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而在靖江
小微最近真切體驗到了最難念的一本經
是每月的花式送人情
提起送人情
其實是每個家庭都為之頭痛
卻都不得不去「勇敢」面對的事
拿之前的「十一結婚黃金周」來說
小微就收到來自親戚朋友的
七個「紅色炸彈」
就想問一句
長假八天帶著紅包一天去一家
最後一天是留著讓我淚奔的麼
既然說了份子錢是每家的痛點所在
有這個煩惱的當然也不只小微一人
近日,網友在微靖江APP上也提到了它
↓↓↓
樓主稱:份子錢每年都在漲,呼籲大家降低份子錢,靖江的親戚朋友們不要再互相傷害啦~
低於五百塊錢的份子錢
都拿不出手?
網友們也在評論裡說出自己的看法
↓↓↓
忠良:人情大似債。頭頂鐵鍋賣。
wx_浪淘沙_h6l44:一般的朋友伍佰無足夠了,交情深的多送點,至於送多少要看交情有多深!
喵喵91:關係好500,關係一般300
施記:份子越來越重了,以前送三五百,現在少則一千,多則上萬
貓兒102:我們家也是、我媽說現在五百都拿不出手,沒當家的我就好奇了,有必要出這麼多嗎?
大邱裡韓式炸雞:一千一桌酒才幾百塊,現在不上千哪裡弄得像,上飯店更加
西瓜不怕胖:朋友圈子裡,現在幾乎默認白事五百,喜事一千。這個十月份本人表示有壓力。
Love丶W:不熟同事的兩三百,熟的比如同學五百,親戚八百起。
三味書屋@:真的有點畸形。上次家裡有點事,一親戚送了2000,這次他家有點事,我只好包3000了。
看來,在靖江出份子
三五百成了底價
大幾百上千都是平常事
怪不得經歷過結婚季的靖江網友們
都直呼錢包傷不起!!
可也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兒
份子錢上有來有往的
況且一家人都去吃了酒席
誰也沒佔便宜
↓↓↓
小小果果:你送出去的,人家也會還的呀
wx_丁丁_MkZ85:有來有往,你結婚人家不也給的嗎,只有你斷絕來往你就不要給份子錢了
無號:你可以少送點,下次別人送得多你可以少收或不收,不就得了
New_star:有來有往,禮尚往來
煙雨人:送份子錢的時候嫌多,人家酒席辦的不好又要說。有沒有考慮人家辦酒花了多少錢??有的一家四五口人都去,口口聲聲說份子錢多,又有幾個人知道,收了你們所謂的昂貴的份子錢,都抵不上酒席的一半錢。四處打聽打聽,有幾個辦酒席不虧的???真以為人家想要回收以前送出去的,那是家裡辦事沒辦法的事。
我覺得就目前行情,家裡親戚有事,除了住院可以少一點之外,其餘的1000很正常,也不要心疼這錢,人情你來我往的,人家還你的時候不會低於這,做事情,不要自家的事都忙完了,開始算計了,畢竟,你家有事,他們也送的。
雖說:今天你出的份子會在
不久的將來二一添作五還回來
但依舊有人承擔不起這麼「貴」的份子錢了
網友們認為人情沒有大小
無論多少都是心意
↓↓↓
鳳兒鳳兒:我兒子他們哥們結婚都不送錢的,就大家過來聚聚,吃頓飯
wx_錢多多_ydM95:覺得傷不起可以出少一點,小來小去也很正常
wx_空還是_hXhxj:你可以事先交流下,買個禮物算了,我與朋友之間就這樣。親戚之間,也不要太隨大流,有錢就多點,沒錢就少點,估計收的人也是這樣想的。「隨禮」,之前網上查看了下,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幫有事的家庭度過難關而已,當時是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大家幫助而已。現在已經變味了。
wx_老沈_X0mX2:人情沒有大小,只要人到就好。
在工作之前,小微從未出過份子
也並不知道之前的份子錢行情
跟現在比
差異真的辣麼大嗎?
於是,特意向身邊老人打聽了下
來看看
《那些年,爺爺奶奶出過的份子錢》
50、60年代
大家一般隨3-5塊錢
當時工人月薪是36塊錢左右
抽出七分之一隨份子能接受
70年代
份子錢漲到了5-10元
當時工人普遍的月薪是42元
份子錢和月薪的比例沒變多少
80年代
12元份子錢已經拿不出手了
22元比較常見
隨52元的也有
當時工人的月薪差不多是55元
90年代
90年代初和末
人均月薪有個小飛躍
從幾十元增加到上百元甚至上千元
即使這樣
也有隻隨62塊錢的人
只能說是「能者多隨」
2000年之後
剛開始幾年120元的份子錢
屬於正常水平
後來的兩三年
220元的紅包也算薄的
2008年之後
兩三百的份子慢慢拿不出手了
北京都開上奧運會了
送人情還不得高點啊
近兩年越來越高了
爺爺最後還說:
現在我們老了都是子女出份子
大家都不容易
咋還越出越高了
有時候都高的不像話!
相比於五六十年代
選擇工資的七分之一來出份子
如今份子錢出多少好像有點
不按常理出牌
其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物質生活逐漸富裕
份子錢發展至今確實已變味
不僅在靖江,在別處又何嘗不是呢?
像網友「嘯zzz」說的那樣:份子錢上去了就下不來了~ 大家在心裏面都會暗暗比較,我上次送了1000他怎麼就回了500? 有些不差錢的,你送1000他回1888。請問,再下次你送多少呢?
你來我往的,誰也不甘示弱
靖江人有有種習慣
你送我多少,下回還給你總要添點
無形中的比較將份子錢越抬越高
有時候
親戚朋友間一起出個份子
總喜歡相互間通個氣
動輒數百甚至上千
慢慢的
比排場比臉面成為了一種風氣
老舍先生就在《正紅旗下》就寫過這麼一段隨份子的無奈: 「這些婚喪大典既是那麼重要,親友家辦事而我們缺禮,便是大逆不道。母親沒法把送禮這筆支出打在預算中,誰知道誰什麼時候死,什麼時候生呢?不幸而趕上一個月裡發生好幾件紅白事,母親的財政表格上便有了赤字。」
這說的不就是如今我們的
隨份子日常寫照嗎?
萬一親戚朋友扎堆結婚辦大事
一個月的工資便泡湯
不過,講道理
親戚朋友家有個喜事
隨個份子錢也是應該的
畢竟,當我們在掏錢的時候
給的其實是一份祝福的心意
中國人出份子,更像是一種儀式感
它存在於親戚好友間
其實不是為了攀比
而是為了表達你在我心裡依然很重要
在今天這個繁忙的社會裡
我們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彼此
所以這些關鍵時刻的心意才顯得格外珍貴
都說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東西
人們也常說:錢是不好賺
但好朋友更難找
如果你沒有錢,也完全不用和誰去比較
重要的是你如何衡量這份感情
很多人也說
份子錢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惡習
按照親疏遠近
將朋友分為三六九等
小微想說的是
在隨份子時不去刻意的攀比衡量
富餘時就多送
欠缺時就禮輕情意重
自然沒這麼多問題
靖江的親們
你們每次份子錢都是包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