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中國館在世博園區舉行世博會開幕以來首次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了中國國家館及省區市館的展示主題、設計理念、籌備過程和世博會開幕以來的運行情況。
國家館內部展示分三層第一展區,位於49米處,名為「東方足跡」,面積8553平方米,是一個「綜合展示層」;這一層的展項內容以時間為線索,涵蓋了中國城市發展的當代、過去和未來。
第二展區位於中國館41米處,面積3353平方米,名為「尋覓之旅」。參觀者通過乘坐軌道車,可以了解中國城市營建的智慧,也稱為「體驗展示層」。
第三展區位於中國館33米處,面積3392平方米,名為「低碳行動」。這是一個「專題展示層」,聚焦以低碳為核心元素的中國未來城市發展戰略。
「尋覓」是中國館展示主線中國館館長徐滬濱介紹,歷屆世博會主辦國的國家館都廣受關注,為呼應本屆世博會的主題,中國館展示主題確定為「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中國館的展示以尋覓為主線,讓觀眾在尋覓中發現並感悟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可用16個字表達中國館的主題內涵「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而不同、師法自然」。
中國館以省區市館為建築基座、國家館構造城市雕塑為理念布局,國家館和各省區市館的空間位置與趨向體現了東方哲學對「天地」意義的理解。國家館為天,莊嚴華美,形成東方之冠的主體造型。省區市館為地,以基座平臺的綿延舒展,襯託國家館。
中華智慧展望發展之道在中國館序廳,以「倒掛的城市」為核心設計,展示城市發展節奏。第一個核心展項主題電影,同樣定位在當代。兩部影片《歷程》和《和諧中國》輪流播放,折射中國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館第二展區以「創新」和「傳承」為視角演繹5000年中華文明,動態投影版《清明上河圖》和仇英版《清明上河圖》真跡交相輝映,展現中國城市魅力。
中國館還立足中華智慧,展望面向未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道。「同一屋簷下」展項,通過一座公寓樓中九個家庭間的有趣互動,生動詮釋「和諧社會」理念。這個展區還展示了全國169個特色小城鎮,透視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戰略。中國館「低碳行動」展區,以「取之有道」、「用之有節」、「返璞歸真」等為題,展示我國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認識和努力。
在高科技展項選擇上,中國館力求以科技承載文化,以科技傳播主題,展出「綠色超級水稻」、微藻吸收二氧化碳、仿生概念車等新技術。(記者楊健 劉穎 徐蒙)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