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答記者問

2020-12-11 搜狐網

  10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日前,記者就有關問題採訪了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

  問: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指南》,請您談談制定《指南》的背景和意義。

  答: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學齡前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啟蒙時期,科學的學前教育對人的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育規劃綱要確定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學前教育「國十條」),出臺了一系列加快發展學前教育的重大舉措,各地以縣為單位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就。

  在學前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新階段,研究制定《指南》,是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學前教育「國十條」的重要舉措。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國十條」明確要求「國家頒布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南》的印發對於有效轉變公眾的教育觀念,提高廣大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全面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問:據了解,《指南》的研製工作經歷了幾年的時間,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指南》的研製過程?

  答:《指南》的研製工作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是文獻研究。

  從2006年起,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遍及全球」項目,與40個發展中國家同步啟動研發工作。藉助這一國際交流平臺,專家組分析比較了美、英、德、法等13個國家早期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標準)的文本結構和內容框架,並先後多次邀請國際知名專家來華交流。同時,認真總結了有關國內經驗,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關幼兒發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進行了全面梳理。

  二是效度檢驗。

  專家組利用兩年的時間對《指南》初稿進行了嚴格的內容效度和年齡效度檢驗。內容效度檢驗廣泛徵求了100多位學前教育、兒童心理領域專家及120名有實踐經驗的幼兒園園長、教師和家長的意見,目的是檢驗《指南》的內容是否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的主要方面。年齡效度檢驗先後在全國東中西部抽取6個省(區),30個縣(區)的4、5、6足歲幼兒各1200名,共3600名幼兒及其家長作為測查對象,目的是確定《指南》中各年齡段目標的難易程度是否恰當。

  三是三次集中徵求意見。

  先後兩次面向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師範院校徵求意見。今年5月—6月,在教育部門戶網站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各大媒體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連續多日展開廣泛討論,百度搜索以《指南》為詞條的查詢量在上網一周內達到4010萬次,社會各界反響強烈。教育部收到郵件和書面反饋意見200餘份,整體上看,《指南》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肯定,普遍認為《指南》的針對性、時效性、操作性強,不僅對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也對轉變廣大家長的教育觀念,提高科學育兒能力,引導輿論宣傳提供了權威性的指導資料。

  四是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審議。

  今年7月,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成立並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對《指南》進行了審議,一致認為《指南》內容科學準確、系統全面,有關建議針對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誤區,有較強的前瞻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問:請您介紹一下《指南》的基本框架。

  答:《指南》從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是: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學習與發展目標,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個目標。二是教育建議,根據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同時也指出了錯誤做法對幼兒終身發展的危害,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共87條教育建議。

  問:《指南》在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時,很多家長非常關注語言領域和科學領域,請您簡要介紹這兩個領域的主要內容。

  答:語言領域從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兩個方面,提出6個目標。強調語言領域重點在於培養幼兒的口語交流能力,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以及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強調要積極為幼兒提供與同伴和成人交流的機會,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強調要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萌發幼兒對文字的興趣,反對通過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過早識字。

  科學領域從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個方面,提出6個目標。強調幼兒的科學學習應注重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培養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的數學學習應注重在生活和遊戲中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初步理解數量關係、形狀與空間關係,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強調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注重探究過程,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反對提前學習小學教育內容,反對強化訓練某些知識和技能。

  問:請您概括介紹一下其他三個領域著重強調了哪些方面。

  答:健康領域從幼兒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三個方面,著重強調了三點:一是幼兒積極、健康的身心狀況不僅是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二是身體動作和手的精細動作發展;三是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建議要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適宜的鍛鍊和有規律的生活,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保持愉快的情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反對成人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養成幼兒過於依賴的不良習慣。

  社會領域從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兩個方面,著重強調了三點,一是培養幼兒的交往願望與交往能力,二是學習自尊、自主和自信,三是關心和尊重他人,逐步適應群體生活,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建議要為幼兒創設溫暖、關愛和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和師生關係。強調幼兒的社會性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成人的榜樣作用至關重要。

  藝術領域從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兩個方面,強調讓幼兒學會發現和感受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讓幼兒欣賞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培養初步的藝術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著重強調要在日常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藝術想像、表現和創造,不用成人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不追求技能訓練。

  問:請您介紹一下《指南》突出強調了哪些教育理念?

  答:《指南》既適用於幼兒園教師,也適用於廣大家長,操作性和實用性都很強,著重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理念:

  1.幼兒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最重要的是要為幼兒創造機會和條件,注重激發和保護幼兒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支持和引導幼兒去主動探究和學習。

  2.珍惜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要充分認識生活和遊戲對幼兒成長的教育價值,把握蘊含其中的教育契機,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在與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體驗、分享合作、享受快樂。

  3.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和支持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4.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發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學習與發展領域的表現也存在明顯差異。孩子年齡越小,個體差異就越明顯。成人不應要求孩子在統一的時間達到相同的水平,應允許幼兒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5.重視家園共育。強調要重視家庭教育對幼兒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影響,倡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創設平等、溫馨的家庭環境,注重家長對孩子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否則就會事倍功半。

  問:《指南》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提出了非常具體的目標和教育建議,教師和家長在運用《指南》時需要注意什麼?

  答:考慮到幼兒發展的速度和在各領域的表現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學習和運用《指南》時,最重要的是融會貫通地理解《指南》所倡導的理念,用正確的態度和行為去關心幼兒、觀察幼兒、理解幼兒、尊重幼兒,遵循幼兒的成長規律和年齡特點,為幼兒成長創設寬鬆、適宜的條件和環境,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運用《指南》時要特別注意幾點:

  1.《指南》提供的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和典型表現是家長和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參照,但不是評價和衡量幼兒發展快與慢、好與差的「標尺」,不能簡單地對照指標評判幼兒,更不能將《指南》作為分領域訓練的「清單」,為追求「達標」而對幼兒進行強化訓練。

  2.《指南》有助於幫助家長和教師根據每個幼兒的特點,確定適合其身心狀況的合理發展目標,但《指南》中的各學習與發展目標不能簡單、直接地用作幼兒園的具體教育活動目標和活動內容,應該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活動目標,選擇活動內容,提供豐富、適宜的玩教具和遊戲材料,並善於把握蘊含其中的教育契機,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3.要從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角度,理解和運用《指南》各領域的目標及要求,注重各領域之間和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協調發展,絕不能片面強調和追求幼兒在某一方面和幾個方面的發展。

  問:《指南》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時,得到廣大家長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也有少數家長認為目前小學擇校和禁而不止的入學考試將影響《指南》的實施,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答:《指南》指明了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基本方向,為正本清源,防止和克服 「小學化」現象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不可迴避的是,小學擇校現象和入學考試問題屢禁不止,一定會影響到《指南》的實施和貫徹落實,最終犧牲的還是幼兒的童年快樂和身心健康。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同時加大整治力度,要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招生政策,規範小學招生程序,依法堅持就近免試入學制度,堅決取締圍繞小學招生開展的各種形式的考核、面試、測試等選拔性考試,剷除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土壤。二是要積極探索幼兒園和小學的雙向銜接,幼兒園要科學、合理地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重點做好語言表達、初步邏輯思維等學習適應能力的準備,以及主動性、規則意識和遵守規則的能力、任務意識和執行任務的能力等社會適應能力的準備。嚴禁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的教育內容。小學要重點做好入學後的過渡和適應教育,有針對性地縮小兩個階段在環境、課程、班集體和人際關係方面的差異,減緩學習的坡度和難度。嚴禁小學一年級以任何理由壓縮課程或加快課程進度。三是廣大家長要切實轉變觀念,一方面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教育責任,提高育兒信心和能力,重視和珍惜與孩子溝通、交流、分享快樂的重要性,多花些時間了解孩子、陪伴孩子。另一方面,要自覺抵制各種違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還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原文標題: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答記者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下載  10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答記者問 2012-10-15 來源:教育部   10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研製經歷四階段
    中國網10月15日訊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10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日前,記者就有關問題採訪了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指南》的研製工作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文獻研究。
  • 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
    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並在其官方網站下發通知要求貫徹落實。  指南具體內容如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目 錄  說 明1  一、健康3  (一)身心狀況3  (二)動作發展7  (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9  二、語言14  (一)傾聽與表達14  (二)閱讀與書寫準備
  • 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熊旭 實習生邱瑞昕)今天,教育部召開2014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發布會,從2012年起,將5月20日至6月20日定為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每年確定不同主題,面向家長和全社會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大力普及科學育兒知識,營造有利於幼兒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 圖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
    2012年教育部頒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家長也可以讀
    在從前我作為幼兒園老師時,會遇到部分的家長對幼兒園的課程不理解,他們會問為什麼你們幼兒園要出這樣的課程而不是其他的課程,這樣的課程有什麼意義?每每此時,我就會推薦家長們閱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 國家將發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 防幼教小學化
    中國網訊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2年)》實施情況發布會,由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介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針對全國各地的入園難問題,袁貴仁指出,在做規劃綱要兩次公開徵求全社會意見期間,意見最多的是關於學前教育。
  • 教育部頒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第二期
    上一期恰逢感恩節,中藝星空傾情發布了第一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本期星空君將繼續和廣大寶媽一起學習《指南》中健康版的動作發展有關內容,各位寶媽準備好了嗎?目標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動作發展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那麼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呢?
  •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題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題一、填空(每空1 分,共 20 分)1、《指南》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 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 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兒(幼兒學習與發展
  • 教育部10月15日印發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教育部網站15日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防止和克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指出,《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個目標。同時,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共87條教育建議。
  • ...學習特點 綱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東方網5月29日消息: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發布
    中國網5月23日訊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教育部研究制定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漫畫版丨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下)來啦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3-6歲這個年齡段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時期。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應該靜下心來,不妨對照一下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仔細地研讀、思考,並在實踐中去檢驗——3-
  • 幼兒保育教育科學知識「宅家」學「《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在這次網絡學習中,專家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解析、常見問題的研討、深入淺出的分析、生動形象的講解,讓我們農村學前一線教師也能輕鬆理解理論,對照工作實踐,反思工作實際,找到工作中出現問題的原因,也讓問題迎刃而解。」這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在線課程帶給貴陽市息烽縣教研室教研員張馨的學習感受。
  • 幼兒STEAM課程設計重要參考標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看點    如果您要設計幼兒STEAM課程,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一定是重要的參考標準。
  • 《教育部等6部門關於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印發了《教育部等6部門關於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當前出臺《實施意見》的背景是什麼,《實施意見》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是什麼,如何貫徹落實《實施意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 「圖解全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於2012 年10 月9 日由教育部正式頒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防止和克服學前教育&34;現象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
  • 漫畫版丨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上)來啦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3-6歲這個年齡段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時期。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靜下心來,不妨對照一下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仔細地研讀、思考並在實踐中去檢驗——
  • 西平縣直第一幼兒園開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馮佔華 通訊員 祁巍)為全面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高教師學《指南》、用《指南》的能力,促進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的提高,本學期以來,西平縣直第一幼兒園開展了對《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理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