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學堂
給孩子受益終生的人文底色
文 | 灰鴿叔叔
復旦大學新聞學碩士
博雅小學堂新聞導師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新鮮出爐,授予了改進「拍賣理論」的兩位美國經濟學家。這個理論有什麼用呢?兩位經濟學家有什麼研究趣事?聽灰鴿叔叔為孩子們深入淺出地分析。
不想錯過優質信息,將我們設為星標🌟一起前行
博雅小學堂的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大家好。我是灰鴿叔叔,這次我們來說說熱乎的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可能關心經濟新聞的同學已經知道了,今年的這個獎,頒給了兩位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家——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獲獎理由為「改進拍賣理論,發明新拍賣形式」。威爾遜還是米爾格羅姆的論文導師,此次算是「師徒」獲獎。
保羅·R·米爾格羅姆(左圖)和羅伯特·B·威爾遜(右圖)01
「拍賣理論」有什麼用?
如果你光看新聞,可能會有點發愣。一個原因,是有些報導裡頭的名詞太多,什麼博弈論中的序列均衡問題和選擇均衡問題,搞得跟看數學考卷一樣;另一個原因,是覺得這事兒好像不是美國人發明的。
拍賣啊,這不從古代就有的麼。賣家拿一個東西吆喝,價高者得啊,你出多少,三兩銀子。他呢?五兩!那邊十兩!十二兩!十五兩!十五兩還有沒有!有沒有!沒有啊!沒有就是你的了!
這不就是價高者得的銷售手段麼?不管改成了拿個錘子敲,還是網上點,都很古老啊,能有什麼理論呢?
哎,還真有理論。而且這個理論很有應用價值。它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作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市場參與者,應當用何種價格獲取商品。
這句話的基本原理不複雜:拍賣嘛,有一個拍賣者,和很多競標者。人們總是把東西賣給出價最高的人,或者從出價最低的人那裡買下來。但拍賣本身的形式,比大家想的要多。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1、英式拍賣:大家輪流舉牌出價,最後價高者勝。大家最常見的就是這個;
2、荷蘭式拍賣:價格一開始特別高,不停地往下降,先舉牌說「這個價我要了」的人獲勝,有些市場也有這種賣法;
3、一級密封拍賣:大家把價格寫到紙條上裝進信封裡,拆開之後,價高者勝,支付自己的拍賣價;
4、二級密封拍賣:和一級一樣,不同的是,價高者勝,但是支付第二高價的價格;
5、所有人都付錢的拍賣:和一級一樣,但是只要拍了就要付錢,不管最終贏不贏。
但是只有價最高者能真的拿到拍賣品。 我估計同學們的腦海裡主要是第一個,偶爾有第二個,但實際上這幾種做法在拍賣市場上都在使用。
而且,對不同的商品來說,選擇不同的拍賣方式,最後的成交價格會有非常明顯的差別。也就是說,你的這件拍品,在某個場合,面對某個消費群,會有一種拍賣方式,更有利於它拍出更好的價格。
這就是拍賣理論的作用。因為競標者們之所以出不同的價格,根源在於其對拍賣品的心理價位不同,與此同時,每個人還要估計其他人的心理價位,來決定自己的競標數字。如何才能在競標數字和成功概率之間,取得一個最優的均衡點,是競標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如何根據拍賣者和拍賣品的特點,來靈活選擇,甚至於創造新的拍賣形式,讓拍賣者獲得最大的利益,也是拍賣理論所要研究的內容。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英式拍賣來說,有些古董字畫往往會拍出比較高的價格。為什麼?比如一件古董,本來我的估價是100萬。但是你拍出了150萬,那我可能覺得你有一些私底下的渠道,了解到這件古董的真實價值遠遠高於100萬,那這樣我的估價就會被影響了。
大家輪流喊價的過程,其實就是每個人在報價的同時,都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的一部分暴露給了還在競價的人,於是人們不斷更新著自己的信息,它就容易存在高估。你要做封閉式拍賣,估計收益就沒那麼高。
但對有些拍賣,例如公共資源來說,可能封閉式更合適,甚至二級更合適,因為公共資源需要購買人去做後續的開發利用。如果價格過於虛高,會容易有亂開發,或者壞帳爛帳。
02
實踐與理論結合的
經濟學家
那麼這兩個經濟學家的理論,到底實不實用呢?其實這倆人除了是搞理論的,也是生意人。
米爾格羅姆在美國幫賣家設計拍賣機制,同樣的拍品,換個拍賣方法,甚至做點改進,什麼同步多輪啊,讓拍品賣得更貴;有時候也幫買家分析拍賣機制,不讓人家做冤大頭。好了,兩頭通吃,交易的雙方都高價聘請他們做為顧問。 能把生意做到這個份上,可以說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作為師傅的威爾遜本人,從沒有參與過任何拍賣競拍。還是他太太說,你之前在網上有一次買滑雪靴,算是拍賣拿到的。
他們是師徒,也是鄰居。威爾遜半夜去敲米爾格羅姆的房門,告知他獲獎消息03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起源
這裡依然做個小科普。諾貝爾獎最初是沒有經濟學獎的。為什麼要增設這樣一個獎呢,這需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1968年正值瑞典國家銀行的300周年慶典,瑞典國家銀行以紀念諾貝爾的名義推出了這個經濟學獎,並向諾貝爾基金會捐獻了這個獎項的獎金。
至此,這個經濟學獎與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產生了關聯。每年評委會從世界各地收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有200個到300個。
在經過資格確認、初選、複選後,評選結果在每年10月的一個星期一公布。 諾貝爾經濟學獎可以頒發給單個人,也可以最多由三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獲獎者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新的經濟分析方法等領域所作的貢獻。
好,關於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你了解了嗎?
給孩子的商業周刊
第4季度刊
社會運轉背後的經濟邏輯
全面跟蹤全球經濟、商業變化及發展
深度分析熱門新聞背後的經濟邏輯
每周精心擷取當下4-5個新聞事件
不定期整理回答用戶提問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專業解析
幫助孩子理解這個商業社會和世界
課程設置
2020年9月-12月音頻課
總共15期+4期(贈送)
每周大事深度解讀
+突發事件,隨時更新,持續跟蹤
原價 ¥69,優惠價 ¥ 49
掃碼立即訂閱👇
點擊原文,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