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的剋星,不手術祛除息肉免復發!

2020-12-22 騰訊網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稱為「膽囊息肉」。人們在發現它時多採用先觀察再手術切除膽囊,或對癌變率極高的膽囊息肉進行切膽治療。但這類治療方法,手術後遺症很多患者不願承擔。那麼,你知道不手術消除膽囊息肉免復發的剋星是什麼嗎?

一、不手術消除膽囊息肉免復發的剋星:

中醫認為膽囊息肉的發病,因於情志失調(壓抑、抑鬱、易怒)、飲食所傷(過量飲食肥甘厚膩、過量飲酒)、勞逸過度(勞累、勞神過度、安逸過度)、感覺外邪(暑溼、風寒)等所致。肝膽疏瀉失職、氣機阻滯、血行不暢、膽汁泌排不利、溼熱蘊結、瘀血內停、日久形成癥瘕、積聚之症。患者可用息福欣,控制息肉發展,消除不適症狀、抑制息肉,逐漸萎縮、使其消弭、再強肌體,最後避免復發。

二、它並不是全能的:

對於單發且大於1.5cm(或多發大於1c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於膽囊頸部,及有其他疑似癌變或癌變跡象的膽囊息肉,應及時手術切除,避免息肉發生癌變。其次不管是什麼性質的膽囊息肉,不論息肉體積有多大,不管採用哪種治療方法,都應該在生活中注意飲食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膽囊息肉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一)、規律飲食、吃好早餐對膽囊息肉患者極其重要。人體內肝臟主管分泌膽汁,分泌的膽汁存儲入膽囊內,而膽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則晚上分泌的膽汁利用不上,存留於膽囊內,膽汁在膽囊內滯留時間過長,即可刺激膽囊形成膽囊息肉或使原來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二)忌口:

1、忌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心、肝、腦、腸、蛋黃、松花蛋、魚子、巧克力等。

2、忌吃高脂肪食物,因它能引起膽囊收縮使膽囊結石嵌頓,如肥肉、豬油、油煎、油炸食品,以及油多的蛋糕、糕點等。

3、忌暴飲暴食,它可促進膽汁分泌,膽囊強烈收縮引起發炎絞痛等。

4、忌辛辣刺激的調味品,如辣椒、辣油、五香粉、咖喱粉及花椒麵等。

5、忌煙、酒、油菜和咖啡,因為這些刺激性物品均可使胃酸過多,膽囊收縮造成膽道口括約肌痙攣,膽汁排出困難而誘發膽絞痛。

相關焦點

  • 子宮、宮頸息肉的剋星,不手術祛除息肉預防復發!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如借細長的蒂附著於子宮壁的腫物稱為「子宮息肉」,宮頸部位的叫"宮頸息肉"。不管是子宮、宮頸息肉還是其他部位的息肉,都有一定的癌變可能,人們治療「它們」的方法多是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除了有一定風險外,其復發率還達到了96%。
  • 膽囊息肉的兩大特點和最佳治療方法!
    大家都知道至今還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徹底治癒癌症,所以這也是膽囊息肉最可怕的地方。當然,也並不是意味著所有的息肉都會發生癌變,一般腺瘤性息肉的癌變可能性最大。 2、膽囊息肉隱蔽不易被發現:早期的膽囊息肉是沒有症狀的,也就是病人完全沒有感覺,是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而且一些比較小的息肉除了不容易被發現以外,還容易被誤診,以為是其他東西。
  • 膽囊有息肉會自己消失麼?不手術會不會癌變?
    膽囊病變主要有結石性和非結石性病變,膽囊息肉就是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非結石性病變總稱。那麼,膽囊有息肉會自己消失麼?不手術會不會發生癌變?
  • 膽囊息肉不可怕
    而這部分被查出來的人,一聽有膽囊息肉就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那是因為人們對膽囊息肉的不了解而無端地害怕。  平均癌變率提升至8%~12%  膽囊息肉為何會讓人覺得如此可怕呢?看看平時醫生是怎麼說:「你的息肉有一釐米了,趕快切掉膽囊吧,要不會癌變的。」網絡查詢到的信息:膽囊息肉平均癌變率由1%~2%提升到8%~12%;膽囊息肉具備潛在攻擊性強、癌變率高的特點。
  • 膽囊息肉不可怕及時消除是關鍵!快了解一下中醫不手術消息肉的方法!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因在臨床上和影像學檢查上很難明確其性質,故又稱「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膽囊息肉雖然可能發生癌變,但並不可怕,因為膽囊息肉不手術也能消除!真正可怕的是患者不治療,或隨意切除!
  • 膽囊息肉有什麼危險?這樣飲食或可縮小膽囊息肉消除膽囊息肉 - 心...
    很多人就是常規查體的時候,發現了膽囊息肉,於是很是擔心,不知如何是好?整天嘀咕,是因為吃的太油膩導致的?以後還能不能吃肉?用不用手術治療?會不會癌變?等等問題會困擾著自己。其實大部分膽囊息肉並沒有任何不舒服,就是體檢發現而已,是不是需要進一步治療,因人而已。
  • 膽囊息肉最佳治療方法?膽囊息肉是否需要手術,會不會癌變,看這篇就...
    一、年齡:部分研究發現,40~50歲的中年人膽囊息肉發病率最高,50歲左右為膽囊息肉的高發年齡;其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排空功能,使膽汁排出不暢,膽鹽濃度升高,刺激膽囊壁導致病變。
  • 膽囊息肉,其實不可怕
    □記者 劉坤    不少人做B超發現有膽囊息肉,有時候B超室醫生也寫作:「膽囊內有息肉樣病變。」膽囊息肉大多數沒有症狀,85%是通過例行體檢才發現的。據國內健康查體統計表明:正常人群中有5%的膽囊息肉檢出率。也就是說在身體檢查中有5%的人有可能會查出膽囊息肉。
  • 不手術消除子宮內膜息肉的「中成藥」!
    雖然息肉屬於良性腫瘤的一種,但子宮內膜息肉仍有癌變可能,並且可導致女性不孕,甚至引起其他婦科疾病的發生。很多人會選擇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除了伴隨一定的風險,並且它只祛除了息肉,其病灶的存在息肉依舊會復發。頻繁的做手術使大多女性接近崩潰!其實有不手術消除息肉的方法!
  • 膽囊息肉能自愈嗎?需要治療嗎?膽囊息肉怎麼吃藥好?
    二、膽囊息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1、膽囊上出現息肉,如果直徑不大,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可以加強身體鍛鍊,促進血液循環的同時,加強身體代謝。如果患者的膽囊息肉比較嚴重,需要馬上手術切除。是否需要手術還要根據息肉的直徑決定,一般超過兩釐米的息肉需要切除,以免息肉增大之後影響了周圍的器官以及膽囊功能。
  • 鼻息肉手術後復發怎麼辦?
    很多患者和醫生普遍認為鼻息肉手術後容易復發,甚至有的觀點認為既然會復發,那就第一次就不應該做手術。那這些看法是否正確呢?鼻息肉手術後復發該怎麼辦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析一下。通過標準化的手術,充分的術後藥物治療和護理,嚴密的門診隨訪,大部分的鼻竇炎伴鼻息肉的患者是可以達到臨床良好控制的。即使一段時間過敏控制不滿意,局部有息肉復發,再次手術也非常容易,甚至門診局麻就可以完成。
  • 膽囊息肉是什麼?會變成癌症嗎?
    膽囊息肉的治療方式 1、手術治療 膽囊單發息肉直徑超過10mm,年齡>50歲,有明顯症狀,合併膽囊結石、膽囊頸部息肉引起膽囊管梗阻者,應行外科治療。
  • 引起膽囊息肉的原因及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凸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它的病因較複雜,中醫認為膽囊息肉的發病,因於情志失調、飲食所傷、勞逸過度、感覺外邪等所致。患者可用息福欣,控制息肉發展,消除不適症狀、抑制息肉,逐漸萎縮、使其消弭、再強肌體,最後避免復發。
  • 有一種方法能讓98%的宮頸息肉,不手術逐漸消失,還能預防復發!
    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是宮頸管局黏膜增生,形成突出於宮頸外口的紅色小贅生物,除了導致會引發一系列症狀及導致不孕症外,還有可能發生癌變。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種方法能讓98%的宮頸息肉,不手術慢慢消失!
  • 妊娠剋星——子宮內膜息肉
    妊娠剋星——子宮內膜息肉 2020-06-18 0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三類膽囊息肉千萬別切,否則後悔一輩子
    膽囊息肉是所有非膽結石性病變的總稱,息肉樣生長從膽囊壁到管腔。隨著b超技術的廣泛普及,膽囊息肉的檢出率越來越高。其臨床病理特徵和手術時機的選擇已被廣泛研究並逐漸成熟。不要切除這三種膽囊息肉,否則你會後悔一輩子的!
  • 膽囊為何會長出小小的息肉?
    膽囊息肉指的是膽囊內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膽囊息肉病理上分良性息肉和惡性息肉,以良性息肉更為多見。良性息肉包括膽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和組織異位性息肉,其中膽囊腺瘤性息肉是潛在的癌前病變,與膽囊癌的發生有關。二、膽囊息肉有哪些因素引起?
  • 怎樣合理地治療膽囊息肉
    在做B超檢查時,醫生發現老汪患有膽囊息肉,這讓他十分恐懼。老汪聽說過「息肉」這個詞,知道它與癌的關係比較緊密。在得知老汪患病的消息後,周圍的熱心人給了他兩種不同的建議:一是建議他進行藥物治療;二是讓他進行手術治療,趕快把膽囊切除,以免將來發生癌變。對此,老汪感到左右為難。
  • 膽囊息肉樣變是什麼意思?膽囊息肉生長速度快,想切除有什麼影響
    膽囊息肉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第1種為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第2種為非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炎性息肉、膽固醇性的息肉。確診為膽囊息肉樣病變以後,如果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膽囊息肉小於1cm,可以定期複查,密切觀察膽囊息肉的變化。如果膽囊息肉大於1cm,或者患者反覆出現腹痛等症狀,建議手術治療,一般選擇膽囊切除術。
  • 子宮息肉需要手術切除嗎?
    膽囊息肉: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舒服,大多數膽囊息肉都是體檢B超的時候發現,有些做膽囊手術的時候,發現還長了一個息肉。極少數的人會有疼痛,噁心,嘔吐等沒有什麼特異性的情況。這些人容易長息肉,體檢時需警惕!子宮息肉:圍絕經期或絕經後;高血壓;肥胖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