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皮亞傑這個人物大家無論在教育學還是心理學中都會見到,也是考試很重要的知識點,好多考編的小夥伴也是學的傻傻分不清,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一塊梳理下皮亞傑的相關考點。
1.人的身心發展的四大動因
多因素相互作用論的代表人物--皮亞傑。
考點: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內在因素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是一種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2.德育模式
認知模式的代表人物--皮亞傑、科爾伯格
考點:(1)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佔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
(2)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力的發展及其與行為的發生。
(3)特徵:①人的本質是理性的;②必須注重個體認知發展與社會客體的相互作用;③注重研究個體道德認知能力的發展過程。
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考點: (1)核心:發生認識論;(2)四個詞:圖式、同化、順應、平衡。(3)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代表人物:皮亞傑、維果斯基
5.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考點:(1)對偶故事法;(2)四個階段:前道德階段(1~2歲);他律道德階段(2~8歲);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8~11、12歲);公正道德階段(11、12歲以後)
牛刀小試:
1.兩小無猜的時代,一根柱子,一張長凳就可以是一匹駿馬,這是個體認知發展到( )能夠做到的事。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B。解析:體現了前運算階段的象徵性遊戲。
2.一名兒童在玩玩具時,他既可以按照顏色將所玩的玩具進行分類,又可按照形狀進行分類,這說明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到了(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C。解析:這體現了思維的多維性,所以處於具體運算階段。
3.根據皮亞傑道德認識發展論,5-8歲的兒童對道德行為的判斷根據外在標準,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兒童認為規則是不變的,不理解規則是人創造的
B.評定是非時,非好即壞,非善即惡
C.判斷行為好壞的依據是後果的嚴重性,而不看主觀動機
D.把懲罰看作是改變人的行為的一種手段
答案:ABC。解析:他律階段不把懲罰看作是改變人的手段,看作是天意和報應。
好了,皮亞傑的考點就梳理到這裡了,考編的小夥伴可以看看自己複習的時候有沒有梳理完整呢?也可以看看這幾道題能不能做出正確答案判斷下掌握的程度來查漏補缺,喜歡小編文章的小夥伴別忘了給小編點個讚哦,考編路上小編會一直陪伴大家噠!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