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突然出現了一個大的坑塘,
不斷運來混合垃圾,
看不下去了!」
近日
多位奉賢區青村鎮的村民
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
村莊的閒置土地上
突然出現了填埋垃圾的露天坑塘
腐爛植被、生活垃圾、裝修垃圾
被倒入其中
據了解
青村鎮在垃圾分類上採用網格制
垃圾回收上推進閉環管理
引入專業公司進行垃圾收運
為何還會出現村民所說的
偷倒、填埋現象?
解放日報·上觀記者進行了調查
一邊清運,一邊偷倒
青村鎮鍾家村村民俞先生(化名)舉報,11月,興青路8號附近出現兩處坑塘,不斷有人推車過來往裡傾倒垃圾,一旁就是小河和農家菜地。
12月15日,記者前往青村鎮。按照俞先生提供的線索抵達興青路斷頭處。
兩扇彩鋼板組裝的臨時大門被一根鐵索鎖住。記者踩上一旁的土坡往門內窺探,兩個10米寬、15米長的坑塘赫然出現。
△奉賢區青村鎮興青路8號附近有堆放垃圾的兩處坑塘。
快餐盒、塑料繩、工業包裝袋和其他生活垃圾堆滿一地,一直延伸至坑塘內,一位年邁的拾荒者正站在垃圾中央挑揀。
右側3米深的坑塘內滿是黑色的汙水,兩側新開挖的土層內也能看到夾雜著白色垃圾。坑塘的另一頭,一堆白色包裝袋傾瀉而下,看起來剛倒入不久;
左側的坑塘內相對「乾淨」,零散垃圾似乎已被清理,只剩下幾件木框、木板和焦糖色的工業廢料石塊,連坑塘內的積水都只呈現裹挾著土壤顆粒的渾濁黃色。
△有拾荒者在垃圾堆場搜羅回收物品。
在拾荒老人提示下,記者繞道從上隧路往東走,進入一處廠區後門,拐入一條村道,攀爬上土坡才靠近了坑塘,得以看清楚全貌。
坑塘深約2米,周圍種植有竹林。再細看坑塘內,泛黃的碎泡沫塊漂浮在汙水上,紅磚色工業粉末染紅一片,餐飲溼垃圾泛出惡臭,一個個鼓鼓囊囊的編織袋躺在土坡上……
△坑塘內垃圾中含有磚紅色的工業廢料。
據周邊村民回憶,2017年左右村委會開挖了這兩處坑塘,倒進來各色垃圾並覆平,每到夏天便惡臭難聞。多次舉報後,11月份開始有專人將垃圾清理出來,沒想到這兩天又有垃圾回潮。
拾荒老人則透露,工業垃圾就來自周邊各廠,生活垃圾則可能來自租住在附近的工人。在他看來,這些都和之前坑塘內的垃圾一樣,「放一會,再裝走」。
垃圾中轉站旁設違規偷倒點
一邊忙著清運,一邊又來偷倒,何時是個頭?
在青村鎮,這樣的零散、小型的填埋點不止一處。青村鎮星南村村民也舉報,北面耕地附近也出現一個大坑塘,並且有挖掘機正在往裡填入混合垃圾。
按照居民所指的位置,記者從星火公路拐入錢橋東路,經過青村兩網融合分揀中心。從道路盡頭下車,沿著泥路走過200米,經過一處桃樹林,2米多高的土坡和坑塘出現了。周邊是寬闊的耕地上,散落的各色塑膠袋表明這裡的垃圾存量不少。
△奉賢區青村鎮星南村附近的坑塘點位於錢橋東路東端的一處閒置空地。
△坑塘內積累了不少黑水,坑塘口鋪滿了混合垃圾。
走近一看,這個坑塘約有25米寬15米長,底部是黑黢黢的汙水,兩側翻出來的泥土都十分乾淨。同樣是形形色色的垃圾混雜在一起,仔細觀察,卻不得不注意到份量不少的雜草、秸稈、樹枝。坑塘內有不少廢舊衣被、家具等垃圾,垃圾上還沒有泥點泥漿,說明剛倒入不久。
一臺挖掘機停在一旁,履帶下方纏滿了塑料薄膜。繞過挖掘機,眼前是一條50米長的「垃圾帶」:
空氣中開始飄來濃重的酸腐味,蚊蠅密密麻麻爬在餐廚垃圾上,稍一靠近,便飛到記者身上。堆疊成一個個小山包的碎海綿、化肥編織袋、碎玻璃……一度無處下腳。
雖然坑塘位置離村莊有一定距離,但周圍仍有村民在種植蘿蔔、桃子等作物,是南星村的耕地範圍。
△一臺挖掘機停靠在坑塘邊。
△沿著泥路堆放約50米長的「垃圾帶」。
這些垃圾是否與青村兩網融合分揀中心相關?
記者向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詢問,對方表示,中心內有足夠的收運垃圾的技術和能力,並不需要另外設置堆放點。據他觀察,至少一個月前就出現了這個坑塘,「明擺著是要填埋了。」
青村鎮回應:
兩個點位已完成清運處理
記者前往青村鎮政府了解村莊內「垃圾坑塘」來由。
網格化中心幹毓斌主任看到記者拍攝的照片後,對垃圾坑塘的出現也頗為驚訝。他認為,不排除這些坑塘是村裡的臨時堆放點,垃圾是一時難以細分的毛垃圾,「不過即便是臨時的垃圾堆放點,也需要經過規劃、環保、水務部門審批同意,還要按要求分類、平整和覆土。」
12月15日下午,鎮相關部門及鍾家村村委會聯合組織環衛保潔人員來到興青路8號坑塘,判斷為垃圾偷倒造成。
鍾家村村委會在前期的環境整治工作中,針對該點位進行了垃圾分類並處置清理,但因點位周邊的隔離鐵絲網破損,沒有及時修補,故在整治後又出現偷倒垃圾返潮。
而奉賢區青村鎮錢橋東路東側存在垃圾堆放現象,經鎮相關部門核實,該處原本為地勢低洼形成的一個自然水塘,因近期南星村處於推進美麗鄉村創建及和美宅基復檢階段,農戶拆前屋後環境整治過程中產生較多廢棄垃圾,故將該點位作為一處垃圾臨時集中堆放點,待分揀分類後,再集中分運至點位旁邊的青村鎮兩網融合中轉站處置。因點位周邊管理不夠到位,出現隨意傾倒、偷倒垃圾現象。
12月16日,鎮相關部門及當地村委對兩處坑塘基本完成了垃圾清運,並進行了覆土恢復。
青村鎮是奉賢區最早啟動鄉村規劃的村鎮,今年6月,在《臨港新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中還被定位為「青村水韻片區」。
沿路走來,記者既能看到帶有水井的江南風情小院,又能領略整飭一新的古宅老橋。
美麗鄉村建設的整治成果斐然
但如何處理大量整治產生垃圾
一直是農村面臨的難題
本報也曾報導過崇明區將「五棚整治」產生垃圾埋入農田的亂象,整治垃圾臨時堆放點未分類未分揀、管理不到位等問題看來有一定普遍性。
建議郊區各個鄉鎮在推進整治過程中加大規範和督促力度。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