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口的「暖水瓶」

2020-12-22 中國山東網

去年六一前夕,我去參加文藝活動。活動結束後,我在校門口等車,這時正逢學校放學時機,也是人車相擁如潮的下班高峰期,此時的校門口車水馬龍,同學們在班長的帶領下,排著隊歡呼雀躍地湧出校園。

校門口的斑馬線旁,站著一位維護秩序的警察叔叔,他身材墩實,前額很寬,額頭上清晰地刻著三條深深的皺紋,皺紋裡似乎藏著嚴峻的經歷和飽經滄桑的風吹雨淋。他說話聲音雖不高可聽起來鏗鏘有力,「同學們,排好隊要守秩序,看好車輛不能亂行,誰要不守規矩,別怪我不講情面」。叔叔一邊招呼著一邊不停地指揮著來往如梭的電動車隊伍和行人,協助同學們安全過馬路。

突然間,隊列裡跑出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濃眉下的一雙大眼睛清澈明亮,左臂上戴著紅袖章,上面「值日」兩個字似乎更能詮釋他略沾塵土的臉上那汗水流淌的痕跡。他迅速跑到警察叔叔面前捏著鼻子怪聲怪氣地喊:「熱水瓶,你上下一樣粗,多像我家的熱水瓶」,說完又跑回隊列。隊列中的小女孩說:「大朋,不能給叔叔起外號」。調皮的大朋看叔叔一臉嚴肅沒表情,又一次從隊列中跑出來湊上前去說:「我就不守規矩,試試你暖水瓶有多能」。說完手舞足蹈,歡蹦亂跳好似一匹小野馬。

而就在這一剎那間,在大朋毫無預防的瞬間,一輛電動車駛來,騎車的小夥子驚詫之時眼睜睜看著就要撞上去,大朋抱著頭:「啊!」 「吱」的一聲刺耳的剎車聲,隨著「咔嚓」一聲響,周圍的人都震驚了!警察叔叔用肩膀去擋電動車保護大朋被撞倒在樹旁,騎電動車的小夥子也一同倒在路上,路上的行人驚得目瞪口呆。叔叔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幫著小夥子扶起了電動車,語氣嚴厲地批評他:「撞著孩子怎麼辦?如果是你小孩子撞著你心疼不?」小夥子忙低頭認錯。而大朋愣在一旁半天才回過神來,跑過來囁嚅著說:「叔叔,你肩膀疼不疼?」叔叔仍一臉嚴肅地說:「小學生為啥不守規矩?回家認真寫檢討,寫不深刻就拿你做不守規矩的小典型。」

而後,警察叔叔那憨厚忠實的身影又穿梭於車輛和行人秩序維護的忙碌中。周圍的人駐目稱讚,被他捨身保護小學生的行為而感動。

像這樣的交警遍及市區的街道和十字路口,他們不畏嚴寒風雨酷暑,為給每一位行人送一份安全,時刻以飽滿熱情的精神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全國就掀起了「全國交警學濟南」的熱潮,那時我還是一名學生,對濟南交警的與眾不同只是聽說或看過一些宣傳片,這些年我定居濟南,親身感受到了濟南交警在自身形象、規範執法、為民服務、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精細化和標準化。行車禮讓斑馬線、潮汐車道、逆向可變車道都是濟南交通管理在推進城市道路交通勤務機制改革中在全國起著率先垂範的作用,為這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城增加了靚點。濟南交警已經成為濟南最具人文魅力的城市名片,濟南交警精神更是影響全國。

寫到這裡,我的腦海冒出一個問號,當初全國交警學濟南是學什麼?查閱網上一些資料,沒有具體的內容。我問同事小劉,全國交警學濟南學什麼?他說,他認識當年女交警形象的標杆,我們可以約她吃飯,你向她請教。時間就定在了周六。

我提前去了約定的地點,等候這位全國交警學習的楷模。一見這位女交警標杆,讓我喊她王姐。王姐性格幹練,英姿不減,六年的軍旅生涯和二十年警齡的歷練,成就了她一身正氣和正直中不失熱情的性格,當年全國交警學濟南時,「半邊天」「東方之子」等諸多媒體採訪的女交警代表、《中國警察》等雜誌的封面人物。我跟王姐說了我的想法,她很高興,鼓勵我說,交警是一個艱苦的職業,能有人沉下心來寫,不管是專業還是業餘,能寫就是對交警很好的宣傳,交警的社會面廣,其間發生的感人故事也很多,是值得歌頌的行業。

我們邊吃邊聊,起初時我的拘謹情緒逐漸消失。王姐跟我講了九十年代全國交警學濟南的來龍去脈,講了交警隊的一些細節,從1995年濟南市交警隊以執法規範化建設為抓手,組織一批精兵強將學習,以軍事化的標準要求隊員苦練基本功,外樹形象,內強素質。講到當年五一節那天全市交警以統一服裝、統一動作、統一用語上崗,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當時的城市情景,一夜間濟南交警以新時期公安交警的良好形象為標準, 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工作崗位上,並迅速成為全國公安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全國來參觀學習的絡繹不絕,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又講到1997年11月26日,濟南交警被國務院授予「嚴格執法、熱情服務交警支隊」榮譽稱號,成為濟南交警最高榮譽。使得「濟南交警」效應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掀起「全國交警學濟南」熱潮。

我聽得如痴如醉,王姐的語氣中洋溢著內在敬業美,並說往後帶我去參觀交警隊,體驗一線交警的生活。我說,寫作只是我的業餘興趣,不是專業作家,別搞動作太大了,寫不好多難為情。

我對王姐在任女子交警隊長時十幾年如一日堅持每天站頭一班崗的敬業精神所欽佩,在節假日和嚴寒酷暑一天最難耐的時間都是領導站崗,這也是全國交警學濟南的其中形象之一。感動之餘,在愉悅的氣氛中我不用旁人相勸也端起了酒杯,在觥籌交錯和紅酒微燻的朦朧中,腦海中成型了我要寫文章的題目與脈絡結構。回家後,我迫不及待打開電腦,一口氣寫完了我心中所感。

夜已深,窗外飄起了小雨。

我反覆讀了幾遍完稿的文章,覺得缺乏我與交警實際打交道的情節。仔細回想,記憶中好像沒有這方面的印記。

第二天一大早,我獨自開車去30公裡外的五峰山,為的是釋放一周的憋屈飽覽大自然的美景。一路上腦子裡影影綽綽還在琢磨那篇文章。在高速出口處,我被交警左臂上抬的手勢叫停,緊接著雙臂擺動指揮我靠邊停,一個標準的敬禮後說:「同志,請出示您的行車證和駕駛證」。我趕快遞上去,心裡有些我納悶。他看了看說,我的車脫審了,已報警,請接受處罰,罰款150元,扣1分。我只管開車,還不知道車需要審。

真是無巧不成書,心想,這機會難得,是我考驗濟南交警的時候了。我說,我直接給你發200元的紅包別扣那1分了?交警很嚴肅地說:「對不起!我們是在執法,按規定執行」。我又說,我朋友在交警隊,讓他跟您打個招呼?他表情冰冷地回答他們上班時間不接電話。我心想,你真是個「暖水瓶」。看來我只能老實接受處罰了。

親身經歷了濟南交警執法的嚴格和溫暖的交管服務,也見證著濟南這座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的步伐。感激交通智能化管理的友情提醒,要不然我整天自己開車亂跑,車真要是長時間脫審出點故障可就晚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濟南交警的服務也不斷改革,從九十年代全國交警學濟南到現在,歷任的領導都不斷提出了不同時期的治理口號,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智慧強警,堅持服務提質增效,為建設濟南「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著交警的力量。

如今,濟南交警已成為濟南最具人文魅力的城市名片,濟南交警精神更是影響全國。「讓出行更安全、交通更順暢」成為每一位交警人不變的初心。

時代在變,道路在變,城市在變,濟南交警作為城市管理的踐行者之一,永葆著「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和宗旨」。

我心想,交警這種規範執法和熱情助人的高尚品德還真像暖水瓶,外冷內暖。(文/竇改林)

相關焦點

  • 暖水瓶中暗藏玄機|第一個暖水瓶的誕生
    點擊關注我們我國最早的暖水瓶出現於北宋後期這種暖水瓶也稱「暖水釜」宋徽宗有一次突發奇想,讓細口紫琉璃瓶裡面塗附水銀在宋代的餐飲業中,小販們晚上出門「提瓶賣茶」已成為一種獨立的行當,所用的「瓶」就是保溫的暖水瓶。《茶錄》中記載:「凡欲點茶,先須燲令熱,冷則茶不浮。」這也在一個側面證明了暖水瓶在當時的存在,如果沒有暖水瓶,如何鬥茶? 當時的暖水瓶是用玻璃做內膽,外面裹上水銀。
  • 如何挑選暖水瓶?
    我們日常生活裡面暖水瓶是一個重要的喝水工具,暖水瓶購買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的技巧,現在的商店裡面暖水瓶質量參差不齊,要想買到一個好的暖水瓶,需要你有鑑別的本事,今天我把自己的本事告訴大家。第二、暖水瓶的好壞,我們還需要看暖水瓶的口部焊接,如果焊接的點看起來平滑一致那麼就是很不錯的暖水瓶,因為這關係到喝水時的感覺是否舒適,大家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 暖水瓶的啟示
    清風徐來歲月香2020-12-17 12:45:35原創 徳耀天地 德耀守望 今天暖水瓶是普通家庭裡面一件普通的生活器具。儘管現在有很多五花八門非常智能的飲水機,但是暖水瓶的地位還是不可替代的。泡茶、泡腳,做菜,燒飯,常常還是從暖水瓶倒水更實用,更便捷。家庭每一個成員每天都從暖水瓶倒水,已經成為習慣,理所當然,而且非常自然。如果突然有一天,水瓶倒不出水了,你會不會很奇怪,覺得不可思議,會不會稍稍不開心?甚至會不會很惱火?
  • 鄉情散文:竹皮暖水瓶
    暖水瓶,是誰都不陌生的日常生活用品。現在,隨著自動熱水機的普及,人們使用的越來越少。特別是被稱為暖水瓶祖宗輩的竹皮暖水瓶,更是少之又少,只能在反映以前時代生活的影視作品中偶爾能夠看到,勾起老一輩人一段溫馨回憶和現在青年人充滿好奇。
  • 科學小知識之保溫的暖水瓶
    我們通常用的暖水瓶與外界並不相通,自然就不存在熱對流。再者,暖水瓶的瓶膽,表面是鍍銀的,使得整個表面看起來非常光滑並且像一面鏡子,這樣就可以將熱輻射給反射回去,有效阻止了熱輻射散失熱量。最後,瓶膽是由兩層玻璃製成的,中間夾層裡的空氣被抽掉後,裡面就形成了真空。真空是不容易傳熱,使得暖水瓶內外不容易發生熱量交換,也就是阻斷了熱傳導散失熱量。
  • 暖水瓶和不鏽鋼鍋的清除方法
    暖水瓶清潔方法,把雞蛋殼敲碎,裝在暖水瓶,用熱水上下搖晃,過一會後,水垢就會清洗乾淨。在暖水瓶裡倒半瓶開水,在水裡放適量的小蘇打粉,輕輕搖晃一會。瓶裡的水倒掉,水垢就會消失不見。在開水裡放入一湯勺鹽,浸泡在暖水瓶裡,大約十分鐘後,用清水衝洗一遍,瓶子裡的內膽就會煥然一新。
  • 暖水瓶爆炸 震壞玻璃窗
    晚報訊昨天傍晚5時左右,定西路768弄某號一戶業主家的兩個暖水瓶突然發生爆炸,所幸當時暖水瓶附近沒有人,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記者趕到現場時,發現該住戶家的一扇玻璃窗被炸得粉碎,外牆下的地面上滿是碎玻璃,清掃人員正在進行現場清理。
  • 兩會圖文故事:「古董」暖水瓶的新關懷
    新華網孫巍攝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劉軍、翟子赫)撕開封口,加入調料,提起邊上一把鏽跡斑斑的暖水瓶注入熱氣騰騰的開水,這便是本網記者們忙碌一上午後的「美味午餐」。在人民大會堂的新華網前方報導中心,兩把看似老古董一般的暖水瓶成為同事們使用頻率最高、最貼心的「夥伴」。
  • 安徽高校學子開展暖水瓶塗鴉活動 暖瓶也有「個性身份證」
    圖為學生繪製的暖水瓶塗鴉。這一聲驚呼吸引了不少路過的同學,他們紛紛上前,議論著展板上的圖樣,挑選著自己想要畫在暖水瓶上的圖案。  「去年也來給暖瓶穿上了美美噠衣服,不僅漂亮,而且好認。但是去年是志願者們給我畫的,而且那隻暖瓶後來摔壞了。今年我要自己動手,讓我的暖水瓶成為獨一無二的。」DIY區自己動手塗鴉的許慧作畫之餘向記者介紹說。
  • 小小的暖水瓶是怎樣保溫的?其原理利用了多種傳熱手段
    小小的暖水瓶是怎樣保溫的?其原理利用了多種傳熱手段暖水瓶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從大的暖壺到小的暖水杯,它們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們可以用它泡咖啡,沏茶水,泡泡麵,早晨起來洗臉。那麼讀者朋友們是否知道為什麼暖水瓶有那麼強大的保溫效果?好的暖水瓶為什麼在一天一夜后里面的水還會燙人?暖水瓶可以用來儲存冰塊麼?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暖水瓶保溫的秘密。在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暖水瓶的作用就是"保存熱量"。如果用準確的說法,他的作用其實是減小換熱,將熱戀損失降到最小。那麼如何做到減少熱量損失呢?這就要從熱量傳遞的三種方式說起。
  • 大媽帶「暖水瓶」鑑寶,稱是清朝的寶貝,專家:蓋子找到再報價!
    大媽帶「暖水瓶」鑑寶,稱是清朝的寶貝,專家:蓋子找到再報價!中華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不少歷史文化,除此之外還留下了很多非常具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和價值連城的古董。但是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和無數次朝代的更替,這些寶貝都散落在人間,有些尚未被發掘。
  • 宿遷:暖水瓶從天而降砸穿車前蓋
    王女士男友說,當時,他趕緊下來查看,發現汽車的前蓋已經被砸穿,受損面大約為成年人的手掌大小,而暖水瓶也蹦到幾米開外,他立馬打電話給了王女士。「那個時候正好樓上還有人在吵架,所以我們推測人家兩口子吵架,給水瓶扔了下來,當時我男朋友已經報了警。」王女士說。
  • 暖水瓶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是用什麼材料製作而成的?
    在中國古代,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有了類似這樣的發明,只不過當時叫暖水瓶也叫「暖水釜」,具有一定的保溫性,其形制和現在的也有所不同。據史料記載,北宋時期就已經開始製作並使用了。《夷堅志》中記載:「張虞卿者,文定公齊賢裔孫,居西京伊陽縣小水鎮。得古瓶於土中,色甚黑,頗愛之,置書室養花。方冬極寒,一夕忘去水,防為凍裂。明日視之,凡他物有水者皆凍,獨此瓶不然。
  • 廢舊暖水瓶別再扔掉了,教你一招將它變廢為寶,實用又省錢!
    像這種老式的暖水瓶大家應該都見過吧,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一個這樣的暖水瓶。那個時候,我們那裡叫暖壺。它的外觀是塑料的,瓶塞是用軟木做的,現在大家家裡都是用的新式的保溫壺了,廢舊的暖水壺不知道你家還有嗎?放在家裡也佔空間,扔掉又太可惜了。其實我們簡單改造一下,就能夠將它變廢為寶了。
  • 上個禮拜,我把我媽的暖水瓶給扔了……
    上個禮拜,對,沒錯,就是上個禮拜,我把我媽用了快三十年的暖水瓶給扔了。上個圖,就是這樣的老式暖水瓶,又破又舊,還用著會時不時掉渣的軟木塞來保溫。這個暖水瓶在我家可有年頭了,我記得小時候就有。隨著家裡物品的更新換代,家裡面智能恆溫的電熱水壺也有,隨喝隨煮的電水壺也有,開蓋即飲的礦泉水也有。可我媽,這個號稱走在時代前沿的老年精英婦女,就是抱著她的暖水瓶不肯撒手。
  • 保溫瓶的前身竟然是在廢墟中發現的,我國在北宋就出現了暖水瓶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粘貼,違者必究】文/冉月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也離不開保溫瓶,保溫瓶的縮小版就是保溫杯,每一件現代生活中的用品都是有著悠久的歷史的,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保溫瓶可追溯到古羅馬,在廢墟中就這樣發現了暖水瓶的前身
  • 濱州警察蜀黍被自製「暖水瓶」小朋友感動了
    她是濱州警察蜀黍這幾天一直在尋找的人,她是寒風中和媽媽一起給路口執勤的警察蜀黍送自製「暖水瓶」的暖心小市民!12月5日晚上8:30,在濱州市區黃河三路渤海十一路執勤的民警郭偉收到一個讓他驚喜的「禮物」。
  • 大學生為暖水瓶穿「新衣」 成校園風景線
    原標題:大學生為暖水瓶穿「新衣」 成校園風景線   據悉,此次暖水瓶塗鴉活動共製作水瓶421個,特色鮮明的活動風格吸引了來自濱湖校區7個院的學生踴躍參與,惠及數百名學生。加上往屆塗鴉的作品,穿上「衣服」的暖水瓶在校園裡隨處可見。成為最溫馨的校園風景。   「我們這次活動以『濱心玉湖,溫暖彩繪』為主題,旨在彰顯當代大學生的多彩風貌,創造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 市民吃火鍋到一半暖水瓶炸裂 內膽四散驚呆食客
    可是西安市民李女士卻說,昨天(12月27日)晚上,她和家人一起在西安小寨附近一家火鍋店吃飯時,放在一旁的一個暖水瓶突然炸裂,四散的水壺內膽和熱水四濺,那麼這件事有沒有造成人員受傷,現在是怎麼處理的呢? 李女士說,昨天晚上6點多,她和母親、弟弟帶著剛滿一歲的孩子到西安小寨附近一家火鍋店吃飯,沒想到剛吃到一半突然發生了意外。
  • 稀飯裝暖水瓶悶成乾飯
    然後又煮好了雞蛋,準備好紅糖,將煮好的稀飯裝進暖水瓶,便直奔醫院。到醫院,看到愛人那虛弱的樣子,很心疼,忙遞上剝好的雞蛋,接著去往碗裡倒稀飯,結果怎麼也倒不出來了。鄰床一位伺候兒媳婦的大媽過來看了看,笑道:「你這哪裡是熬稀飯,是悶小米乾飯啦。」  原來,我把米下多了,稀飯本來就稠,又在暖瓶裡一悶,結果就倒不出來了。我只好用小勺子往外掏,再倒上開水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