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調整留學計劃

2020-09-05 崔震海

為保護子女免受疫情不確定性爆發影響,以及海外抗疫效果不佳,疫情仍然嚴重並出現歧視華人現象。很多家庭取消子女的海外留學計劃,已經在海外留學的子女儘量返回。更多家庭會選擇國內就近入學。人們在看到海外疫情控制不力和社會動蕩,疫情控制充分證明中國的治理水平日益完善,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不斷提升,一些家庭取消了移民計劃。一些居住在海外的華人返回祖國。民族自信心更加強大,民族自豪感更加強烈。

英國金融時報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全球留學生數量將迎來驟降。按照疫情前留學生數量的增長趨勢,2025年全球留學生數量將到達800萬;然而受到本次疫情的長期影響,未來北美、英國、澳洲的留學生人數,預計會比原定數字減少50%-75%。

由於疫情的影響,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陸續調整移民政策。澳大利亞在2020-21財年,淨海外移民將削減85%。美國宣布將會暫停海外移民。準備移民的中國家庭因為疫情調整相關計劃降低風險。

一些獲得2020年夏秋季節入學海外院校的學生家庭很困惑,疫情在不斷反覆,夏秋季入學可否實現還是未知數,很多學校回覆說可以在本年度採取網上授課,等明年新學期疫情結束後,參加校園傳統授課模式。但如果改為延遲一年入學,明年學生競爭需要重新排序,競爭激烈不確定是否可以獲得入學通知書。 基於以上原因,建議相關家庭可以從幾個方面去考慮。

  1. 可以先辦理入學事項,參加一個學期的網絡課程,根據明年的情況是否去校園上課。這樣可以節省在海外的居住生活費用,往返機票費用等。同時可以根據疫情發展情況調整第二學期課程,如果疫情持續,可以繼續參加網絡課程,然後,根據疫情看新的一年是否疫情繼續,如果疫情結束,可以返回海外校園繼續學習,並可以將課程選擇增加,如果希望利用在國外獲得更多的生活學習經驗,可以少選基本課程,延長在校時間,例如,原來2年的課程,可以在國內上一年網絡課程,在第二年去國外讀書後,延長一年的學習,這樣擬補在家上網課而減少一年校園生活的損失,有不影響全部學習計劃。
  2. 直接取消入學計劃,參加2021年的入學申請,這樣可以根據疫情進行調整。也可以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在國內參加相關專業的工作獲得實際實踐經驗,也可根據實踐結果進行相關學習方向的調整。更可以繼續學習語言增加相關成績,獲得更好的學校入學申請。
  3. 可以選擇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等亞洲地區的院校申請入學,例如香港院校提出可以為獲得歐美院校入學通知的學生提供入學和獎學金的機會。
  4. 如果希望通過海外留學繼續獲得移民機會,由於移民需要在海外相關國家實習和生活時間的要求,可以考慮先暫緩留學計劃,現在國內相關專業領域進行實踐學習,參加相關工作積累經驗。等疫情結束後,繼續原有的留學和移民計劃。

相關焦點

  • 暑期將至,準留學生如何調整留學計劃?
    目前,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對於有留學計劃的同學來說,一些既定打算也不得不做出調整。對於這些準留學生來說,該如何在當前情勢下完成自己的留學規劃呢?了解學校新動態新冠肺炎疫情也直接影響了準留學生的籤證辦理和交通出行。面對不少國家和地區採取的出入境限制措施,很多已經拿到offer的同學對於秋季是否能夠順利入學感到憂慮。當前赴美留學態勢如何,是公眾關注熱點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美國非裔男遭暴力執法致死事件持續發酵,這些都讓有留學美國打算的中國學生陷入忐忑和糾結中。
  • 2020年去韓國留學,留學計劃該如何調整?
    而今年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高考延期一個月,其中很多同學的留學計劃也因此被打亂了。那這些對於申請韓國留學到底有什麼影響呢?留學計劃該如何調整呢?一起來看一下。 那麼2020年韓國留學計劃應該怎麼調整? 我國的高中生基本都沒有韓語基礎,大多數同學都得先學習韓語。如果不想耽誤學習時間。建議大家可以選擇國內預科班的形式,沒有語言基礎的同學,可以先在國內學韓語,現在申請也來得及。
  • 最新QS報告出爐,疫情下你的留學計劃改變了嗎
    近日,熱衷於統計各種排名的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 發布了一則有關留學生的白皮書——《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當他們被問及留學計劃是否受疫情影響時,有57%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他們的計劃受到了影響。根據QS的持續跟蹤發現,在3月份的調查中,反映受到影響的人數激增,而現在出現稍微下調,說明隨著疫情漸趨穩定,留學生的留學意願逐漸迴轉。中國留學生表示受影響的百分比最高,佔到66%。
  • 如何認識疫情下的留學形勢
    出國留學工作是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理性判斷當前國際形勢?如何認識疫情背景下出國留學的總體形勢?如何應對西方發達國家留學政策的突變?就上述相關問題,本刊記者採訪了近年來在留學工作研究方面屢有成果問世的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您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形勢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何理解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如何看待疫情狀態下的出國留學?
    2020年的疫情打亂了很多行業固有的模式,當然也簇生了很多新的事物,例如:網絡授課,雲會議等等。其中我們關心的出國留學到底受到了多大的衝擊呢,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全球高等教育指導與分析機構QS近期發布了《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的報告,此份報告針對很多國家的留學生做了調研,且圍繞疫情對學生的出國留學計劃是否有影響及學生對網絡教學所持的態度等問題展開問卷,最後得出了以下結論。
  • 關注|疫情下的留學計劃:國際高中生能否走進教育「內循環」
    按照最初設想,孩子讀完國際高中後就出國留學。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對於是否選擇國際高中,劉靜一直猶豫不決。中考前,孩子說,想讀普通高中,考國內高校,不想出國了。疫情讓留學計劃遭遇變數。
  • 疫情下,如何做好日本藍帶留學規劃?
    在今年突發的新型冠狀流感病毒大規模爆發情況下,對於想要去日本藍帶留學、和已經在日本學習的朋友們,無疑在申請課程,出行規劃和留日安全問題上,要做出及時的調整規劃和學會自我防護。本期ComeGo針對最近學員朋友們關注比較多的留學問題,結合校方信息和團隊文案經驗,為大家整理了日本藍帶學員需要關注的重要事宜、注意方面和課程規劃方案。
  • 疫情下,如何重新定義 「日本留學」(上)
    路近、費省、文同、去蕪存菁、習俗相近……是19世紀末,中國人對日本留學的定義,有些仍適用於今天,有些則隨著歲月流轉而消逝。那麼,後30萬人日本留學時代,我們該如何定義日本留學呢?日前,上海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分線上線下分別舉辦了兩場關於日本留學的分享會。中國專家學者以及留學生代表,從各自的角度,各抒己見,重新定義了日本留學,引發關注。筆者有幸代表主辦方主持了上述兩場活動。
  • 「疫」勢下,留學計劃何去何從?
    一場被劃入「大流行」的世界疫情,導致國內外的學校集體停課、國際性考試紛紛取消、防疫物資頻頻匱乏、難以買到回國機票等情況,也打亂了留學生的出國計劃。根據教育部門統計,中國海外留學人員總人數達160萬人,目前尚在國外的大約140萬人。有些正在計劃出國留學的家庭,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境地:到底是繼續留學申請呢?還是暫時緩一緩?
  • 疫情之下,留學黨該不該改變學習計劃?成為疫情的犧牲品
    師姐作為一個美國藝術院校畢業又常年混跡留學移民圈的inside girl,給大家一些建議吧首先是觀點:從本人藝術類專業角度講,平面設計、時尚管理、交互、插畫這幾大熱門專業受到疫情的影響遠遠小於你想像中的程度。其次,從澳洲2月入學學生學習情況看,除了線下課程改為線上外,學習生活正常進行,即使個別國家、個別學校因疫情停課,必然有後繼合理的安排。
  • 「最難留學年」,疫情下的留學「性價比」降低?變局中的選擇
    ,這也給正在計劃留學的學生們增加了一份躊躇和擔憂。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等方式豐富就學路徑在考慮國際環境緊張的情況下,教育部臨時允許部分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適當增加招生名額,但一定要保證教育公平,為原計劃出國留學、受疫情影響出國受阻的學生提供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的國內就學機會。
  • 疫情下留學需求不降,2021年出國讀書新方向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疫情,把各國留學生帶入了一場灰色的迷霧之中,在海外的焦慮不安,在國內的猶豫不決。今年出國讀書的學生究竟遇上了怎樣的困難,又是如何解決?計劃明年出國的學子應該怎樣繼續前行,這又是否值得?筆者從事國際教育多年,也採訪了多名留學生與家長,嘗試解答大家對於疫情下出國讀書的疑慮。
  • 疫情下留學計劃面臨變數 50萬國際高中生能否走進教育「內循環」
    按照最初設想,孩子讀完國際高中後就出國留學。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對於是否選擇國際高中,劉靜一直猶豫不決。中考前,孩子說,想讀普通高中,考國內高校,不想出國了。疫情讓留學計劃遭遇變數。面對部分出國留學計劃遇阻的學生,9月16日,教育部決定臨時允許部分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擴招,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90個項目均在其列。
  • 疫情下,留學計劃面臨變數——50萬國際高中生能否走進教育「內循環」
    按照最初設想,孩子讀完國際高中後就出國留學。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對於是否選擇國際高中,劉靜一直猶豫不決。中考前,孩子說,想讀普通高中,考國內高校,不想出國了。疫情讓留學計劃遭遇變數。
  • 疫情下,留學計劃面臨變數——50萬國際高中生能否走進教育「內循環」
    按照最初設想,孩子讀完國際高中後就出國留學。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對於是否選擇國際高中,劉靜一直猶豫不決。中考前,孩子說,想讀普通高中,考國內高校,不想出國了。疫情讓留學計劃遭遇變數。面對部分出國留學計劃遇阻的學生,9月16日,教育部決定臨時允許部分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擴招,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90個項目均在其列。
  • 全球疫情下留學教育遇冷?專家:短期留學混合留學或成未來新形態
    全球疫情持續,交通受阻,海外教學模式改變……疫情下的留學教育充滿不確定性,有人選擇放棄,有人依然堅持,還有人正在觀望。 未來留學教育應如何發展?留學生們何去何從?近日,多場關於「疫情後的留學教育」主題論壇召開。 多位專家認為,疫情下留學教育短期受挫無法避免,但學生流動、出國留學的趨勢不會有大的變化。
  • 海外疫情期間持續,各國藝術留學計劃重啟在即
    我國國內的的疫情情況趨於平緩,除了個別幾個省市地區還有幾例子病毒患者以外,我們大部分省市地區的疫情已基本為零,而且多日沒有新增長的確診患者,復工復產已經在有序的開展,復學工作也在進行,而且許多學校的研究生複試也通過網絡進行。國外的疫情確實還是比較嚴重的。在國內一切情況向好發展,海外疫情持續的環境下,國外留學申請也是許多留學生關心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外的復學情況。
  • 疫情下,倫敦大學學院的開學安排會如何調整?籤證辦理增加了哪些新...
    轉眼之間2020年已經過半了,2020年秋季計劃入學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小夥伴們基本已經拿到了畢業證學位證和最終成績單,開始申請換無條件 offer了。 等拿到無條件offer以及學校派發的入境許可CAS就要開始辦理留學籤證了。
  • 疫情下留學如何持續?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備受全球關注。教育展區有哪些新的「黑科技」?疫情下是否還能留學?中國學生是否還有其他享受海外教育資源的途徑? 9 月 5 日,央視新聞推出服貿會特別節目《為您服務》,帶大家一起探訪教育服務展區,在線教育、留學那些事一網打盡,與「網紅教授」戴建業等嘉賓雲端共話。
  • 「後疫情時代」,留學該如何抉擇?
    而今年這樣特殊的時期,在全球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大背景下,不少學生和家長們都在考慮一個問題,在後疫情時代,高考之後的留學該如何抉擇?今年疫情的突然來襲,對許多準備留學和即將留學的家庭造成了影響。6月18日,教育部國際司(港澳臺辦)負責人就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明確表示,疫情對出國留學的影響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