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考試的備考中,大家一般都關注德育原則和方法途徑的複習,容易忽略德育模式這一考點。但在做題中會發現,德育模式卻偶爾會以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等客觀題的形式出現進行考察,並且學生做題時容易由於不理解而混淆選項,在人物選擇上容易張冠李戴。其實對於德育模式這一知識點,重點考查他們各自的代表人物以及觀點區分,因此可以利用表格,對於知識點進行對比記憶。
練一練
1.社會是變化發展的,德育不能僅傳授給學生固定的價值觀點,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價值,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
A.體諒模式 B.集體教育模式 C.社會學習模式 D.價值澄清模式
2.體諒模式是由英國教育專家彼得•麥克費爾和他的同事共同創建的一種德育模式,該模式把( )的培養置於中心地位。
A.道德情感 B.道德認識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3.主張:假定人的道德判斷力按照一定的階段和順序由低到高不斷發展,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力的發展,及其行為的發生的模式為認知模式,該模式是由( )創立的。
A. 馬卡連柯 B.皮亞傑 C. 班杜拉 D.科爾伯格
4.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佔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是( )
A.社會學習模式 B.體諒模式 C.集體教育模式 D.認知模式
5.根據體諒模式,下述對情境問題作出了成熟反應的學生是( )
教師:如果你同別人說話時,一個你認識的人不停地插嘴並且試圖改變話題,你怎麼辦?
學生甲:躲開他,然後繼續我們的談話。
學生乙:讓他加入我們的談話,看看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學生丙:告訴老師,老師會批評他
學生丁:也許是我們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進來,就一起聊好了。
學生戊:也許我們的話題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變話題,就別當著他的面說這個話題了。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丁和戊
答案:
1.【答案】D。解析:價值澄清模式的主要觀點是:社會瞬息萬變,與其教會學生道德認知,不如教會學生如何分析、選擇不同的道德價值,即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價值。
2.【答案】A。解析:體諒模式是將情感的培養置於中心地位。
3.【答案】B。解析:假定人的道德判斷力按照一定的階段和順序由低到高不斷發展,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力的發展,及其行為的發生是認知模式的的觀點,代表人物是皮亞傑和科爾伯格,其中皮亞傑提出了認知模式,科爾伯格對其進行完善的。
4.【答案】D。解析: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廣泛、佔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是認知模式。
5.【答案】D。解析:體諒模式認為,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學生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學會體諒。題幹中的丁和戊學生在意識到別人插嘴並且試圖改變話題時,能夠體諒別人的想法,並且關心到他人的情緒,作出了成熟的反應,故選D。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