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之博學,乾隆寫了4萬多首詩,當代人見了也自愧不如

2020-12-22 史海起航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站在時代的交錯點上,有著無數的趣聞軼事和獨特之處。而與中國歷代王朝相比,清朝的皇帝們普遍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博學。原本衣食無憂的皇室子弟,大清國主,卻一個個化作知識的弄臣,在文化學習的天地裡暢遊。今天,就跟隨筆者來看看,清朝的皇帝們在學習方面是有多麼的強大吧!

歷數清朝皇帝,千古一帝康熙自然是首當其衝。他這一生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可為是功勳卓著。但離開政治領域,在文化學習方面,康熙帝同樣建樹頗多。自小作為皇子,他便學習儒家經典,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位期間,更是迷上了西方近代科學這種「舶來品」。據史料記載,康熙曾經與傳教士們共同學習探討,呆在一間屋子裡長達三天,可見其熱愛程度。他能夠獨自閱覽西方物理、數學、生物等有關書籍,而且善於動手,親自進行實驗操作。他藉助望遠鏡觀測夜空、在皇宮宮人身上實驗種痘,對活熊屍體實驗解剖等。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皇帝曾根據自己的學習感悟,寫成了一篇數學論文:《御製三角形推算法論》。

而工作狂雍正帝也是個文化大家。他痴迷於中國傳統文化,對佛家、道家文化思想有著深入的了解,文學詞章不遜於翰林學士,談禪說道可堪比禪門宗師。除此之外,雍正帝時期的官窯瓷器也是一大亮點。他在位期間,官窯瓷器不管是在造型、裝飾,還是繪畫、釉色等方面都有深刻體現了雍正皇帝特色,格調高雅,不流於世俗,精妙絕倫,堪稱中國歷代瓷器之最。

人間富貴花乾隆皇帝自小便接受系統的皇家教育,文化底蘊深厚。他這一生作詩41863首,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寫詩留存至今最多的人,作畫也有一千四百多幅。並且,乾隆帝還是個外語方面的學霸。他會說漢語,滿語,蒙語,藏族以及維吾爾族的語言,這樣的語言學習能力在今天看來,仍然是十分出彩!

而在清朝的其他皇帝中,順治皇帝熟讀史書,擅長山水畫,對佛學也有著深入的研究;嘉慶帝少而聰慧,多遇名師,名臣朱珪對其影響十分巨大。就連末代皇帝溥儀,自小也系統學習了漢、滿、英三種語言以及數學、地理等學科,他的老師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的莊士敦。

清朝皇帝們的個人文化素養普遍高於歷朝歷代,這也算是大清的一道奇觀。在那個閉塞的封建時代,當權者們沒有完全沉迷於權力和享樂,而是依舊能抽出時間潛心學習,著實叫當下的我們十分欽佩。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一生共寫了多少首詩呢?答案說出來你也許都不信
    對於大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家都並不陌生,作為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乾隆皇帝是足足活了88年,其一生可謂是享盡了人世間的福祿壽。而對於自己的一生評價,晚年的乾隆皇帝頗為得意稱自己為「十全老人」,也許在他看來,自己文治武功是真可謂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真可以稱的上是古今第一完人。
  • 乾隆一生著詩四萬餘首,多數毫無看點,唯獨這首值得所有人記住
    雖然說乾隆的文學創作水平並不是很高,但這卻並不影響他對詩歌創作的熱愛,據統計,在乾隆的一生中,共著詩四萬餘首,雖然說乾隆寫下的大部分詩都是沒有什麼文學價值的,但其中的一首卻具有著一定的哲理。那麼,這首特別的詩究竟是何來歷?它又是在怎樣的環境下被創作出來的呢?
  • 著有四萬多首詩的乾隆皇帝,作品水平到底如何,一代詩魔?
    從乾隆皇帝繼位前算起,到他做太上皇的時期為止,乾隆一生的全部詩作總計有四萬三千六百八十九首,乾隆皇帝一人的詩詞作品可能就能達到我國詩歌鼎盛時期大唐詩人的作品總數,尤其是我們接觸過的唐詩三百首,覺得詩應該是一個創作尚困難的東西,但乾隆皇帝一生四萬多首的作品量,確實刷新了我們的認知。詩成了乾隆皇帝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紀事方式、娛樂方式乃至精神依託。
  • 乾隆一生作詩4萬多首,唯獨一首最出名,連幼兒園孩子都會
    我相信沒有人不知道乾隆的名字,他是清朝著名的皇帝,和他的父親雍正一樣,他是一個非常好的皇帝,但他還有一個身份,你可能不知道,那就是詩人,他的詩歌也很特別,這是普通人無法想像的,那麼皇帝的詩是什麼樣的呢?它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好奇心去欣賞它嗎?
  • 乾隆寫的詩到底有多差?4萬首僅1首被選入小學課本,你肯定背過
    文/乾隆寫的詩到底有多差?4萬首僅1首被選入小學課本,你肯定背過 近幾年來,清宮劇是一部火過一部,啥《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都是家喻戶曉的代表作,在看過這些清宮劇後大家很容易就會發現,「康雍乾」3位皇帝是最受編劇導演歡迎的,關於他們的作品也是最多的,特別是「乾隆帝」,算是裡面最「火」的皇帝,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的「一生最愛」。
  • 乾隆皇帝寫的詩爛到了什麼程度?這首小學生水平的詩,你肯定讀過
    文藝愛好者乾隆一生詩作無數,但多被人輕視,其詩真的如此不堪嗎?乾隆與詩結緣較晚,但對詩確實是"一往情深"。康熙晚年時,發生九子奪嫡,而太子胤礽被廢後,此事愈演愈烈。胤禛本是太子黨,眼見太子兩度被廢,難以東山再起,於是也開始結黨營私,爭奪皇位。
  • 這位皇帝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只有一首寫入教材,網友:十分感恩
    清朝有很多位性格鮮明的皇帝,比如風趣幽默的康熙,板正嚴肅的雍正,還有生性風流的乾隆。乾隆一生最愛美人,後宮中納了許多美人不算,他還多次下江南,說是去遊玩,實際上就是去尋花問柳。自古以來就有風流才子這個說法,古代那些才子都愛美人,而乾隆這個風流皇帝也很愛寫詩。
  • 西湖邊有乾隆皇帝御詩的石碑,其實放錯了地方
    乾隆皇帝寫的這首詩的碑石,放在西湖邊一公園附近,似乎有點牛頭不對馬嘴。西湖邊此地,清朝時曾是八旗兵騎射練武之處,所以清朝西湖十八景裡有一景叫亭灣騎射。碑石上,乾隆皇帝文字一點也不優美的詩裡,有一句「廣場試閱兵」。
  • 乾隆皇帝生命中的最後一首詩
    乾隆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帝,25歲登極即位,當了60年皇帝,又當了3年零4個月的太上皇帝。他在位期間,大清國達到了全盛。從乾隆後期,大清國開始走下坡路。他在85歲時退位,把皇位禪讓給他的皇十五子顒琰即後來的嘉慶帝。在乾隆晚年,在中國的西南雲貴川一帶發生了大規模的白蓮教大起義,來勢兇猛,遍及數省,給清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 乾隆寫的詩到底有多差勁?4萬首僅1首被選入小學課本,你肯定背過
    根據資料顯示,乾隆帝一生寫了40000多首詩,寫詩絕對是他的「一生最愛」,那麼4萬首詩是個啥概念呢?這麼說吧,《全唐詩》也有4萬多首詩,但這可是整個唐朝2873名詩人加起來的作品啊!你說乾隆猛不猛吧? 那麼問題來了,唐詩宋詞咱中國人也是從小讀到大的,張口就能背上個七八首,但怎麼好像沒背過乾隆寫的詩呢?難道40000首詩不夠選?並不是,真相是乾隆的詩實在有些差勁。
  •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乾隆可寫不出這麼好的詩
    乾隆大概是歷史上最喜歡作詩的皇帝,也是最高產的詩人,據不完全統計,他一生創作了四萬多首詩。要知,以高產著稱的陸遊,一生也只寫了兩萬多首詩而已。這是詩嗎各位,這也能叫詩?小學生水平也比這個強點吧?不過,老賈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各位都想錯了,這首詩並不是乾隆寫的,而是清朝大文豪鄭板橋,題為《詠雪》。
  •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然而你最熟悉的居然是這首
    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歷史上的最長壽也是在位最久的皇帝。最近的電視螢屏上,乾隆很忙,乾隆的後宮也很忙,大家的關注點都在乾隆的後宮妃嬪上。那麼乾隆一生中究竟寫了多少詩呢。據記載,乾隆所作的詩詞總量達到了42613首!四萬多首,這是什麼概念,乾隆活了88歲,我們假設一年365天,則一共32120天。即使乾隆是打娘胎裡就開始寫詩,那麼也要平均一天寫1.3首。
  • 乾隆寫了三句爛詩,大臣拍馬屁加上最後一句,如今成小學生必背詩
    乾隆應該是清朝所有皇帝裡面存在感最強的一位了,這些年出來的清朝的影視作品,和乾隆有關的無疑是最多的,其中大多數都是清宮戲。乾隆這位皇帝十分的喜歡附庸風雅,但偏偏自己文採又不怎麼樣,我們從很多他的書畫作品就可以看出來。如果不是因為他歷史名人以及皇帝的身份,他的作品差不多一文不值。
  • 瘋狂口水詩?乾隆一生作詩幾萬首,為何只有一首能夠入眼
    乾隆一生共作詩四萬多首,粗略估算一下,從乾隆懂事的時候算起,到他89歲去世,每天都要作詩兩首左右,而且無論颳風下雨,頭疼腦熱,都不能間斷,這樣才能湊夠四萬多首詩。《全唐詩》收錄了唐朝2200多人的詩作,總共才48000首詩,一個清朝的乾隆就頂得上唐朝幾百年所有的詩人了。
  • 漢朝是清朝的「禁服」,乾隆為什麼卻對漢服情有獨鍾?原因有2個
    關於漢服的來源,其「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最後定型於周朝,可以說歷朝歷代的帝王、大臣們及民眾都要穿愛穿的服裝,可是到了清朝卻遭遇了「黑白轉換」。眾所周知,清朝統一天下,正式立國後,清朝皇帝下了一道剃髮易服令,想讓所有漢族人變成滿族的樣子。
  • 那些年,乾隆曾為南京棲霞寫過的詩
    乾隆當年六下江南,五次住在南京棲霞山行宮,也五登燕子磯,駐足之時為棲霞御筆題詩數十首。今天我們就其中兩首進行賞析,看看乾隆眼中的棲霞。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棲霞山乾隆行宮是乾隆南巡駐蹕的地方。與康熙南巡駐蹕城內大行宮不同,乾隆皇帝特別鍾愛棲霞山,下面這首詩即是乾隆1757年首次遊覽棲霞時所作。
  • 細數中國古代清朝皇帝那些鮮為人知的野史傳說!
    後來,他也在皇帝的職位上呆了三年多。因此,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達到了康熙皇帝人。乾隆皇帝成了第二。事實上,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皇帝,在位63年。其實也是第一嘛!第一項紀錄,乾隆屬兔,25歲接班登基,在位60年,後又作太上皇4年,實際執政63年。他是中國所有皇帝中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人。他的爺爺康熙雖然在位61年,但幼年由索尼等四大臣主政,直至16歲才扳倒鰲拜才最終掌權,所以實際時間是53年。女皇武則天,她32歲做皇后,開端實踐幹涉朝政,直至82歲病逝,掌權時刻達50年之久。
  • 清朝時期 只有極少數人見皇帝可以不用下跪
    秦漢時期,大臣與皇帝討論國事時,還能平起平坐;到了兩宋,大臣屁股下的椅子就被抽走了,不得不站了起來;明朝時,大臣見了皇帝下跪行禮,隨後站立著奏事;到了清朝,大臣見了皇帝,就只有一直跪著的份了。清朝晚期,內憂外患不斷,皇權已經日漸式微,可下跪的禮儀絲毫沒有減弱。
  • 清朝皇帝上朝,說滿語還是漢語?
    不過此時的順治對漢族文化很感興趣,尤其是對漢族的詩歌詞賦有一定的研究。在對待漢族文化上,和攝政王多爾袞發生了很大衝突,多爾袞認為學習漢族文化,會削弱滿族勢力,會被漢族慢慢同化,因此對他的漢族教育嚴加幹涉。
  • 乾隆的4萬首詩到底有多爛?有一首小學生水平的詩,你肯定讀過
    除了他們,隋煬帝、宋徽宗等皇帝也都算是比較有才華的。不過,我國歷史上也有一位才華稍遜卻熱衷於寫詩的皇帝,那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寫了四萬首詩,但大多水平不高。我們知道,清朝的前身是後金,而建立後金的則是女真族。和中國歷史上其它"徵服者"不同,滿清在入主中原後積極學習漢人的先進文化,借鑑了許多漢人的治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