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新娶的妻子,總是隨身帶著一幅畫,看到之後丈夫嚇壞了

2020-12-20 話神道仙

臨近京城的一處古城之中,有著這麼一位讀書人,張琦,二十出頭的年紀,因為考取了功名,就等待著做官了。

家中本是富裕人家,在古城之中,有著一所不小的宅院。

因為考取功名之後,家中為張琦開始張羅婚事。

到了這等歲數,早就該娶妻生子了,只是因為讀書的緣故,才會刻意拖延了。

但是,正是因為考取了功名,父母的眼光高了,對於對方的要求也多了起來。

畢竟古時講究個門當戶對。

其實這張琦之前本就說好了一出婚事,只是因為身份的轉變,就被他們家退了婚事。

當然,也是賠了不少的錢。

但是在古城之中,要想找個門當戶對的,還真是不容易,關鍵是驟然身份提升,那些人脈還並不具備,所以這婚事倒是一直拖了下來。

一日,這張琦心中煩悶,在城中隨意閒逛,一輛馬車從身後駛來。

車夫叫嚷著:「快躲開!」

張琦聞聽,回身看去,一輛馬車衝了過來。

倒不是馬受驚了,二十車夫趕得有些快了。

這條街道兩側有著地攤,之後便是一些商戶,所以倒是有些熱鬧,如此行駛,倒是極易出事。

張琦皺著眉頭,閃身躲到了一旁,那馬車之中,卻是有著一道悅耳的聲音傳了出來:「李伯!叫你慢點兒!這裡是鬧市,不要出事了!」

那老漢聞聽,趕緊控制馬匹,將速度降了下來,回頭對著車後說道:「都怪我心急了!小姐莫怪!」

聽到聲音的一刻,張琦的心中便是一動,一股衝動,竟然邁步衝了過去,攔住了馬匹。

那老漢見此,本想怒斥,但是看到張琦的穿著,便忍住了,說道:「書生為何攔我馬車?」

張琦拱手道:「在下乃是張琦,聽到貴小姐的聲音,倒是想要結交一番,不知是否可以?」

這在古代來說,便是登徒子,也就是俗稱的流氓了,老者臉上有著怒色,就想呵斥,但是車中的小姐卻是驚訝道:「原來是張大人啊!未來的官老爺!」

聽到是官,老者嚇得趕緊下來了,將馬車停住。

張琦笑道:「在下想要認識小姐,不知能否一見芳容?」

一位容貌嬌俏,只有十八九的女子走了出來。

看到的第一眼,張琦心中有著一種莫名的激動,已經認定了,自己要此女做妻子。

那女子也沒有絲毫的扭捏,與張琦兩人倒是侃侃而談。

從言語之中,似乎對他也是有著仰慕之情。

這個時候的女子,倒是沒有不可輕易出門的規矩,兩人倒是約好了下次在友人的聚會上相見。

就這麼一來二去的,兩人之間,倒是情誼款款。

此女家中雖說不是官宦之家,但是也是極為豪富,比他們家可是高出了一個檔次。

張琦回家,將此事說與父母之後,父母聞聽,倒是極為滿意。

這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隨後便是開始說媒,兩家本就有意,只是一個過場而已。

很快就定下了婚期,兩人完婚。

成親之後的兩人,恩愛異常,每日是如膠似漆。

只是時日一長,張琦看到了一件奇怪的事,自己的妻子,作為陪嫁,總是隨身帶著一副古畫。

這幅古畫,即使是作為丈夫的他,也沒有機會看。

有次張琦好奇,非要看看畫上的是什麼,但是妻子死活不給,倒是鬧了個不痛快。

時間過了幾個月,一日早晨,醒了之後,張琦看向了妻子,本是貌美的妻子,總是感覺有些不對勁,頭髮,美貌,還有整體,有些不協調,似乎是顏色變淡了一般。

心中有著遲疑,將妻子推醒,說道:「我怎麼看你有些怪怪的啊?頭髮的顏色怎麼變淡了?還有你這臉色,是不是生病了啊?」

聽到此,妻子臉色稍有變化,不過隨即笑道:「或許是昨天睡得不好吧!沒事的!」

張琦倒是沒當回事,起來之後洗漱,隨後就出門了。

可是等到回來的時候,妻子容光煥發,竟是與早晨,判若兩人。

心中的疑惑一閃即逝。

不過就在這時,家中的管家來報,說是府中死了一隻貓,那可是老夫人極為寵愛的貓。

張琦倒是沒當回事。

只是此事過後,幾乎是每月,張琦便會發現妻子有這麼一次,隨即家中便會死掉不是貓就是狗。

此事過於巧合。

再一次看到妻子異常的時候,張琦沒有聲張,而是在暗中盯著妻子。

結果看到,自己的妻子親手殺了一隻貓,將其血液抽離,倒在了一個碟子中。

拿著帶血的碟子,到了房中,將隨身的那副古畫展開。

透過窗戶,張琦看到,這張古畫上,竟然畫著自己妻子的畫像。

只是顏色頗為暗淡。

自己的妻子,抄起畫筆,蘸著鮮血,開始給畫像描繪。

極為認真,張琦看著這一幕,竟是呆了!因為隨著描繪,自己的妻子身體似乎是變得逐漸真實了起來。

趕緊抽身離去。

沒有將此事宣揚,而是直接找了一位道長,將此事說了。

那道長聽罷,點了點頭,說道:「那畫中定然是此女的神魂,說明此女或許早就已經身死,只是藉助那古畫,將神魂定住,暫留人間而已。」

聽到這裡,張琦驚呼道:「也就是說,我的妻子已經死了麼?」

「沒錯!早死多時了,只是利用殺生之後的鮮血,穩固自己的神魂而已,這是邪魔外道。你只需將古畫點燃,那麼事情自可迎刃而解。」

張琦帶著驚恐回到了家中,表面還要裝作若無其事。

在與妻子周旋一番之後,偷偷拿到了古畫,直接被他點燃了。

神色大驚的妻子跑到了臥房,看到點燃的古畫,神色哀傷,看著自己的丈夫,嘆道:「還是被你發現了!難道我對你不好麼?我只是想要嫁給你,做你的妻子啊!」

隨著古畫燃盡,妻子的身體逐漸變得透明了起來,隨即煙消雲散了。

看著妻子最後的眼神,張琦若有所悟,隨即痛哭失聲,尤其是想到了兩人恩愛的時光,更是哭得撕心裂肺一般。

但是世間沒有後悔藥啊!

故事完!

相關焦點

  • 57歲保安畫痴畫上千幅鋼筆畫 隨身帶30支畫筆(圖)
    重慶晨報記者 顧曉娟 報導  大坪嘉華鑫城的保安王傑畫了上千幅鋼筆畫,不少是小區風景,最想畫記憶中的老重慶  黃葛樹、夾壁房、老城牆……只需要一支鋼筆,老重慶的記憶便在勾、皴、點、染中躍然紙上,變得栩栩如生。他沒學過專業的繪畫,卻畫出上千幅鋼筆畫作品,走到哪兒,畫到哪兒,30支畫筆從不離身。不過,他最愛畫的,還是兒時的記憶和生活的地方。
  • 丈夫沉迷畫中美女,妻子偷拿去鑑寶,專家:你可知畫中女子是誰
    前言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一部網劇叫《靈魂擺渡》,夏冬青被一幅畫吸引,不知不覺進入畫中,看到了楊貴妃醉舞的情景。之後淪陷其中,差點被楊貴妃將他的陽氣吸了去。好在他的搭檔趙吏及時救了他。這只是一部玄幻網劇,現實生活中難道真有人會被畫作迷惑嗎?
  • 丈夫移情別戀,才女寄給他一首詩和一幅畫,讓他羞愧回家
    註:索寞:衰老渾:全部這首詩,就是薛媛寫給丈夫南楚材的。南楚材這個人,史書上沒有其詳細生平,他可能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有點才氣,然而,他卻很花心,對妻子不專一 。可是,看到有人回家拿東西,薛媛就猜透了丈夫的心思。於是,薛媛就畫了一幅自畫像,並在上面題上這首詩,寄給了南楚材。首聯,詩人描寫了她提筆作畫時的心理。她想下筆作畫,卻有點難過,於是先照了一番鏡子。鏡子在她的手中是寒冷的,一個「寒」字,一語雙關,不僅是鏡子本身冰冷,我想更多的是心寒吧!
  • 妻子發現衣服裡竟然有小白球,沒處理,過幾天之後嚇壞了!
    導讀:妻子整理衣服發現「小白球」,妻子沒當回事,幾天之後不淡定了小張和丈夫結婚後就辭掉了工作,專心在家裡當起了家庭主婦,丈夫的工作也還不錯,兩個人的生活也算是幸福。一天小張收衣服的時候發現,丈夫的衣服上有很多的「小白球」,不過小張也不是很在意,把那些小白球弄下來之後,就把衣服收起來了。但是就在幾天之後,丈夫卻覺得自己身上很癢,好像有東西在膈應著,於是就把衣服脫下來查看,結果就發現在衣服的後頸處,有一些小球。
  • 因丈夫痴迷畫中女子,妻子吃醋去鑑定,專家:你知道她是誰嗎?
    僅僅只是看到了一座石像,便痴迷進去,可想而知見色起意的紂王下場自然是自食其果。而在當今社會,有一男子多年前因為痴迷於一副古代女人畫像,便買回了家,天天閉門研究,可謂也是到了痴迷的地步,這讓妻子醋意大發,決定打破丈夫的臆想,可誰知卻被專家一句話給嚇懵了。
  • 故事:丈夫離世後,妻子經常看到一隻狐狸,夜裡夢見狐狸開口說話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多年前,小山村裡有對夫妻,丈夫名叫大貴,妻子叫阿英,兩人成親十多年了,矛盾越來越多。阿英嫌棄大貴沒本事,總是指著大貴的鼻子罵,罵他是個窩囊廢,這輩子瞎了眼,才嫁給他……大貴憨厚樸實,不善言談,每次被阿英辱罵,他的心都像針扎一樣,有時也會反駁幾句,倔脾氣上來不吃也不喝。在他看來,阿英就是個蠻橫無理的潑婦。日復一日,夫妻倆是互相看不順眼,幾乎是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
  • 他生前窮困潦倒,死後一幅畫賣1億美元,畫面上只畫了一條線
    當你看到下面這幾幅畫時,你會想什麼?如果我要是告訴你,這幾幅畫在藝術品拍賣會上都拍出了上億元人民幣的高價,你會不會再一次認地方審視這些畫。一位研究紐曼畫作的專家曾經說過:「紐曼創作的根本不是一幅畫,而是一個地方,紐曼希望觀眾看到的是一種崇高的視覺體驗,並且與繪畫產生聯繫,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偉大的作品能帶給你空間感,這是人類精神緯度的基石。」這位專家的解釋其實是符合紐曼創作的目標的。
  • 殺死丈夫後保持沉默,只畫一幅詭異的自畫像,細思極恐的懸疑小說
    這是懸疑小說《沉默的病人》的開頭,似乎情節很明確,妻子殺死了丈夫。但是,妻子在之後,始終沒有說過話,沒有回答任何問題,連吭都沒吭一聲。 別人都覺得是妻子瘋魔了,殺了丈夫後試圖自殺。但是「我」不相信,認為妻子沒有瘋。作為心理治療師的「我」,還想尋找機會介入對那位妻子的治療。
  • 穀雨|女畫師帶著孩子畫唐卡10天無休 作品曾被賣8萬一幅
    只有當老闆說「我們看看畫」時,才打破了倫措一身黑衣所裹挾的沉默。 「這是紅唐的《冥想觀音》,剛剛完成的。」倫措慢慢將一疊捲起的唐卡展開,指著最上面一幅說道。這幅唐卡以珊瑚石研磨出的紅色顏料作為底色,畫面中央是觀音菩薩慈悲、靜謐的面容。唐卡左側的上下方分別端坐著釋迦牟尼與寶源佛母。
  • 因為一簡單的原因,妻子被丈夫和母親聯合殺害,死後還遭叔叔分屍
    這個縣城有一個村民,他的原配過世了,在別人的介紹之下,又娶了一個妻子,姓趙。但是這兩人經常都在吵架,所以這個新娶的妻子動不動就往娘家跑。畢竟自己偷了東西,還是有點心虛的,看見丈夫躲躲藏藏的,丈夫就覺得她肯定有事。果不其然,在她身上搜出來了銀子。趙氏被抓了個現行,只能將自己做的事情都說出來了。丈夫聽完頭都大了,好的不學盡學一些壞習慣。還學會了賭博,於是將她關在家裡,哪裡都不準去。他就去了嶽父家,將妻子的所作所為全部講了。並且提出了休妻的想法。
  • 民間故事:妻子遇事喜歡一驚一乍,竟把丈夫嚇過去了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人嚇人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我猛然間嚇一跳,也立即抬起頭,可此時女朋友的菜刀,就離我的頭髮只有2毫米之遠,冷汗如瀑布般往下流,問她原因,竟然是魚比較滑掉地上了。相關例子太多太多,導致我不得不買點急救藥丸放身上,就怕一不注意,嚇出心臟病。好了閒話不多說,今天的故事開始,不過這故事中的主人公,要比我的遭遇厲害得多。
  • 遊點意思:行走的文藝範恐怖片 只為給妻兒畫一幅畫
    ,玩家在其中扮演的男主是一位畫家,有一位美麗音樂家妻子和一個可愛的女兒,畫家一直拿妻子當做創作靈感的源泉,一天妻子在商場裡遇到火災事故被燒傷毀容,畫家無法面對面目全非的妻子,創作事業受挫終日酗酒吵架,矛盾日益深化,妻子選擇自殺了結,丈夫悲傷愧疚之下精神分裂,女兒也被送到公立機構照顧,家破人亡之下,我們就是要伴隨瘋畫家走上尋回自我的旅程,並且完成那副最後的畫作。
  • 莫奈究竟畫了多少幅睡蓮?好像全世界到處都有這幅畫?怎麼回事?
    莫奈究竟畫了多少幅睡蓮?相信稍微對印象派有所了解的人,內心都會有這個疑問,怎麼好像全世界到處都有這幅畫?怎麼幾乎每一個有名氣的美術館、博物館都有這幅畫?莫奈到底畫了多少?事實上,真實的數據確實很驚人,莫奈所畫的《睡蓮》共有181幅。
  • 他心臟驟停7分鐘,醒後改行做畫家,畫出「死亡世界」|百家故事
    雖然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死亡後意識會隨之消散,但人類總是對這種說法不能完全的認同。尤其是在一些有宗教信仰的國家和地區,人們總是認定死亡後會去往天堂和地獄或者再一次投胎。有一個人聲稱自己看到了死後的世界,並且還擁有對死亡和生存的選擇,這個人是61歲的英國大叔格雷沃爾,是一名舞臺劇演員。
  • 民間故事:痴情女子負心漢,美人施計馴丈夫
    #民間故事然而夢想是美好的,但故事終究是故事,現實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妻子越是貌美如花冰雪聰明,丈夫往往越是苦不堪言。今天我就講一段書生娶得狐仙之後的故事。話說有個名叫柳方的書生,機緣巧合娶了一位聰明伶俐的狐女,婚後兩人生活幸福美滿。
  • 美術生畫了幅神奇的畫,盯鼻孔看30秒再看天花板,你看到了啥?
    估計之前有些小夥伴經常會從網上找到一些非常「高能」的測試,比如說一幅畫中有幾個人臉之類的,其實這些話都是一些美術大神,甚至一些非常有名氣的作家畫出來的,他們可以讓一幅畫變成一個故事
  • 她懷孕7月與丈夫走散,6年後丈夫在電影中看到她:這是我的妻子啊
    跟電視劇一樣,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安徽阜城一個叫馮學永的年輕男子,上街給懷孕7個月的妻子買食物,這一去就是兩千個日夜,幸運的是建國後他在電影裡看到了她的妻子,一家人終於團聚,是比電視劇要團圓的大結局。那麼故事的經過又是怎樣的曲折離奇呢?
  • 頤和園長廊畫中的故事 (內廊完成,更新至150幅)
    它的特點是:主要畫面被括在大半圓的括線內(稱為「包袱」);無固定結構,全憑畫工發揮,同一題材可創作出不盡相同的畫面。長廊彩畫題材廣泛,山林、花鳥、景物、人物均有入畫。而其中最引人入勝的當數人物故事畫,約200幅人物故事彩繪出自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中國 古典文學名著,內容豐富多彩,貫穿 中國 5000年歷史,引人注目。1990年,長廊以建築形式獨特、繪畫豐富多彩,被評為世界上最長的畫廊。
  • 民間故事:王遙成仙記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69期,王遙成仙記,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據說以前在鄱陽有一個叫王遙的人,這個人有一個妻子,但也沒個一兒半女的。王遙精通醫術,當地人都說這世上就沒有他治不好的病。
  • 作一幅畫 念一座城
    背起畫箱、帶上畫布,讓思緒在色彩斑斕的顏料中盡情流淌……若能再次回到家鄉西寧,為這幅城市作一幅畫,我會將下筆處落於傍晚時分的崑崙橋。無論是哪個季節,夜色下的崑崙橋總是靜靜地傾慕著湟水河,任憑人來人往、車流穿梭。駐足於人行通道中,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炫彩燈光一層層撲面襲來,像海浪、像彩虹,有時還會有一種身處魔幻世界的錯覺。順著橋向前走,能看到很多學生打籃球的身影,即便是在傍晚,也不妨礙少年們對運動的偏愛。亦靜亦動間,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