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按】9月12日,臺灣記者鍾聖雄在社交媒體發帖,聲稱曾協助5名亂港分子偷渡到臺灣。他聲言如今事態的發展與當初想像的不同,並透露這群亂港分子抵臺後,除了臺灣方面陸委會、以及海巡部門的極少數人員外,就再也沒其他人知道他們過得如何。鍾聖雄稱,「與其說他們在臺灣得到了『庇護』,不如說他們過得比其他偷渡者還慘,連律師都見不到」。
鍾聖雄還對亂港分子喊話,「如果可能的話,不要再來臺灣了」。他說,「民進黨真的不如外界想像的那樣挺他們」。
此前,曾有臺灣媒體披露,7月下旬,載有5名亂港分子欲偷渡到臺灣的船舶,中途因沒油料,漂流到東沙群島,被臺方查獲。目前5人被安置在高雄,但臺灣官方低調並下了封口令,禁止消息外流。
據報導,這5人偷渡赴臺,讓民進黨當局感到頗為棘手:若收留他們,就形同所謂的「政治庇護」,也可能落下香港國安法「勾結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口實;但若將其遣返回香港,又會讓他們馬上被捕,違背民進黨當局所謂「撐香港」的承諾,因此民進黨當局只能對內下達封口令,要求消息禁止外流。
對於民進黨當局介入香港事務,甚至欲給亂港分子提供「救援」一事,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此前表示,這是對違法暴恐勢力的公然庇護,其圖謀不會得逞,插手幹預香港事務,必將自食惡果。
5名偷渡臺灣的亂港分子將有怎樣的下場?蔡英文在香港問題上又是打什麼樣的算盤?今天(15日)下午,直新聞專訪了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
以下是採訪實錄。
1載著亂港分子的船究竟有沒有故障?這是個問題
直新聞:有臺灣記者稱,5名亂港分子偷渡到臺灣。時隔兩個月,5人仍被「扣在臺陸委會手上」,無法與外界聯絡,甚至連律師都見不到。那麼在您看來,臺方此舉有何用意?
臺灣時事評論員 黎建南:這5個香港年輕人到臺灣來,其實臺灣方面是極其保密的。可以說,是一點口風都不透露。但是在高雄民間,很多人對這件事情是有興趣的。因為我對香港問題不陌生,我也在關注香港問題,這些人7月中旬來的時候,當時我正好在大陸參加中山論壇,後來我回臺灣後就被隔離了,隔離結束後我回到高雄,當時就有人說,他們是因為船的故障,漂到了東沙群島,但也有人說,其實船沒有故障。
故障跟沒有故障,關鍵在哪裡呢?
因為臺灣現在立了一個法例,說「香港人來了我保護你」,但是你得是合法的方法進到臺灣,如果是非法的方法過來,臺灣是不協助你、保護你的。如果是偷渡到東沙群島,那他是用非法的方法,臺當局是不能保護的。所以這可能是他們想的一個理由,就是說:我不是偷渡的,我是船故障漂到這裡的,沒有偷渡的意思,這樣臺灣就比較好運作。
這個媒體人說他們「很可憐」,現在律師也不能請,什麼都不能請。我覺得,臺灣人現在非常頭痛,臺灣政府也非常頭痛:要怎麼處理這5個人?所以口風就很緊。在這個事情沒有得到一個處理之前,他是不會講出來的,大家都守口如瓶。
2「請神容易送神難」 蔡英文這回尷尬了
直新聞:香港爆發「修例風波」後,蔡英文曾多次表示支持「示威者」,但協助亂港分子偷渡的鐘聖雄稱,「民進黨真的不如大家想像的挺香港『示威者』」。在您看來,蔡英文當局在香港問題上實際是打的什麼算盤?
臺灣時事評論員 黎建南:在香港「修例風波」的時候,我們講蔡英文「撿到槍」,對她來講是大大漲了聲勢,她借著香港的「修例風波」造成的混亂,反對「一國兩制」,把承認「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國兩制」。
可是她選上了以後,第一,假如她對這些人都不管的話,她說不過去。第二,要管,但要怎麼管。反過來,這些亂港的青年,他們也自我膨脹,也認為他們對臺灣「有功」,所以他們當時不斷地在網絡傳出對臺灣提的幾個條件,就已經造成臺灣人的反感。
這個時候,蔡英文處理得就很棘手。而且這些人到臺灣來,我們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何況這也不是神,這是鬼。他來容易,送他們走不容易。還有一個就是,你接收他們容易,處理很難,你要怎麼處理呢?所以當時的法例就規定了,「要通過合法手段來臺灣」。
依照這個條例,「合法手段來的才能處理」,而能「合法來臺灣的」,講句實在話,就是在香港沒有犯罪的。這些亂港的暴民,都是犯罪的,不可能在合法的情況下來到臺灣。如果說一定要合法的方法才能來,就像他們說的「過河拆橋」,蔡英文你當選了你就不理我們了。
這幾天,在臺灣的報紙說到他們的情況時,臺灣有哪些人同情他們呢?臺灣有沒有人說要把這些人留下來,要照顧這些人呢?有沒有?
沒有。
我在高雄的時候,我就碰到一個「獨派」青年。我跟他開玩笑,說:「香港人來了,你們要不要好好照顧他們?」他跟我講了一句話:「我會跟他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回去努力』,你在香港搞『港獨』你還沒有成功,你回去吧,你不要到我這來」。所以有些東西是很現實的。
臺灣的「臺獨」也要看清楚,今天這些「港獨」被人家利用完了,人家對他是置之不理的。你今天被美國利用了,有一天你也是這個下場。
3民進黨越不讓兩岸交流 我們越要交流
直新聞:您也即將前往廈門參加第12屆海峽論壇。就在昨天,因為媒體的「求和說」,國民黨宣布不以政黨形式參加本屆海峽論壇,王金平個人也不會出席。您怎麼看待國民黨的這種做法?
臺灣時事評論員 黎建南:首先,目前臺灣的氛圍,王金平他沒有辦法去,所以國民黨這個時候等於做出一個決定,就是說他也不來,但是也不排除他以個人身份參加。第二,國民黨也祝願這次論壇能夠成功。
大家必須要了解,第一,臺灣的心理是很脆弱的,所以會覺得「求和」就等於是「求降」。第二,國民黨的實力是很脆弱的,因為國民黨在上次選舉的時候,就被民進黨推動,在「仇中」的氣氛中,它變成好像是如果親近大陸,就是賣臺。
另外我也必須明說,兩岸現在很多語言都是通的,1990年我到大陸的時候,我真的是很緊張,因為有很多話的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今天來講慢慢變好了,很多話大家都可以溝通了,可是在政治上,很多雙方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那麼今天大陸這麼強,「很強」跟「很弱」之間,雙方就會有一些誤解,誤解不斷增加,困擾也不斷增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臺獨」藉機煽風點火。他們感覺離大陸越遠越好,國民黨包括王金平現在願意跟大陸交流,所以民進黨正好抓住這個,就說你是去「投降」的。
「投降」對臺灣人來講是很大的傷害。還有,我們在臺灣說「深藍」的人,大部人以外省人為主。這些人在臺灣的時候,他在地方是沒有人脈的,在臺灣基層是不理他們的。
王金平在臺灣的人脈,沒有人能跟他比,他的社會人脈,尤其他的家族是400年前就到臺灣來了,他如果跟兩岸溝通的時候,他會影響到臺灣本土基層,所以這些「深藍」也怕王金平來了以後,他們在大陸被重視的程度可能會降低,所以他們也在反對王金平過來。
另外還有,王金平不管來不來,對江啟臣來說都是一個打擊,會襯託出江啟臣領導無方、不能當黨主席,然後要取而代之。所以國民黨非常悲哀,碰到一點事情,外面綠營的猛打,然後自己內部又互相扯後腿,也是很無奈的。
但是我的一個感覺就是,雙方的用詞是有些誤解,那為什麼會產生誤解?就是交流不夠。越交流,大家越了解就會避免誤解,避免誤解就會避免困擾。
所以為什麼我還是要過來。民進黨越不讓大家交流,我們越要大家交流,我們越要讓更多人去看看大陸。
4如果國民黨要當「小綠」 註定沒有前途
直新聞:從國民黨擔心「求和說」受影響而放棄參加海峽論壇的這個事件上看,您認為未來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中還可能會發揮積極作用嗎?
臺灣時事評論員 黎建南:國民黨一定要發揮積極作用,否則,人家就叫它「小綠」了,民進黨是「大綠」,它是「小綠」,這樣的話你還有什麼存在價值呢?
所以國民黨也要從這件事情上得到一個教訓,也希望大陸的媒體從這件事情上能得一個經驗。很多用詞用語,有的時候你感覺沒什麼,可是臺灣人感覺是很受不了的,然後再被加油添醬,再被民進黨在中間操縱的話,會造成一個很大的不良影響。
所以我就覺得說,這件事緩一緩,然後國民黨還是要加強兩岸的交流,因為真正臺灣的民間,並不希望讓蔡英文、賴清德他們的親美政策以及公然的「抗中」繼續下去。他們覺得,兩岸之間還應該往一個和平的路去走。
這個時候,國民黨還是必須要扮演這個角色,但是扮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它對自己要有信心,它也要對臺灣人民有信心。所以我認為,國民黨將來必須要發揮一些積極的作用,因為目前其他幾個政黨,它的力量實在是很不容易起到作用。
國民黨還是島內最大「在野黨」,它應該朝兩岸加強交流的方向走,以什麼方法讓臺灣人民放心,讓兩岸能夠交心,這是它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