憐身世的。

  勞瑞對這套並不買帳,把門一開。

  示意他倆:錢留下,人滾蛋。

  你們肯定要問:這個讓勞瑞四十年來擔驚受怕,一把年紀了還得時刻提防的人是誰?

  沒錯,麥可

  記者們連續兩次受挫之後,總算在第三個被訪者身上,找回了自信。

  因為這次,他們肯定不會陷入被動。

  被訪者,是個死人。

  名叫,朱迪斯·梅爾斯。

  在墓碑前,守墓人跟他倆聊起了她的悲慘身世。

  原來多年前,朱迪斯本是一名情竇初開的妙齡少女。

  趁著萬聖節父母出門之際,帶著男友來自己家,為愛鼓掌。

  然而,有一個人,一直在暗處注視著他倆。

  並且趁著倆人在幾分鐘內完事之後(朱迪斯男友OS:你不提這個幾分鐘會死?),對著一絲不掛的朱迪斯連捅數刀,一個花季少女當場斃命。

  你一定會好奇,這個手法殘忍,十惡不赦的兇手是誰?

  萬萬沒想到,他只是個稚氣未脫的六歲男孩。

  他,還是麥可

  多年來,他被精神病院重點防護;多年來,他讓受害者惶惶不可終日;多年來,他讓九泉之下的無數冤魂,不得翻身。

  不用問究竟,這,就是道德的淪喪,也是人性的扭曲。

  這,就是麥可·梅爾斯

  縱橫銀幕四十載,殺人都快殺出情懷來的狂魔。

  1978年,是麥可的銀幕首秀,導演約翰·卡朋特,用30萬美金的極低成本,拍攝了這部開局只有一個人,一個頭套,出門裝是一把菜刀的電影。

  一出手,就成了銀幕經典。

  迄今為止,這部影片帶來的票房綜合收益,已經逾7000萬美元。

  From IMDB

  這利潤率,放今天肯定被人吹成是下一個阿里巴巴了。

  故事講的是,麥可6歲被送進精神病院,15年後因為事故逃脫,在萬聖前夜的小鎮上大開殺戒,成功做掉了勞瑞的閨蜜和他們的男友,最終被勞瑞、警長和精神病院長合力制服。

  銀幕外的世界,過去了四十年。

  那銀幕裡的世界,怎麼樣了呢?

  於是,主創們一拍即合,再次全員出馬,拍了這部《萬聖節》的真·續集

  當年21歲的麥可,如今也該成61歲的老爺子了。

  那些個對他敬而遠之的病友、受害者和記者們,會不會對他的殺傷力,有點故弄玄虛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接著看下面的劇情。

  一個老爹因為貪玩,忘了兒子要上補習班的事(肯定是親爹),趁著黑夜送他前往。

  倆人爭執時,父親突然大叫一聲,一腳急剎停了下來。

  原來,車前面晃蕩著幾個穿白衣服的病號。

  仔細一看,就是白天精神病院裡放風的那幾位。

  老爹下車表示要一探究竟,結果一去不回。

  兒子等不及了,報警後就揣著獵槍去搜尋。

  在路邊的草地上,他發現了一個臉部血肉模糊的警察。

  他艱難地抬起頭,試圖要說些什麼。

  孩子連忙問了一連串重要問題,但警察一個都沒回答,而是衝著他大喊一聲。

  「跑!」

  但這個娃,並沒停下自己好(zuo)奇(si)的腳步,一通害人害己的操作之後,他沒命地奔上自家汽車,試圖離開。

  可這時,在車裡早有一雙大手,等著把他勒死在駕駛座前。

  你肯定要問,那個老爹去哪兒了?

  後續趕到的警察,看到了你想知道的答案。

  他的脖子,已經被擰成了,90度仰望星空的姿勢。

  插播完這個,我們繼續回到那對記者身上。

  倆人經過加油站,女記者內急,男記者在旁等候。

  不過,旁邊的大媽,看著遠處的情形,流露出了驚恐的神色。

  女記者問路時,窗戶外面有人似乎在行兇。

  她剛到廁所找坑位坐下,就有個人邁著魔鬼的步伐,跟了進來。

  男記者跑到旁邊的車庫借火,但收銀員趴在桌上一動不動。

  他的下巴,已經被撕開了。

  而車庫裡那位,也倒在了血泊中。

  廁所裡那個人,朝女記者所在的坑位裡,撒了一把紅色的東西。

  仔細一看,是一堆新鮮的,人的牙齒。

  女記者尖叫一聲,試圖逃脫,被外面的那位壯漢一把抓住。

  聞聲趕來的男記者,又跟壯漢廝鬥起來。

  不過沒幾個回合,男記者就被壯漢撞爛了頭。

  而女記者的下場,也可想而知。

  一連做掉數人之後,壯漢來到記者的車後。

  拉開後備箱,拿出頭套,重新套回了自己頭上。

  毋庸置疑,我們的麥可·梅爾斯,回來了。

  過去了四十年,你大爺,還是那個行蹤詭秘、下手狠辣的你大爺。

  這一天,正好也是萬聖前夜。

  後續情節,派爺捨不得透了,留著給你們自己去慢慢品味。

  多年來,《萬聖節》穩居各類恐怖片和影史經典排行榜之中。

  2006年,更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當年度的「國家電影遺產名錄」。

  這個規格,妥妥的就是文化國寶的待遇了。

  From美國國會圖書館電影遺產名錄

  即便在當時眾星雲集的「殺人狂電影」(slasher film)類型裡,麥可也是個異數。

  沒有超能力加持,不是外星物種,他就是個人,用的也是日常隨手可得的兇器。

  這,反而增強了他的恐怖效果。

  畢竟,常在你身邊晃悠的,大概率不會是超人,而是麥可一樣的神經病。

  就問你,誰更可怕?

  其實,在此之前,本片已經有了十部續集和翻拍。

  但是,導演卡朋特為了藝(zhuan)術(dian)效(wai)果(kuai),對麥可的人設,做了許多不必要的改動。

  比如,把勞瑞在後續的作品裡,做成了他的姐姐。

  這讓很多觀眾,非常不買帳。

  想來也是,原本一個冷酷到底的殺人狂魔,被你改成了只殺姐姐的腦殘,怎麼行?

  因此,新版導演大衛·戈登·格林,就和卡朋特商議,決定大刀闊斧地修改這些後來出現的設定,回歸本源。

  From ScreenRant.com

  影片的這種堅持,讓麥可的四種特質,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強化。

  一,任性。

  上文提到,這次的麥可,繼續保留了無差別殺人的習慣。

  不管你是老人還是小孩,我想殺就殺,不是親戚照樣殺。

  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殺人狂,才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高手。

  二,高效。

  雖然表面上看麥可行動遲緩,但殺起人來,可是智商永不欠費的狀態。

  新老兩部《萬聖節》裡的長鏡頭,完美詮釋了他的這一特點。

  在老版裡,長鏡頭把觀眾置身於童年麥可的視角,跟著他從窗外偷窺、潛入屋內;

  溜進房間、刺殺姐姐;

  奔下樓梯,直到被父母攔住才發現是個孩童。

  驚訝之餘,更多是驚懼。

  一個小孩,行動如此有條理,殺人如此有效率。

  再看新版裡的。

  麥可拿起車庫的榔頭。

  進屋砸死主婦。

  操起菜刀,穿街走巷。

  來到仇家門前,透過窗戶看著背對著自己的女主人。

  待她轉身時,溜進後院。

  重新繞回她身後,在窗前來了一個背刺。

  這種不拖泥帶水的殺人狂,太實力圈粉了。

  三,執著。

  麥可做事,永遠帶著一種強迫症色彩。

  殺人,我只帶頭套,所以我先殺了那對記者。

  殺人,我只用菜刀,所以我把榔頭扔了。

  殺人,我就把他們拎起來,用刀戳在牆上和門上,這次也不例外。

  幾十年來堅定不移地執行標準化殺人流程,匠人精神。

  四,迴響。

  可能因為前面三條的人格魅力,使得麥可可以對受害者,施加精神影響力。

  當年被他追殺的勞瑞,夫離子散,被診斷為妄想症。

  每日在跟精神病院差不多的老宅裡度日。

  勞瑞的女兒,被母親逼著練習槍法。

  在外人眼裡看來,簡直就是在每天受虐,被密室囚禁的典型。

  麥可的心理醫生,薩汀主任,不但沒能治好他,反而跟他一樣,走火入魔。

  最終的鏡頭,定格在勞瑞的孫女身上,我們仔細看的話,會發現。

  她那茫然的眼神,和她手中緊緊握著的那把刀,和當年的小麥可,如出一轍。

  這個偉大的精神病患者,已經把所有的人,都變成了精神病。

  派爺看完之後,真心覺得:

  還想被他嚇個五百年。

  想看的,趕緊上胖鳥去找吧。

  一個zan=【今天點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萬別隨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相關焦點

  • 世體:佩德裡表現無可挑剔,他就是藝術的代名詞
    佩德裡在下半場開始時披掛上陣,儘管他並沒有取得進球,但在他的串聯下,球隊的進攻打得有聲有色,最終連入三球拿下對手。《世界體育報》用「魔術師」高度評價了佩德裡的表現,稱他在45分鐘裡能夠很好地控制和把握比賽的節奏,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且具有良好的視野。這位年輕中場在俱樂部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在甘伯杯的比賽中,他替補庫蒂尼奧上演精彩表現,主教練科曼也在與比利亞雷亞爾和塞爾塔的比賽中都給予了他上場時間。在巴薩與塞維亞比賽的膠著階段,佩德裡也臨危受命,出戰30分鐘,幫助球隊取得1分。
  • 前水晶宮老闆:索肖就是平庸的代名詞,當初就不該請他來
    前水晶宮老闆:索肖就是平庸的代名詞,當初就不該請他來
  • 影史四大殺人狂,就他這麼有排面!
    沒錯,就是你們最喜愛的傑森小哥!畢竟名聲已經傳遍了世界,更是位居影史四大殺人狂。或許殘忍比不上《德州電鋸殺人狂》的人皮臉,神出鬼沒比不上《猛鬼街》的弗萊迪,資歷也比不上《月光光心慌慌》的麥可,但是,單論殺人數量,傑森絕不認輸。
  • 大案偵破紀實:全球十大變態美女殺人狂,沒想到會這麼恐怖
    我們都知道殺人狂這個詞,很多是通過看電影知道的,比如《電鋸驚魂》、《德州電鋸殺人狂》,他們之中的殺人狂一般以男性為主,並且似乎是存在於電影之中,而在我們的真實社會裡,也有很多真實存在的殺人狂。她就是這樣在浴缸裡溺死她的5個孩子
  • 「獨立遊戲就是粗糙的代名詞」
    如果我問:獨立遊戲是不是粗糙的代名詞?那麼這個標題就很像釣魚貼,一般人會說,你這樣問是不是要說獨立遊戲不應該粗糙什麼的。所以我要先說我的結論:獨立遊戲就是粗糙的代名詞。先說一個學外語的事情。他偶爾會嘲笑我的英文口音,說我中老年口音。每次糾正我們說thank或者hello的發音。我還不能反對他,顯得我涵養不夠很在乎別人的批評。重點是,其實他外語水平還停留在初中一年級的水平。有一次他說他喜歡英音,不喜歡美音。
  • 27個超級殺人狂絕版真照
    山姆的兒子 Getty 哈爾頓檔案 1977年8月11日    大衛·博科維茨就是大名鼎鼎的「山姆的兒子」。亨利·李·盧卡斯 法新社圖 1990年8月2日    亨利·李·盧卡斯聲稱自己曾經殺害過600個人,第一個受害人就是他的母親。
  • 恐怖小說之王與史上最強殺人狂,史蒂芬金想寫《十三號星期五》
    史蒂芬金的大名應該不需要多介紹,好萊塢電影改編的金礦,所寫的長篇短篇有無數個好萊塢改編版本,我們熟悉的《肖申克的救贖》《閃靈》《迷霧》《小丑回魂》等等,都是改編自他的作品,而史蒂芬金到現在還筆耕不輟,時不時推出一些新作,而最新他在網上發布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說——
  • 挪威殺人狂申請讀名校惹眾怒
    原標題:挪威殺人狂申請讀名校惹眾怒  本報訊 挪威殺人狂魔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兩年前製造奧斯陸市中心爆炸案和於特島槍擊案,造成77人死亡,被判21年監禁。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目前正在獄中服刑的布雷維克竟然還打算上大學讀書,他已經向挪威著名學府奧斯陸大學提出申請,希望攻讀政治學課程。
  • 高幹文,他是天之驕子,涼薄無情是他的代名詞,卻對她一人溫柔
    高幹文,他是天之驕子,涼薄無情是他的代名詞,卻對她一人溫柔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高幹文,他是天之驕子,涼薄無情是他的代名詞,卻對她一人溫柔。他一擲百萬,只為買她這個倒黴的落魄千金。再見,她是依舊戴著枷鎖壓抑真實的薄家長女,薄荷。而他搖身一變,竟然成為她那從未所知甚至從未謀面被指腹為婚的未婚夫湛一凡。他們就像陌生人一樣的初見,任由雙方父母討論著他們的婚事。這是一本高幹甜寵小說,男主是天之驕子,涼薄無情是他的代名詞,唯獨對女主溫柔寵愛。
  • 最近超火的「代名詞」壁紙:難受 焦慮 沉默 就是長大的代名詞
    最近超火的「代名詞」壁紙:難受 焦慮 沉默 就是長大的代名詞首先看到第一張壁紙,壁紙上是一個女孩的背影,圖片上有這樣幾句話,在很久以後我才明白,殘忍的不是現實而是你。接著再看到第二張壁紙,一個男孩的照片,壁紙看上去有點暗。壁紙上面有這樣幾句話,一想到能和你共度餘生,我就對餘生充滿了期待。
  • 《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
    《天生殺人狂劇中的主人公是一對喜好血腥和暴力的夫婦,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殺人。他們的舉動引起了一位新聞工作者的注意,並且在自己的節目上加以報導。這一來,他們的知名度很快地又被提高了。即使是他們被捕之後,記者的報導仍然沒有停止。一切的犯罪在媒體的眼中似乎都變成了另一個樣子。我們該不該為此而感到悲哀呢?
  • 德州電鋸殺人狂原型:一屋子都是人皮製品,警方都被所見震驚
    美國導演託比·霍珀在上世紀70年代憑靠恐怖片《德州電鋸殺人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該影片甚至改變了恐怖電影業,因此託比·霍珀也被譽為「恐怖片之父」;而且恐怖片所具備的話題性,除了讓觀眾感到毛骨悚然的畫面片段,還讓人心底發涼的是它改編於真實事件。
  • 《天生殺人狂》:兩個殺人犯之間的愛情,豆瓣評分高達8分!
    《天生殺人狂》:兩個殺人犯之間的愛情,豆瓣評分高達8分!《天生殺人狂》講述的是米基和從小受父親性騷擾的梅勒,兩人在殺了梅勒的父母后亡命天涯。唯一的一段相比之下稍微平穩一些的鏡頭是米奇在獄中接受電視採訪拍攝的畫面,但事實的真相在瘋狂的媒體的鏡頭裡也是扭曲的,背離真實的,狂熱的電視人並不比殺人狂冷靜,平穩的電視鏡頭卻扭曲著事實,這不能不說是個莫大的諷刺。所以當採訪者的情緒越來越激動,畫面再次開始傾斜搖晃,剪接的速度越來越快,而觀看轉播的監獄犯人的情緒也開始變化,一場暴動最終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 挪威殺人狂申請奧斯陸大學讀名校惹眾怒
    原標題:挪威殺人狂申請奧斯陸大學讀名校惹眾怒   挪威殺人狂魔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兩年前製造奧斯陸市中心爆炸案和於特島槍擊案,造成77人死亡,被判21年監禁。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目前正在獄中服刑的布雷維克竟然還打算上大學讀書,他已經向挪威著名學府奧斯陸大學提出申請,希望攻讀政治學課程。
  • 33條人命 70餘幅畫作 殺人狂! 藝術家?
    據報導,生活中的加斯在他居住的社區,人緣相當好,鄰居們都覺得他是個好人,尤其是小孩子格外喜歡他,因為他時常會扮成一個叫「Pogo」的小丑去娛樂大家。震驚 殺人狂具有相當的藝術天賦據拉斯維加斯的《太陽報》報導,這場展覽的主辦方是兩家拉斯維加斯當地的藝術組織——當代藝術中心(Contemporary Arts Center)和18b藝術區(18b Arts District)。
  • 貝斯基:我和皮爾洛關係很好 馬拉度納就是足球的代名詞
    在談到關於馬拉度納離世的話題時,貝納德斯基表示馬拉度納就是足球的代名詞,儘管已經離世,但是馬拉度納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關於皮爾洛「我與主教練之間的關係很棒,我們彼此坦誠相待,絕對信任,因為我們都知道坦誠和信任的重要性。皮爾洛會給你很多的建議,而在尤文這樣的俱樂部中,這顯得非常重要。
  • 看看丁禹兮就知道了,謹慎就是他的代名詞
    而丁禹兮在這個5月堪稱是霸屏,《清平樂》中氣度文雅的大學士蘇軾,《韞色過濃》中妙手回春的醫生周時韞,在加上《傳聞中的陳芊芊》中的犬系自我攻略型男友韓碩,每個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粉絲也給他起了個有趣的外號「五月男友」。
  • 籃球,他不是神,但他是那個時代每個人心中信仰的代名詞
    籃球,他不是神,但他是那個時代每個人心中信仰的代名詞 原標題:籃球,他不是神,但他是那個時代每個人心中信仰的代名詞
  • Zion.T的名字就是酥酥麻麻的好聽代名詞
    Zion.T給人的印象就是馬臉且身材幹瘦,常年戴著一副墨鏡,酷酷的。一副獨特嗓音的他,單曲專輯一推出就獨佔榜單第一位,IU是「音源流氓」,他就是「音源強盜」。他的音樂風格非常的多元化,夾雜著各種音樂元素,Neosoul、Hippop、R&B與Jazz,可以說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音樂人。
  • 美育其實就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
    實質上,美育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他對生活、工作、對社會、人、事、物的看法也就完全改變了,這都是因為他們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