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武鳳琴北京報導 「8分鐘的口試,用了4小時。」9月10日下午1時30分,十歲的小樺走進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考點,參加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
考完後,小樺腕錶的指針已指向下午5時31分。
接考的劉女士立刻聽懂了孩子的抱怨,只有30個座位的備考室最終湧進50名考生,編號靠後的女兒和其他考生只能一直站著等候。
顯然,作為一名小學生,小樺的心理素質還不足以預料和應付考場上的「不愉快」。
「當初,我真該同意她把礦泉水帶進去。」劉女士有些後悔。
北京教育考試院提供給《新京報》的數字顯示,今年考生數量比去年增加了6000人,約有超過5.3萬名6—15歲的中小學生湧進北京市1305個PETS筆試考點和671個口試考點,佔總參考人數的2/3.教育部考試中心社會考試處處長劉慶思認為,考生激增給目前PETS的口試培訓與考試評判帶來巨大壓力,「長此以往,考試質量有可能受到影響」。
劉慶思說,教育部對此正在研發「電腦口語考試」項目,預計明年9月份正式大規模地試驗推出。
顯然,眾多數量的低齡考生投入到原本面向成年人的英語等級考試中,社會各界對此的反應是意外且準備不足。
低齡PETS考生激增
「參加PETS一二級考試的小學生,已佔到6成左右。」北京海澱兒童外語學校校長任行說,全國英語考級已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
「一級相當於高中入學水平,而達到二級,英語水平就達到可以直接讀大學了。」
9月27日下午,教育部考試中心社會考試處處長劉慶思接受了《新京報》的採訪,而PETS考試正由該單位主辦。
「這個考試不是給孩子設立的。」劉慶思說,PETS共分5個級別,一級B、一級、二級、三級、四級,考試面向社會,「一般用於成人擇業」。
劉慶思坦言,PETS考試在中級與中下級別的發展,使得PETS考試人數急劇增長。
北京教育考試院社會考試辦公室副主任史文龍向記者披露了一組數字:2003年北京地區的考生為39589人;到2004年劇增為74363人,幾乎翻了一番。
「2005年這個數字更是達到了80479人。」史文龍注意到,2001年京城初中以下考生只佔到15.66%,現在已超過60%.「PETS雖然是適合成人的考試,但近一兩年來我們考點的95%是小孩。」
負責監考的北外成人教育學院一名周姓老師笑著告訴記者,去年有個大齡考生來考試,「我們以為是學生家長,還要趕人家出去」。
「英文奧數題」的刺激
「這個我怎麼背?這個我怎麼會?這個我怎麼考啊?」面對PETS三級教程,正在北大附中上初中的胡月,衝著母親煩躁地幾乎吼叫起來。
在母親張女士眼中,胡月是個「爭氣的孩子」,在小學畢業前便考過了PETS二級,對於女兒的煩躁她也早就習以為常。
「沒背,怎知背不下?沒學,怎知學不會?沒考,又怎知考不過呢?」張女士耐心地「打著太極」。
「小升初」時,憑藉著手中的PETS二級證、三好學生證、書法獲獎證、滑冰、跳舞、彈琴……胡月首輪即獲北大附中承辦的北達資源中學免考資格。
最終,在每年交納14000元錢後,胡月得償所願,並成為親朋眼中的驕子。
如今,剛上初二的胡月又踏上了PETS三級考試(相當於本科畢業英語水平)徵程。
「不重視英語不行。」崔方的家長告訴記者,崔方2004年在參加人大附中小升初考試時,碰到了一道英文奧數題。
「又是英文又是奧數。」這讓崔方的家長印象深刻。
如今,崔方舞蹈過了4級,單簧管過了9級,外語也已經考過了PETS二級。
去年,章東在育新小學上六年級時開始學習PETS,並考過了一級B,今年來新東方繼續攻戰二級。
「我們學PETS真的是被迫無奈。」章東的母親說。
因為沒有PETS二級證書,所以章東去年在第一輪篩選中就被人大附中淘汰出局,用章媽媽的話說,「儘管兒子學習很優秀,但我們連參加人家入學考試的資格都沒有。只好上了一所普通中學」。
「培訓費比擇校費便宜」
「培訓費雖貴,總比擇校費便宜得多。小升初時,一級就算特長生,二級就可以免試直升特長班了。」
9月10日,一名在考場外等候的家長一語道破PETS火爆的原因之一,「孩子如果考級成功,能省下幾萬塊錢擇校費;就算考不上,英語多學點也不會有壞處。」
「我不想去學,太累了,連玩的時間也沒有了,可我媽已經交了500元的培訓費,我沒辦法了!」朝陽區針織路小學二年級只有9歲的學生元元,談起PETS後便低下了頭。
記者在一家培訓學校看到,PETS考試有兩種培訓班,一種是10個月的PETS課程,一種是為期一周左右的PETS輔導課。
為期一周的課程學費大概是200元左右,而為10個月PETS一級培訓費用就達到809元。另外一所培訓學校新動力外語學校的PETS培訓班為600元,有84個學時。
一位從學校走出的家長說,「孩子如果考級成功,能省下3萬多塊錢擇校費;就算考不上,英語多學點也不會有壞處。」
一個事實是,今年1月初,北京市教委繼緊急叫停「迎春杯」奧數競賽後,向全市中小學校提出「七不許」,其中提到,不得組織考試及依據學科類競賽證書選拔學生。
但北京海澱兒童外語學校校長任行證實,確實有很多家長就是衝著升學來的,「他們在送孩子來學英語的時候都會詢問有沒有速成班」。
任行解釋,一般從學字母開始到能考一級大概需要3到4年,所以一些「晚來的」家長會很著急。
海澱兒童外語學校的副校長任意說,最早在2003年非典期間,持有PETS等級證書的孩子,便可在海澱區學校免試英語畢業或入學。
任意認為,從那以後,好多家長便把PETS考級證書看得很重。
「成人的衣服孩子穿」
一個滿足社會上英語能力鑑定和人才市場需求的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卻逐漸演變成一場場壯觀的「童子軍大戰」這讓很多教育專家感到不解。
「本來是給成人設計的服裝,卻讓孩子們來穿,穿上還得跑,你說,孩子們能跑得動嗎?」社考辦一位工作人員這樣形容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呈現低齡化的誤區。
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范文芳認為,PETS考試中涉及成年人的話題、婚姻觀、價值觀等等顯然超出了青少年的社會經驗範圍。
范文芳說,PETS考試的輔導是應試型的,更多的適用於具備一定英語基礎的人群,決不適用於還不具備足夠基本功底的中小學生。
北師大教育學院教授厲以賢提醒家長,「望子成龍這種良好的願望,一定要用正確合理的途徑來實現,萬不可拋開孩子成長與發展的正常規律於不顧」。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韓寶成說,如果人為地把考試作用放大了,甚至成了門檻,家長便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現代英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英語學習研究會理事江節明認為,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通過PETS考試二級,並不能夠說明他已經達到了高中生的英語水平,更不能說他已經達到可通過高考英語的水準。
江節明認為,目前這種中小學生參加PETS考試的現象無疑是拔苗助長的升級版。學會應試技巧和學到真知識是兩碼事。即使考到二級證書或更高級別,對於孩子的學習也是沒有意義的。
北京市崇文小學的一位英語老師說,從以往的教學經驗看,很多小學生在PETS考試之後,會產生一些「後遺症」。
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是,「很多參加過考級的學生在校內英語課上不認真聽講,甚至對於基礎英語教育不再重視」。
「違背了教育本質」
「現在有很多中小學校把PETS級別作為一個入學條件,有的甚至考到了三級。」首都師範大學外語系副教授邱耀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邱耀德認為,作為中學不應該拿PETS這一成年人的考試來作為中小學生入學的一個基本條件,這是一種誤導。
「教育部門應該對自己所管轄的學習任務負全責。正確地引導學生做符合自己年齡段的事,要在減負的同時尊重孩子的認知規律。「邱耀德說,「語言是一種跟世界溝通的工具,真正的語言教學,應該是一個長期的、細緻的,滲透到我們生活當中的教學。」
他舉例說,報刊,一些英文雜誌,外文文字,英文電影、電視,公共場合的外國人,這些構成了我們生活當中的真實情景,我們應該去融入這些情景中,應該跟他去接觸、了解、練習,而不是通過一門考試。因為我們學外語,就是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不是為了對知識掌握有限制性的考題。
邱耀德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欣賞社會、欣賞文化,尊重大自然等,要求我們堅持「從愉快的學習中不斷獲取新的有益的東西」的教育理念。
「如果這些東西都沒有,這個教育就是失敗的。」
邱耀德說,就外語學習而言,應該從語言本身的趣味性、生活性、科學性、交流性等方面去探討,讓孩子們通過學習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把考試放第二位。當然,這一切是建立在遵循孩子自然發展的教育規律之上。
錄取標準不應成「風向標」
清華大學教授秦暉認為學生減負是必要的,但片面強調減負不解決問題。
秦暉認為因為學生「負擔」只是表象,競爭的壓力才是問題的實質。而競爭的壓力則來自教育資源的稀缺,獲得資源的機會稀缺,這其中還包括人為造成的稀缺。
秦暉說,教育體制的改革應和整個社會的改革結合起來,優化教育資源,才是更好的解決出路。
北京市英語特級教師齊平昌認為,出現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優質初中的錄取標準不統一、不明確。
齊平昌說,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在孩子學習PETS英語的目的上存在盲目性。
「幾乎所有學校都有自己所關注的特長種類,各自為戰,而且還不敢公布自己要求報考學生所持有的證書,這就導致了家長們在猜測中聽信流言一窩蜂地為孩子報名。」
齊平昌說,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是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要求優質初中的錄取標準,以避免錄取標準成為小學生培訓的風向標。(文中學生及家長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