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11月17日消息,多知網獲悉,新東方旗下兒童教育品牌多納將進軍高端少兒英語培訓領域,推出多納學科英語。
四年時間,多納在兒童移動端產品的探索,使其積聚了2000萬用戶。在經歷用戶品牌認知、進入更多用戶使用場景、圖書變現等探索之後,多納希望在內容變現上探索更多方式——特別是符合團隊基因的商業模式。
多納品牌+新東方學校業務,一拍即合
來自新東方的多納,進軍線下培訓是必然。圖書的毛利比較有限,而相比之下,培訓的利潤卻高出很多。以兒童內容APP起家的多納,如何找到開拓線下培訓業務的鑰匙?在多納「誕生」第四個年頭的時候,與線下培訓的合作終於被寫在了計劃表中。2015年年初,新東方在線兒童產品部總監陳婉青開始有了做線下培訓的想法。
幾乎同一時間,北京新東方學校也開始重新規劃少兒英語業務的產品線。主管K12業務的北京新東方副校長李亮介紹: 2013年底,他剛接手少兒部的時候,少兒部的各個方面都亟待提高:用戶滿意度不夠高;產品、課程體系都不夠好;團隊士氣低落,缺乏凝聚力。「第一次開會,我帶著團隊梳理了七、八個增長點。」像所有人一樣,那時剛剛接手少兒的業務的李亮也想「迅速突圍」,機器人、夏令營、甚至低齡留學、想法很多。但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李亮意識到,需要把先這些想法放下,做減法,先把泡泡的核心業務做強。
從那時候開始,泡泡的定位開始轉向K12階段課外輔導。李亮說,數學的市場是英語的1.5倍,語文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是北京市場的競爭壓力卻不容小視,學而思、巨人等競爭對手的巨大先發優勢,註定了這是一場硬仗。經過近兩年的轉型,泡泡的全學科業務已經逐漸走上了正軌,且增長勢頭不錯。
但是另一方面,泡泡的少兒英語業務增長卻不是很好,尤其是學齡前的階段,甚至有下滑的趨勢,招生年齡也是一退再退。如今,新東方在幼兒英語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被蠶食得所剩無幾。隨著二胎政策等人3口紅利信號的釋放,以英語培訓業務起家的新東方對如何打回幼兒英語市場?
「再不動手就晚了。」今年初,隨著泡泡業務增長走向正軌,他開始系統思考當初剛來少兒部時的那些想法。李亮判斷,少兒英語市場還大有可為,而且隨著新東方泡泡中英語業務的弱化,以及二胎政策等人口紅利信號的釋放,他感到再不做少兒英語就來不及了,必須抓住這個時機。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怎麼做?
作為一個4歲孩子的父親,李亮觀察到,現在家長對於孩子英語培訓需求正在發生著變化。如何使孩子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如何搭建最適合孩子的英語學習場景?如何讓孩子們比較久地處於英語語言環境中?如何保證培訓課程的效果?這些成了李亮在前期思考最多的問題。
他得出的答案是外教授課的學科英語。李亮認為,現在的這一撥孩子,家長的英文水平已經比較高,加之幼兒園和學校的英語教學水平迅速提升,使得全英文的學科英語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雖然有競爭對手的存在,新東方在少兒學科英語方面一定有很大機會。
今年4月,隨著教研負責人的到位,整個團隊卻遲遲沒有想好新業務的品牌。「那陣兒號召三百多個老師來做有獎徵名,滿腦子都是各種名字,想到就去搜商標和域名都註冊了沒有。」李亮回想那段時間,仍然頗有感慨,但合適的名字一直沒有出現。
有一次,朋友帶小孩來家裡玩,李亮看到兩個小孩正在用多納學英語APP。「孩子們都這麼喜歡,那為什麼不是多納?」一個念頭突然躍入李亮的腦海。
正在尋求線下培訓合作團隊的多納,與正在籌備線下少兒英語品牌的北京新東方學校,兩支新東方集團內的團隊一拍即合。由此開始,北京新東方負責多納學科英語的落地和執行,多納團隊以移動端作為切入點繼續擴大品牌影響力,並承擔線上+線下授課系統的開發工作。陳婉青表示:「兩個團隊在各自細分的領域做自己擅長的事,合作共進。」
線上與線下的矛盾,「快」還是「極致」?
引進教材、招聘外教、教學教研、裝修場地等工作很快按部就班地開展起來。無論是對新東方,還是對李亮來說,開中心並不是難事,反而可以說是最擅長做的事情,但這一次,本該一切順利的事情卻波瀾不斷。
「外教難找、難管、穩定性差,有時候說走就走,合同也限制不了他們。但是即便如此,外教教幼兒是不是個偽命題?我認為是真命題,是未來的方向。」李亮說。
面對高昂的管理成本,李亮還是堅持了原來的想法,用國外驗證過的成熟教材和懂中國孩子的外教做少兒英語。
「我對外教團隊的要求是最少在這工作兩年。」前期準備時期,李亮就發現,勒緊全外教學科英語發展的喉嚨的那根繩索,就是高質量的外教的招聘和管理,「中國最好的中教幾乎都在新東方,但是招起外教來卻是另一回事。」李亮說,「國家現在對於外教的要求本身就很高,我又加入了『必須是美國加拿大有少兒教學經驗的外教』的要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像大海撈針一樣,前前後後看了不下200號人,進度非常慢。」
用了近半年的時間,初創團隊的幾名外教終於到位,他們正在進行課程大綱制定,Lesson Plan的細化和每一節課程內容的準備工作中。
多納學科英語採用麥格勞·希爾出版的美國小學同步教材,前期,李亮的設想是求質不求量,儘可能保證學習效果的最大化,同時,多納學科英語由多納團隊開發配套線上學習系統,平時學生利用線上版本進行作業完成、效果反饋等工作,以保障每周足夠時長的語言學習。
每個線上和線下合作的項目都面臨著磨合的問題。這點從多納開始校區裝修之時就已經拉開了帷幕。李亮說,「做業務的團隊追求速度,做產品的團隊要求極致。」最開始裝修公司說,你給我們幾個核心元素,我們開始設計。但是多納團隊對於細節的要求,連配色、元素的擺放方式都要反覆溝通。
「沒有一個裝修方案最開始就做到100分的,我們先拿一個八十分的方案,後面在使用的過程中,再做修改,有可能明年開的分中心和第一版會有比較大的區分。」李亮說。但多納團隊的想法是,開始就要做到位。線下和線上團隊觀念的差異使得整個裝修過程對於學校來說「折騰壞了」,但他們還是「充分理解、充分配合「。
目前,多納學科英語的外教們正在做教材的二次加工,之後,多納產品團隊和多納學科英語的教師團隊將進行密切溝通,並最終將多納學科英語系統完成。「後面磨合的地方會更多。」對此,雙方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沒業績要求、沒時間表,多納學科英語的下一步怎麼走?
現在,李亮雖然只是分管多納學科英語這個項目,但是會將自己60%的時間都投入到這個項目上。目前,多納學科英語項目沒有業績要求,沒有具體的時間表。「還是希望把產品和團隊都打磨好。」李亮說。
多納學科英語的第一個分中心設在望京,選擇這裡是因為,這裡的家長比較年輕,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目前,多納第一個中心的裝修進入尾聲,預計於明年春季開始第一批招生。
最開始,多納準備先在3-6歲年齡段,每個年齡段招兩個班,每個班15個孩子,配2個老師,一個外教、一個助教。「如果產品打磨得好,按照我們的節奏,每年要開3-4個中心。」李亮說。
對於多納學科英語和泡泡少兒英語的競爭與導流,李亮說:「沒有什麼競爭,完全是兩個體系,兩個不同的群體,而且上多納的孩子能不能導流到泡泡,我倒不是特別關注。多納也只有做好了,上的人多了,才能談導流這件事。」
「在模式成熟了之後,肯定要在海外建立外教的招聘和培訓基地,做反向勞務輸出。」李亮說。畢竟,要想將多納學科英語做起來,就必須解決合法外教的招聘和培訓問題。一年近4萬美金的收入對於大城市的本科畢業生來說,可能吸引力有限,但是對於二三線的美國本科畢業生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對於接下來的怎麼走,李亮有著清晰的思路。
為何上線四年才在培訓領域邁出了一小步?陳婉青說,多納以前有類似想法,但是因為教育是一個機會成本很大的事情,多納有想合作的想法,但是並不能確定合作培訓機構是否能夠保證質量。新東方自己的優勢就是開學校,這一點比較讓人放心。
陳婉青表示,多納正在積極探索多領域的品牌合作,北京地區的「多納學科英語」也只是多納走向線下培訓的第一步嘗試。
「對兒童App商業化發展有何建議?」是陳婉青常被媒體和同行提問的一句話,她給出的回答是「少模仿,多創造,腳下才有路」。(多知網 初驪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