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調解案 致民營企業瀕臨破產

2020-10-29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龐貴唐)日前,中國商報對「雲南『民企股權轉讓遭遇空手套'法院調解遭質疑」進行獨家報導後,該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楚雄州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楚雄中院)也對該調解案【(2018)雲23民初25號】啟動了「信訪核查」程序,表示將儘快給涉案民企一個答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近三個月以來,楚雄中院針對該案的聽證會已經進行了數次,但核查結果卻一直未予公布。

始末原由

2016年1月1日,甲方(轉讓方)妥甸醬油公司、乙方(受讓方)張超、丙方(標的公司)東和大酒店經協商,達成股權轉讓協議。

協議內容中表述:乙方願意作價人民幣6000萬元(不合稅)受讓甲方持有的丙方100%股權。股權轉讓的期限、方式為自協議籤訂之日起十日內,甲方將丙方49%的股權轉讓並辦理工商變更登記至乙方名下,同時將丙方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乙方;自本協議籤訂之日起30日內,支付第一筆股權轉讓款1000萬元;180日內支付第二筆股權轉讓款4000萬元;360日支付第三筆股權轉讓款人民幣1000萬元;自乙方向甲方付清全部股權轉讓款項之日起10日內,甲方將剩餘的丙方51%的股權轉讓並辦理變更登記至乙方名下,並且甲方應向乙方全部轉移丙方有關資料、合同、證照、公章。

且約定2016年1月1日之前,酒店的債權債務均由妥甸醬油公司負責,而東和大酒店裝修債務形成於2011至2013年期間,張超根本無權幹涉。但是張超卻未按約定支付6000萬元股權轉讓款,東和大酒店於2016年7月起停止向其發放工資,同時召開股東會免除了其法定代表人資格。自此,張超脫離東和大酒店經營。

根據《股權轉讓協議》第六條約定,張超應在公司催告後五日內向原股東歸還股權,並變更法定代表人。但經多次催告,張超均予以拒絕。2017年10月,東和大酒店原股東妥甸醬油公司向楚雄州雙柏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7)雲2322民初474號】,要求與張超解除《股權轉讓協議》、變更法定代表人資格及歸還股權等。2018年3月21日,雙柏縣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公開審理。庭審中,張超對解除《股權轉讓協議》、變更法定代表人資格及歸還股權均予以同意,雙方就相關爭議達成一致意見。

而且,自2018年3月21日之後,張超從未對解除《股權轉讓協議》、變更法定代表人資格及股權提出任何異議。

但是張超卻私刻東和大酒店公章與2018年6月代表東和大酒店和康源公司在楚雄中院達成一筆550萬元工程款和300萬元違約金,形成總計850萬元《民事調解書》(2018)雲23民初25號。而東和大酒店直到帳戶被查封才知道此事。

調解案違背「自願原則」

據東和大酒店負責人介紹,2018年3月21日之後,張超不管是表象還是法理上,都與東和大酒店沒有任何關係,也不能代表東和大酒店做任何事情。楚雄中院於2018年6月6日作出(2018)雲23民初25號《民事調解書》,「足可證明張超的惡意行為」。

此外,張超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私刻東和大酒店公章與康源公司調解案都是其母親蘇小鳳一手操作,自己並不清楚。而蘇小鳳和東和大酒店沒有任何關係。

「而且東和大酒店自始至終不知道該調解案的存在,直至酒店帳戶被法院查封才知道『被調解』」,東和大酒店負責人如是說。

相關法律專家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因當事人表達能力限制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使得調解協議的內容並非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時,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後應當不予確認該調解協議的效力。無論是程序上的不自願還是實體上的不自願,均屬於調解違反自願原則,都可以據此提起再審。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張超在代理權終止後,仍代表東和大酒店與康源公司達成調解,屬於典型的無權代理,對被代理人即東和大酒店不發生效力。不僅如此,根據現有證據,張超與康輝公司達成的民事調解書,明顯違反了東和大酒店的「自願原則」。楚雄中院啟動了信訪核查程序,應儘快將核查結果通知當事人。核查中,如果楚雄中院發現張超與康源公司存在惡意串通行為,則該案可能涉嫌虛假訴訟,張超與康源公司則涉嫌虛假訴訟罪,楚雄中院需將該案移交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追責;如果康源公司對於張超的無權代理行為並不知情,則楚雄中院或上級法院可以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啟動再審。

律師調閱案卷 籤收人成謎

此後,東和大酒店代理律師武律師在查閱該案卷宗時發現了一個更加蹊蹺的事:東和大酒店的調解書由一個叫李曉剛的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字,但卷宗裡根本沒有東和大酒店出示給李曉剛的授權材料,甚至連李曉剛的身份證、聯繫方式都沒有。不僅東和大酒店不知道李曉剛是誰,甚至楚雄中院也不知道李曉剛是誰。「這個李曉剛到底是否存在,現在都沒有人清楚。」東和大酒店負責人氣憤地表示。

東和大酒店代理律師武律師表示,張超系基於與妥甸醬油公司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成為東和大酒店股東、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而張超於2018年3月21日的法院公開審理中與我公司原股東妥甸醬油公司就解除《股權轉讓協議》、變更法定代表人及股權達成一致意見,則張超喪失了其代表我公司開展民事活動的權利基礎。根據法定的忠實勤勉、誠實信用原則,張超在2018年3月21日作出明確意思表示之後,應立即停止代表東和大酒店開展任何民事活動,更加無權代表東和大酒店指使律師進行涉案調解!所以,雖然張超是名義登記法定代表人,但無權指使律師進行涉案調解,該律師意見不能作為東和大酒店的真實意思表示,涉案調解書違反自願原則。

民營企業帳戶被查封兩年多瀕臨破產

「法院能夠啟動信訪核查程序,能為我們民營企業洗清冤屈,我們打心裡高興,但是這個案件(法院)信訪核查已經快三個月了,聽證會都開了3-4次,目前所有的證據證明這是一起事實清楚違反自願原則的冤案,但法院到現在就是拖著不出結果,再這樣拖下去,這個(東和大酒店)企業就得破產,幾十號員工就得下崗。」 東和大酒店負責人無奈地對記者說。

該負責人表示,「因為這個調解案子發生在2018年6月份,到目前為止已經兩年多時間了,東和大酒店帳戶也被凍結了兩年多時間,初步核算,給公司已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高達2000多萬元,由於帳號被凍結,員工的社保工資都沒法正常發放,全靠股東借貸維持。再這樣下去,公司的幾十號員工就得下崗,公司也得破產。」

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指出,健全執法司法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機制。加大對民營企業的刑事保護力度,依法懲治侵犯民營企業投資者、管理者和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提高司法審判和執行效率,防止因訴訟拖延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保障民營企業家在協助紀檢監察機關審查調查時的人身和財產合法權益。健全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訴訟證據規則、證據披露以及證據妨礙排除規則。

對於東和大酒店目前的遭遇,中國商報記者致電負責該案信訪核查的承辦法官審判監督庭的馮法官了解相關情況,但是辦公室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記者又多次致電楚雄中院新聞中心主任劉亞玲了解相關情況,但是劉亞玲直接拒接,隨後記者將採訪的內容發信息給劉亞玲。截至發稿,一直未得到回覆。

民事調解書是法院作出的,代表國家公權力和當事人意思自治的有機結合,法院負有確保其合法有效的職責。生效的民事調解書與生效的判決、裁定在性質上並無二異,都是生效的法律文書,涉及法律關係主體的利益和審判機關的權威。對於確有錯誤的的生效調解書提起再審是人民法院職責的應有之義,是對我國司法工作中「實事求是,有錯必糾」這一重要原則的貫徹,也是法院能動司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體現。

相關焦點

  • 瀕臨破產 法院助力受疫情影響企業「絕地重生」
    東北網9月7日訊(劉鴻鵬 記者 佘雨桐)近日,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破產審判庭通過人性化司法,妥善解決一起案涉金額140萬元的合同糾紛案件,成功將一家日銷售額近6萬元的畜牧公司從破產邊緣挽救回來,贏得雙方當事人的一致稱讚,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 絕大部分民營企業是如何走向破產的?
    中國民企一般壽命都不長,通常不超過3年,大多數不超過5年,就要走向破產,能夠延續一二十年的民營企業,而不斷發展壯大的,就是相當不錯的了。但是,西方國家則不同,歐美國家有很多私營企業一開就是上百年,不僅名聲享譽全球,而且始終在默默無聞地為社會做貢獻。
  • 天津一中院當庭調解一起涉疫情民營企業租賃合同糾紛
    10月29日,天津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疫情民營企業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雙方當事人當庭達成調解協議,矛盾得以有效化解,有力保障了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該案雙方均為民營企業。
  • 「晉江經驗」為什麼行: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審批調解從快從簡
    40年前,在改革開放之初,晉江由於受土地資源總量不足,加之瀕臨東南沿海,土壤生產力中等偏下的現實窘境,使得晉江幹部群眾認識到走以農業為主的路子行不通,必須把工業引進農村,實施鄉鎮企業發展戰略。彼時,一批批企業家嶄露頭角,打造了一個在全國獨具特色的發展鄉鎮企業模式。
  • 綿陽首家民營企業涉訴糾紛調解站成立
    張浩 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郭超英9月21日,綿陽市工商聯(總商會)和綿陽高新區人民法院聯合設立的綿陽首家「民營企業涉訴糾紛調解站」正式掛牌成立,並為首批入庫調解員頒發了聘書。設立「民營企業涉訴糾紛調解站」是工商聯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法院強化訴源治理,共同建立多元化解糾紛機制的一次有益探索,能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工商聯(總商會)和民間商會的工作合力,探索高效低成本預防和多元化解涉訴糾紛工作機制,營造良好法治營商環境。
  • 企業破產怎麼辦?北京法院發布十大破產典型案例
    10個破產典型案例涵蓋了破產重整、破產清算、破產和解三種程序,破產企業性質涉及國有「殭屍企業」、民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等,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一中院對破產法市場化、法治化實施導向的堅持、探索和創新,同時也為從實踐層面驗證破產制度的有效性、提升北京「辦理破產」指標提供例證。
  • 江西尋烏:做好「案後」文章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正義網贛州12月17日電(通訊員葉太陽)今年以來,江西省尋烏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著眼保障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採取協調幫助、釋法說理及檢情通報等「案後」舉措,幫助民營企業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無獨有偶,今年8月份,該院還通過發揮民事檢察職能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今年7月份,該院幹警在履職過程中,得知到某農業合作社拖欠18名村民勞務工資5萬餘元的線索,儘管村民們多次向該農業合作社討要工錢,但合作社均拒絕支付。該院遂引導村民們向法院提供民事訴訟,同時向法院移送檢察機關支持起訴意見書。
  • 法院助力企業破產重整 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
    法院助力企業破產重整 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 2020-12-30 0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安報導:吉水成立全市首個民營企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日前,在吉水縣民營企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辦公室,吉水縣愛信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郭銀根連聲向李三洪等調解員道謝。此前,愛信貿易有限公司與當地一家單位籤訂相關協議,因政策變更等原因,對方未及時履行協議,通過調解委員會從中溝通協調,雙方成功化解「堵點」並履約。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今年7月,吉水縣工商聯牽頭向該縣司法局申請成立民營企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並獲批。
  • 新房面積縮水引發集體訴訟,鄭州法院主持調解保住開發商資金鍊
    隨後,承辦法官向各方當事人明理釋法,耐心細緻的做當事人工作,指導法院特邀調解員和社區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最終促使業主與開發商達成了分期退款的調解方案。截至9月17日,已有近200戶業主與開發商達成了和解,26戶業主在金水法院進行了司法確認,6戶業主撤訴。
  • 「護航」廈門:「獨家秘籍」護航民營經濟發展
    秉持依法、全面、平等保護的原則,在採取執行措施時,廈門法院強化公正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積極兌現企業勝訴權益。一方面,對仍可存續經營的小微民企,加大分期清償、分期騰退的執行調解力度。涉民營企業案件,有時單靠法院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需要統籌社會各界力量共同解決。為此,廈門法院與市、區工商聯聯合出臺《全面深化涉民營企業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分別建立涉民營企業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促進定分止爭、案結事了。
  • 永州市首創民營企業服務中心構建營商環境新格局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就要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湖南省各地試點新辦法、拿出新舉措,改進服務手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湖南省永州市針對民營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依託第三方機構,在全省率先成立民營企業服務中心,實現服務平臺化,打造了一流的營商環境。
  • 為企業做好「法律體檢」!瀋陽市遼中區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
    會議首先宣布了瀋陽市遼中區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由江新橋同志宣讀關於成立區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的通知。區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成立,為企業提供了多元化糾紛解決渠道,進一步轉變司法理念,發揮司法在商會糾紛化解中的收集、推動和保障作用,滿足民營企業糾紛多元化解、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的實際,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司法保障。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宋洪亮就商會調解委員會有關情況進行講解。
  • 【頭條】紅安法院:及時受理園區企業破產案 全面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
    快戳圖片【市域社會治理】紅安縣貫徹落實黃岡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和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暨重點工作推進會召開 2020-09-12 紅安縣人民調解中心正式投入運行 2020-09-12 關於暫停辦理戶籍業務的公告 2020-09-11
  • 知名企業實控人「殺妻」案,二審判了
    這是關彥斌「殺妻」案第一次受到外界關注。據經濟觀察報報導,該案發生在2018年12月22日,當日關彥斌在大慶市與前妻張曉蘭見面期間,持菜刀揮砍張曉蘭致重傷,後被張曉蘭家屬攔下,又試圖舉刀自戕未果。2019年6月13日,大慶市讓湖區檢察院以關彥斌犯故意殺人罪,提起公訴。根據檢方的說法。關彥斌是在與張曉蘭的交談中,「被張曉蘭的話激怒」,所以跑到廚房拿來菜刀,連砍張曉蘭4刀。
  • 這家500強化工企業破產
    近日,法院開庭審理寶塔集團及孫珩超等犯票據詐騙等罪一案。1997年1月,他收購了瀕臨倒閉的南梁農場小型煉油廠,成立銀川寶塔化工助劑有限公司,此後逐漸建立起龐大的寶塔集團。短短20年間,寶塔集團迅速形成以石化為主,擁有100多家子公司、200座加油加氣站、1.5萬員工、660多億資產的寧夏民營企業龍頭。
  • 僑光石化破產重整案入選湖北法院破產審判典型案例
    僑光石化破產重整案入選湖北法院破產審判典型案例 2019-11-22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瀕臨倒閉後銀行「急」了
    「非常感謝各位過來給我們調解,讓我們之間的事情得以圓滿解決。」近日,在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遼源市工商聯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了吉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遼源某支行與遼源市某襪廠之間的矛盾糾紛,以互諒互讓的精神,達成了調解協議,為企業減輕了後續負擔,也保護了銀行的債權利益。
  • 南充張某等18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罪一案開審
    8月31日至9月10日,蓬安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高坪區張某等18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一案,在閬中市看守所掃黑除惡專用審判法庭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蓬安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何小康帶領公訴團隊出庭支持公訴。
  • 人民日報客戶端報導玉林向民營經濟「配送」法律服務,真情服務企業……
    感謝您幫我們調解用地糾紛難題,感謝你們熱心周到的服務......」廣西銀億新材料公司法務部經理詹良緊緊握著博白縣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陳家輝的手連聲感謝。日前,記者在博白縣民營經濟法律服務配送中心看到這感人一幕。這是玉林市民營經濟法律服務配送中心幫助民營企業處理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