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奇:誰敢說沒被它咬過?蚊中霸主白紋伊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1-01-17 騰訊網

種類眾多的蚊子,伊蚊稱王

蚊子是雙翅目長角亞目昆蟲的統稱,總共有接近3600個種類,但真正讓人深惡痛絕的蚊子種類不超過十分之一,最主要就是以下三類,第一類是身披花衣,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吸血的伊蚊;第二類是專在夜晚吸血的按蚊;第三類是默默無聞庫蚊。

其中最為龐大的一支就是伊蚊,在全球範圍內總共有近1000種伊蚊,而我國的伊蚊主要為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其中白紋伊蚊的數量是最多的,所以在我國花蚊子,毒蚊子也特指白紋伊蚊。

白紋伊蚊是極具危害性的入侵物種之一,也成為了過去近三十年世界範圍內擴散速度最快的百種生物之首。它們的毒性之強,動作之迅速,傳播疾病種類之多,在蚊界中足可以稱王。先看看它叮咬完人是什麼效果吧。

白紋伊蚊的危害性

白紋伊蚊是一種攻擊性極強的蚊子,和其他蚊子不同的是,它們既可以在白天吸血也能在晚上吸血。在白天眾目睽睽之下就敢飛到人身上吸血,這說明它們有多麼肆無忌憚。不僅如此白紋伊蚊還是眾多病毒疾病的主要傳播源,可以傳播近80種疾病,其中就包括登革熱,西尼羅病毒病,羅斯河病毒病等。

很少人敢說沒被白紋伊蚊叮咬過,普通的按蚊叮咬完,用指甲掐個十字花就能緩解不少,可是白紋伊蚊咬完的大包又痛,又熱,又癢,又腫,輕則十數天才能逐漸消腫,重則就得去醫院治療,我小時候有一次被白紋伊蚊叮到臉,整個臉腫了兩個禮拜,那種感覺實在不敢回憶。

白紋伊蚊的分布和入侵

我國主要有兩種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來自於哪裡已經不可考了,只能了解到它們遍布在澳大利亞,非洲和美洲國家等炎熱的地區。而白紋伊蚊要比埃及伊蚊擁有更強悍的適應能力,它們已經從東南亞地區入侵到全球七十多個國家,甚至在寒帶和亞寒帶都能看到白紋伊蚊的身影。

在我國白紋伊蚊已經遍布各個省份,幾十年間蔓延至全國各個地區。那它們是怎麼從東南亞地區傳入我國的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幾十年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份額逐漸增加,從東南亞進口的木材及其他原材料攜帶了部分白紋伊蚊蟲卵和蟲蛹,所以白紋伊蚊開始在我國肆虐,大舉入侵,成為最致命的「蚊害」。

白紋伊蚊的特別之處

白紋伊蚊與其他種類蚊子相比,它有許多奇特之處。白紋伊蚊對紫外線非常敏感,科學家通過觀察結果發現,當紫外線照射到白紋伊蚊,則會使它們表現得更加興奮,它們隨即便開始各種活動。例如,吸血覓食,產卵交配等。

從而發現,紫外線就相當於白紋伊蚊的興奮催化劑。它們休息的時間也非常短,在夜晚的時候白紋伊蚊依然可以叮咬吸血,其中,白紋伊蚊主要的吸血對象包括各種哺乳動物和鳥類。

白紋伊蚊和大多數其他的蚊子一樣,只有雌性蚊子才吸血,雌性蚊子會通過吸血補充自己的體力,然後產卵繁殖,而雄性蚊子主要靠吸食花蜜存活,隨後和雌性蚊子交配,並完成繁衍的使命。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白紋伊蚊在日出前兩個小時及日出後三個小時,達到吸血頻率最高峰值,隨著溫度的升高,它們吸血的頻率也會增加,白紋伊蚊還有多次吸血的習慣。

白紋伊蚊是蚊子中的速度最快的,比一般的蚊子要敏捷得多,一般人很難用手打中它。並且因為它們敢在白天吸血,所以它們注入到人身體中的防血凝因子也是最多的,叮咬的大包也是最痛最癢的。並且它們的耐寒能力非常之強,冬天以幼蟲及蛹的方式過冬。

它們多生活在居民區有水的容器內。如鋼盆,水缸,廢舊輪胎內壁處都可以進行產卵,其次它們翅膀震動頻率可以達到700mhz,這種頻率沒到蜻蜓翅膀震動頻率的一半,但能與蜻蜓一樣懸停在空中。白紋伊蚊還會懸停,折線飛行,垂直飛行,倒退飛行,180度翻滾飛行等,飛行技術高超。

白紋伊蚊攜帶了眾多疾病的病原體

白紋伊蚊是最主要登革熱病毒宿主,同時,它們還攜帶著各種細菌和病毒,大約可以傳播將近80多種左右的蟲媒傳染病。包括白紋伊蚊在內的所有種類的蚊子每年可以直接殺死將近七十萬至八十萬人,蚊子是名副其實的致命蟲害。

它們是人類最主要的生物敵人,白紋伊蚊會將登革熱病毒通過叮咬的方式傳播給健康的人群,被叮咬後,就會出現發熱,斑疹,並且伴有內出血和全身疼痛,這就是登革熱病最典型的症狀。

嚴重的登革熱病的不良反應會直接造成死亡,在6年前,我國的廣東省地區,就曾經發生過幾萬例登革熱病集體爆發的情況,最主要的傳染途徑就是白紋伊蚊的叮咬。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廣東,海南地區登革熱的發病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左右。同時白紋伊蚊還能傳播包括黃熱病、委內瑞拉馬腦炎、西尼羅、羅斯河熱、等近80種病毒性疾病,真可謂蚊蟲猛於虎。

白紋伊蚊的防治

白紋伊蚊的危害十分大,所以近年來許多科學工作者,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研究工作。我國中山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研究中心專家帶領的團隊就研究出了,可以讓蚊子感染幾種沃爾巴克氏體菌株的菌體。

如果這幾種菌體感染了白紋伊蚊,則可以使雌性白紋伊蚊絕育,從根源上滅絕白紋伊蚊。可見,我國在防治白紋伊蚊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總結

可以說白紋伊蚊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國最主要的「蚊蟲害」,它們是眾多疾病的傳染源之一,所以一定要將防蚊和驅蚊的工作進行到底。每年都有70萬至80萬的人因為蚊子傳染的疾病而失去生命,所以一定要加快防治白紋伊蚊的腳步。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刪

相關焦點

  • 傳播登革熱的蚊子—白紋伊蚊
    蚊子的種類有很多,白紋伊蚊只是其中一種,那麼你了解白紋伊蚊嗎?白紋伊蚊來自哪裡呢?去了解一下吧。  認識白紋伊蚊  白紋伊蚊,也是我們常說的「花蚊子」,在廣東暴發的登革熱就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的。  源於東南亞  目前,白紋伊蚊在我國很常見。據悉,其源於東南亞,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裡,迅速入侵到其他大陸。白紋伊蚊是東南亞和中國的常見蚊種。
  • 花蚊子到底是「何方神聖」?它為何如此兇猛?
    不知道小夥伴發現沒有,普通的蚊子在白天我們外面乘涼時,很少會攻擊人,但是,花蚊子膽子大到敢在你的注視下攻擊你。由此可見,花蚊子的攻擊性比普通蚊子確實要強得多。而且被普通蚊子和花蚊子叮咬後,痛癢感和過敏反應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別。看到這裡,許多小夥伴可能會有疑問,花蚊子到底是什麼蚊子?它為什麼這麼兇?
  • 蚊子種類上萬種,那麼咬你的蚊子到底叫什麼?
    我猜你肯定已經被蚊子咬過了吧,那你知道咬你的到底是誰嗎?如果你說,那當然是蚊子了。可是你知道,蚊子的種類可特別多,足足有數萬種,而且其中呢。有很多以搖蚊和大蚊為代表的,可謂躺著也是中槍,因為他們根本就是不吸血的。
  • 花蚊子來到中國不到50年,但人們白天已無法乘涼,它是何方神聖?
    其實,這種花蚊子來到中國的時間並不長,它到底是何方神聖呢?資料顯示,這種蚊子名叫亞洲虎紋,學名為白紋伊蚊。它最顯著的特徵是身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兇猛如老虎。一開始,白紋伊蚊只生存在東南亞地區。一開始在中國北方根本沒有這種蚊子,大概半個世紀前才傳入中國南方的一些省份,約20年前才在北方地區大量出現。
  • 昆蟲學家開發出用蚊子對付白紋伊蚊新辦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德克薩斯州昆蟲學家開發出一種對付白紋伊蚊的新辦法。白紋伊蚊能傳染許多對人類來說很危險的疾病。昆蟲學家的辦法是用另一種蚊子作為主要工具,這種蚊子的幼蟲喜歡以同類為食。
  • 一種傳播疾病的蚊子(白紋伊蚊)簡介
    一種傳播疾病的蚊子(白紋伊蚊)簡介1.一隻雌性蚊子一生大概能產卵6-8次,每次200-300粒。2.雌性蚊子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積水產卵,它體內會將卵一直保存下來,直到找到合適的地方!沒有產卵成功的雌性蚊子依然可以再次交配再次生產。
  • 滅蚊大作戰:中國一田間試驗幾乎根除傳播登革病毒的白紋伊蚊
    當地時間7月17日,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一項在中國開展的田間試驗幾乎根除了白紋伊蚊。這種方法通過將雌蚊絕育與雄蚊感染相結合,達到了控制蚊媒種群的目的。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一種全球性的攻擊型蚊子,可傳播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寨卡病毒等。
  • 三種蚊子石城猛叮人,白紋伊蚊最兇狠
    主產三種蚊子,淡色庫蚊數量最多  全世界共有2000多種蚊子,我國存在的蚊種約有300多種,這些蚊種中大多數都能傳播疾病。  專家介紹,我市主產三種能傳染疾病的蚊子:淡色庫蚊、白紋伊蚊和中華按蚊,白天活動的是白蚊伊蚊,晚上出動的是庫蚊和按蚊,辦公樓裡常見的是白蚊伊蚊。在南京城裡,從蚊子的數量來看,淡色庫蚊的家族最為龐大。
  • 花蚊子入侵,攻擊力強100倍,蚊香對它沒用,到底是何方神聖
    蚊子有很多種類,說起花蚊子,大家都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普通的蚊香對它根本就不起作用,花蚊子的起源地在東南亞,之後入侵到世界各國花蚊子只是民間的叫法,它的學名叫白紋伊蚊,黑色的身體上有白色的斑紋,在背上有一條很特別的白色條紋,與其他蚊子看上去要小一些,翅膀很窄,腿也長得很細,上面還有雪白的斑紋,胸部中間位置也有白色斑紋。
  • 以蚊治蚊,消滅蚊子
    據統計,經蚊蟲傳播的疾病達80餘種,包括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登革熱、黑熱病等。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北京蚊媒傳染病以外來輸入性病例為主,先後出現過登革熱、寨卡病毒病、黃熱病和裂谷熱等病例。哪些蚊子最厲害呢?
  • 從蚊子包看出是哪種蚊子咬了你!
    總是被蚊子咬,憎恨著可惡的「蚊子」,那麼你知不知道叮你的究竟是什麼「蚊子」呢?在一巴掌拍死它前,不妨先了解一下蚊子的種類,再「記恨」也不遲。庫蚊——家中常客庫蚊,也稱家蚊,是我國最常見的蚊子種類之一,每天潛伏在你家等待吸血的就是它了。它的特徵是翅膀較大,體色多呈淡褐色,喙與足呈深褐色,無白環或斑點。當它在人皮膚上靜止時,身體與停落面平行。
  • 中蒙邊境蚊子肆虐豬自殺 如何防花斑蚊
    「我一年四季秋褲從來沒有脫過,更別說穿裙子了。」連指導員郭玉蘭告訴記者。該連環境比較惡劣,一年有十個月都在颳風,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49.7℃;夏季,成群結隊的蚊蟲又讓人無法穿短袖和薄褲,用紗巾包住臉,戴上防蚊帽,還要套上厚厚的毛褲,就這樣蚊子還是把他們咬得渾身紅腫。  在職工首漢民家裡記者發現一座廢棄的棚圈。
  • 驅蚊實驗證明:除了花露水 蚊子遇偏方「該咬則咬」
    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實驗器材:  實驗方櫃、200餘只白紋伊蚊、各種驅蚊偏方及產品  一個70釐米見方的透明盒子,這是測試驅蚊用到的實驗方櫃,裡面足足放入200多隻白紋伊蚊,俗稱「花腳蚊」。
  • 「蚊子的江湖」:花蚊最兇成為同類中的「戰鬥機」
    白紋伊蚊:白天也叮人,深棕色或黑色,有三角形的花紋,無水、乾燥環境也能生存一段時間。研究所的王東告訴記者,蚊子江湖中也流行「分地盤」,來頭比較大的其實是「四大軍團」:淡色庫蚊、白紋伊蚊、中華按蚊和三帶喙庫蚊。其中,淡色庫蚊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最厲害的蚊子則是白紋伊蚊,咬人又痛又癢,是傳播「登革熱」的主要媒介。
  • 荷蘭有五個城市發現攻擊性很強的虎蚊!專家說未發現感染
    據媒體報導,當局認為這些蚊子是從進口的汽車輪胎或者竹子植物中傳入荷蘭的。根據NVWA的說法,發現的蚊子均未感染危險疾病,因此在這個階段傳播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但考慮到其中的風險,NVWA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
  • 蚊子越來越耐藥會假死 專家傳授避蚊之招
    消毒與媒介生物防制科工作人員楊維芳笑著說。  在實驗室中,十個白色的水盆一字排開,每個水盆裡密密麻麻地養滿了蚊子的幼蟲孑孓和蛹。這些孑孓身體細長,遊泳的時候一伸一屈。而三個小型的蚊箱裡,飛舞著無數隻蚊子。楊維芳醫師告訴記者,南京的居民家中常見的就是這兩種蚊子——淡色庫蚊和白紋伊蚊。
  • 身體誘蚊,神器抓蚊,這是一群「職業捕蚊人」
    「職業捉蚊人」最忙的季節8月的一天,經歷一場大雨後的福州,天氣晴好。這種讓人覺得舒服的天氣,在傳染病防控科黃春文副主任技師看來,也是蚊子最愛的氣候。黃春文四十出頭,是福州疾控捕蚊高手隊伍中的高手。他畢業於廈門大學,學的本是微生物專業,從2007年開始和蚊子打上了交道。他不僅是蚊子專家,還喜歡搞一些小發明,其中幾項發明已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比如抓捕成蚊的防逃逸捕蚊網。
  • 廣州:50萬隻益蚊驅毒蚊 「蚊蚊相治」防登革熱
    白紋伊蚊是廣州登革熱的主要傳播媒介。中山大學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研究出運用共生菌沃爾巴克氏體來控制和阻斷登革病毒通過蚊媒傳播的新技術,去年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進展。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從果蠅、伊蚊和庫蚊體內提取沃爾巴克氏體,並成功將其導入到登革熱媒介白紋伊蚊體內,建立了穩定的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蚊株。
  • 每周放出500萬隻中看不中用的雄「花腳」
    花蚊子叮咬率降了9成,全靠——每周放出500萬隻中看不中用的雄「花腳」出汗、暴曬、蚊子咬,在夏天的這三大煩惱裡,蚊子咬大概是最讓人頭痛的,人類與蚊子的這場戰爭,也不斷轉型升級,已經從風油精、電蚊香,上升到生物武器了:2016年和2017年蚊子的繁育季節,在中國廣州的試驗現場,科學家每周釋放出500萬隻經過「絕育」處理的雄性白紋伊蚊,隨後每周監測蚊子卵的數量和成體雌蚊子的數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