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標籤功能可以讓社交網絡用戶更方便地參與話題討論,你真的用對...

2020-12-14 雨果網

之前小編和大家分享了《一個人氣爆棚的Facebook粉絲專頁該怎樣運營?》,今天我們接著來聊聊Facebook主題標籤。儘管Facebook在2015年引入了主題標籤(#hashtag),但在如何運作主題標籤以及營銷人員應該如何利用這些主題方面都相對平靜,並沒有做出過多的說明和指南 。

如果你想問主題標籤是否在Facebook上佔有一席之地?對於廣告和線上營銷是否有效?那麼答案是肯定的。

對比Twitter和Instagram這類大量使用主題標籤的社交媒體平臺,Facebook上的標籤是具有獨特的功能,品牌在使用時需要特別小心。可能很多營銷人員對Facebook的主題標籤還有些陌生,不知道如何使用才好。本文將逐個分解它們,為你答疑解惑。

一、你應該在Facebook上嘗試主題標籤嗎?

自2016年以來,Facebook還沒有更新過自己的主題標籤指南,這使營銷人員只能不厭其煩地通過實踐摸索出使用Facebook主題標籤的最佳方案。其實,關於標籤是否有顯著的增加或減少參與度,並沒有任何答案。無論如何,存在即合理,多嘗試總是沒有錯的。

鑑於Facebook的理想字符限制相對較少(在40到80個字符之間),簡潔的文字說明對於帖子是很有價值的。因此,Facebook帖子並不像Instagram或Twitter有太多的空間打上各種不同的主題標籤,這種使用方式在Facebook帖子的文字說明顯然是不可行的。

你可能也會注意到,品牌在Facebook上使用主題標籤時,都是相對分散的。雖然有些品牌完全忽略了它們,但其他較大的品牌多半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意願添加主題標籤。

品牌通常不會隨意發布主題標籤,這就與你的社交媒體營銷策略意義,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意義的。Facebook上的主題標籤之所以有意義,也是有明顯的原因的。

傾聽社群聲音,獲取流行趨勢

社交傾聽是一大社交媒體趨勢。通過社交平臺,品牌可以知道他們的粉絲所關注的表達方式,以及他們感興趣的主題。如果圍繞某個標籤或廣告系列的帖子表現良好,這就是一個信號,營銷人員可以利用這個話題提高品牌曝光率。在Twitter或Instagram上跟蹤主題標籤似乎更為直接,但關注Facebook上的趨勢也是進行社交媒體營銷的明智之舉。

Facebook Hashtags,使你的帖子更易搜索

從搜索角度來看,Facebook主題標籤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讓營銷人員能更好的關注和分析品牌帖子的狀況。考慮到Facebook 每天處理數十億次搜索,對搜索內容進行的分類通常都是很簡單明了的。

此時,主題標籤可以幫助品牌帖子更容易被搜索,也能為品牌粉絲突出顯示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內容或者特定廣告系列和帖子。

例如,Ipsy的#CrashTestBeauties廣告系列就是使用Facebook主題標籤的一個好案例。該品牌針對特定產品的每個美容測試視頻標記。

如果用戶對廣告系列或廣告系列完全不熟悉,點擊主題標籤就能夠直接引導用戶訪問同一系列中的之前視頻,以便了解詳情。

善用Facebook Hashtags,提升帖子互動性

雖然將Facebook與Instagram對比,可能就像拿蘋果和橙子對比,但後者使用主題標籤的帖子比不使用標籤的帖子互動性高出12.6%。

除了在帖子附帶相關連結或在文案中使用號召性用語之外,主題標籤可以讓粉絲以某種方式、形式與該帖子進行互動。此外,在點擊這些標籤時,你會發現人們在看過你的廣告帖子之後真正想瀏覽的內容是什麼。

二、Facebook上的Hashtags是如何運作的?

好問題!

與Twitter相比,Facebook主題標籤的使用是一種非常相似的算法,通過主題標籤進行不同的URL跟蹤。但Facebook會使用主題標籤對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進行分組或分類。

只需使用「#」符號在Facebook搜索欄中搜索主題標籤即可。但是,這對於快速搜索並不那麼方便,你無法從這知道時下那些標籤最熱門。下圖例子搜索了「#worldcup」,它提供了一些最近的相關帖子,其中不乏參與度較高的熱門帖子。

同時,也可以在網址直接鍵入Facebook.com/Hashtag/worldcup,這樣的搜索方法能帶來更精確的頁面結果,這能顯示來自朋友和其他最近被多次提及且大量被分享的內容。

Twitter可能會向你顯示每個最新的Tweet標籤,而Facebook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的信息。這就更加強調在Facebook上應該正確使用主題標籤的重要性,因為它並不像Twitter便籤一樣隨性。

三、Facebook Hashtags實際案例

如果你希望在Facebook上嘗試使用主題標籤,了解一下該平臺上一些最佳案例是很有價值的。你可能想知道一個帖子使用多少個主題標籤是最佳的?Facebook上流行的主題標籤有哪些?

下面將舉例說明一下使用Facebook主題標籤的細節和方法。

品牌標籤&熱門標籤,同時提高曝光率和品牌知名度

與Twitter或Instagram非常相似,營銷人員使用品牌標籤(#lootcrate)和流行的社交社區(#MotivationMonday)標籤來發布他們的帖子。

文本中使用單個標籤(例如上面提到的示例)是安全和保險的標籤使用數量,因為它們不會分散文案的內容,也能保證帖子通過搜索被發現。

那麼品牌標籤怎麼樣呢?

記住,如果你正在嘗試創建主題標籤或推送與你的品牌或內容相關聯的主題標籤,那麼你的品牌標籤需要保持一致,這非常重要。

奧蘭多城足球俱樂部宣傳其品牌標籤#VamosOrlando,幾乎每一條他們發布的帖子都從一而終的使用這樣的標籤,簡單、乾淨且易於記憶。

使用創意幽默的標籤,豐富你的品牌形象

品牌在Facebook上使用主題標籤的範圍是較有限的,所以看見品牌使用一些無意義或者幽默的主題標籤在Facebook上並不罕見。

例如,像Redbubble這樣的品牌會不時地將無意義且幽默的標籤隨意添加到他們的帖子中。

如果你想到一個熱門且幽默的標籤,且它符合你的品牌形象,那就嘗試去吧。

「Less is more」,保證帖子可讀性

如果你看完上面的大多數例子,你會發現大多數成功的帖子只使用一個#hashtag。

這並不是偶然!

基於對如何使用主題標籤的研究,數據顯示當帖子只使用一個主題標籤時,該帖子相較於多個便籤的帖子,能獲得最大參與度。

這與Instagram相差甚遠,Instagram的帖子總是貼滿了幾十個標題以提高曝光率。

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不妨想想「less is more。」同時,這一個標籤也必須是簡潔並被安排在合適的位置,而不是用一連串的無關標籤,這樣只會影響了帖子的可讀性。至於怎麼才稱得上合適的位置呢?相信你很少會看到大品牌使用的一個或兩個以上的標籤,且通常都位於帖子文案中,而不是將標籤孤零零的掛在文案內容的最後。

合理使用Hashtag,不同平臺不同對待

在不同的平臺發布相同內容時,也需要根據平臺需求轉變主題標籤的使用方式。所以營銷人員在安排內容時要特別小心。

從下圖例子,可以看到Adobe如何將一段相同的內容在不同社交平臺發布和使用主題標籤。這是他們Instagram頁面上的最新帖子:

在評論部分,Adobe添加了許多其他標籤,例如#diversity和#graphic dozen等十幾個。嘿,這在Instagram上可以說非常普遍且很酷。

然而在Facebook上,相同的帖子僅使用兩個標籤,並注意這兩個標籤位置,融合在文本中,且在文首那個明顯的位置上:

社交平臺營銷不是簡單的複製粘貼,記住一定要堅持適合該平臺的最佳方案。

分析Hashtag數據,輕鬆規劃主題標籤

為了使你的帖子和標籤起到作用,在涉及到社交策略時,請考慮各個社交平臺的整體標籤。

主題標籤(Hashtags)應該跨平臺交叉使用,這樣就可以更好地跟蹤所使用的每個單詞或短語的整體社交媒體參與度。相信大多品牌推廣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在Facebook上變得更容易搜索,而標籤可以幫助品牌實現其目標。

此外還可以使用Hashtagify.me等工具,它可以根據搜索查找相關或趨勢標籤。無論你是計劃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還是三者上使用它們,都可以更輕鬆地規劃你的主題標籤。

主題標籤雖然沒在Facebook被大量使用。 但引起受眾群體注意的競爭是如此激烈, 任何能提升粉絲互動的數據或機會都會是一個加分項,不是嗎?

【小貼士】儘管我們都知道Facebook是一個巨大潛力的市場平臺,而且也創建了Facebook主頁,但是在面臨如何最大限度發揮Facebook的潛力,建立品牌的知名度、推廣產品業務挑戰的時候,卻無法繼續前進了。通過教程《跨電族必看:最全的Facebook營銷攻略》,你會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相關焦點

  • Twitter的這種信息分類技術,在社交媒體中怎麼用最有效?
    簡短但有力有話題,讓用戶更簡單地參與一個很長的 hashtag 或許可以讓你的標籤更有獨特性,也更能概述這個營銷活動。但是這會大大增加用戶的參與難度,所以你應該讓你的 hashtag 在儘量簡單的單詞、詞組中表達出特點,甚至是態度鮮明。在之上難度更高的則是,需要讓你的標籤具備話題性,它不能因為簡短而平淡,所以在用詞上要更加精準、更加有力,詞組的組合也要更加有趣。
  • 在Twitter參與中美貿易戰的社交機器人
    從最常使用的前20個話題來看,社交機器人帳號更頻繁使用「#news」「#News」等表示新聞速遞的話題標籤,社交機器人作為一種高效快速大範圍傳遞信息的功能凸顯;社交機器人帳號更頻繁地使用反對川普的話題標籤,#ImpeachTrump中「impeach」是「彈劾」的意思,在推文中常與另一高頻話題標籤「#TheResistance」連用
  • ​Facebook主題標籤(#hashtag)這麼使用,大大提高帖子參與度和...
    對比Twitter和Instagram這類大量使用主題標籤的社交媒體平臺,Facebook上的標籤是具有獨特的功能,品牌在使用時需要特別小心。可能很多營銷人員對Facebook的主題標籤還有些陌生,不知道如何使用才好。本文將逐個分解它們,為你答疑解惑。 一、你應該在Facebook上嘗試主題標籤嗎?
  • topic用法,社交媒體話題如果說topic,有點落伍哦
    02hashtag(社交媒體上)話題,創建話題在社交媒體時代,人人可以發布代表自己觀點文章,學會創建話題,幫助其他用戶輕鬆找到具有特定主題或內容的消息,對你漲粉肯定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你以為人們用topic來表達這類話題,可能就有些落伍了。用戶通過在表達話題的單詞或無空格斷開的短語前面加井號(#)標籤來創建和使用話題,話題可以包含字母、數字和下劃線。
  • 重大主題報導的創意策劃與用戶參與
    摘要 隨著網絡和數位技術裂變式發展,利用全媒體生產鏈條完成新聞產品創意策劃、吸引用戶參與成為媒體的必修課。大量傳統主流媒體主動求變,在近年的一些重大主題報導中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傳播方式,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
  • 利用好品牌知名度,可以有效提高用戶在Instagram Stories上的參與...
    但其實,哪怕是用再少的信息也能讓用戶了解你的故事,從而使他們了解你的目的,進而大體上理解你的品牌。而使用story board是一種提前將Instagram Stories可視化的好方法,關鍵在於提前計劃和準備。 #2 添加標籤
  • 【獨家創業報告】圖片+標籤類社交:多維度需求才有出路!
    所以,基於feed流形態的圖片+標籤類產品更像是社交媒體平臺。 ·圖片+標籤的產品形態可能需要滿足社交之外多維度的需求才能留住用戶既然圖片類產品更像是社交媒體平臺,那麼它的護城河在哪裡?圖片的上傳、分享和加標籤是否真的是足夠高頻的需求?這是需要打上一個問號的。因此,圖片+社交類產品可能需要在社交之外找到更多維度的高頻、中頻、低頻需求來留住用戶。
  • 微信話題標籤功能怎麼用?35.8萬篇文章告訴你
    4 平臺觀察       9月2日,為更好地滿足用戶在連續閱讀場景下的體驗,微信公眾平臺將原有的專輯和標籤功能升級為了「話題標籤」功能。升級後的話題標籤,置於文章頂部,以【收錄於話題】的形式展現,讀者點擊頂部話題,就可訪問同話題下的其他內容。文章尾部也會顯示第一個」話題標籤」內的文章合輯,讀者可以直接點擊「上一篇」或者「下一篇」進行連續閱讀。至今,話題標籤上線已兩月有餘,對於話題標籤,創作者的使用情況如何呢?哪類帳號更偏愛使用話題標籤?哪些話題標籤更受創作者的青睞?
  • 朋友圈之後 微信聊天也可以加 話題標籤了
    前不久,微信在朋友圈中,加入了話題標籤功能,只要在發朋友圈的時候,長按空白處不鬆手即可,之後快捷菜單會顯示出一個話題標籤圖標(#)。點擊添加後,在#後面添加標籤就可以了。發布帶標籤的朋友圈後,話題字體會顯示為可點擊的藍色,朋友點擊後會進入朋友圈、公眾號、視頻號等相關內容頁面,類似於微博的話題功能。近日,微信又在內測聊天話題功能。有部分網友發現,微信聊天時加一個井號後內容會變成藍色,且可以點擊進入話題頁,與之前的朋友圈話題標籤類似,如圖所示。
  • 如何利用Twitter的提及和標籤引爆推文,增加店鋪曝光度?
    你可能會發現使用Twitter上的提及(@)和標籤(#)功能可以進行帳戶之間的交流,並且能找到有類似興趣的其他用戶。但似乎Twitter的新手用戶會對這兩個功能的用法感到困惑並且也全然不知其重要性。 為了能讓用戶有效的利用這些功能來幫助你與其他人產生互動,增加品牌的曝光度,本文將重點介紹兩者之間的區別以及使用誤區。
  • 微信「話題標籤」:六度理論與二度理論的「兼容」悖論
    10月4日,微信向部分用戶開放了朋友圈「話題標籤」的功能,時機挑選的可謂「微妙」。作為一個自媒體人自然要搶先嘗試一番,體驗後,最大的感受就是——雞肋。產品經理圈裡,張小龍的克制、微信的極簡主義,擁有大批的擁躉和信徒。這個「話題標籤」的功能,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看,都和極簡、克制和不打擾用戶的張小龍式理念不沾邊。
  • 匿名社交再流行?你只是在標籤體系下尋求身份庇護
    網絡的高度隱蔽性成就了匿名社交。每個人在網絡上的存在成為純粹虛擬的、數位化的符號,褪去鐐銬的人們得以參與這場名為「匿名」的舞池狂歡。在匿名的庇護之下,個人的真實性或許尚待商榷,人性的真實卻一覽無餘。QQ的「悄悄話」功能在其存在之時,通常是惡作劇的盛產地。基於QQ本身熟人社交的屬性,用戶依舊帶有「熟人」的身份標識。
  • 36氪APP用戶需求分析
    具體需求(To Do List)對於專欄作者而言,他們需要自己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要更精確地曝光到有需求、感興趣的用戶中,並能得到用戶更積極的反饋。而對於36氪平臺,具體需求是增加用戶在發現頁面討論話題的自主性,從而提高互動積極性。為保證話題的質量,還需要能夠有效引導話題的機制。
  • Twitter即將迎來更新,允許部分用戶搶先體驗主題功能
    Twitter正在計劃推出一些新的舉措,讓用戶更容易看到與特定主題相關的內容,而不是一定要關注哪些用戶才可以看到,該公司目前正在測試這類主題策劃的功能,這些主題通過機器算法向用戶展現相關的內容,目前,一部分使用Android設備的用戶已經可以開始體驗這個測試功能,不過暫時僅限於體育類內容
  • 親測日引流500+,利用公號話題標籤引流,適合各個行業的粗暴玩法
    引入標籤的好處。 微信打開了潘多拉的話題標籤盒子,這個盒子可以追溯到今年7月,微信官方帳號在半夜測試了「圖形標籤」功能。 兩個月後,「圖文標籤」和「專輯」的功能合併,標籤功能覆蓋了原專輯的內部分類功能,為文章頂部的其他號提供了引流入口。
  • 微信悄悄用「話題標籤」把朋友圈和搜一搜連了起來
    10月4日,朋友圈這一每日曝光量達到100億次的流量池再次向部分用戶開放了一項重要功能:朋友圈標籤。「標籤」功能用戶並不陌生,它通常是某一話題的內容聚合,在微博、即刻、Instagram以及抖音快手等社區社交軟體中均有應用。微信視頻號內測一個月後,即上線了話題標籤功能。
  • soul產品信息功能點評析:如何提高社交效率?
    社交產品,就是將人們現實生活的社交更便捷化,解決信息不對稱,連接人與人,提供了一個更方便、多元化的渠道,極大的提高社交效率。本文通過對soul廣場和個人主頁中的各信息功能點進行詳細分析,分享我個人理解中的這些信息功能點的邏輯以及如何增加社交效率的。
  • 多益網絡運營總監羅超帆:參與感、沉浸感、社交 遊戲長期運營的...
    在這樣的產品矩陣下其實也凸顯了多益網絡12年裡持續主要針對策略型的、玩法深度可以持續挖掘的遊戲。網路遊戲擁有豐富的玩法,玩家在這個環境可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參與感、沉浸感和社交,這幾樣東西我覺得它是持續讓我們的遊戲長期運營的基礎點,在這三點我們提供給玩家的就是讓不同的玩家在一個立體的遊戲環境裡。他們會有不同的訴求點和追求點,在這個目標的情況下去體驗我們不同的玩法。
  • 什麼樣的標題最吸引看點用戶?官方模板拿走不謝!
    上傳視頻後,系統會自動生成封面,所以更推薦大家自製封面,可以在視頻中截取精彩畫面並做後期處理,凸顯視頻主題的同時又很方便。 封面需要達到吸引點擊、營造氛圍和傳遞信息的目的,一般由主圖、文字和裝飾組成,且封面主圖的選擇要突出主題。同時要背景乾淨,主體明亮,畫質清晰,有設計感。
  • 微信話題#怎麼弄?話題標籤#功能使用方法攻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微信話題#怎麼弄?話題標籤#功能使用方法攻略 微信話題#怎麼弄?正文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了微信話題標籤#功能使用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引流狂魔微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這次下手的是微信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