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搜索,Google 不做誰來做? | 愛範兒

2020-12-16 愛範兒

Google Goggles 程序能夠在拍下照片後搜索在線資料庫識別包括產品、建築、書籍在內的各種物體。之前有消息說 Google 也在考慮為 Goggles 增加人臉識別功能。Web 2.0 之父 Tim O』Reilly 曾提到自己 2009 年就受邀試用了 Goggles 的人臉識別功能,並評論說這技術很有前景。Google 也已註冊兩項相關專利。

不過我們一直沒能等到 Google 的人臉識別上線。Google 執行董事長施密特昨天在 Big Tent 大會上解釋了背後的緣由,他說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快得令人吃驚、識別率非常高,但這也讓他很擔憂。施密特說 Google 不太可能建立資料庫供人進行人臉識別,但他也補充說:「有些公司會越過這條線」。

Google 的擔憂很有道理,無節制開放人臉識別搜索可能會帶來危險。普通人在被別人直呼姓名後傾向於放鬆警惕,道格拉斯曾在 Mindhunter 一書裡介紹過前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個真實案例。連環殺手 Charlie Davis 靠自己在警局的關係根據車牌查出陌生人的姓名再將對方騙至停車場殺害,在被捕前他殺了五人。

但正如 Google 所說的,有些公司已經在開發類似的功能,推向市場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如果人臉識別如果能得到適當限制的話,在很多場合下會為用戶帶來很大幫助,現在有兩家公司——以及它們的效仿者——特別適合:

LinkedIn

不論是媒體圈的還是廠商的人,在參加各種活動時常常會遇到自己被別人認出,但卻不知道對方是誰的情況,未免有些尷尬,有人甚至會覺得被冒犯。即便配發胸卡,上面的信息也非常有限,很多時候參與者會希望了解更多背景信息,這種場合下人臉識別會很有幫助。LinkdIn 是目前最適合推出此服務的公司。

LinkedIn 是目前最大的職業信息社交網絡,本周剛剛 IPO,市值就已經接近 90 億美元。LinkedIn 不但擁有大量個人職業信息,而且在行業分類方面做的不錯。如果 LinkedIn 推出人臉識別搜索服務的話,應該主動提示用戶是否開啟此功能、允許用戶選擇只被特定職業的人識別。

例如一位英特爾工程師參加活動,他希望多和軟體開發者交流但不想搭理媒體,就可以事先設定規則,只允許職業為軟體工程師的人通過面部識別查詢自己的背景資料。

Facebook

Facebook 其實已經推出了人臉識別功能。最初不能算識別,只是用戶自己為相冊裡的人物加上姓名,然後系統自動為同一相冊內所有相同的人臉加上姓名。當時負責此項目的產品經理還說 Facebook 目前不打算通過人臉識別自動綁定用戶帳戶。但四個月後 Facebook 就決定更進一步,自動為用戶識別相冊裡的好友。如果用戶不希望自己被自動識別出來,可以在隱私設置裡關掉此功能。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默認開啟,用戶需要手動關閉,很多人根本不怎麼看隱私設置。

這功能很方便,而且只是在朋友圈裡進行自動識別的話並不存在隱私問題,因為被你加為朋友的人本來就能看到你向朋友公開的照片。從某些方面來看這對隱私甚至更有利,因為 Facebook 在進行識別之後會自動告知被識別對象,用戶可以獲知自己的照片被人用在什麼地方,這種做法值得所有提供此類服務的公司借鑑。

問題是 Facebook 下一步會怎麼做?如果他們決定將人臉識別自動延伸到朋友的朋友甚至陌生人的話恐怕就會帶來隱私方面的隱患。

明確的告知

人臉識別搜索和地理位置信息的敏感程度有點像。除了 Foursquare 這類主動分享信息的服務之外,其它提供地理位置信息服務的公司很少會將用戶的位置與外人共享,人臉識別數據同樣也不應該在沒有明確告知用戶的情況下允許陌生人搜索。

Skyhook 公司 CEO 前段時間對地理位置信息風波的評論放在這裡一樣好用:

「這裡沒人帶著惡意,但當你擁有位置信息的時候,意圖無關緊要:如果你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通過手機採集位置信息並且保留記錄,就會引發嚴重的隱私問題。為避免嚇走用戶,每家公司都必須謹慎從事。當人們意識到設備可以被用於追蹤自己,就會葬送現有的一切。沒有信任就什麼都沒有。」

網際網路公司為了更好的推廣新服務,常常不經詢問默認為用戶開啟新功能。當用戶質疑這功能可能違背自己意願的時候他們會說 「我們已經在用戶協議裡寫了……如果你不想用的話可以關閉此功能或者不用我們的服務」。一些小事還好,人臉識別這樣的敏感信息也這麼來恐怕有些說不過去。萬一再出個類似 Charlie Davis 的連環殺手,在十幾頁長的用戶協議裡塞兩行字的做法是不可能讓媒體、用戶和監管機構滿意的。


by @Logoutx on Twitter and 微博

題圖修改自 Chris Devers 的照片,iPhoto 將 Beatles 成員 Ringo 識別為愛因斯坦 | courtesy of Chris Devers

相關焦點

  • Google推出智能圖片識別 可限定只搜索人臉圖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5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去年八月份,Google公司曾經收購了一家圖像識別技術公司「Neven視覺」,日前,該公司的技術終於被部署到了Google的圖片搜索中。
  • 百度人臉識別搜索是怎麼實現的?
    李彥宏把這種明顯的提升歸因於剛上線的人臉識別搜索。與之前的區別在於,如果用戶給出一張圖片,百度識圖會判斷裡面是否出現人臉,如果有,百度識圖在相似圖片搜索之外,同時會全網尋找出現過的類似人像。新增加的技術簡而言之,首先是人臉檢測並提取出特徵表達,隨後再據此進行資料庫對比,最後按照相似度排序返回結果。
  • 人臉識別方便了誰?這樣做或許能躲過「被識別」
    去看個房仿佛在做什麼「隱藏任務」。 前不久,一男子去看房的裝扮火了。視頻中該男子頭戴著一頂黑色機車頭盔進入了售樓處。 事實上,以「買房」搭配「頭盔」、「口罩」、「面罩」、「墨鏡」等詞在網上檢索,類似的故事並不少見。而這些故事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 據報導,有地產中介表示:房企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與其「分銷模式」有關。人臉識別可以讓房企迅速識別某個購房者是中介拉來的,還是看了宣傳的「自然到訪客戶」,關係到客戶能不能享受中介渠道的優惠。
  • 百度識圖搜索加入人臉識別功能
    據新浪科技2012年12月31日消息,百度圖片搜索近日進行了一次較大的頁面改版和功能升級。其中,識圖搜索加入了人臉識別新功能,若使用人臉圖片搜索可找到類似人臉圖片。  據百度多媒體部副總監餘凱介紹,人臉搜索是百度多媒體部2012年最後一個上線的項目,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圖像的全網人臉搜索。
  • Google是如何做移動搜索的
    而 Google 的收穫是通過數百萬的免費電話學習如何正確解析多語種多口音的語音。但是 Google 無法獲得其所需的 2500 條短語在一部分地區的樣本,於是 Google 就直接派人去到哪些地方採樣。付出終於獲得回報—Google 搜索可兼容 159 種語言,而語音搜索現在已能識別其中的 59 種。公司宣稱,其「單詞錯誤率」已經降到了 8%。
  • 實現秒級精準搜索 人臉識別技術成利器
    針對上述問題,深圳市飛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特別針對公安系統的特點,依靠行業領先的Face Image+V4.0人臉識別算法,開發了適用於人臉比對、人臉監視布控報警等應用模式的新型智能人臉識別分析技術產品,在車站、機場
  • 圖片記得你 百度推出全網人臉搜索服務「百度識圖」
    是不是經常有這種感受:找能記住人臉,但記不住名字?現在,百度可以幫你忙了。上周末,百度悄悄推出了一個令人頗感意外的功能——基於圖像的全網人臉搜索服務「百度識圖」。我們通過試用發現,百度識圖已經可以初步識別人臉,然後自動找到相關聯的類似圖像。
  • 百度雲推出雲端圖像搜索 支持人臉識別
    百度雲推出雲端圖像搜索 支持人臉識別【TechWeb報導】9月15日消息,百度雲近日在時光軸、足跡等原有圖片預覽功能基礎上進行了升級,結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提供的人臉識別及檢索技術,推出雲端圖像搜索。另外,點擊「人臉搜索」,在網盤中選擇一張自己的照片,雲端將自動根據相似度排序提供雲端存儲中自己的所有照片。最多支持同時搜索三張人臉。百度雲還提供相似圖片去重功能。能夠對用戶已經上傳的照片進行圖像信息匹配,將一段時間內,同一場景下用戶連拍或不同姿勢拍攝的照片自動形成照片集合。
  • 百度雲首創圖像搜索 支持人臉識別和檢索
    首創雲端圖像搜索基於用戶上傳到百度雲的圖片提供智能分類、人臉搜索等方式……        近日,百度雲在時光軸、足跡等原有圖片預覽功能基礎上全面升級,結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提供的人臉識別及檢索技術
  • 人臉識別哪家強?看看國內30家TOP企業!
    看看百度自動駕駛的系統和google圖像識別系統的開放可以預知未來免費是大趨勢,那可是曾經投入數百億美元。但是資本投進來,必須拉著媒體一起吆喝,不然本都回不了(進入AI行業才知道很多資本方原來什麼也不懂亂投)。
  • 百度識圖搜索增人臉識別功能 被指準確率偏低
    百度圖片改版:增加識圖搜索增人臉識別功能(騰訊科技配圖)騰訊科技訊(樂天)12月31日消息,百度圖片搜索近日進行頁面改版和功能升級,其中,識圖搜索加入人臉識別新功能,若使用人臉圖片搜索可找到類似人臉圖片,這也被認為是一次有趣的嘗試,不過,這一功能也被指搜索匹配準確率偏低。
  • 百度雲推出雲端圖像搜索 支持人臉識別和檢索
    百度雲推出雲端圖像搜索支持人臉識別和檢索  中新網9月15日電近日,百度雲在時光軸、足跡等原有圖片預覽功能基礎上全面升級,結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提供的人臉識別及檢索技術,首創雲端圖像搜索,讓雲端圖片預覽、查找和管理更加方便易用。
  • 百度識圖人臉搜索初印象
    或者可以用來尋根,看這個圖到底誰先在網際網路上擁有初貼權。 好吧,那隻好用屌絲的頭像來進行搜索了,按照邏輯,高富帥用不了的產品,一定就是屌絲的福利。他們倆也都進來了,這是搜人臉還是搜眼鏡?這不科學!再多測試了幾張照片之後,大概可以這樣描述這個業務,屌絲頭像的人臉搜索結果是出來一堆不相干的路人,這是一個真實但沒用的告誡:你就是一路人!
  • 從人臉識別到文本分析,50+超實用的 API 推薦清單
    Animetrics Face Recognitionhttp://api.animetrics.com/該 API 可用於檢測圖片中的人臉,並將其與一組已知的人臉數據集進行匹配。 API 還可以添加或刪除可搜索圖庫中的對象,並添加或刪除某一分類中的人臉。2.
  • 2019ICCV論文愛奇藝提出:利用無標籤數據優化人臉識別模型
    研究背景愛奇藝擁有海量優質的視頻資源,對這些視頻資源的結構化分析,尤其是分析視頻中出現的人物尤為重要。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到愛奇藝多個產品中,如「AI雷達」和「只看TA」。 「AI雷達」分析當前視頻畫面中出現的人物,「只看TA」分析整個視頻中人物出現的所有場景片段。這兩個產品底層都依賴人臉識別技術。
  • 【深度】人臉識別泛濫,誰有權拿走你的人臉數據?
    他發現雖然通知中寫到安裝智慧社區門禁後可以使用人臉識別(也就是「刷臉」)或者手機APP兩種方式來開門,但在辦理權限時都必須要錄入人臉照片。他還注意到負責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第三方公司曾經曝出過負面信息,自然開始擔憂個人信息尤其是人臉照片被收集後會如何存儲和使用,以及是否會存在信息安全問題。
  • 從人臉識別到機器翻譯:58個超有用的機器學習和預測API
    走,讓我們來看看。更多乾貨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I 前線」,(ID:ai-front) 本文精選了包括人臉和圖像識別、文本分析、自然語言處理、文本情感分析、語言翻譯、機器學習和預測等多個領域共 58 個實用 API。
  • 人臉搜索,在 AI 的陰暗面肆無忌憚
    除此之外,Clearview AI 早已在美國「上流社會」的聚會中流傳開來,他們用這一軟體來識別感興趣的陌生人,或者幫他們想起那些熟悉但不記得名字的臉孔。至於 Clearview AI 本身也是很樂於向這些人提供服務的,「我們向潛在和現有投資者以及其他戰略合作夥伴提供了試用帳戶,以便他們可以測試該技術。」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Hoan Ton-That 說。
  • 困於人臉識別
    勞東燕:去年下半年我還挺欣慰的,對於個人信息保護,整個主流輿論有所轉向,一些主流媒體也開始報導「人臉識別」潛含的風險,不像以前那樣漠不關心。後來疫情來臨,我們需要通過人臉識別認證健康碼,交出我們的軌跡,讓渡我們的個人信息。為了保持正常的生活,不得不這麼做。疫情對整個社會走向的影響太大了,更多人開始接受這樣的狀態。
  • 從人臉識別到「無臉識別」,經濟學人主編表示很擔心
    它實際上是一個在真實世界搜人的搜尋引擎:用你的手機給某人拍一張照片,它會把該照片與VKontakte(俄羅斯的一款社交網站,用戶約有2億人)上的眾多個人資料照片進行比對,然後準確地告訴你這個人是誰。在一次試驗中,FindFace正確識別了聖彼得堡地鐵裡的70%人。網絡安全公司Kapersky Labs進行了另一項試驗,FindFace正確識別了該公司在莫斯科辦事處的90%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