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
從新冠疫情的爆發到現在的全世界蔓延,
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們見證,或者參與著,
也許會被記錄進歷史的每一件事。
對於廣大高考生來說,
2020年的高考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3月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高考作為由國家統一組織的大型考試,不僅僅是進入大學的必經之路,也會影響考生未來十年的發展走向。因此這不僅僅是對於考生以及家長的考驗,也是對社會公平、公正體系的檢驗。高考公平對社會公正的意義,從未像今天這樣,意味巨大而深遠。
每年高考,作弊都是一道繞不過的坎,即便反覆提倡誠信、採取各種措施,作弊事件始終屢禁不止。
本次高考延期,教育部秉承兩個「第一」,一是健康第一,二是公平第一,在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疫情下的高考需要注意什麼?
2020年高考工作面臨疫情防控和時間推遲等複雜形勢,我國張文宏教授稱「過了夏天以後病人會減少,但是一直會有散發的零星病人出現,延續到今年冬天」。
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想讓高考順利進行,教育部指導各地重點加強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防疫措施。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下,各省級招委會協調衛生健康部門深入研判7月初疫情情況,詳細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標準,切實加強考試組織各環節的防疫措施,全力為廣大考生創造安全的考試環境。
二是加強考試組織管理。嚴格規範執行考務工作規定,落實命題、制卷、試卷保管、分發、施考等各個環節的安全措施,確保考試組織萬無一失。
三是加強應急準備。針對高考期間部分地區可能發生的高溫天氣和自然災害,各地要切實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和各項預案準備,並積極開展災害天氣應急演練,全力保障高考安全平穩順利進行。
對於這場特殊的高考,安防人能做些什麼呢?
1.「人臉識別」進駐考場
傳統的高考身份審核一般都是由考場的監考老師來執行,通過對考生本人和證件進行肉眼對比確認,但這種人工審核方式評判標準過於主觀,非常容易出現偏差,存在審核漏洞,難以杜絕替考行為。
而人臉識別這種人工智慧領域的生物識別技術則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人臉與人體的其他生物特徵(虹膜、指紋等)一樣與生俱來,具有普遍性、便攜性、穩定性和唯一性,且不易被複製,在檢測時,用戶不需要和設備直接接觸,更加便捷高效。
2.身份驗證終端機
今年,多地對身份驗證系統進行升級,這些設備終端裡已輸入了每個考場的考生身份和指紋信息。在驗身份證和指紋時,新的驗證系統會更快速地識別,同時,終端設備上也會出現考生的頭像和相關信息。考生驗證成功,終端機上會亮綠燈,驗證失敗,會亮紅色燈,連續三次驗證失敗,設備終端會自動跳出一個人工照相界面,考生可進場先考試,監考人員會把拍攝的照片拿到相關設備上進行下一步檢測,核實考生身份。這款身份驗證系統集成了身份證、指紋與照片的三重身份驗證保障。
3.無人機監控周圍無線電電磁環境
除了視頻監控、人臉識別等等,無人機也加入到了高考安防大軍中來,這絕對是對一些高科技作弊手段祭出重拳,無人機的操作軟體界面上有一個類似於「心電圖」走勢的「波紋顯示器」及測試地附近的地圖。附近一旦出現可疑信號,「心電圖」便會產生相應的波動,且通過定位,系統可以迅速、準確地為工作人員提供發射源所在的參考位置。
今年的高考,
是一場被歷史銘記的特殊的高考,
也是每一個考生的一次難忘的人生經歷。
華夏天通祝願所有考生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勇敢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挑戰。
地址: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三好街90甲5號
電話:024-83990000
網址:www.lnhxtt.net
郵箱:TT333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