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為何會長出小小的息肉?

2020-12-16 平安好醫生

在90年代由於醫療影像技術問題,膽囊息肉很少被人提及,隨著技術的發展,近年來膽囊息肉逐漸被人們熟知,由於缺少對膽囊息肉的認識, 檢查時發現膽囊長出小小的息肉,便認為這是癌症的先兆, 為心理蒙上一層陰影。

今天有請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趙波分享《如何辨別和治療膽囊息肉》。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什麼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指的是膽囊內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膽囊息肉病理上分良性息肉和惡性息肉,以良性息肉更為多見。良性息肉包括膽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和組織異位性息肉,其中膽囊腺瘤性息肉是潛在的癌前病變,與膽囊癌的發生有關。

二、膽囊息肉有哪些因素引起?

膽囊息肉的病因比較複雜, 可能和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和膽固醇代謝紊亂等因素有關。肥胖、抽菸、高脂血症、高胰島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膽道的解剖異常是膽囊息肉的好發因素。

三、膽囊息肉有哪些病症?

膽囊息肉大多數患者是沒有症狀的,極少數的膽囊息肉患者會有一些上腹部不適的症狀,小部分症狀比較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右上腹部疼痛的症狀, 由於膽囊息肉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診斷主要依賴於影像學檢查。

四、膽囊息肉有哪些惡變的危險?

1、膽囊息肉的大小

大部分學者認為膽囊息肉的大小與其良惡性有關,直徑小於1釐米的膽囊息肉,一被發現絕大部分為良性病變。直徑大於1釐米的膽囊息肉,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2、年齡

對於年齡比較大的患者惡性的風險比年輕的患者惡性風險要大。

3、膽囊息肉的惡性病變傾向發生在年齡大,單發大的膽囊息肉

4、合併有膽囊結石

膽囊癌和膽囊結石之間有一定的關係,部分膽囊癌患者同時合併有膽囊結石。膽囊結石的長期仍刺激可以使膽囊肉增加癌變風險。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五、膽囊息肉如何治療?

對於年輕的膽囊息肉患者,息肉直徑小於1釐米又完全沒有症狀就沒有必要手術。如果有明顯膽絞痛,同時伴有膽囊結石則建議手術治療。對於息肉直徑大於1釐米並且有膽囊息肉惡變危險因素的患者 ,也應該及時進行膽囊切除手術。息肉直徑小於1釐米並且不具有膽囊息肉惡變危險因素的患者,我們定期複查即可。

六、如何選擇手術方式?

1、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沒有惡變風險的膽囊息肉,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種手術方便快捷,一般只需要住院三天即可。

2、常規開腹膽囊切除術

對於有惡變風險的膽囊息肉應常規開腹膽囊切除術,手術中間進行快速冷凍檢查,如果有惡性病變則需要進行擴大切除,包括膽囊床肝臟楔形切除以及淋巴結清掃。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定期檢查,營養均衡,注意休息,適量運動是預防膽囊息肉的有效方法,就算是良性的膽囊息肉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定期追蹤情況,避免病變惡化,保障自己健康!

相關焦點

  • 膽囊息肉不可怕
    而這部分被查出來的人,一聽有膽囊息肉就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那是因為人們對膽囊息肉的不了解而無端地害怕。  平均癌變率提升至8%~12%  膽囊息肉為何會讓人覺得如此可怕呢?看看平時醫生是怎麼說:「你的息肉有一釐米了,趕快切掉膽囊吧,要不會癌變的。」網絡查詢到的信息:膽囊息肉平均癌變率由1%~2%提升到8%~12%;膽囊息肉具備潛在攻擊性強、癌變率高的特點。
  • 膽囊息肉有什麼危險?這樣飲食或可縮小膽囊息肉消除膽囊息肉 - 心...
    一、膽囊息肉是什麼?如何形成的?膽囊息肉是起始於膽囊壁後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因為大部分膽囊息肉都是沒有症狀,只是通過B超發現的,很難初步定性其惡性或良性,只要B超發現就統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大概有0.3-10%的人有膽囊息肉,男性對於女性,在膽囊息肉中約有5%可能癌變。
  • 膽囊為何有息肉?會惡變嗎?應該如何應對?
    ,這個名詞有時會出現在某些人的體檢報告中,類似的超聲報告用詞,還有1個是膽囊息肉樣病變。怎麼沒什麼感覺,膽囊裡就長東西了?息肉是從哪裡來的?會惡變嗎?需要馬上做手術切掉嗎?咱們現在就來解答這些疑問。息肉,是指人體黏膜表面長出的贅生物。在咱們機體內,凡是有黏膜覆蓋的地方,從口腔、鼻腔到膽囊、直腸,都有可能出現息肉。膽囊息肉,是來源於膽囊壁,並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是除結石之外,第2常見的膽囊疾病,人群中的總體發病率約4%到10%。
  • 膽囊息肉的剋星,不手術祛除息肉免復發!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稱為「膽囊息肉」。人們在發現它時多採用先觀察再手術切除膽囊,或對癌變率極高的膽囊息肉進行切膽治療。但這類治療方法,手術後遺症很多患者不願承擔。那麼,你知道不手術消除膽囊息肉免復發的剋星是什麼嗎?
  • 體檢發現膽囊息肉焦慮恐慌?聽醫生講講膽囊息肉那些事
    30歲的小劉在單位安排的職工體檢中發現,他的膽囊裡長了一個息肉,這讓小劉十分焦慮。小劉會想了一下,近期他食欲不振,原本喜愛的各種油炸食品都吃不下去,越想越害怕,這個膽囊息肉會不會變成腫瘤呢?其實在我們臨床工作中,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甚至還有些患者因為害怕膽囊息肉癌變而要求醫生為其切除膽囊,這些是沒有必要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膽囊息肉的那些事。什麼是膽囊息肉?
  • 膽囊息肉,其實不可怕
    □記者 劉坤    不少人做B超發現有膽囊息肉,有時候B超室醫生也寫作:「膽囊內有息肉樣病變。」膽囊息肉大多數沒有症狀,85%是通過例行體檢才發現的。據國內健康查體統計表明:正常人群中有5%的膽囊息肉檢出率。也就是說在身體檢查中有5%的人有可能會查出膽囊息肉。
  • 情緒不好也能引起膽囊息肉?事實上,很可能不只是膽囊息肉
    中醫看待膽囊息肉的起因,一般以飲食所傷、情志鬱結、勞累過度、體質肥胖等為主。而西醫看待膽囊息肉的起因,則一般與吸菸、飲酒、性別、年齡、飲食和慢性肝炎有關。與中醫學的觀點相比,西醫較少關注患者情緒對膽囊息肉發生和發展的影響。
  • 膽囊息肉的日常保養
    膽囊息肉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些什麼,下面就簡要介紹一下。杜絕經常飲酒和經常吃高膽固醇、高脂肪食品。要養成飲食規律的好習慣,不吃早餐的人群容易患有膽囊息肉。因為不吃早餐,容易導致膽汁在膽囊內濃縮,從而導致膽囊息肉的發生。
  • 膽囊息肉吃什麼食物好 膽囊出現息肉可以吃這些
    膽囊息肉,又被人們稱為膽囊隆起性病變,雖然讓人比較害怕,但並不是沒有辦法治癒,因為生活中有不少的膽囊息肉偏方,都可以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效果非常好。想知道膽囊息肉吃什麼食物好以及膽囊息肉食療小偏方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 得了膽囊息肉怕癌變?預防膽囊息肉,做好這4件小事
    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有高血壓、糖尿病、哮喘、抑鬱症、白化病、血友病等,那麼,膽囊息肉有遺傳性嗎?如何預防膽囊息肉呢?本篇文章將為您解答。膽囊息肉也稱膽息肉,是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種的病變的總稱,一般可分為非腫瘤性病變和腫瘤性病變,一般來說是不會遺傳的。其中,非腫瘤性病變又以膽固醇息肉最為常見。
  • 怎樣合理地治療膽囊息肉
    目前,膽囊息肉已成為肝膽外科門診的常見病。但由於種種原因,臨床上對膽囊息肉的治療方法存在分歧,甚至有些混亂。有的認為,膽囊息肉只需進行藥物治療,有的認為該病必須進行手術治療。事實上,這兩種觀點都不全面。  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凸起性病變的總稱,它包含著不同的病變類型。目前臨床上將膽囊息肉分為兩大類型:①真性腫瘤:例如,膽囊部位的腺瘤、腺癌、平滑肌瘤及脂肪瘤等。
  • 膽囊息肉樣變是什麼意思?膽囊息肉生長速度快,想切除有什麼影響
    膽囊息肉樣變很常見,是指在膽囊內壁上出現了隆起性病變,常常在行B超檢查的時候被發現,有些病變呈單發,有些病變呈多發,病變沒有聲影,而且沒有位移,這是膽囊息肉最典型的表現,據此可以診斷。膽囊息肉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第1種為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第2種為非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炎性息肉、膽固醇性的息肉。確診為膽囊息肉樣病變以後,如果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膽囊息肉小於1cm,可以定期複查,密切觀察膽囊息肉的變化。如果膽囊息肉大於1cm,或者患者反覆出現腹痛等症狀,建議手術治療,一般選擇膽囊切除術。
  • 膽囊息肉最佳治療方法?膽囊息肉是否需要手術,會不會癌變,看這篇就...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身體檢查的增加,膽囊息肉的檢出率越來越高。正常成人的發病率被認為是5%到10%。 膽囊息肉的原因有哪些?,進一步侵犯黏膜間隙,被巨噬細胞吞噬,形成泡沫細胞,並在間質層和息肉內大量聚集,從而促進膽囊固醇樣息肉的生長。
  • 膽囊息肉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
    膽囊息肉最好的方式是保膽取息肉,手術當中確保息肉是良性的情況下,就可以把息肉取掉,保留有功能的膽囊。膽囊息肉的手術還是要區分的,手術指徵是隨著息肉的長大到一公分或者接近一公分的時候,要引起重視,特別是膽囊頸部的單發的息肉,需要做手術,切掉還是做保膽可以在手術當中來判斷。
  • 膽囊健康日: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發作,一切了之?
    央廣網南京8月31日消息 9月1日不單單是傳統的開學日,也是「膽囊健康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因素,膽囊疾病發生率逐年增高,如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癌等,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 膽囊息肉能自愈嗎?需要治療嗎?膽囊息肉怎麼吃藥好?
    膽囊息肉,其實是膽囊腔內生長的一種局限病變的情況。膽息肉患者剛開始大多沒有什麼症狀,只有膽囊息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才會有一些不適的症狀出現,比如說右肋骨處疼痛等。一般通過B超的方式可以發現有沒有膽囊息肉,這也是最常見的診斷方式。目前來說,出現膽囊息肉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就是藥物治療。
  • 查出膽囊息肉,要不要切除?醫生一說,答案很清晰
    膽囊息肉是體檢報告中,異常項目中的「常客」,作為附著在膽囊壁上的一種小小贅生物,有數據統計,發病人群高達1.5-4.5%,也就意味著,100個接受了膽囊超聲檢查的人群裡就有1.5-4.5個人被查出患有膽囊息肉,若再加上沒有進行過檢查的人群,患病人數就更多了! 那麼膽囊息肉是怎麼生成的?
  • 膽囊息肉該用什麼藥?
    膽囊息肉一般都是在常規體檢之後被發現的,大部分患者發現之後趕緊上醫院找專家「求醫問藥」,而專家門往往對這個「膽囊息肉」不屑一顧,得到的回答往往是「隨訪觀察」、「如果大了就切膽」,「求醫」完成了,可是「問藥」呢?膽囊息肉真的無藥可治嘛?
  • 膽囊息肉是什麼?會變成癌症嗎?
    CT增強掃描診斷,對比於彩超診斷膽囊息肉樣病變惡變有更好的診斷效果,尤其是對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的診斷更具特徵性。對大於5mm的膽囊息肉樣病變診斷率可達到100%,並且可以區分腫瘤性和非腫瘤性膽囊息肉樣病變。一般認為,發現大的和不規則的病變時應採用CT檢查,以避免遺漏膽囊癌。
  • 得了膽囊息肉,要不要切除?息肉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癌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水平與設備的不斷完善,很多以前很少被提及的疾病,近些年來都被逐漸查出來了,膽囊息肉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很多人都擔心,膽囊裡長了息肉,到底要不要切除?息肉會不會癌變?如果會,滿足什麼條件,可能會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