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強腦癱、孤獨症兒童患者醫療保障工作 年齡範圍擴大為0-17歲

2020-12-17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3日訊(記者 劉自銳)記者從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中了解到,近日,山東省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魯醫保發〔2019〕51號),要求切實做好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醫療保障工作。

山東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仇冰玉介紹,腦癱等殘疾兒童主要包括腦癱、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等,孤獨症兒童主要是精神發育障礙。此前,山東省各地雖然已將治療必需的醫療康復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但各市在保障範圍界定、門診待遇保障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異等問題。

《關於進一步加強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主要從保障範圍、保障水平、支付方式、定點管理等方面對殘疾兒童醫療保障工作提出要求,突出了以下五項重點內容。

一是擴大年齡範圍。本次政策統一將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年齡範圍擴大到了0-17周歲,將更多未成年患者納入康復救治醫療保障範圍。

二是取消戶籍限制。新政策取消了參保戶籍限制,規定凡是參加山東省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殘疾兒童都可以享受待遇,以讓更多患者享受到我省醫保政策的紅利。

三是提高待遇水平。本次政策明確要求,將國家規定的29項醫療康復項目全部納入醫保支付,並進一步要求將符合規定的醫療康復項目治療費、必要的檢查檢驗、藥品等費用納入醫保門診支付並參照門診慢病管理,對於原來那些未納入門診慢性病保障範圍的患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個人費用負擔。

四是完善支付方式。要求各市針對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需長期治療、門診和住院治療相結合的特點,進一步完善醫保支付方式,對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實行按床日、按病種或按人頭定額等方式支付。做好救助資金補助落實,充分發揮政策協同保障作用。

五是規範定點救治。要求將符合條件的康復醫療機構及時納入定點,保證患病兒童得到就近治療。規範康復醫療機構定點協議管理,將康復效果、評估情況等納入協議考核指標,與醫保基金撥付掛鈎,督促康復醫療機構提供規範有效的醫療服務。

仇冰玉說,這次出臺政策,統一將年齡範圍擴大到0-17周歲,不僅保障患病兒童早期的搶救性康復救治,而且保障患病兒童18周歲之前的康復治療,國家規定的29項醫療康復項目將全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患病兒童的健康權益得到了更高更好的保障。按此政策,全省納入醫療保障範圍的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將由原來的16205人,增加到32141人,新增近26000人。

相關焦點

  • 山東取消腦癱、孤獨症兒童居民醫保戶籍限制
    3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山東省醫療保障局、山東省殘聯負責人介紹「落實民生、關愛特殊群體」醫療保障政策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對於腦癱等殘疾兒童、孤獨症兒童取消居民醫保戶籍限制。日前,山東省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主要從保障範圍、保障水平、支付方式、定點管理等方面對殘疾兒童醫療保障工作提出要求。1、擴大年齡範圍。
  • 山東:孤獨症兒童康復治療平均報銷比例將達65%
    新華社濟南7月4日電(記者邵魯文)記者從山東省政府獲悉,山東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在腦癱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的醫療保障方面,進一步擴大年齡範圍、取消戶籍限制、提高報銷比例,降低患者個人費用負擔。
  • 貧困人口報銷提高5個百分點,殘疾人待遇年齡擴大到17歲 德州市補貼...
    12月15日,德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重點工作攻堅年第二階段首場發布會,德州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趙傳雷介紹醫保扶貧工作情況,德州市醫保局自2019年成立以來,聚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四類人員",圍繞"四個確保到位",不斷築牢多重醫療保障防線,狠抓醫保扶貧政策落實,截至11月底,全市10.51萬醫保扶貧對象全部按標準給予參保補貼,共補貼參保費用2848.43
  • 解讀山東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優先「救早救小」,放寬年齡限制
    (本文原標題:《【重大利好】山東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擴大到法定年齡兒童》)9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新聞發布會。我省對原《山東省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實施辦法》的內容進行了修改,在救助範圍、標準、模式、程序等方面推出了一些新舉措。
  • 幫孤獨症兒童走出「孤獨」
    本報訊(記者 韓雯)到2020年底,建成基本滿足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需求的康復服務體系和工作格局,基本實現孤獨症兒童應篩盡篩、應治盡治、應救盡救、應管儘管。這是今年7月,我市出臺《關於加強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的實施意見》,為幫助孤獨症兒童走出「孤獨」陰影列出的時間表。如今進展如何?
  • 六一節:別忘了那些特殊的孩子 關注孤獨症、發育遲緩、腦癱兒童
    (原標題:六一節:別忘了那些特殊的孩子 關注孤獨症、發育遲緩、腦癱兒童)
  • 山東省康復救助對象覆蓋法定年齡殘疾兒童
    原標題:山東省康復救助對象覆蓋法定年齡殘疾兒童9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行解讀。記者從會上獲悉,《通知》共分4部分20條措施,分別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具體內容、保障措施、監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規定。
  • 這幾類殘疾兒童康復項目已納入基本醫療保障範圍
    有網友建議兒童康復訓練應納入特殊疾病醫保報銷,提高保險比例。聊城市醫療保障局回覆:關於兒童康復訓練應納入特殊疾病醫保報銷問題。我市按照醫保「保基本」的原則,已於2014年就將六歲內腦癱、智障、孤獨症、聽障、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導致的殘疾兒童康復項目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障範圍。享受搶救性門診康復治療待遇的殘疾兒童康復醫療費不設起付線,政策範圍內基金報銷比例65%。
  • 民盟趙為濟:將0~6歲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全部納入醫保
    由於新生兒出生缺陷率居高不下,致使大量殘疾兒童亟待康復救助。據調查,我國有0~6歲殘疾兒童167.8萬,僅湖南省現有0~6歲各類殘疾兒童23.7萬人,其中聽力殘疾兒童3.1萬人、腦癱兒童4.5萬人、智力殘疾兒童7.3萬人、孤獨症兒童2.3萬人,且每年新增各類殘疾兒童19.9萬人。殘疾兒童是一個特殊困難群體。
  • 我省將全面開展0-6歲兒童殘疾篩查
    我省將全面開展0-6歲兒童殘疾篩查    對經評估確認的殘疾兒童實施康復訓練及救助    本報訊(記者 石小宏)記者12月18日從省衛計委了解到,我省將依託現有醫療衛生資源和殘疾人康復服務資源,全面開展0-6歲殘疾兒童
  • 江西南昌救助殘疾兒童 救助年齡範圍擴至0至7周歲
    曾曉 攝中新網南昌4月1日電 (吳鵬泉 曾曉)江西省南昌市官方1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該市對南昌市戶籍,或在南昌市領取居住證的0至7周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實施康復救助。殘疾兒童的康復救助向來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 中國腦癱兒童生存狀況信息報告
    「中國腦癱兒童生存狀況信息報告」希望以精煉的標題和文字從社會統計、政策、社會援助系統、醫療發展、優秀個體等方面給出系統信息,使公眾能夠全方位地了解目前中國腦癱兒童的現實狀況。一、患童之困腦性癱瘓是一種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神經系統傷殘患,它的發病率在發達國家為⒈5‰﹣5‰。
  • 北京0到6歲兒童殘疾篩查診斷評估機構名單
    兒童殘疾既是健康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及早發現患病兒童,可以保障殘疾兒童得到及時、有效康復,控制和減少殘疾發生。記者今日從北京市衛健委了解到,北京市近期開展了0到6歲兒童疾病篩查工作。  怎麼篩查?不同的醫療機構將參與其中。
  • 北京開展0到6歲兒童殘疾篩查 附診斷評估機構名單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兒童殘疾既是健康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及早發現患病兒童,可以保障殘疾兒童得到及時、有效康復,控制和減少殘疾發生。記者今日從北京市衛健委了解到,北京市近期開展了0到6歲兒童疾病篩查工作。怎麼篩查?不同的醫療機構將參與其中。
  • 《孤獨症兒童康復科普知識手冊》
    緣起 2015年5月17日是第二十五次全國助殘日,活動主題為「關注孤獨症兒童,走向美好未來」。 為進一步推動孤獨症兒童康復工作,加強科普知識宣傳,提高全社會扶殘助殘意識,營造更適合孤獨症兒童融合發展的社會環境,中國殘聯康復部組織專家編寫了《孤獨症兒童康復科普知識手冊》(簡稱「《手冊》」)。
  • [新聞調查]孤獨症兒童
    患有孤獨症孩子無法享受其他正常孩子的健康和快樂。雖然從孤獨症的患病比例來看要遠遠低於腦癱、智力障礙等被人們熟知的其它殘疾,但孤獨症患者成人後給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壓力卻比後者要大許多。他們都是孤獨症的患者。在一些國家,據統計,孤獨症是排在兒童精神障礙的首位。得上了孤獨症的孩子,從外表上看,跟普通的孩子沒有什麼兩樣,但是,他們卻深陷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面,很難跟外界溝通,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一旦有了一個得上了孤獨症的孩子,這個家庭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而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一旦他被確認得上了孤獨症,那麼他的人生又將如何度過呢?
  • 山東提高省直管企業離休幹部護理費標準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體現山東省委、省政府對創建新中國作出貢獻的老同志的關懷和照顧,更好地保障離休老幹部晚年生活,省社保中心按照山東省委組織部
  • 江西南昌放寬殘疾兒童救助年齡限制 拓寬至8-15歲
    吳鵬泉 攝   中新網南昌12月5日電 (吳鵬泉)江西省會南昌官方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該市將放寬殘疾兒童救助年齡限制,進一步把各種殘疾兒童救助年齡範圍拓寬到8-15歲。  殘疾兒童的康復救助向來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 深度聚焦孤獨症兒童的成年困境,別讓他們害怕長大!
    >通過系列活動、主題關愛周倡導社會關注,點亮孤獨星空今天,讓我們跟隨《三秦都市報》深度報導,與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專家、孤獨症人士攜手,一同走進大齡孤獨症兒童及其家庭,體味屬於他們的愛與礙……深度請看NEWS從1982年我國首次確診孤獨症患者病例開始算起,第一代孤獨症兒童如今已經成為中年人,90年代診斷出的那批孤獨症兒童也早已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