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展示人民海軍嶄新面貌,激發強國強軍堅定信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航母打擊作戰群等接受檢閱。(新華社發 莫小亮 攝)(拖拽/保存圖片可查看大圖)
(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導)奧地利《標準報(Der Standard)》網站1月21日發表了施特凡·賓德爾的題為《航母的復興》的文章稱,越來越多的國家正謀求進入「航母俱樂部」。
文章稱,俄羅斯僅有一艘陳舊的常規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法國有一艘「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美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航母艦隊,而中國想要很多。上面提到的是航空母艦——航行在海上的重達數萬噸的「浮動機場」。越來越多的國家正謀求進入「航母俱樂部」。就在不久前,日本宣布將改造「出雲」級直升機航母,使其將來能夠從飛行甲板上起降F-35B隱身短垂戰鬥機。土耳其也希望跟上步伐,並且購買了西班牙「戰略投送艦」的設計圖紙。研發航母的國家數量由此創下新高。
過去,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才能加入「航母俱樂部」。正如海軍領域經常發生的一樣,英國人是這方面的「領頭人」:「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原本應當幫助英國皇家海軍贏得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是這一目的並沒有達到,「百眼巨人」號在一戰結束後才建造完畢。然而,這一構想卻說服了許多軍官。美國、日本和法國緊隨其後,大規模投資建造這種新型戰艦。
1941年12月7日,新構想的威力展現了出來。日本用6艘航母搭載數百架戰機偷襲了位於夏威夷的珍珠港,迫使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也為自己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在冷戰期間,儘管各國都在進行軍備競賽,但是航母的數量卻持續下降。原因在於,蘇聯從未建成過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大型航母編隊(蘇聯實際建造了3艘大型航母,只有「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一艘於1991年完工,此前建造的莫斯科級和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只能起降短垂起降戰機和直升機,不符合西方大型航母標準,本網注)。時至今日,俄羅斯海軍也只有「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這一艘大型航母。而這艘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陳舊航母」卻恰恰需要進廠大修。
藉助11艘「超級航空母艦」,美國時至今日一直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航母艦隊。此外,美國海軍還擁有9艘直升機航母,它們還能起降AV-8B和F-35B短垂起降戰機。
文章認為,但是,有一個國家幾乎將要超越上述所有國家:中國。德國海軍專家海因茨·迪特爾·約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中國這些計劃背後的考量是:該國3大經濟中心都在沿海地區。因此保護這些經濟區不受來自海上的潛在威脅,在邏輯上是完全正確的。」約普說,因此組建一支航母艦隊是有充分意義的。
韓國、土耳其和日本等較小的國家也越發重視將航母作為其海軍的一部分。對約普而言,相較於軍事利益,這樣的決策更多地涉及聲望問題。約普說,政治家們時常會回憶起柯林頓的名言:「我們(距離熱點區域)最近的一艘航母在哪裡?」但是,約普說:「我認為,這個問題在未來將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