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水瓶的啟示

2020-12-19 清風徐來歲月香

清風徐來歲月香2020-12-17 12:45:35

原創 徳耀天地 德耀守望 今天

暖水瓶是普通家庭裡面一件普通的生活器具。儘管現在有很多五花八門非常智能的飲水機,但是暖水瓶的地位還是不可替代的。泡茶、泡腳,做菜,燒飯,常常還是從暖水瓶倒水更實用,更便捷。

家庭每一個成員每天都從暖水瓶倒水,已經成為習慣,理所當然,而且非常自然。

如果突然有一天,水瓶倒不出水了,你會不會很奇怪,覺得不可思議,會不會稍稍不開心?甚至會不會很惱火?

這個時候你開始會想,今天怎麼沒有水,水是誰燒的,誰裝的。原來,總有一個人在默默的天天燒水。

渴了,拿起水瓶就可以倒出水喝,是不是很舒服,很幸福。如果有一天倒水時,感覺水不怎麼燙了,不正常了,你會不舒心;再過幾天,倒出來的是涼水,或者根本就倒不出水了,你會很不開心。

這個燒水的人已經走了,你會不會很失望,會不會很沮喪。也許你會想,走就走了吧,反正我自己也會燒。

但當你滿身疲憊的邁入家門,又餓又渴,拿起水瓶倒不出一滴水來,會不會黯然神傷,一種孤寂的心情會不會一起湧上心頭。

做人要日日有所反思,知道滿足;做人更要時時有所感動,懂得回報。最怕習以為常,貪得無厭;最怕心安理得,麻木不仁。

常懷一顆律己之心做好自己,思想才不會麻木,人間才會溫暖;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對待他人,心靈才不會孤寂,世界才會芬芳。

不僅知道會從暖水瓶裡倒水,用水;更要學會動手燒開水,裝開水;不僅知道給自己倒杯水,更要知道給師長倒杯水。當你喝著熱水或許是炎炎夏天,解了渴;或許是隆隆寒冬,感受到了溫暖;你千萬要知道熱水是從哪裡來的,你喝的不是自來水。

飲水思源,是做人的基本意識,或叫常識,知恩圖報,是做人的基準,或曰基礎。一個心懷感恩的人,身邊之人皆是良人,恩人;一個心存感動的人,所處之地皆有善緣,溫暖。

人與人,人與動物的差異就在於思想與情感的差異。其實動物的思想深度可能不如人,但動物對情感的執著專一,往往是人所不能比擬的。

一個高尚的人,偉大的人與平庸之人的差距實質上就是情感的差異。「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先生於1931年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答客誚》中的句子,充分表達了先生對待情感的態度。只不過是不同的人的情懷格局有大有小而已,一個冷若冰霜的人是無論如何也成為不了良人、善人,更不可能成為偉人。

做人對自己要多一些自律,對他人多一些寬容;要有豁達心胸,要有家國情懷;要克己復禮,仁愛天下。經常拋棄一些抱怨,準備接受更多開心;及時刪除一些難過,利於容納更多快樂;徹底清除所有晦氣,積極接收一切幸運;封存苦難歷史,擁抱美好未來。

暖水瓶本身不能自來水,也不能產生溫暖,只能容納熱水,儲存溫暖,要把暖水瓶使用好,把它的功能發揮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它的能量來自於大家的奉獻。

有了眾人拾柴火焰高,才有了人從喝冷水到喝各種熱飲的根本轉變。

相關焦點

  • 暖水瓶中暗藏玄機|第一個暖水瓶的誕生
    點擊關注我們我國最早的暖水瓶出現於北宋後期這種暖水瓶也稱「暖水釜」宋徽宗有一次突發奇想,讓細口紫琉璃瓶裡面塗附水銀在宋代的餐飲業中,小販們晚上出門「提瓶賣茶」已成為一種獨立的行當,所用的「瓶」就是保溫的暖水瓶。《茶錄》中記載:「凡欲點茶,先須燲令熱,冷則茶不浮。」這也在一個側面證明了暖水瓶在當時的存在,如果沒有暖水瓶,如何鬥茶? 當時的暖水瓶是用玻璃做內膽,外面裹上水銀。
  • 如何挑選暖水瓶?
    我們日常生活裡面暖水瓶是一個重要的喝水工具,暖水瓶購買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的技巧,現在的商店裡面暖水瓶質量參差不齊,要想買到一個好的暖水瓶,需要你有鑑別的本事,今天我把自己的本事告訴大家。第二、暖水瓶的好壞,我們還需要看暖水瓶的口部焊接,如果焊接的點看起來平滑一致那麼就是很不錯的暖水瓶,因為這關係到喝水時的感覺是否舒適,大家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 鄉情散文:竹皮暖水瓶
    暖水瓶,是誰都不陌生的日常生活用品。現在,隨著自動熱水機的普及,人們使用的越來越少。特別是被稱為暖水瓶祖宗輩的竹皮暖水瓶,更是少之又少,只能在反映以前時代生活的影視作品中偶爾能夠看到,勾起老一輩人一段溫馨回憶和現在青年人充滿好奇。
  • 科學小知識之保溫的暖水瓶
    我們通常用的暖水瓶與外界並不相通,自然就不存在熱對流。再者,暖水瓶的瓶膽,表面是鍍銀的,使得整個表面看起來非常光滑並且像一面鏡子,這樣就可以將熱輻射給反射回去,有效阻止了熱輻射散失熱量。最後,瓶膽是由兩層玻璃製成的,中間夾層裡的空氣被抽掉後,裡面就形成了真空。真空是不容易傳熱,使得暖水瓶內外不容易發生熱量交換,也就是阻斷了熱傳導散失熱量。
  • 暖水瓶和不鏽鋼鍋的清除方法
    暖水瓶清潔方法,把雞蛋殼敲碎,裝在暖水瓶,用熱水上下搖晃,過一會後,水垢就會清洗乾淨。在暖水瓶裡倒半瓶開水,在水裡放適量的小蘇打粉,輕輕搖晃一會。瓶裡的水倒掉,水垢就會消失不見。在開水裡放入一湯勺鹽,浸泡在暖水瓶裡,大約十分鐘後,用清水衝洗一遍,瓶子裡的內膽就會煥然一新。
  • 暖水瓶爆炸 震壞玻璃窗
    晚報訊昨天傍晚5時左右,定西路768弄某號一戶業主家的兩個暖水瓶突然發生爆炸,所幸當時暖水瓶附近沒有人,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記者趕到現場時,發現該住戶家的一扇玻璃窗被炸得粉碎,外牆下的地面上滿是碎玻璃,清掃人員正在進行現場清理。
  • 兩會圖文故事:「古董」暖水瓶的新關懷
    新華網孫巍攝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劉軍、翟子赫)撕開封口,加入調料,提起邊上一把鏽跡斑斑的暖水瓶注入熱氣騰騰的開水,這便是本網記者們忙碌一上午後的「美味午餐」。在人民大會堂的新華網前方報導中心,兩把看似老古董一般的暖水瓶成為同事們使用頻率最高、最貼心的「夥伴」。
  • 安徽高校學子開展暖水瓶塗鴉活動 暖瓶也有「個性身份證」
    圖為學生繪製的暖水瓶塗鴉。這一聲驚呼吸引了不少路過的同學,他們紛紛上前,議論著展板上的圖樣,挑選著自己想要畫在暖水瓶上的圖案。  「去年也來給暖瓶穿上了美美噠衣服,不僅漂亮,而且好認。但是去年是志願者們給我畫的,而且那隻暖瓶後來摔壞了。今年我要自己動手,讓我的暖水瓶成為獨一無二的。」DIY區自己動手塗鴉的許慧作畫之餘向記者介紹說。
  • 小小的暖水瓶是怎樣保溫的?其原理利用了多種傳熱手段
    小小的暖水瓶是怎樣保溫的?其原理利用了多種傳熱手段暖水瓶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從大的暖壺到小的暖水杯,它們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們可以用它泡咖啡,沏茶水,泡泡麵,早晨起來洗臉。那麼讀者朋友們是否知道為什麼暖水瓶有那麼強大的保溫效果?好的暖水瓶為什麼在一天一夜后里面的水還會燙人?暖水瓶可以用來儲存冰塊麼?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暖水瓶保溫的秘密。在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暖水瓶的作用就是"保存熱量"。如果用準確的說法,他的作用其實是減小換熱,將熱戀損失降到最小。那麼如何做到減少熱量損失呢?這就要從熱量傳遞的三種方式說起。
  • 大媽帶「暖水瓶」鑑寶,稱是清朝的寶貝,專家:蓋子找到再報價!
    大媽帶「暖水瓶」鑑寶,稱是清朝的寶貝,專家:蓋子找到再報價!中華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不少歷史文化,除此之外還留下了很多非常具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和價值連城的古董。但是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和無數次朝代的更替,這些寶貝都散落在人間,有些尚未被發掘。
  • 校門口的「暖水瓶」
    調皮的大朋看叔叔一臉嚴肅沒表情,又一次從隊列中跑出來湊上前去說:「我就不守規矩,試試你暖水瓶有多能」。說完手舞足蹈,歡蹦亂跳好似一匹小野馬。而就在這一剎那間,在大朋毫無預防的瞬間,一輛電動車駛來,騎車的小夥子驚詫之時眼睜睜看著就要撞上去,大朋抱著頭:「啊!」 「吱」的一聲刺耳的剎車聲,隨著「咔嚓」一聲響,周圍的人都震驚了!
  • 宿遷:暖水瓶從天而降砸穿車前蓋
    王女士男友說,當時,他趕緊下來查看,發現汽車的前蓋已經被砸穿,受損面大約為成年人的手掌大小,而暖水瓶也蹦到幾米開外,他立馬打電話給了王女士。「那個時候正好樓上還有人在吵架,所以我們推測人家兩口子吵架,給水瓶扔了下來,當時我男朋友已經報了警。」王女士說。
  • 暖水瓶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是用什麼材料製作而成的?
    在中國古代,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有了類似這樣的發明,只不過當時叫暖水瓶也叫「暖水釜」,具有一定的保溫性,其形制和現在的也有所不同。據史料記載,北宋時期就已經開始製作並使用了。《夷堅志》中記載:「張虞卿者,文定公齊賢裔孫,居西京伊陽縣小水鎮。得古瓶於土中,色甚黑,頗愛之,置書室養花。方冬極寒,一夕忘去水,防為凍裂。明日視之,凡他物有水者皆凍,獨此瓶不然。
  • 廢舊暖水瓶別再扔掉了,教你一招將它變廢為寶,實用又省錢!
    像這種老式的暖水瓶大家應該都見過吧,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一個這樣的暖水瓶。那個時候,我們那裡叫暖壺。它的外觀是塑料的,瓶塞是用軟木做的,現在大家家裡都是用的新式的保溫壺了,廢舊的暖水壺不知道你家還有嗎?放在家裡也佔空間,扔掉又太可惜了。其實我們簡單改造一下,就能夠將它變廢為寶了。
  • 上個禮拜,我把我媽的暖水瓶給扔了……
    上個禮拜,對,沒錯,就是上個禮拜,我把我媽用了快三十年的暖水瓶給扔了。上個圖,就是這樣的老式暖水瓶,又破又舊,還用著會時不時掉渣的軟木塞來保溫。這個暖水瓶在我家可有年頭了,我記得小時候就有。隨著家裡物品的更新換代,家裡面智能恆溫的電熱水壺也有,隨喝隨煮的電水壺也有,開蓋即飲的礦泉水也有。可我媽,這個號稱走在時代前沿的老年精英婦女,就是抱著她的暖水瓶不肯撒手。
  • 保溫瓶的前身竟然是在廢墟中發現的,我國在北宋就出現了暖水瓶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粘貼,違者必究】文/冉月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也離不開保溫瓶,保溫瓶的縮小版就是保溫杯,每一件現代生活中的用品都是有著悠久的歷史的,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保溫瓶可追溯到古羅馬,在廢墟中就這樣發現了暖水瓶的前身
  • 濱州警察蜀黍被自製「暖水瓶」小朋友感動了
    她是濱州警察蜀黍這幾天一直在尋找的人,她是寒風中和媽媽一起給路口執勤的警察蜀黍送自製「暖水瓶」的暖心小市民!12月5日晚上8:30,在濱州市區黃河三路渤海十一路執勤的民警郭偉收到一個讓他驚喜的「禮物」。
  • 大學生為暖水瓶穿「新衣」 成校園風景線
    原標題:大學生為暖水瓶穿「新衣」 成校園風景線   據悉,此次暖水瓶塗鴉活動共製作水瓶421個,特色鮮明的活動風格吸引了來自濱湖校區7個院的學生踴躍參與,惠及數百名學生。加上往屆塗鴉的作品,穿上「衣服」的暖水瓶在校園裡隨處可見。成為最溫馨的校園風景。   「我們這次活動以『濱心玉湖,溫暖彩繪』為主題,旨在彰顯當代大學生的多彩風貌,創造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 市民吃火鍋到一半暖水瓶炸裂 內膽四散驚呆食客
    可是西安市民李女士卻說,昨天(12月27日)晚上,她和家人一起在西安小寨附近一家火鍋店吃飯時,放在一旁的一個暖水瓶突然炸裂,四散的水壺內膽和熱水四濺,那麼這件事有沒有造成人員受傷,現在是怎麼處理的呢? 李女士說,昨天晚上6點多,她和母親、弟弟帶著剛滿一歲的孩子到西安小寨附近一家火鍋店吃飯,沒想到剛吃到一半突然發生了意外。
  • 稀飯裝暖水瓶悶成乾飯
    然後又煮好了雞蛋,準備好紅糖,將煮好的稀飯裝進暖水瓶,便直奔醫院。到醫院,看到愛人那虛弱的樣子,很心疼,忙遞上剝好的雞蛋,接著去往碗裡倒稀飯,結果怎麼也倒不出來了。鄰床一位伺候兒媳婦的大媽過來看了看,笑道:「你這哪裡是熬稀飯,是悶小米乾飯啦。」  原來,我把米下多了,稀飯本來就稠,又在暖瓶裡一悶,結果就倒不出來了。我只好用小勺子往外掏,再倒上開水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