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小龍蝦還能吃嗎?咖啡能喝不?聽說吃螃蟹寶寶會畸形,吃雞蛋寶寶易過敏,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
自從懷上寶寶,孕媽們就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格外關注,尤其是孕期的飲食與營養。
今天下午,網絡醫院旗下「了不起的孕媽」舉行了第一期線下活動——「孕媽下午茶」。雖然今天雨不小,但30位孕媽還是相約下午茶,和杭州市婦產科醫院院長張治芬教授來了一場親密閨蜜趴——關於孕期營養和保健。
「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今天的活動地點是個咖啡館,作為一名資深「咖啡愛好者」張治芬院長說她懷孕時,是個咖啡愛好者,十足的吃貨,曾經也遇到過許多關於「吃」的困擾,所以對孕期飲食也研究了很多。
最終得出的心得是:食物沒有好壞,一切不要過量,不要偏食,其實都是可以吃的。
孕早期(孕1周~12周):營養攝入,清淡為主
孕初期胎兒生長並不快,所需營養有限,因而並不需要過早地大補營養品。但孕初期對胎兒發育至關重要,因此孕婦可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及富含葉酸的水果和蔬菜,這些食物約佔一日總量的60%。
「如果孕吐嚴重,那就遵循一個原則:想吃啥吃啥,能吃下啥吃啥,啥也吃不下去醫院。」張院長說,她懷孕的時候也是孕吐非常嚴重,當時就告訴自己,吃下去的一定會比吐出來的多,為了保證營養一定要吃。
等孕吐好轉,就可以儘量吃些主食、水果等易消化且營養的食物。
孕中期(孕13周-27周):葷素兼備,少食多餐
這個時候,胎兒進入迅速發育階段。隨著子宮逐漸增大或可壓迫腸胃,孕婦的食量會減少,因此建議少食多餐。
隨著胎兒的發育,母體也需要更多的熱量和足夠的蛋白質。因此孕中期飲食原則應以葷素兼備、粗細搭配為主。增加動物性食品,如:肉、蛋、禽、魚類;植物油、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攝入,以及小米、玉米、麥片等。
張院長說,孕中期與孕早期在膳食結構上相比都約各增加50g左右,以保證寶寶有充足的優質蛋白、鈣、鐵等營養元素。
孕晚期(孕28周-分娩):保證營養,控制脂肪
此時胎兒生長達到最快階段,孕媽媽應多吃含優質蛋白質、鐵和鈣的食物,如:豆漿,黃豆等豆製品,儲備足夠的鐵,少吃能量高的食物。
動物性食物也要多選擇含脂肪相對較低的肉類,如雞、魚、蝦、蛋、奶。並且保證足量的鐵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這樣既可以保證蛋白質的供給,又能控制脂肪量。
要特別注意的是,「孕期也不是吃的越多對寶寶越好,營養過剩就會引發巨大兒、難產、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張院長提醒,所以孕中晚期應每周進行體重自我監測,每周的體重增長不應超過0.3公斤。
雖然活動有100多位孕媽報名,可是現場我們只邀請了30位孕媽到現場,而沒到現場的孕媽也不用擔心,可以通過掃描「了不起的孕媽」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從菜單欄的「孕媽課堂」進入微直播,就可以看到今天活動的精彩內容啦~如果你有更多的問題也可以在公眾微信號相應版塊留言諮詢。
來源:上虞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