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一前夕,我去參加文藝活動。活動結束後,我在校門口等車,這時正逢學校放學時機,也是人車相擁如潮的下班高峰期,此時的校門口車水馬龍,同學們在班長的帶領下,排著隊歡呼雀躍地湧出校園。
校門口的斑馬線旁,站著一位維護秩序的警察叔叔,他身材墩實,前額很寬,額頭上清晰地刻著三條深深的皺紋,皺紋裡似乎藏著嚴峻的經歷和飽經滄桑的風吹雨淋。他說話聲音雖不高可聽起來鏗鏘有力,「同學們,排好隊要守秩序,看好車輛不能亂行,誰要不守規矩,別怪我不講情面」。叔叔一邊招呼著一邊不停地指揮著來往如梭的電動車隊伍和行人,協助同學們安全過馬路。
突然間,隊列裡跑出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濃眉下的一雙大眼睛清澈明亮,左臂上戴著紅袖章,上面「值日」兩個字似乎更能詮釋他略沾塵土的臉上那汗水流淌的痕跡。他迅速跑到警察叔叔面前捏著鼻子怪聲怪氣地喊:「熱水瓶,你上下一樣粗,多像我家的熱水瓶」,說完又跑回隊列。隊列中的小女孩說:「大朋,不能給叔叔起外號」。調皮的大朋看叔叔一臉嚴肅沒表情,又一次從隊列中跑出來湊上前去說:「我就不守規矩,試試你暖水瓶有多能」。說完手舞足蹈,歡蹦亂跳好似一匹小野馬。
而就在這一剎那間,在大朋毫無預防的瞬間,一輛電動車駛來,騎車的小夥子驚詫之時眼睜睜看著就要撞上去,大朋抱著頭:「啊!」 「吱」的一聲刺耳的剎車聲,隨著「咔嚓」一聲響,周圍的人都震驚了!警察叔叔用肩膀去擋電動車保護大朋被撞倒在樹旁,騎電動車的小夥子也一同倒在路上,路上的行人驚得目瞪口呆。叔叔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幫著小夥子扶起了電動車,語氣嚴厲地批評他:「撞著孩子怎麼辦?如果是你小孩子撞著你心疼不?」小夥子忙低頭認錯。而大朋愣在一旁半天才回過神來,跑過來囁嚅著說:「叔叔,你肩膀疼不疼?」叔叔仍一臉嚴肅地說:「小學生為啥不守規矩?回家認真寫檢討,寫不深刻就拿你做不守規矩的小典型。」
而後,警察叔叔那憨厚忠實的身影又穿梭於車輛和行人秩序維護的忙碌中。周圍的人駐目稱讚,被他捨身保護小學生的行為而感動。
像這樣的交警遍及市區的街道和十字路口,他們不畏嚴寒風雨酷暑,為給每一位行人送一份安全,時刻以飽滿熱情的精神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全國就掀起了「全國交警學濟南」的熱潮,那時我還是一名學生,對濟南交警的與眾不同只是聽說或看過一些宣傳片,這些年我定居濟南,親身感受到了濟南交警在自身形象、規範執法、為民服務、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精細化和標準化。行車禮讓斑馬線、潮汐車道、逆向可變車道都是濟南交通管理在推進城市道路交通勤務機制改革中在全國起著率先垂範的作用,為這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城增加了靚點。濟南交警已經成為濟南最具人文魅力的城市名片,濟南交警精神更是影響全國。
寫到這裡,我的腦海冒出一個問號,當初全國交警學濟南是學什麼?查閱網上一些資料,沒有具體的內容。我問同事小劉,全國交警學濟南學什麼?他說,他認識當年女交警形象的標杆,我們可以約她吃飯,你向她請教。時間就定在了周六。
我提前去了約定的地點,等候這位全國交警學習的楷模。一見這位女交警標杆,讓我喊她王姐。王姐性格幹練,英姿不減,六年的軍旅生涯和二十年警齡的歷練,成就了她一身正氣和正直中不失熱情的性格,當年全國交警學濟南時,「半邊天」「東方之子」等諸多媒體採訪的女交警代表、《中國警察》等雜誌的封面人物。我跟王姐說了我的想法,她很高興,鼓勵我說,交警是一個艱苦的職業,能有人沉下心來寫,不管是專業還是業餘,能寫就是對交警很好的宣傳,交警的社會面廣,其間發生的感人故事也很多,是值得歌頌的行業。
我們邊吃邊聊,起初時我的拘謹情緒逐漸消失。王姐跟我講了九十年代全國交警學濟南的來龍去脈,講了交警隊的一些細節,從1995年濟南市交警隊以執法規範化建設為抓手,組織一批精兵強將學習,以軍事化的標準要求隊員苦練基本功,外樹形象,內強素質。講到當年五一節那天全市交警以統一服裝、統一動作、統一用語上崗,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當時的城市情景,一夜間濟南交警以新時期公安交警的良好形象為標準, 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工作崗位上,並迅速成為全國公安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全國來參觀學習的絡繹不絕,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又講到1997年11月26日,濟南交警被國務院授予「嚴格執法、熱情服務交警支隊」榮譽稱號,成為濟南交警最高榮譽。使得「濟南交警」效應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掀起「全國交警學濟南」熱潮。
我聽得如痴如醉,王姐的語氣中洋溢著內在敬業美,並說往後帶我去參觀交警隊,體驗一線交警的生活。我說,寫作只是我的業餘興趣,不是專業作家,別搞動作太大了,寫不好多難為情。
我對王姐在任女子交警隊長時十幾年如一日堅持每天站頭一班崗的敬業精神所欽佩,在節假日和嚴寒酷暑一天最難耐的時間都是領導站崗,這也是全國交警學濟南的其中形象之一。感動之餘,在愉悅的氣氛中我不用旁人相勸也端起了酒杯,在觥籌交錯和紅酒微燻的朦朧中,腦海中成型了我要寫文章的題目與脈絡結構。回家後,我迫不及待打開電腦,一口氣寫完了我心中所感。
夜已深,窗外飄起了小雨。
我反覆讀了幾遍完稿的文章,覺得缺乏我與交警實際打交道的情節。仔細回想,記憶中好像沒有這方面的印記。
第二天一大早,我獨自開車去30公裡外的五峰山,為的是釋放一周的憋屈飽覽大自然的美景。一路上腦子裡影影綽綽還在琢磨那篇文章。在高速出口處,我被交警左臂上抬的手勢叫停,緊接著雙臂擺動指揮我靠邊停,一個標準的敬禮後說:「同志,請出示您的行車證和駕駛證」。我趕快遞上去,心裡有些我納悶。他看了看說,我的車脫審了,已報警,請接受處罰,罰款150元,扣1分。我只管開車,還不知道車需要審。
真是無巧不成書,心想,這機會難得,是我考驗濟南交警的時候了。我說,我直接給你發200元的紅包別扣那1分了?交警很嚴肅地說:「對不起!我們是在執法,按規定執行」。我又說,我朋友在交警隊,讓他跟您打個招呼?他表情冰冷地回答他們上班時間不接電話。我心想,你真是個「暖水瓶」。看來我只能老實接受處罰了。
親身經歷了濟南交警執法的嚴格和溫暖的交管服務,也見證著濟南這座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的步伐。感激交通智能化管理的友情提醒,要不然我整天自己開車亂跑,車真要是長時間脫審出點故障可就晚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濟南交警的服務也不斷改革,從九十年代全國交警學濟南到現在,歷任的領導都不斷提出了不同時期的治理口號,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智慧強警,堅持服務提質增效,為建設濟南「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著交警的力量。
如今,濟南交警已成為濟南最具人文魅力的城市名片,濟南交警精神更是影響全國。「讓出行更安全、交通更順暢」成為每一位交警人不變的初心。
時代在變,道路在變,城市在變,濟南交警作為城市管理的踐行者之一,永葆著「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和宗旨」。
我心想,交警這種規範執法和熱情助人的高尚品德還真像暖水瓶,外冷內暖。(文/竇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