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2016年以來,歷年政府工作報告記錄了我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加快能源轉型發展的堅實不發、國企深化改革的部署和成效、「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與深化……我們從能源企業的視野出發,梳理出最近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能源發展、國企改革、環境保護、「一帶一路」的信息,敬請關注。
能源發展
【2016年】
◇活躍二手車市場,大力發展和推廣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充電設施。
◇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建設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
◇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減少散煤使用,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全面推廣車用燃油國五標準,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380萬輛。
◇全面推開資源稅從價計徵改革。
【2017年】
◇紮實有效去產能。優化能源結構,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
◇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2018年】
◇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推進智能製造,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創建「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
◇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務必使民間資本進得來、能發展。
◇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擴大電信、醫療、教育、養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放。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開展柴油貨車、船舶超標排放專項治理,繼續淘汰老舊車。
【2019年】
◇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
◇推動消費穩定增長。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
◇壯大綠色環保產業。健全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解決風、光、水電消納問題。
【2020年】
◇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國企改革
【2016年】
◇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推動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結構調整。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賦予地方更多國有企業改革自主權。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增強核心競爭力。
◇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準入。
【2017年】
◇深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要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抓好電力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開放競爭性業務。持續推進國有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改善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確保資產保值增值,把人民的共同財富切實守護好、發展好。
【2018年】
◇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制定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改革試點。繼續推進國有企業優化重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持續瘦身健體,提升主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制度。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創新,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
【2019年】
◇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加強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建立職業經理人等制度。依法處置「殭屍企業」。深化電力、油氣、鐵路等領域改革,自然壟斷行業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將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創新、強身健體,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
【2020年】
◇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
環境保護
【2016年】
◇今後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2017年】
◇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一要加快解決燃煤汙染問題。全面實施散煤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全部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二要全面推進汙染源治理。開展重點行業汙染治理專項行動。對所有重點工業汙染源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確保監控質量。三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提高燃油品質,在重點區域加快推廣使用國六標準燃油。
【2018年】
◇全面開展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優化能源和運輸結構;穩妥推進北方地區「煤改氣」「煤改電」;加強生態環保監察執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2019年】
◇持續開展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大氣汙染治理攻堅;強化水、土壤汙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
【2020年】
◇加快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一帶一路」
【2016年】
◇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堅持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實施一批重大示範項目。落實和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設立人民幣海外合作基金,用好雙邊產能合作基金。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製造金字品牌。
【2017年】
◇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帶動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
【2018年】
◇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帶動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走出去。
【2019年】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
【2020年】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開展互惠互利合作。引導對外投資健康發展。
(陳東升 王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