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走出疫情陰影的法國海軍等來了期盼已久的消息——新一代航空母艦工程即將正式啟動。
據法國「海軍新聞」網站消息,代號PANG的新型航母被視為法國海軍在21世紀20年代最重要的項目。早在2018年,法國防長弗洛朗絲·帕利就宣布啟動有關未來航母的前期研究,要求該艦在2030年至2040年間取代法國海軍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
法國一直獨立設計建造使用固定翼戰機的航空母艦,「戴高樂」號至今仍是美國之外唯一採用核動力的同類艦艇。該艦於2000年服役,但受制於甲板長度不足、推進器故障頻繁等因素而無法充分發揮作戰效能。因為資金短缺,建造第二艘核動力航母的計劃也被取消。
如今,獨自支撐了20年的「戴高樂」號終於將迎來更強大的繼承者。未來的法國航母長什麼樣?法國軍事專家蒂博特·拉米德爾進行了分析。
拉米德爾援引來自法國國民議會國防委員會的消息稱,PANG計劃要求新型航母履行三重使命:在公海上爭奪制海權;依託研發中的「未來空戰系統」(FCAS)進攻岸上目標,在有爭議空域實現「首先和單獨進入」;支持海軍航空兵執行核打擊任務。
針對2030年及以後的作戰環境,這三重使命要求新航母具備比「戴高樂」更大的噸位、更先進的艦載機,以及與之配套的指揮控制系統。法國《LOS!》雜誌2018年10月刊文稱,理想的新型航母滿載排水量為7.4萬噸至7.65萬噸,長284米,最多能搭載46架戰機,包括38架「陣風M」戰鬥機(24架在甲板上,14架在機庫中)和若干架預警機。
在航空力量運用方面,新型航母將能夠一次同時出動最多24架戰機組成大編隊出擊,並連續7天以此高強度作戰。在攻守平衡的前提下,新型航母每天可出動32架次飛機實施空襲,同時保留8架飛機為艦隊護航。
今年6月底,法國參議員奧利維耶·席戈洛蒂和吉爾伯特·羅傑就新型航母工程發布長篇報告,揭示了該艦更多的技術特徵。
正如「戴高樂」號航母與「陣風」戰機搭配那樣,PANG工程將與「未來空戰系統」緊密結合,後者力爭在2040年之前服役。FCAS由有人駕駛戰機和無人機「蜂群」組成,可依照編隊的任務類型調整兩種機型的比例。
航母的居住條件將得以改善。除了飛行員,「戴高樂」號搭載了1080名水兵,新航母的乘員則將減少10%。作為對比,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的船員數量為679名。
報告還解釋說,研究人員考慮了多個總體設計方案,最終,「戴高樂」號的一些關鍵元素,包括斜角飛行甲板、彈射器和攔阻索等被新航母繼承。對應不同的推進系統,PANG的艦體長度將在280至300米之間,排水量在7萬噸上下。這個噸位比美國的「福特」級航母小,但顯著大於「戴高樂」號的4.3萬噸,較「伊莉莎白女王」號也稍勝一籌。
美國《大眾機械》雜誌網站稱,考慮到法國在世界各地都有利益,新型航母可能繼續使用核動力,反應堆的功率也將較「戴高樂」號大幅提升,從而為未來可能登艦的雷射武器留足電力空間。
美媒還提到,法國海軍航空兵和美國同行交流頻繁,法國航母上的一些關鍵系統也帶有美國技術背景,如「戴高樂」號上的預警機就是從美國引進的。此前,法國對「福特」號上的電磁彈射系統(EMALS)表示過興趣,不排除引進的可能。
法國媒體稱,所有的設計方案和技術資料都會被提交給法國政府進行詳細審查,法國總統將在綜合軍方和軍工部門專家的意見後進行定奪。在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化的背景下,影響PANG項目的因素不僅存在於技術層面,還涉及中長期運營成本、對法國國防工業的影響等諸多方面。此外,新型航母是以一對一方式替換「戴高樂」號,還是建造兩艘甚至更多?這些都需要愛麗舍宮審慎考量。
見習編輯:袁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