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7 星期六 今天下午補課,老師計劃一下午都用來給同學們匯報自己的作業,按名單來,剛好我是我們班最後一位同學,就剛好躲過了這次的匯報作業,於是乎,把這本書剩下的50%的內容看完了。
看完之後我有很大的收穫,作者教我們如何去跟別人交流,如何一步一步去實踐,告訴我們好的交流者都是日常總結自己與別人的交流,積累經驗得來的,我們不用因為自己的內向而否定自己與別人更好交流的路子,好的交流者首先應該是一個好的傾聽者。
其實在交流過程中,我們更多得是去在乎別人的感受,而不是在意自己說的話對方有沒有聽明白,這是建立在你說的話不是對對方的命令,如果你不是上司或是老師什麼的。
當然了,我們也應該管好自己,我們可能不知道對方下一步要回答什麼,但我們能管控自己的行為和語言,我們在交談中要在意對方的語氣和肢體語言,把交流的中心放在對方身上,對方感到很舒服了,自然也會樂意繼續和你交流。
如果是讓自己稍微感到有點壓力的交流,我們可以在交流之前,有一個預想,然後要有一個準備,大致知道自己接下來需要說的話,然後在交流中也不至於沒有話題聊,也不會出現也尷尬的一問三不知。在這基礎上,如果跟對方已經不是第一次聊了,那麼建議在第一次的時候就用備忘錄記下來對對方的一些細節了解,這樣在以後的交流中也不會很陌生,對方也會覺得你有很認真在對待自己。
在群體中交流的建議,如果想在群體中融入交談,那麼建議最好是交談他們正在交談的內容,如果你也有所涉及的話。然後不要冷不丁的說一些和他們正在交流的話題不一樣的東西,這樣會讓他們感覺很不自在,很討厭,畢竟剛剛正聊得火熱,突然就打斷別人的交流也是很不禮貌的。
自信!要跟對方有眼神交流,偶爾點點頭,表示認同或者讚許,認真傾聽真的會讓對方十分有好感,然後表達自己的觀點的同時也不要打擊對方,有主見,理解,對某件事有自己的觀點和認知,當然自信的同時不能自負,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交談的中心還是在對方,你自信認真傾聽為對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表達環境。
做自己的同時要懂得我們無法改變對方的話語和行為,但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