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孩子語言表達與閱讀能力的發展

2020-08-27 雨甄說心理

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稱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

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於各個領域,也對其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通過語言獲取信息,幼兒的學習逐步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

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用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幼兒過早識字不符合其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

一、傾聽與表達

教育建議:

1.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

如:經常和幼兒一起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一起看圖書、講故事。

2.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如:

  • 成人要耐心傾聽別人(包括幼兒)的講話,等別人講完再表達自己的觀點。
  • 與幼兒交談時,要用幼兒能聽得懂的語言。
  • 對幼兒提要求和布置任務時要求他注意聽,鼓勵他主動提問。

3.對幼兒講話時,注意結合情境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如:

  • 說話時注意語氣、語調,讓幼兒感受語氣、語調的作用。如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較堅定的語氣表示不同意;講故事時,儘量把故事人物高興、悲傷的心情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表現出來。
  • 根據幼兒的理解水平有意識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句子。

教育建議:

1.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並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

  • 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如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和聽取他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等。
  • 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並給予積極的回應。
  • 鼓勵和支持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耍、交談,相互講述見聞、趣事或看過的圖書、動畫片等。
  • 方言和少數民族地區應積極為幼兒創設用普通話交流的語言環境。

2.引導幼兒清楚地表達。如:

  • 和幼兒講話時,成人自身的語言要清楚、簡潔。
  • 當幼兒因為急於表達而說不清楚的時候,提醒他不要著急,慢慢說;同時要耐心傾聽,給予必要的補充,幫助他理清思路並清晰地說出來。

教育建議:

1.成人注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表率。如:

  • 與他人交談時,認真傾聽,使用禮貌用語。
  • 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說髒話、粗話。
  • 幼兒表達意見時,成人可蹲下來,眼睛平視幼兒,耐心聽他把話說完。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如:

  • 結合情境提醒幼兒一些必要的交流禮節。如對長輩說話要有禮貌,客人來訪時要打招呼,得到幫助時要說謝謝等。
  • 提醒幼兒遵守集體生活的語言規則,如輪流發言,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等。
  • 提醒幼兒注意公共場所的語言文明,如不大聲喧譁。

二、閱讀與書寫準備

教育建議:

1.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如:

  • 提供一定數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畫書。
  • 提供相對安靜的地方,儘量減少幹擾,保證幼兒自主閱讀。

2.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如:

  • 經常抽時間與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
  • 提供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和閱讀。
  • 當幼兒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時,和他一起查閱圖書資料,讓他感受圖書的作用,體會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樂趣。
  • 3.引導幼兒體會標識、文字符號的用途。如:

  • 向幼兒介紹醫院、公用電話等生活中的常見標識,讓他知道標識可以代表具體事物。
  • 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幼兒體會文字的用途。如買來新玩具時,把說明書上的文字念給幼兒聽,了解玩具的玩法。
  • 教育建議:

    1.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如:

    •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繫。
    • 和幼兒一起討論或回憶書中的故事情節,引導他有條理地說出故事的大致內容。
    • 在給幼兒讀書或講故事時,可先不告訴名字,讓幼兒聽完後自己命名,並說出這樣命名的理由。
    • 鼓勵幼兒自主閱讀,並與他人討論自己在閱讀中的發現、體會和想法。

    2.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能力。

  • 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
  • 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
  • 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編故事,並為自編的故事配上圖畫,製成圖畫書。
  • 3.引導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如:

    • 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或模仿文學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
    • 給幼兒讀書時,通過表情、動作和抑揚頓挫的聲音傳達書中的情緒情感,讓幼兒體會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教育建議:

    1.讓幼兒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體驗文字符號的功能,培養書寫興趣。如:

    • 準備供幼兒隨時取放的紙、筆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樹枝等自然材料,滿足幼兒自由塗畫的需要。
    • 鼓勵幼兒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故事畫下來並講給別人聽,讓幼兒體會寫寫畫畫的方式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把幼兒講過的事情用文字記錄下來,並念給他聽,使幼兒知道說的話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從中體會文字的用途。

    2.在繪畫和遊戲中做必要的書寫準備,如:

    • 通過把虛線畫出的圖形輪廓連成實線等遊戲,促進手眼協調,同時幫助幼兒學習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運筆技能。
    • 鼓勵幼兒學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 提醒幼兒寫畫時保持正確姿勢。

    相關焦點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家長也可以讀
      每每此時,我就會推薦家長們閱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一本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指南。
    • 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
      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並在其官方網站下發通知要求貫徹落實。  指南具體內容如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目 錄  說 明1  一、健康3  (一)身心狀況3  (二)動作發展7  (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9  二、語言14  (一)傾聽與表達14  (二)閱讀與書寫準備
    • 教育部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答記者問
      10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日前,記者就有關問題採訪了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  問: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指南》,請您談談制定《指南》的背景和意義。  答: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題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題一、填空(每空1 分,共 20 分)1、《指南》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 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 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兒(幼兒學習與發展
    •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答記者問 2012-10-15 來源:教育部   10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健康領域
      【羅宏春學前教育工作室·好書共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健康領域(第六期) 2020年3月起,羅宏春學前教育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在首席羅宏春園長的引領下,圍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開展好書共讀系列活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出發點。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熊孩子」​
      因此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但其實比起片面強調技能訓練,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更重要!教育部也曾研究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裡面包含了孩子身心狀況、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比如:3-4歲的孩子知道:不經過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借別人的東西要知道歸還;4-5歲孩子要知道,能注意到別人的情緒,並有關心、體貼的表現;5-6歲孩子要知道表達情緒要適度,不要亂發脾氣等等。
    • 如何讓學齡前3~6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得更好呢?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說話那麼清晰流暢,我們家孩子卻結結巴巴、磕磕絆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是個溝通高手,我家孩子卻總不願意和人說話?」是的,有的孩子語言清晰、表達流暢、邏輯性強,有的孩子則恰好相反。如何讓學齡前3~6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得更好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語言的構成。
    • ...學習特點 綱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東方網5月29日消息: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發布
      中國網5月23日訊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教育部研究制定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說 明 一、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 2020 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 號),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制定《3 ~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關注兒童的語言發展,講講兒童的語言能力
      例如,出生4天的嬰兒已經能夠分辨不同長度的音節,能區分母語與非母語;2月齡的嬰兒能夠區分音素;4月齡的嬰兒已經表現出對語言刺激的偏好;6月齡的嬰兒開始學會保留母語的語音而放棄非母語的語言。對語言的正確感知是嬰幼兒發展正常的口語理解與表達的重要基礎,並與嬰兒的大腦發育密切相關。在兒童出生後,大腦發育經歷著皮層專門化的過程,而大腦語言中樞的專門化是語言刺激與人腦相互作用的結果。
    • 西平縣直第一幼兒園開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馮佔華 通訊員 祁巍)為全面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高教師學《指南》、用《指南》的能力,促進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的提高,本學期以來,西平縣直第一幼兒園開展了對《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理論學習。
    • 0-6歲兒童語言發展全過程,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口語表達
      別著急,這些都是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的常見現象,下面我們結合瑪格麗特 麥克萊根《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結這本書中,詳細說說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引導。作者是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溝通障礙系教授,已經研究兒童語言發育30年。下面,我們按照寶寶年齡,分三個類別來展示這個過程:年齡、理論研究、語言發展特點、家長引導方法。
    • 圖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
      2012年教育部頒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 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意義
      發言人:馮曉霞教授  發言人介紹: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發言題目:《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社會領域解讀  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意義  社會領域對幼兒學習發展的價值  那麼首先我想簡單講一下社會領域對幼兒學習的發展的價值,到底是什麼?那麼在我們的指南的社會領域的前沿當中,它一開始就提到,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和發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並奠定人格基礎的過程,它最根本的是在促進孩子的社會化,讓他逐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同時具有良好社會個性品質的一個社會成員。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漫畫版,趕快收藏學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您的孩子處在哪個年齡段?快來對號入座吧!
    • 教育部頒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第二期
      上一期恰逢感恩節,中藝星空傾情發布了第一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本期星空君將繼續和廣大寶媽一起學習《指南》中健康版的動作發展有關內容,各位寶媽準備好了嗎?目標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動作發展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那麼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呢?
    • 教育部10月15日印發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教育部網站15日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防止和克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指出,《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個目標。同時,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共87條教育建議。
    •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原文標題: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答記者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下載  10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