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福建56縣,帶你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田螺哥哥今天來到了324國道線上,這裡有一個神奇的鎮,明明隸屬於泉州市,卻不說泉州閩南話,風俗習慣也跟泉州不一樣,而是說莆仙話,風俗習慣也跟莆仙一樣,這就是界山鎮。
界山鎮隸屬於泉州市泉港區,位於泉港區的最北端,與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山水相接,是泉州市的北大門。
來看一下界山鎮的地圖,可以清晰直觀地了解界山的位置。
界山鎮與仙遊縣楓亭鎮連成一片,連324國道線的執勤站都是兩鎮共建的,如果沒有界線提示,根本看不出來哪裡是界山,哪裡是楓亭。
田螺哥哥走進一家便利店買東西,結帳時,老闆還以為我是界山人,直接用莆仙話跟我說多少錢。路邊有幾個賣海蠣的阿姨,走過去交流了一下,她們也都是說莆仙話。至於為什麼界山這裡會說莆仙話,她們也不太清楚。
我們來看一張泉港方言的分布圖,可以清楚地看到,界山鎮通行莆仙語系。
那麼為什麼界山鎮這個語言、風俗都跟莆田仙遊一樣的地方,卻是隸屬於泉州的呢?原來,界山其實本來是屬於仙遊縣的。明朝時,曾任湖廣按察副使的惠安縣城關籍的李愷,以今界山鎮、塗嶺鎮東北部與惠安縣北部城山鄉地緣鄰近便於管轄以及習俗相近為由,提議將這些村落從仙遊縣連江裡劃給惠安縣民蘇裡。
之後,李愷出面籌得一筆資金,把上述村落買下,於是這片地方便成了惠安縣的。 那時,上述村落雖劃歸惠安縣管轄,但這些地方的稅糧等仍由仙遊楓亭負責,且楓亭稅收上繳仙遊縣和興化府,不分配給惠安縣。直到清朝雍正年間,上述村落的田賦才交割清楚。
2000年,界山這裡和周圍的幾個鎮從惠安縣中割出去,成立了泉州市泉港區,所以如今的界山才是屬於泉州市泉港區的。
但是文化這種東西不是想割斷就可以割斷的,明朝到現在,都幾百年過去了,如今的界山鎮還依然通行莆仙語系,風俗習慣也是和莆仙一樣。
(本文由田螺小哥哥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非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