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的藍字「好教師好課堂」關注我!
歡迎分享,內容持續更新中…
學習內容: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第10單元第3節
拓展點:浮力的計算方法——平衡法
講解: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處於靜止狀態時,其受力平衡。
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浮力計算題時,對於平衡狀態的物體,一定要利用平衡力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識。
典型例題:漂浮物的平衡
【例1】(2019•常州)科考隊員在南極驚奇地發現長方體冰山,邊緣齊整宛如人工切割測得長方體冰山露出海面的高度為4m,ρ冰=0.9×103kg/m3,ρ海水=1.1×103kg/m3,冰山在海面下的深度為( )
A.18m B.22m C.36m D.40m
【點撥】冰山在海水中漂浮,由二力平衡條件知:F浮=G冰,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展開得:ρ海水V排g=ρ冰V冰g,即:ρ海水Sh浸g=ρ冰S(h浸+h露)g,化簡後代入物理量得:1.1h浸=0.9(h浸+4m),解得h浸=18m。
【答案】A
【總結】漂浮時F浮=G冰是解題的突破口。
典型例題:懸浮物的平衡
【例2】(2019•自貢)如圖所示,一個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豎直懸浮在某液體中,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1為5N,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2為13N,g取10N/k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正方體受到的浮力為8N
B.液體的密度為0.8×103kg/m3
C.正方體上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5cm
D.液體對物體下表面的壓強為1.3×103Pa
【點撥】(1)由稱重法得正方體受到的浮力:F浮=F2-F1=13N-5N=8N。
(2)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V=L3=(10cm)3=1×10﹣3m3。
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液體的密度:ρ液=F浮/(gV排)=8N/(10N/kg×1×10﹣3m3)=0.8×103kg/m3。
(3)正方體上表面的面積:S=L2=(10cm)2=1×10﹣2m2。
正方體上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上表=F1/(ρ液gS)=5N/(0.8×103kg/m3×10N/kg×1×10﹣2m2)=6.25cm。
(4)物體下表面的壓強:p=ρ液gh下表=0.8×103kg/m3×10N/kg×(6.25cm+10cm)=1.3×103Pa。
【答案】C
【拓展】由二力平衡條件知,G物=F浮=8N,則物體的密度ρ物=G物/(gV)=8N/(10N/kg×1×10﹣3m3)=0.8×103kg/m3。
可以發現,懸浮物的密度與液體的密度相同。
變式練習
1.(2018•涼山州)如圖所示,用細繩將質量為200g的木塊系住,使木塊浸沒在水中,當木塊靜止時細繩對木塊的拉力為1N,容器底部水的深度為20cm,已知容器底面積為40cm2,求:
(1)木塊受到的浮力;
(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壓強。
2.(2019•懷化)某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盛有足量的水。現將體積為1.25×10﹣4m3、質量為0.4kg的實心正方體放入水中,正方體不斷下沉,直到沉底,如圖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正方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2)正方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浮;
(3)容器底部對正方體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正方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說明】圖片、視頻等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好教師好課堂】識別二維碼關注我!
在最初的這段時間裡,好教師好課堂將為您提供初中物理重點、難點、易錯點知識的講解;典型例題分析和同類習題練習等內容。她的最大特色是每篇講清楚一個知識點,講透徹一個問題,並引導學生舉一反三...
【往期內容】
1、施力物體的判斷
2、一對相互作用力
3、緩衝現象
4、談談彈力
5、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6、彈力的計算
7、千斤不壓直
8、不倒翁的奧秘
9、失重
10、外力消失後物體的運動狀態
11、慣性與質量的關係
12、車輛中防慣性傷害之裝備
13、慣性與行車安全
14、判斷兩個力是否是一對平衡力
15、力的合成
16、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系列1
17、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系列2
18、有摩擦力嗎?
19、靜摩擦力的最大值
20、改進探究滑動摩擦力影響因素的實驗
21、豎直疊放的物體的受力分析
22、水平擠壓的物體的受力分析
23、兩種壓強 兩個公式
24、液體壓力與容器形狀的關係
25、利用連通器原理測密度
26、大氣壓強現象系列——吸
27、大氣壓強現象系列——託
28、大氣壓強現象系列——虹吸現象
29、大氣壓強的粗略測量
30、封閉氣體壓強的計算
31、託裡拆利玻璃管
32、帕斯卡定律
33、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之一——稱重法
34、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之二——壓力差法
35、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之三——公式法
36、阿基米德
……
——點超連結,閱讀原文
——聯繫我,分享連結
【下期內容】稱重法測密度
答案
1.(1)木塊靜止,由二力平衡條件得:F浮=G+F拉=mg+F拉=200×10﹣3kg×10N/kg+1N=3N
(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ρgh=1.0×103kg/m3×10N/kg×20×10﹣2m=2000Pa
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2000Pa×40×10﹣4m2=8N
2.(1)正方體的重力:G=mg=0.4kg×10N/kg=4N
(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正方體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25×10﹣4m3=1.25N
(3)正方體沉在底部,由二力平衡條件得支持力:N=G-F浮=4N-1.25N=2.75N
正方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N=2.75N
由數學知識知正方體的邊長:L=0.05m
正方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F/S=2.75N/(0.05m×0.05m)=1.1×103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