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道網】2019年6月20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2018年《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據該引證報告,《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2018年JCR主要期刊評價指標,即總被引頻次(Total cites)、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分別為10082次、2.338,在冶金與冶金工程(Metallurgy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學科類76種期刊中分別位居第12、第16位,均位於第 一區(前25%)。這是該刊繼總被引頻次5年前進入世界同類期刊排名第 一區後,其影響因子首次進入世界同類期刊排名第 一區。總被引頻次突破1萬次,而國內SCI收錄期刊中總被引頻次超1萬的僅4家。至此,《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雙雙進入JCR國際同類期刊排名第 一區,標誌著該刊已成為材料科學和冶金工程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實現了出版規模和影響力的同步增長,將為中國乃至世界有色金屬行業和學科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創刊於1991年10月,是中國科協主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中南大學承辦的基礎研究類科技期刊。《學報》聚焦有色金屬領域,主要報導有色金屬研究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緊密跟蹤有色金屬科技發展新動向,從多個層面優先、快速發表國內外具有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研究成果。通過在有色金屬學科範圍內深入和全面的服務,引領學科發展方向,集成有色金屬領域的專家優勢和信息優勢,在滿足學科專業創新發展需求的基礎上,搭建學者之間的高層次交流和互動平臺,推動學術繁榮和科技進步。
《學報》依託主辦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的行業引領、承辦單位中南大學的學術引領,在「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項目資助下,其學術影響力和國際傳播能力不斷攀升,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和綜合排名等多項關鍵期刊評價指標在同類期刊中均名列前茅。
在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和中南大學的支持下,編輯部已建立並完善高水平編委會,並建成三個優質平臺,實現了「特色化、規模化、數位化、國際化」同步發展: ①建設優質稿源平臺,服務科教興國戰略和有色金屬科技創新與工業發展大局;
②建設優 秀編輯和審稿專家資源平臺,確保學術質量和出版質量;
③建設數位化出版平臺,提高數位化出版水平,不斷提升學術影響力。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強到優,成長為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主要得益於:
一、堅持學術質量第 一。創刊以來,《學報》堅持有色金屬優勢特色,加強納米材料、能源材料、環境材料和複合材料研究報導;加強冶金過程模擬與模型、冶金過程強化與節能、清潔冶金、冶金資源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研究報導。採取重點約稿、專題報導、期刊展覽、開放獲取、寫作講座、論文推送、APP(for iPad)發布、優 秀論文獎勵和審稿專家獎勵等措施,提升《學報》對作者、讀者和審稿專家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針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等有計劃地選題、組稿、約稿,進一步完善動態的前沿研究課題庫、重點基金課題庫、科研獲獎課題庫、知名作者庫,形成核心作者群,保證優質稿件來源。
二、堅持一流出版質量。編輯部根據初審意見表對投稿論文進行初審和篩選,並指導作者提高論文寫作質量,減輕審稿專家負荷;選擇合適審稿專家把好學術質量關。對每篇學術論文實行編輯交叉互校,充分利用各自學術專長,減少編校差錯,提高可讀性。建設人才梯隊,以人為本,尊重人才和大膽使用人才,引進、培養博士編輯。
三、堅持改進傳播手段。《學報》所在出版單位中南大學出版社建有數字出版中心,擁有專業人員開展數字出版研究和相關技術開發。目前,編輯部已建立功能完善的中、英文界面專業網站,已全面實現在線投稿、在線查詢、在線審稿、遠程編輯、發表預告、網上寫作培訓等功能。已實現創刊以來所有論文的全面開放獲取,讀者可通過PDF格式下載,或在線瀏覽全文。以期刊文獻的知識庫為基礎,建設高精度文獻搜尋引擎,不僅能夠對所有文獻進行全文、摘要、關鍵詞、基金項目、作者、主題等的常規檢索,而且能夠實現對文獻中的圖片、表格、公式的細粒度檢索,提高了《學報》文獻的被檢索率和引用率。
特別是近年來,《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堅定發展步伐,穩住發表規模,拓展優質稿源,加大傳播力度,取得明顯實效,期刊學術影響力持續穩步提升。2018年12月,《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成立第五屆編委會,新一屆編委會組成共102人,其中院士34人,新增補了31位活躍在本刊學科領域科研一線的國內外中青年學者專家。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賈明星當選為編委會主任,黃伯雲院士任編委會副主任、主編,邱冠周院士任編委會副主任、副主編。在「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項目的支持下,該刊還獎勵了優 秀論文作者、優 秀審稿專家,提升其輻射面和影響力。
2011年《中國有色金屬學報》創刊二十周年之際,師昌緒院士題詞勉勵我們:「譜金色華章,創期刊經典。」《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承載著一代又一代有色人科研報國的博大胸懷,見證了中國有色金屬科技創新的輝煌成就。未來之路,儘管任重而道遠,但編輯部表示將和編委、作者、審稿專家、讀者一起結成優 秀的學術共同體,堅持不懈,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和學科發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為世界有色金屬行業和學科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匿名842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