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的王宇航同學,2018年以697分的好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但他所報的自動化專業卻並不是他想像中的模樣,本以為是偏軟體方面的專業,可實際卻是軟硬體結合,感覺並不符合自己的興趣。
於是王宇航做出了一個讓父母及朋友們震驚的決定:退學重新參加高考。他有信心自己再一次王者歸來,報考自己喜歡的計算機方面專業。
於是,2020年王宇航再次參加高考,並且考到了699分的好成績,是襄陽理科的第二名。
王宇航的經歷,給我們3點啟示。
學霸就是學霸,優秀的人真是優秀。考上一次清華並不是偶然,而是確實具有考上清華的硬實力,考幾次都能考上。
如王宇航這樣的例子之前也有過。
2019年湖北考生常書傑,以語文132分、數學149分、英語144分、理綜287分,總分712分的好成績獲得湖北省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而這,也是常書傑第2次參加高考。
他曾經在2015年以690分的成績獲得湖北省鍾祥市狀元、全省第8名,進入北京大學就讀。然而進入大學的他卻並沒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整天沉迷於網路遊戲被北大退學。
迷途知返,捲土重來,只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於如王宇航、常書傑這樣的學霸同學,真的是:清華北大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再想來還能再來。
你看,考上清華北大的同學,真的不是死讀書、憑運氣,而是真的有學識的積累,有獨特的學習方法,才能從容淡定地面對不懼一次又一次的考驗。
王宇航因為專業不滿意而從大學退學的經歷,同時也給了所有高考報考志願的同學一個提醒:
高考填報志願,真的不能只看專業名稱的字面意思,不能想當然地以為這個專業是做什麼的,而真的有必要全面認真地了解這個專業的學習內容和就業方向等,才能讓志願更符合自己的心理預期和職業發展目標。
真的不要以為考了高分就萬事大吉了,在考大學面前,這只是進行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報志願。既不能因為「保守」報得低了而浪費了高分,也不能因為想要「衝高」而在高分落榜,而且還要選對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不要因為對於學校和專業了解不足,盲目填報,而在入學後像王宇航那樣後悔退學。
「三分考,七分報,考得好不如報得好」,真的一點都不假。
高考填報志願打的就是信息戰,誰的信息掌握得多,誰就掌握了填報志願的主動性。教育名師教你填報高考志願,助你全面了解學校和專業,輸入分數就能推薦大學!報考志願不再盲目,助你順利進入心儀的學校和專業,豈不美滋滋?
王宇航同學在接受採訪時建議考生們:報考志願的時候要理性一點,不僅要考慮自己的感受,還要考慮其他人的感受,特別是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對他從清華退學很不理解,當然更多的是為他的前途擔心。
王宇航同學敢於背著父母從清華退學,先斬後奏,其實是冒著很大的風險,但他還是遵從於自己的內心堅定地退了學,一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二是因為他對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發展有清晰明了的規劃。
王同學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非常明確:先把數學和計算機的基礎打好,然後轉向AI(人工智慧)方向,因為這是今後經濟社會的熱門和重點發展方向。而王同學今後想要從事的職業就是IT行業,想去IT公司或者留校任教。
大學中所學的專業,應該與自身興趣和特長相結合,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你在未來職業選擇時的基礎,你的職場生涯大概率與你大學所學專業領域範圍會有較強的關聯。
在填報大學志願時就對未來的職業和人生做好規劃,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這關乎到你一生的幸福和成長。有沒有職業規劃的人,在求學的路途上,在職場的生涯裡,一定會慢慢拉開差距,活成不同的人生。
學霸王宇航同學因為對所學專業不滿意,堅定地從清華大學退學重新高考,並在今年重新考出了 699分的好成績,讓人感嘆學霸是真的優秀。然而,王同學的經歷同時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填報高考志願時一定不能盲目,要全面收集相關信息,贏得這場「信息戰」,並且要對未來的職業和人生有清晰的定位和認識,這樣更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和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