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9時許,河南輝縣10歲男孩路子寬戴著口罩,在醫生的帶領下,走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的手術室。造血幹細胞將從路子寬的外周血中被分離出,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將在此後被輸入父親的體內。
▲9月9日8時許,路子寬等待手術,他雙手合十,露出因為增肥產生的小肚腩。
10時50分,當天的手術結束,路子寬對醫護人員說,我都沒感覺到。一名陪護醫生說,路子寬在手術室內坐了40多分鐘,全程特別安靜:「這麼聽話的孩子太少了。」路子寬躺在病床上,告訴床邊的媽媽,自己想爸爸。說完淚水從眼裡流了出來。
這一天也恰好是父親路炎衡的農曆生日。幾個小時前,在無菌艙內,父親發布了一條朋友圈:「今天農曆八月十一是我的生日。兒子給了我一個珍貴無比的生日禮物……這是獲得生命重啟的生命種子。感謝兒子為我付出的一切。相信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生日和重獲新生,安排在了一天。」
朋友圈的配圖是一張路子寬和父親的合照。照片裡,路子寬咧著大白牙,在嘴邊打出一個「勝利」的手勢。
為了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路子寬在3個月內增肥了30多斤,並因此被同學取了綽號。他心中頗為委屈,但轉念一想:「那是因為你們都不知道我要救爸爸。」
━━━━━
「爸爸得了白血病」
2018年8月的一天,媽媽突然將路子寬叫到房間:「爸爸得了白血病。」儘管兒子之前只是隱約知道這個情況,但聽到這個消息後腦子還是亂成一團。不過,媽媽告訴他,雖然爸爸的病很嚴重,但自己可以救爸爸。
2012年,路炎衡的哥哥和妹夫遭遇車禍遇難。他奔忙數月處理,一天突感身體不適,流出鼻血。此後,他在醫院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白血病前期。家人不得不借錢用以醫治。
幾年後,路炎衡愈加虛弱,藥物也越來越不起作用。2018年,路炎衡身體情況進一步惡化。
2019年2月,路子寬與爸爸配型成功。起初,路炎衡害怕影響兒子的身體,多次想要放棄治療。醫生多次勸說,這對孩子並不會存在大的影響,路炎衡終於同意。
但在移植前,供者的體重需達到90到100斤,這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體重最低要求。當時,路子寬的體重僅有60多斤。
吃成為迅速長胖的唯一方法。
▲增肥前的路子寬(一排居中)與家人的合照。
━━━━━
3個月增肥30多斤
正常情況下,家裡十多天才會吃一次肉。但增肥計劃開始後,媽媽每天都買來紅燒肉,路子寬很高興。弟弟和妹妹也把肉讓給他吃。
但路子寬有時會感覺到著急。每天放學回家,他都會站上體重秤,讀出上面的數字。每隔大約十幾天,體重秤上的數字就會有一次大的提升,路子寬會跑到爸爸跟前,高興地告訴他體重又重了多少。「有時候吃少了也會下降」。他生怕數字下降。
路子寬因此吃飯很「拼命」。本來每次吃飯只吃半碗的他,一天吃5頓,每次三碗飯。早上3個雞蛋,1個大饅頭、1碗稀飯和1盒奶,正餐每次都是一碗紅燒肉、大米飯和豆角,吃到吃不下為止。臨睡前,他還要吃方便麵,並喝一盒牛奶。
路子寬常常吃到肚子撐得痛,躺在自己的房間裡睡不著,奶奶給他做山楂水幫助消化,並給他揉肚子。
2019年3月至6月,路子寬迅速長胖了30多斤,體重從60多斤漲到了96斤。他的許多玩伴和同學立刻發現了不同。以前路子寬瘦得跟竹竿似的,但現在,他的臉頰、手臂、肚子都明顯地飽滿起來,完全就是兩個人。
多出來的30斤肉給路子寬帶來不少苦惱。大腿根的肉長得太快,走路時磨出了傷口,陣陣發痛。
玩遊戲時,路子寬也跑不快了。「三個字」曾經是他最擅長的遊戲,當時瘦小的他跑得飛快,扮「鬼」時,能輕易抓住其他夥伴。
這天,在村裡的活動廣場上,路子寬正和三四個玩伴玩「三個字」,但他跑幾步就會大汗淋漓,沒過多久就又被抓住了。「我不玩了。」他有點沮喪,揮揮「小胖手」,轉身往家裡走去。
因為增重,還有同學給他取了綽號。他心中頗為委屈,但轉念一想:「那是因為你們都不知道我要救爸爸。」
▲7月20日,在北京某小區,路子寬一家正在等待中介看房。
━━━━━
「不愛」零食和玩具
這個看起來「胖得很可愛」的男孩,平時總是一副「頂天立地」的樣子。
2019年7月,路子寬陪父親前往北京接受治療,做移植前的準備工作。幾個月來,父母和姑姑等親屬陪著路子寬在醫院東奔西跑,進行各項抽血和檢查。他和所有男孩一樣好動,走路總是飛快,後面的姑姑和媽媽經常跟不上。說到有趣的話題時,也會爽朗地哈哈大笑。
▲ 路子寬和姑姑給在15樓的爸爸打視頻電話,鼓勵爸爸「要堅強」。
有一次,在醫院談起父親身體情況,他拍拍自己的胸脯,眼睛笑成兩道彎月:「我的身體好,以後爸爸的身體會和我一樣好。」住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的病房後,因為很少哭鬧,醫護人員會親切地叫他「小男子漢」。
▲7月20日,路子寬拍下父親在住院區的照片,向幫助過他們的好心人報平安。
現在,全家的收入靠母親在縣裡的超市上班賺錢。路子寬記得,有一次,爺爺交水費時錢不夠了,爸爸給了他兩三百。這個畫面總能在他路過玩具店和零食店時,不經意地閃過。
路子寬說,自己以前年紀更小一些時不懂事,也會向父母哭鬧著要玩具。但他後來明白:「家裡沒錢,肯定不能買玩具。」從此之後,路子寬和他曾經最愛的辣條說了「拜拜」,路過零食店,再也不往裡面瞟一眼,玩具店他更是絕緣了:「我有抵制誘惑的力量。」
在暑假,路子寬每晚都會跟著爺爺上山捉蠍子。紫藍色燈光照射下,蠍子身上反射出螢光般的輪廓。他拿著夾子,迅速出擊,將蠍子夾起,放進準備好的塑料瓶裡。路子寬說,每三個夜晚,自己會和爺爺去縣城將捕捉到的蠍子出售,每次都能拿到一百多塊。有時,路子寬也會和弟弟妹妹抓知了殼,也能賣錢。
━━━━━
「最想爸爸痊癒後,帶我去遊樂園」
路子寬很崇拜爸爸。他說,爸爸像一個「綠巨人」,即使生病了,仍然堅強、強大。
路子寬很喜歡爸爸騎著電動車,帶著他兜風。但這樣的機會總是不多,爸爸生病後,很少有精力能陪路子寬一起玩耍。嚴重的時候,爸爸虛弱地整天躺在床上,只有吃飯時才會走出房間。
路子寬記得,五六歲時,他和父親一起出門閒逛,路過一位售賣小魚的老爺爺。因為自己想要,父親找老爺爺要了幾條,裝進了路子寬的塑料水瓶裡。他興奮了好多天,把魚餵到了家裡的小魚缸裡。
路子寬長大了,有幾次陪爸爸前往縣城裡治病。回家前,他們去了遊樂園。沒有玩任何項目,只是四處走動觀賞了一番,但他依然覺得很開心。後來,路子寬好幾次想要和爸爸去遊樂園,由於爸爸的身體原因,都未能如願:「等爸爸痊癒了,一定要他帶我去遊樂園玩。」
▲7月24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河南輝縣10歲男孩路子寬祈禱患病的父親能早日安排查體。
2019年8月底,路炎衡住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無菌艙,做移植前的最後準備。每天下午五點,路子寬都和媽媽一起前往探望爸爸。隔著一堵玻璃窗,路子寬看到了裡面的爸爸。一開口說話,三個人都哭了。
儘管路子寬正在陪著爸爸看病,但是他的學習並沒有落下,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
父親路炎衡說:「期望兒子將來能考上一所好大學,這樣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
評論
10歲少年「增肥救父」, 「懂事」的孩子溫暖人心
生活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大體可以描述「增肥救父」男孩面對困難仍不失希望的精神。
傳統社會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孝道故事,《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親嘗湯藥之類,已是弘揚孝道的典範。但那些正向的社會價值永遠不會過時,最近,河南男孩路子寬「增肥救父」的故事,就像一股暖風一樣,觸動了輿論場。
報導稱,河南輝縣男孩路子寬3歲時,父親路炎衡被查出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白血病前期。2018年,父親身體情況惡化,路子寬隨後通過增加體重,以達到為父親捐獻骨髓的身體標準,「增肥救父」。
可以想像的是,路子寬增肥救父的過程不會那麼美好:2019年3月,路子寬一天吃五頓飯,從原本的60多斤,3個月內增長到90多斤,終於達到了骨髓捐贈的標準。
▲9月8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住院部,路子寬在病房注射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新京報記者 陳婉婷 攝
9月9日上午9時許,路子寬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進行了骨髓捐獻。
這樣一個「增肥救父」的故事,經過媒體報導,得到廣泛傳播。輿論為這個峰迴路轉的家庭而欣喜,更被這個10歲男孩的勇氣與擔當所感動。「加油」、「懂事兒」的評語在新聞底下的評論區刷屏。
如果置於孝道的應然狀態來評價「增肥救父」,路子寬只是做了他該做的。任何人都有為父母挺身而出的責任。
但是,輿論之所以被這個新聞打動,可能更是因為這其中體現著一個孩子的擔當、勇氣與坦然面對生死的釋然。「增肥救父」的路子寬承擔了一個少年本不該承擔的重擔,但他勇敢地扛起擔子,沒有回頭。
捐獻骨髓不是動個手術就能完成的事,而需要漫長的準備。從2018年父親身體狀況惡化之後,路子寬就開始為這次骨髓移植做準備。這並不只是要多吃飯增重那麼簡單,還要跟著家人到各地奔波,做各種檢查,以及,需要克服一個未成年孩子面對未來的恐懼。
一切好運,只在爭取,所有的峰迴路轉,都是因為堅忍一心。未成年的路子寬,是以「小小男子漢」的責任感,讓這個家庭重見光明。這樣的力量,足以動人心魄。
這不禁讓我想起另外一個幾乎完全相同的「增肥救父」故事。5年前,湖南瀏陽的林輝武被檢查出白血病。經過兩年多的治療,病情穩定了下來並且略有好轉。然而,就在今年2月,林輝武的病情卻突然加重。
同樣是他的兒子林為源站了出來:為了達到捐獻骨髓的體重要求,從3月配型到今年7月,林為源保持著一天五頓飯的節奏,穩定地增加著體重。四個月的時間,他也成功增重了17斤。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孩子,卻散發出了溫暖人心的光芒。無論如何,趟過不足為外人道的困難,光明就在前方了。
外界對他們報以同情的姿態,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們能不怨不怒。在各路媒體的報導中,路子寬始終笑對鏡頭,展現了一副陽光男孩的形象。我想這並非是他不了解自身的處境,而是因為他知道,有他在,家就有希望。
生活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大體可以描述「增肥救父」男孩面對困難仍不失希望的精神。
「增肥救父」是一個心酸故事,但也是一個社會正能量「範本」——關乎孝道,關乎勇氣,關乎希望。
來源:新京報
編輯:祁涵;版權歸原作者,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