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集團黃忠平曝國內合格奶源少 很多企業海外找奶源

2021-01-13 央廣網

  央廣網財經7月10日消息(記者 陳進) 5日,首都之窗公布《北京市貫徹質量發展綱要實施意見2015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針對生活用品、食品藥品等產品構建質量安全突發事件監測預警網絡,建立嬰幼兒配方奶粉等重點高風險食品可追溯體系,探索對質量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制度。

  此計劃實施範圍為北京市,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全國範圍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監管都在加強,北京此舉有望迎來連鎖反應。

  對於監管方此舉,江西人之初集團企宣部總監黃忠平表示,有良心的商家勢必歡迎更為嚴苛的監管措施。「當前,乳製品行業監管非常嚴格,是一種「變態嚴」的監管,」 接受央廣網財經記者採訪時,黃忠平表示,「但包括人之初集團在內的國內奶粉生產商紛紛表示歡迎更為嚴苛的生產標準。嚴,是好的,行業主流聲音仍是歡迎更為嚴苛的監管。」

  專家稱產品質量追溯並不能解決食品安全難題

  首都之窗5日公布的《北京市貫徹質量發展綱要實施意見2015年行動計劃》,明確表示要針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等高風險食品行業建立追溯體系。但對此舉會產生的監管效果,「決不」食品安全工程發起人王義昌並不看好。「目前,太多人指望通過產品追溯一舉解決食品安全關鍵問題,但在我看來,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和幻想。」王義昌這樣告訴央廣網財經記者。

  1997年11月7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產品標識標註管理規定》中,對產品生產者的名稱和生產地做了強制性規定;1998年7月29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商品條碼管理辦法》。「本質上,這兩種方式就是產品追溯,」王義昌告訴記者,「但從兩項規定施行的十幾年實踐表明,此舉並不能破解中國食品安全難題。」

  布局歐洲牧場 國產品牌搶佔優質奶源基地

  接受央廣網財經記者採訪時,黃忠平表示,國內合格奶源不多,無疑是給中國奶粉行業,尤其是嬰幼兒奶粉行業敲響警鐘,「國內的幾大奶粉廠商都是在國外承包放養式的牧場,國外養殖奶牛時,會將它們當做人去看待,吃、住、音樂,用最大的努力保障奶源。」

  今年三月份,歐盟國家奶源對中國放開後,愛爾蘭、法國等地純生態奶牛養殖廠盯緊中國市場。「今年以來,不斷有歐盟公司來中國考察企業質量,生產以及檢驗不合格的廠家肯定不會贏得他們的青睞,」黃忠平告訴記者。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核心,一是安全,二是價格,三是信任。」王義昌表示,「要破解中國食品安全難題,必須讓消費者能鑑別,讓好商家能賺錢,讓社會公眾能監督,讓信任能實現。」

  能重塑消費者信心的只有產品質量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持續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似乎透支了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信心。

  今年7月1日起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明文限制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包裝要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奶粉行業的平均毛利在20%-30%左右,他預計奶粉價格未來仍有很大的下調空間,充分的競爭將使嬰幼兒奶粉最終成為一個微利行業。

  包裝精簡後的洋品牌紛紛下調產品價格,而此舉讓嬰幼兒奶粉國產品牌處境更為尷尬。在價格不再具備競爭力後,如何重塑消費者對於國產嬰幼兒奶粉品牌的信心成為國產品牌的當務之急。

  「面對來者不善的洋品牌,國產品牌要加強自我修改,抓好產品質量」,黃忠平告訴記者,「更重要的是信心,國產品牌要不斷宣傳自身優勢,要敢於跟洋品牌比較。最終贏得消費者信賴的肯定是產品質量。」

相關焦點

  • 合生元提前赴海外尋求奶源自救
    北京商報訊(記者 金曉巖)繼此前在海外大量建造奶源基地後,北京商報記者昨日獲悉,廣州乳企合生元與法國乳製品生產商La Laiterie de Montaigu提前籤訂一份每年保證供應1萬噸製成品的合作協議,以確保其中國市場供應穩定。
  • 從明治加碼國內市場,看奶源供應的重要性
    針對上述收購的目的,明治在公告中表示:為實現企業價值的長期提升,明治集團以長期計劃「2026願景(the Meiji Group 2026 Vision)」為基礎制定了「為海外市場的增長奠定基礎」的重點方針。通過上述收購,擬在牛奶需求不斷擴大的中國建立穩定的生乳採購機制。
  • 恆天然毒菌事件引爆海外奶源遭遇信任危機
    中國市場過度依賴海外乳製品生產企業,70%進口奶粉來源於紐西蘭。  恆天然事件帶來的信任危機大於安全危機,中國消費者對海外乳製品企業的信任度也將降低。  乳製品行業再次爆出食品安全問題,這次的主角是總部位於紐西蘭的恆天然集團,它生產銷售的濃縮乳清蛋白粉原料受到了肉毒桿菌的汙染。
  • 成本過高競爭激烈 中國乳企面臨奶源憂慮
    有企業負責人認為,在國外,畜牧和乳製品加工有著專業化分工,甚至有的國家牧草都有專業的企業在做,每一個環節都有政府嚴格的監管。而中國現在重點放在檢測最終產品質量,卻忽視了前端畜牧的工作。  採訪中,也有不少乳企負責人反映,國內乳業成本與國外相比高很多,缺乏競爭優勢,呼籲國家從戰略高度,將乳業發展成國家戰略性產業,給予該行業應有的政策支持和補貼優惠。
  • 歡恩寶羊奶粉:世界奶源 中國配方
    歡恩寶羊奶粉:世界奶源 中國配方2016-08-10 14:24:5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面對奶粉行業的激烈競爭,不同品牌打出了不同的營銷牌。一直以品質著稱的羊奶粉品牌——歡恩寶,則打出了「世界奶源,中國配方」的亮點。
  • 多個國產品牌奶粉被曝奶源來自紐西蘭
    中國是紐西蘭乳製品最大的出口市場 目前進口的紐西蘭乳製品佔到了全進口嬰幼兒食品的40%左右   事實上,中國市場上的紐西蘭奶源奶粉,並不僅僅只有可瑞康等紐西蘭奶粉品牌,光明旗下的培兒貝瑞奶粉等多個國產品牌也同樣是「紐西蘭奶源」。
  • 奶源、分段、配方二胎來對比
    小編特意連線了歐洲知名母嬰服務企業「國際媽咪海淘母嬰商城」的海外育兒專家,為媽媽們從奶源、分段、配方三大方面分析一下各版本愛他美奶粉究竟怎麼樣?後續美樂寶集團被法國達能集團所收購,達能集團將旗下嬰兒奶粉品牌進行了內部合併,愛他美與牛欄、可瑞康三個品牌均屬於法國達能集團旗下子公司紐迪希亞旗下品牌。簡單來看,愛他美奶粉品牌是起源於德國,這也是國內媽媽最為認可德國版愛他美奶粉的原因,德國版愛他美奶粉也一直是【國際媽咪】app上愛他美奶粉版本中海淘銷量最高的版本。
  • 光明旗下等多個國產品牌奶粉系「紐西蘭奶源」
    事實上,中國市場上的紐西蘭奶源奶粉,並不僅僅只有可瑞康等紐西蘭奶粉品牌,光明旗下的培兒貝瑞奶粉等多個國產品牌也同樣是「紐西蘭奶源」。紐西蘭官方近日證實,恆天然集團乳製品檢測出雙氰胺(DCD)殘留。
  • 奶源才是硬道理,光明將上海牛奶集團注入子公司
    公告顯示,荷斯坦此次收購的股權項目包括牛奶集團下屬的上海鼎健飼料100%股權,天津今日健康乳業30%股權以及上海泰傑實業持有的上海冠牛經貿100%股權,三項股權的合計預評估價值約為5497萬元。購買的資產項目包含上海牛奶集團下屬的濟南申發牧業等13家公司資產,合計預評估價值約為11億元。
  • 最優質的奶源基地—完達山
    眾所周知,要想奶粉好,首先必須奶源好。奶源安全問題是選擇奶粉時第一要考慮的。你買的奶粉其奶源究竟在哪裡?你必須要清楚!  我國乳品行業內公認奶源好的區域首推黑龍江省——地處北緯45度,舉世公認的黃金奶源帶。  黑龍江是我國生態大省、農業大省。全省耕地面積2.1億畝,佔全國耕地面積的九分之一;2012年糧食總產量5761.5萬噸,佔全國糧食總產量10%;綠色食品種植面積6720萬畝,佔全國綠色食品種植面積五分之一。
  • 紐西蘭奶源走下「神壇」 國產牛奶傳聞漲價
    紐西蘭奶源信譽大減國內乳企難成替代品  深陷「肉毒桿菌門」的恆天然22日證實,其今年5月出口中國的一批奶粉被檢出硝酸鹽含量超標,涉事奶粉總重量42噸,這是恆天然8月以來的第三起負面事件,曾經以「純淨100%」享譽世界的紐西蘭奶源也再度遭遇質疑。
  • 優然牧業赴港IPO,是「奶源大戰」再升級的前兆?
    隨著優然牧業在全球奶製品行業的地位愈發穩固,11月29日晚間,中國優然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華泰國際和瑞信擔任聯席保薦人。若優然牧業能夠成功赴港上市,伊利所掌控的3家規模化牧場企業將全部完成上市流程。可以想見的是,頭部乳企之間的奶源爭奪戰也會變得愈加激烈。
  • 為什麼很多大牌奶粉採用紐西蘭奶源?
    之前我們推出了「好奶源之**」系列的首篇「好奶源之丹麥」,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後臺收到了很多「**奶源怎麼樣啊?」的問題。看來大家真的非常關注奶源,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開啟奶源系列第二期「好奶源之紐西蘭——為什麼這麼多奶粉用紐西蘭奶源?」,也是奶粉品牌奶源佔比最多的紐西蘭,你對它又了解多少?
  • 多爾克司 從源頭做起 生產讓中國人放心的奶源
    新三板公司多爾克司(833627)是一家集奶牛養殖、牧草種植、乳品生產和銷售、有機肥等業務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也是目前華中地區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截至目前,公司在河南焦作、濟源市、江蘇徐州,澳大利亞等地擁有多座現代化大型牧場,奶牛存欄數合計超過1.9萬頭。
  • 探尋簡愛奶源地,簡愛父愛配方奶源標準再升級
    酸奶品牌簡愛(廣州市樸誠乳業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旗下簡愛父愛配方奶源再升級,升級後的簡愛父愛配方三大衡量奶源品質的關鍵性指標將達到歐盟標準,其中體細胞及菌落數的指標要求甚至高於歐盟標準。而該決定可能導致簡愛父愛配方因奶源標準過高,在奶源供應緊張時段收不到足夠原奶而出現斷貨情況。
  • 爭飲低溫奶 乳企打響奶源爭奪戰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原奶的價格自今年5月開始上漲,至10月中旬漲幅達10.67%。在此背景下,伊利、蒙牛、飛鶴等頭部乳企紛紛加大布局上遊奶牛養殖力度,打響奶源爭奪戰。  壹 爭搶奶源地  今年以來,各大乳企對奶源的爭奪較為激烈。
  • 國內首例空運奶源直達上海 光明乳業瞄準「新鮮」顛覆傳統鮮奶運送...
    11月24日,有著「中華第一商業街」之稱的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光明乳業「活的鮮奶體驗店」內,消費者們聞訊而來排隊等候,搶「鮮」體驗光明中衛奶源「優倍鮮奶」,近距離品鑑在家門口的黃金奶源帶鮮奶。此次,光明乳業率先在業內開啟國內奶源空中運輸先河。而這一顛覆行業的原奶運送模式,也讓光明乳業成為中國首個空運國內奶源的乳製品企業,與消費者共同見證了國內鮮奶製造新業態。
  • 伊利牛奶臻選優質奶源 讓世界共享健康
    「讓世界共享健康」的理念是由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率先提出來的,為實現這一理念的落地,伊利集團從源頭開始層層把控,臻選最優質的奶源,致力於生產「全球最優品質」的伊利牛奶。據了解,伊利在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等積極整合全球優質奶源資源,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乳品的需求,持續加強奶源建設的國際合作力度。
  • 出海記蒙牛布局國外奶源引入國際標準打造「新國貨」
    3月27日,這裡舉行了蒙牛集團特侖蘇紐西蘭專屬牧場授牌儀式,同時蒙牛集團也與鵬欣集團、安碩及塔希牧場(Theland Tahi Farm)一道就特侖蘇紐西蘭專屬牧場合作項目籤署了四方協議,共同開展從專屬牧場奶源供應到乳品深加工的戰略合作。作為每年有10億人次消費者選擇的乳品領軍品牌,這是蒙牛走向「世界級」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年來蒙牛國際化戰略的階段性成果。
  • 成都街頭"奶吧"抽檢超半數不合格:非奶源問題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李立)9月18日報導 15日,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通報,6月該局對成都各大「鮮奶吧」現制現售的乳製品進行了抽檢,其中,共有71批樣品不合格,總體不合格率高達50.3%(本網曾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