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諸如佛道巫三教中的奇人異士更是層出不窮,即便到了今天,「隱於市」的民間高人依然存在;乍一看,這些頂多算是民間魔術藝人,但在三峽卻有一人憑藉正宗道家「法術」成了名,甚至有人說大衛、劉謙在他面前也不過是小兒科,他就是三峽「大師」楊德貴。
2008年的《三峽都市報》曾採訪過這位「道家大師」。楊德貴早年喪父,隨母改嫁至重慶萬州區新田鎮大橋鄉的楊家,自幼受到後父虐待,小學二年級沒上完就被迫輟學務農;一次去萬州賣菜,楊德貴的菜遭人哄搶,因害怕回家後又被後父毒打,於就混入一艘叫做「東方紅」的客船準備逃走。結果途中被船員發現,又遭到一頓毒打,幸好有位人制止,他就是楊德貴以後的師父,正宗道家「符咒」派系傳人——湖北「黃真人」(楊德貴稱,師父名諱不便透露)。
「黃真人」救下楊德貴後,收在門下傳授各種法術,至此學得道家護身法、意念斷鐵法、追案法、遁法等十多種正宗「法術」;三年後,機緣巧合之下開始公開表演,被貴州、雲南、成都、重慶、上海、北海、湖北等多家媒體拍攝錄像並收藏為內部資料片。楊德貴還被成都科技大學特邀為「人體科技研究試驗小組」成員,曾在「中醫交流大會」上作過匯報表演,曾被成都青城山道教協會會長接見並留影等等;總之,楊德貴二十多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不僅在當地家喻戶曉,尤其與媒體、公安等政府部門關係密切,凡大型表演邀請,無一不是通過萬州市和新田鎮政府部門出面組織聯繫的。
說了這麼多,這位「道家高人」似乎就是個民間藝人,怎麼會引起諸多媒體爭相報導呢?其實答案很簡單,讓他成名的是一項獨門絕技「逃遁術」;需要說明一下,楊德貴的「逃遁術」可不是《封神榜》裡土行孫的「遁地術」,而是一種能「遁錢」的法術。簡單的講,楊德貴先用一個盆盛滿清水,然後用毛巾或報紙等蓋住盆口,隨後口中念念有詞,在他示意下,觀眾就可以伸手去盆中「撈錢」了,甚至有人能從中撈出數萬元的現金。
說到這或許有朋友笑了「這不過是江湖騙術,那些錢也是楊德貴事先藏到身上,利用障眼法,速度快故意讓人撈到罷了!」乍一看,這樣解釋似乎「揭秘」了楊德貴的手法,但有個關鍵點;如果楊德貴是在表演「魔術」的話,那麼錢就要提前準備好,或藏在袖口,或藏在上衣某處。為了證明自己的是正宗「法術」,楊德貴事先讓觀者將自己身上的東西全部收走,然後赤膊上陣,使之無物可藏,且水盆、報紙等均由他人提供,結果諸人仍能從盆裡撈出錢。
還要說明一點,據楊德貴介紹:無論水盆裡撈出來多少錢,這些都是從別處「遁」或是「借」來的,因此不能正常使用;表演之後,他還要再用「遁術」將錢還回去,不然是要遭「天譴」的。或有朋友對此仍持懷疑態度「明擺著胡說八道,這樣的小伎倆滿大街都是,大家都看膩了,21世紀還表演這些有意思嗎?」
實事求是的說,如果從表演角度看,這樣的「魔術」形式顯得過於老套了;但在專家看來,它卻有著難以用科學解釋的特殊意義,這就要提一下傳承數千年的《魯班書》了。某種角度看,《魯班書》應屬民間巫術之列,雖然如今大多數人並不相信這些,但真實歷史中,歷代王朝都將其列為「禁書」,甚至今天依然有民間「木匠」等會一些類似法門。
強調一下,如果從歷史角度看,《魯班書》早在隋唐時期就已失傳,目前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魯班書》為明、金時代復刻版;儘管如此,專家依然建議:僅作為歷史傳承和研究之用,民眾最好不要學。越是這樣就越讓人感到好奇,以至民間地攤上都有售賣,當然,真假另當別論;不僅《魯班書》的傳承讓人感到好奇,在民間關於「魯班術」的傳說同樣層出不窮,尤其巫江一帶,甚至今天還能找出通曉此術的「木匠」,如果硬說這些東西不存在,甚至專家也稱「過於武斷」。
總而言之,華夏文明太過深邃,佛道儒巫並存於世數千年,奇人異士也不能一概而論的否定;回到楊德貴身上,他所謂的「法術」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專家卻至今難以解釋其「物理過程」。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久而久之楊德貴就成了遠近馳名的大師,各種官方、半官方的邀請應接不暇,這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高其知名度的作用。
據相關資料證明: 2009年,楊德貴「逃遁術」入萬州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0年4月3日,央視七套《鄉村大世界》欄目導演及工作人員邀請楊德貴在攝影機前表演、2010年10月18日,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院「邵鄰相」教授在《重慶商報》上表示,他認為楊德貴「是真實的,是真功夫,是後天苦練出來的,不是魔術,目前科學還無法做出明確的解釋」。
楊德貴出名後,也曾吸引來大批媒體和試圖「解密」的團體;重慶某網站曾宣稱「懸賞10萬向全球徵集答案破解」,消息一出更加推升了楊德貴的知名度。這裡還有個問題,楊德貴聲稱自己是正宗道家「法術」,熟悉道教歷史的朋友或許知道,道家「秘術」是不能以此謀生的,違背輕則受師門懲罰,重則將受「天譴」;對此有記者曾以類似問題採訪楊德貴,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記者驚訝發現,楊德貴僅能寫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簡單漢字,其本身根本不懂宗教;記者直言不諱地問「你這樣以法術謀生,不怕師門責怪嗎,有沒有想過退出江湖?」楊德貴說自己的師祖可以攜人來去無影、師父能獨自來去無蹤,他僅能遁錢遁物卻不能遁人,因此算不上「法力」,更稱不上「以法術謀生」,最重要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不管怎麼說,楊德貴的「遁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有人說他是「真功夫」,大衛、劉謙在他面前也是小兒科,有人依然質疑其「弄虛作假」;為此川渝兩地魔術界的反應尤為強烈,2010年11月的《重慶商報》刊發了一篇紀實報導,標題為「川渝魔術師揭秘『水中撈錢』:不是遁術是魔術」。原來,2010年11月6日,在諸多記者的見證下,來自成都的魔術師「楊屹」與來自璧山的房地產老闆,也是魔術愛好者的「尚正義」一起破解並複製了「水中撈錢」的魔術表演。
大概過程為,兩位「魔術師」在璧山縣沿河路南段一家餐館的大廳裡,《重慶商報》記者和現場的成都媒體一起,檢查了包括瓷盆、毛巾和報紙等所有道具,一名觀眾還當眾搜走了「尚正義」身上所有現金;隨後,「尚正義」模仿楊德貴的手法,在5分鐘內讓觀眾撈出了2205.2元,最多一次竟達1605.2元。說明一點,這兩位魔術師於成都舉辦的國際魔術大賽中分獲銀獎和銅獎,對此兩位魔術師稱:楊德貴自稱的遁術就是「魔術」,撈出的那些錢也是他自己的,其中秘密一是礙眼法,二是靠手法快;但楊德貴撈錢過程中的秘密究竟在哪裡?兩位魔術師卻稱「按照職場規則,我們是不能將奧秘揭示出來的。」
兩位魔術師表演後,有記者當場致電楊德貴,他的回覆是:沒有親眼看過表演,因此不敢相信,但歡迎兩位「魔術師」到萬州與他現場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