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今天我值班

2020-12-16 新民晚報數字報
  鄭清心

  7月1日,上海正式實施垃圾分類,作為一名宣傳指導垃圾分類的志願者,我一清早就和同伴們一起來到了崗位上。

  7點鐘不到,垃圾投放點迎來了第一位投放者。這是一位上班族,行色匆匆,還沒到跟前,就舉起袋子大聲道:幹垃圾,幹垃圾!看著小夥子那個認真勁,我們志願者都笑了。接著來了幾位老媽媽,她們手裡沒拎垃圾袋,卻一個個地湊到垃圾桶跟前裡看外看,「噢,這隻咖啡色是擺溼的;這隻黑的是擺幹的……」原來她們剛打完太極拳,是來「探營」的。

  7點半過後,來投垃圾的居民漸漸多了起來,好多人投好後也不馬上離開,三五成群地討論起乾濕垃圾怎麼分。有兩位先生很逗,為「肉骨頭」的歸屬爭得面紅耳赤,最後請我們志願者當裁判,聽到正確答案後,兩人握手言和,肩並肩一起買菜去了。

  傍晚6點,垃圾投放的第二個時段開始了,來投放的人比白天多得多。一位老伯拿著一隻裝有食物的盒子要往幹垃圾桶裡扔,我趕忙接過來看,噢,原來是粽葉,「老伯伯,你真棒!」我豎起了大拇指,老伯笑道:「我天天看報紙的!」

  夜色漸濃,臨近投放結束的時候,來了一對母子,那小男孩直對著媽媽嚷嚷:你不可反悔,你要守信!原來母子倆在為一隻破損的橡膠鴨子打賭。聽到我們說橡膠製品是可回收物時,小男孩高興得蹦了起來,他贏了,明天媽媽得帶他去看新上映的動畫片。男孩說,從一開始他就知道自己的選擇不會錯,因為在幼兒園裡已經玩過好多遍垃圾分類的遊戲了。他媽媽在一旁悄悄告訴我,她是故意跟兒子反著說,是為了提升孩子的興趣,讓他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生活習慣。看著一路說笑的母子倆漸漸走遠,我的心頭突然湧上一股熱流,我們上海市民真可愛啊!

  晚8點整,垃圾投放結束,我也完成任務下班了,今天的分類投放非常順利,設想中的某些可能一個都沒出現。走在小區的林蔭道上,望著樓宇中閃爍的萬家燈火,雖然腰背有點酸,但是我的心情好極了。

  今天只是一個起點,為了我們城市的明天,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上海市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地增強,垃圾分類工作定會越做越好。

相關焦點

  • 新民晚報數字報-掌握快速記憶法 孩子將終身受益
    5月18日下午,文新大廈2樓報告廳,新民晚報小記者超能訓練營體驗會如期舉行,60多位學生家長把報告廳擠得水洩不通
  • 春日著色畫山水 - 新民晚報數字報
    林景星  陳鎮銘先生早先曾為《新民晚報》「夜光杯」設計刊頭畫,三十年前,我和他相識
  • 新民晚報數字報-暮春的懷念(上)
    今天,你的至愛親朋聚集在這裡,  為的是送別你踏上神聖的異國之旅。  那本是每個人必將要抵達的遠方,  只是你過於性急,  搶先邁步跨了出去。  祈望你在彼岸優雅怡然,  與天國的故親相依,  懷念你,乃珊——上海Lady  ——你從不曾離我們遠去!
  • 新民晚報數字報-你還想加我的微信嗎
    「不過……加了我微信可能會『吃勿消』。我每天在朋友圈裡發好多東西,會把你原來要看的都『淹掉』。如果受不了也儘管把我從你朋友圈裡屏蔽掉,保持一對一聯繫就可以了。」有時我還沒說,在旁邊的妻子已經開始「警告」人家。  「那你每天究竟發多少條朋友圈?一百還是兩百?」有朋友幫我數過,數到兩百多條就亂了。想知道確切答案,誰能告訴我朋友圈一天最多可以發多少條?
  • 新民晚報數字報-走進太空學校 體驗宇航零距離
    繼「太空冬令營」成功舉行後,今年7月,新民晚報再度聯合休斯敦太空與科學教育協會(HASSE
  • 晚報「精神糧食」年年要「進補」 新民晚報讀者服務日活動上午舉辦
    圖說:新民晚報攤位前人頭攢動 新民晚報記者 孫仲欽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總有一種牽掛會如期而至,總有一種感情會歷久彌新。今天上午,隨著新民晚報聯合上海郵政App「訂了麼」「公園便民收訂暨新民晚報讀者服務日活動」的舉行。
  • 我和葉永烈先生在《新民晚報》上「相識」
    >在《新民晚報》上「相識」王紀銓不久前在網絡上查找資料,意外發現已故作家葉永烈先生在2008年6月寫的一篇文章中,全文引用了筆者在2000年高考結束後,發表於《新民晚報》教育版面「桃李芬芳」上的一篇小文,這也引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
  • 新民晚報數字報-小朋友用樹葉拼貼畫「留」住秋天
    歷時近三個月的「老鳳祥」2013年上海秋季森林花展今天閉幕。據統計,秋季森林花展期間,共青森林公園、濱江森林公園累計接待遊客超過60萬人次,森林花海、森林狂歡、森林菊展、森林秋色四大版塊活動,受到了遊客的廣泛好評和熱烈追捧。新民晚報四季花展已成為市民休閒生活的首選好去處。
  • 新民晚報數字報-信仰的力量高於一切
    9月1日,全國晚報總編輯及西路軍後代「回望西徵路」大型採訪活動在蘭州圓滿結束。
  • 新民晚報數字報-懷念詩翁李瑛
    還清晰地記得:1991年初,我剛從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學院中文教學的崗位上賦退不久,為了更好地賞讀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的李瑛那首情辭韻節三美、宜於朗誦的新詩《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賞讀,我寫了一篇千餘字題為「讀出詩的情意美——淺談《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朗讀」的賞析文章,刊登在當年3月20日《漢語拼音報》上。
  • 新民晚報數字報-孕婦地鐵站內破羊水
    肇嘉浜路站值班站長甘曉聞告訴記者:當天傍晚5時18分許,正是下班高峰期,車站內人來人往。此時,車站3號口客戶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戴如榕接到乘客求助,稱車站無障礙電梯邊疑似有一名孕婦羊水破了。聽到這一消息,小戴迅速起身查看,發現不遠處確實有一名孕婦站在電梯旁,下半身已經溼透。戴如榕立即前往現場,並通過對講機呼叫值班長。
  • 新民晚報數字報-英語回復
    姚胥隆  周日晩飯後,我,女兒和外孫女因元閒聊。
  • 願中國晚報越來越好 祝新民晚報生日快樂——與會嘉賓寄語中國晚報...
    圖說:中國晚報工作協會第34屆年會 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 陶磊 王凱 攝(下同)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第34屆年會今天在上海閔行寶龍艾美酒店召開。全國各地117家晚報媒體的社長、總編輯參會。
  • 新民晚報數字報-社聯就是我的家
    1958年社聯誕生之時,我正調到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所裡研究人員就成為首批會員,我亦是其中之一。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面撥亂反正,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通過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決議的高潮,中共黨史學會應運而生,我長期從事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中國現代史教學研究工作,亦積極參加了黨史學會。  自從參加了社聯領導下各學會的活動,我收穫極大。
  • 新民晚報七十年史:好稿疊出 毀譽參半
    《新民晚報》在讀者中聲譽日隆,經濟效益持續增長,職工收入年年提高。部分新聞單位的採編人員都在設法調入晚報,應屆畢業生中要求到晚報來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晚報職工愛崗敬業,素質提高。體現在版面上,是採編人員好稿迭出。  1993年9月,被稱為「世界第一斜拉橋」的上海楊浦大橋,僅用了二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就大功告成。這又是一個堪稱奇蹟的大新聞。
  • 現代詩:今天我值班
    現代詩: 今天我值班來自網絡早上,迎著晨曦今天我值班疫情期間我值班一切照樣明媚我明媚在春光裡空氣裡搜尋不到病毒的漣漪>前方正趕上一個老爺爺用鑰匙打開鐵門的一把鎖我順著他溜出了小區昨天有事情出去了一次小區下午突然接到電話「單位值班」不得已去小區開「復工出門通行證」要我單位復工證明
  • 新民晚報數字報-電磁爐屢修屢壞
    晚報編輯:  我是一名身患重病的古稀老人。
  • 新民晚報數字報-耳鳴不必煩,耳聾也可治
    為此,新民健康攜手相關機構,邀請擅長治療耳鳴、耳聾的專家耳鼻喉科專家尚玉山為患者宣教答疑及提供專家面對面宣教諮詢的機會。凡想了解耳鳴、耳聾、中耳炎、外耳道炎、內耳眩暈、鼓膜穿孔的患者都可以撥打新民健康諮詢熱線021-52921348,也可發送簡訊「耳鳴耳聾+姓名+聯繫方式」至13636588970。
  • 新民晚報數字報-萬聖節的天使
    新聞裡沒有提到我同時被槍斃的婚姻。起初,我年輕的妻子滿懷希望,信心滿滿。但隨後的殘酷現實將這一切擊得粉碎。  五年過去了,我身上的傷恢復緩慢。我過著一種隱士的生活,窗簾緊閉,足不出戶,通過網絡採購各種東西。每周一次的生活物資快遞會如約放置在後門的一個籃子裡,我從不應門,但是,今天,我打算破例了。今天是萬聖節。  多麼適合我再次走進社交生活的夜晚啊。我渴望與人交流。
  • 新民晚報數字報-恆牙掉了還能「再長出來」?
    更多諮詢請加入「上海名醫」、「新民健康」微信公眾號或撥打新民健康會員中心熱線  021-80261680(10: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