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現場
比賽現場
人民網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王天樂)第二屆「記憶九段」世界盃大賽表演賽暨頒獎慶典也在北京亦莊博納星輝劇院隆重舉行,本屆慶典由《最強大腦》主持人蔣昌建擔綱主持,攜眾多表演嘉賓和參賽獲獎選手,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可觀賞的腦力PK大作戰。
在經過了8月10-11日兩天的緊張角逐,第二屆「記憶九段」世界盃大賽共產生4位總冠軍,包括兒童組總冠軍、少年組總冠軍、成年組總冠軍以及全場總冠軍。
「記憶九段」世界盃大賽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大腦人才庫專家周強,在2010年隨國家隊參加了世界腦力錦標賽,並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目前周強在創辦記憶九段研究員的同時,還擔任了江蘇衛視《最強大腦》記憶教練。隨著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熱播,記憶力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據悉,《最強大腦》的很多參賽選手都是參加過世界腦力錦標賽的國家隊成員。
賽後周強接受了記者群訪,據周強教練介紹,人的大腦左右半球有不同的功能,左腦負責知識的儲存、邏輯性思維,右腦擅長創造性思維,「快速記憶法」遵循的正是 「人類左右腦分工理論」。
沒有經過記憶訓練的人,記憶的方式通常都是強迫記憶,包括很多學校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也只是把知識灌輸給孩子、要求孩子記住;但是這種學習方法本身沒有創造力,更是無趣的,時間一長各種弊端就顯現出來。「快速記憶法」運用科學的方法。 把人的左腦的邏輯思維與右腦的形象思維相結合,在α腦波狀態下,把人的注意力、想像力、記憶力、創造力和自信心,轉化為強大的學習動力;再結合記憶規律,用各種方法把枯燥乏味的記憶材料轉化為生動易記的物像,並通過有趣的奇特聯想串連起來,來強化記憶效果。
對於「快速記憶法」理論,周強總結分析道:「以物像為根本,以聯想為關鍵,以奇特為秘訣,以諧音為竅門,用有趣的記憶過程達到準確的記憶目的;再結合科學的複習方法,達到記憶快速、長久、牢固的目的,從而高效記憶、高效學習」。
正是基於科學的「快速記憶法」理論,去掌握高強度的記憶能力並不需要天賦,普通人經過後天的學習和訓練也能擁有這種能力。事實上,在「世界腦力大賽」上獲得記憶冠軍的選手,也都是依靠著這種科學的方法訓練而成的。
「在很多人看來,1分鐘記憶100位無序阿拉伯數字、2天記憶1000個大學四級英語單詞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實際上,在經過科學的記憶強化訓練之後,已經可以達到這一水準。」談到自己學生取得的成績,周強頗感自豪。周強還強調,學習的過程分為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以記單詞為例,一天能記住多少個單詞,這個就是學習能力,而記憶訓練就是在提高這種學習能力;而學習動力就是指能保持多少天去堅持記單詞。周強認為「記憶九段」就是一個成績單、是一個可量化的標準,也是對於記憶能力進行科學化分級的「KPI分解方法論」。
讓記憶方法運用到生活中,這也是周強努力培養記憶人才的初衷。如何將記憶方法訓練與科學的大腦開發結合起來,讓記憶變成一件輕鬆、愉快又有趣的事情,是他不懈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
(責編:曹昆)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