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把刀,原名柯景騰,最初是暢銷網絡作家,但現在大家更多地稱他為「柯導」。從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九把刀拍攝了諸多賣座又叫好的電影,成為票房「金字招牌」。
昨天,他來廈門籤售兩本書,順便聲援陳妍希。陳妍希是《那些年》捧紅的女一號,最近卻因為要出演「小龍女」而惹來爭議。
九把刀說:「陳妍希是鄰家女孩的頂級款,我太喜歡她了,她做什麼事情我都支持。老實講,她就算要演『神鵰』,我也支持。」
泡妞絕招?絕對不傳給外人!
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這次來廈門籤售的兩本書,都是愛情小說。
九把刀(以下簡稱「九」):是,其實我最不會寫愛情小說。我寫了70本書,愛情小說只有五六本,偏偏銷量最好,也許大家都想談戀愛吧。
記:你寫那麼多愛情小說,有什麼泡妞秘笈嗎?
九:若是有秘笈一定不能寫出來吧?在座女生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若是一個男生,找你搭訕的招數,是你在一本書裡面看過的,那一定很遜。女生一定說,我一定不要被這種被人寫爛掉的招數吸引到。女生心裡就有抗拒了,男生怎麼去交往啊?
所以,我真正的絕招一定是留在心裡,而且絕對不寫出來,必須用來傳子並且不傳外人的。哈哈!
《那些年》,我掏出了全部存款!
記: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好紅。你既是作者,又是導演,賺了好多錢吧?
九:嘿嘿,賺了不少。有人說,那部電影我做過精確的商業測算,狗屁!我一開始到處要錢,沒人給。最後我只好自己掏錢,一不小心成了第三大股東。
記:你掏了多少錢?
九:嘿嘿,這是機密,但那是我全部存款。不過,作為一個導演,能自己掏錢,我覺得很幸運。很多導演都很有錢,但沒有導演願意自己掏錢拍電影。
記:你成功了。
九:我是幸運的。《那些年》是拍給那些不再年輕、跟青春揮手說再見的人,讓他們回憶的。
記:《那些年》,你把初戀拍成了電影,現在的女朋友談了8年,還會再拍成電影嗎?
九:哇,成天拍自己的故事,很噁心耶。今後我會完全避免再把人生的片段,變成影像。
電影導演?我隨時可以不幹!
記:你寫了好多小說,很暢銷,有人說你是「金庸第二」。
九:金庸是我偶像,我跟他才華差距很大。金庸寫第一部武俠小說是33歲,而我22歲寫第一部小說,當一個人才華不足的時候,就要提前動手。這些年,我一邊寫,一邊學習,有進步我就很開心。
記:之前是作家,現在當了導演,這兩個角色你更喜歡哪個?
九:我當作家沒有壓力,不過當導演有壓力。導演的壓力,也是分階段的。拍《那些年》我沒壓力,因為沒人關注我,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會怕丟臉,會怕讓投資方賠錢什麼的,要考慮的事情很多。當導演,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寫作,卻是可以很個人。
我經常說,導演可以隨時不幹,可寫作我一定不會不幹。寫作給我太多快樂。
踏入政壇?我很討厭政治啦!
記:最近臺灣民眾組織了多場遊行,你也在網絡上寫了一些批評,並站出來說話。
九:臺灣有位軍人死亡,他是絕對的弱勢,我和很多臺灣民眾一樣走上街頭。25萬素不相識的人,集合人民的力量為一個弱勢的人討回公道,這是一個公民的責任。
記:但這樣的公民運動對「政府」改變又有多大呢?若還是一切照舊,你參與其中,會不會很有挫敗感呢?
九:我覺得這一次算是改變很大,「軍人法」基本上是接近廢除了,現在臺灣若是軍人犯罪,已經不再是軍事法庭審判,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像。
記:之前聽說有民進黨的要找你出來參選哦?
九:怎麼可以啊?!你覺得我會出來嗎?!
記:臺灣政壇很難說啊,說不定你過幾年就「混」政壇了哦?
九:不會啦,我那麼討厭政治。(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 張燕娟 崔曉旭/文吳曉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