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福建這個縣撤銷,隸屬於莆田

2020-12-20 魅力時尚穿搭

福建省,位於我國東南部沿海,地處東海之濱,與寶島臺灣隔臺灣海峽相望,同浙江、江西、廣東等三省相鄰,境內多山,呈「依山傍海」之勢。福建歷史悠久,古為閩越之地,秦漢時開始納入華夏版圖,經過兩千多年的移民、開發,現在已經成為我國最為富裕的地區之一。

福建之名最早出現於唐代,因福州、建州而得名,兩宋時設有福建路且分為八個府州軍,因此又有「八閩」之稱,到元代時福建建省。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福建省內孕育了眾多的文化名城、古縣,進入新世紀以來,福建所轄九大地市經濟發展均十分迅速,城區面積多有擴大,也有的地市撤縣以增加市區,其中就有千年古縣莆田縣就被撤銷。

莆田,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中段,地處福州、泉州之間,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有著一千五百多年的建制史,素有「海濱鄒魯」之稱,為「媽祖聖地」,莆田之名最早為縣名,但現為福建省地級市,而莆田縣進入新世紀後才撤銷。

莆田歷史悠久,古為閩越地,秦朝時就為閩中郡之地,但南北朝之前並未有建制,南北朝末期南朝陳時才分南安縣置莆田縣,陳廢帝時縣廢,隋朝開皇年間又曾短暫設莆田縣,到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莆田縣又設後建制才穩定下來。唐朝時,莆田縣先後為豐州、武榮州、清源郡、泉州等所轄,而仙遊也為唐朝時由莆田縣析置,最初稱清源縣。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興化縣由莆田、仙遊、永福、福清等四縣各一部析置,並於興化置興化軍,莆田縣由平海軍(唐泉州)劃歸興化軍管轄,到太平興國八年軍治由興化遷到莆田,但仍稱興化軍,而興化軍也是兩宋福建路「八閩」之一,所轄與今莆田市市域基本等同。

元朝時,興化軍改為興化路,莆田縣仍為路治,明初改路為府,莆田縣為興化府府治,清襲明制。元朝及明清時,興化路、興化府建制較為穩定,轄區基本未變,興華路轄莆田、興化、仙遊三縣,明代正統十三年(1448年)興化縣撤銷後,分別劃入莆田、仙遊兩縣,興化府自此僅轄莆田、仙遊兩縣,直至清末。

民國初廢府存現,興化府廢而此也為「興化」在福建作為行政區名的終結。民國時,莆田縣曾屬福建省南路道、廈門道,後也曾直屬於省,1949年8月莆田縣解放。新中國成立時,莆田縣、仙遊縣均隸屬於福建省第五專區(駐晉江縣),1950年第五專區改稱泉州專區,兩縣仍為區所轄。

1955年,泉州專區又改稱晉江專區,1970年莆田、仙遊由晉江專區劃歸閩侯專區,同年閩侯專區專署遷駐莆田並於次年改稱莆田地區。此時,莆田地區轄莆田、仙遊、閩清、福清、平潭、長樂、閩侯、永泰等八縣,到1983年莆田地區撤銷設地級莆田市,莆田縣析縣城、涵江等地置莆田市城廂區、涵江區,莆田市轄城廂區、涵江區及莆田縣、仙遊縣兩區兩縣。2002年2月,莆田縣撤銷,原行政區域一分為二,分別設莆田市荔城區、秀嶼區。

相關焦點

  • 新世紀,四川這個縣撤銷,歷史悠久且一分為二
    建國後,四川行政區劃變化頻繁,上世紀末重慶升為直轄市,「川渝分治」後今四川省域形成,進入新世紀以來四川發展迅速,多縣撤銷設為城區或改為縣級市,其中就有這個千年古縣。達縣位於川東北,為四川省舊縣名,是一座具有悠久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曾有「川東繡壤、秦巴明珠」之稱,也是現在地級達州市的「母縣」。現在,達縣已經撤銷,原行政區域一分為二。
  • 新世紀,江蘇這個縣撤銷,原名泰縣改為縣級市時改了名
    現在,江蘇共有十三地級市,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市發展均十分迅速,為擴充市區面積,各地市紛紛撤縣為市轄區,其中泰州市撤銷的縣為縣級姜堰市。 上世紀九十年代,泰縣改為縣級市時以駐地姜堰為市名,稱姜堰市,而泰州市最初為建國前夕以泰縣城區所設,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姜堰市為泰州市的「母縣」,2012年12月縣級姜堰市撤銷後,又合為一體。
  • 繼荔城區之後,莆田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區」,距莆田市區僅42公裡
    說到莆田,它在國內的名氣並不是太大,它是福建的地級市,在2019年,它的GDP是2595.39億元,還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它是歷史底蘊比較深厚的城市,在古代稱為「興化」。在古代它就是有名的文化之城,從唐代開始,當地出了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可以說是人才濟濟,被稱是「文獻名邦」。
  • 建國後,山東這個縣撤銷,曾與觀城合為一縣
    山東歷史悠久,先秦時境內城邑就眾多,到秦代時縣治密布,如今山東也是我國古縣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當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東境內消失的古縣也有很多,其中不乏曾家喻戶曉的縣,其中在建國後消失的古縣就有長山、齊東、蒲臺、博平、堂邑、清平、恩縣、德平、觀城等,以及建國後曾與觀城合併的朝城縣。
  • 福建莆田一個縣,總人口達117萬,境內有5條溪流
    莆田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在古代的時候,被稱為興化,出現了很多的歷史名人,文化色彩濃厚。它的位置位於福建省的沿海中部,東南方向靠近臺灣海峽,具有豐富的水資源,整個海域的面積達到了1.1萬平方公裡,陸地佔地面積有4200平方千米,是一個不算太大的地級市,目前管轄了1個縣和4個區。
  • 莆田中學名錄 莆田礪青中學
    莆田礪青中學創建於清朝 光緒二十六年, 西元1900年仲春,是與世紀同行的百年名校。伴隨著世紀老人的腳步, 學校多經沿革,幾經遷徙,從清朝光緒二十六年的1900年的莆田縣官立小學堂創建,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興化府莆田縣私立礪青小學堂創建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莆田私立礪青小學堂併入莆田縣官立小學堂並改稱莆田官立礪青小學,莆田縣官立小學堂校長任新莆田官立礪青小學校長。
  • 福建厲害的縣,富裕程度遠超廈門福州,讓莆田寧德極具壓力
    福建,全省共轄九個地級行政區,分為29個市區、12個縣級市、44個縣, 這次,我們根據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盤點除福建29個區以外的縣或縣級市, 眾所周知,地區總產值等於各產業增加量之和,被作為國民經濟計算指標接受, 人均地區總產值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可以衡量一個地區的富裕程度
  • 福建高校——莆田學院
    #大學#莆田學院由原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原莆田華僑體育師範學校合併組建而成。新校區佔地2970畝,核心區基本竣工並正式啟用,首批1027名學生入住新校區。老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666.8畝,校舍建築面積71.7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3.15億元,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410多萬冊。
  • 福建最頑強的一個鎮,被割給泉州幾百年,依然講莆田話、過莆田節
    『走遍福建56縣,帶你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觀眾朋友們,大家好,田螺哥哥今天來到了324國道線上,這裡有一個神奇的鎮,明明隸屬於泉州市,卻不說泉州閩南話,風俗習慣也跟泉州不一樣,而是說莆仙話,風俗習慣也跟莆仙一樣,這就是界山鎮。
  • 福建莆田這個地方,是怎麼變成「假鞋之都」的
    福建莆田,一個神秘又神奇的城市。這裡不僅有莆田系醫院,還做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產業生意,而製鞋就是其中之一。莆田生產的鞋子,有正規的,也有不正規的,而那些不正規的仿製鞋,常常能夠以假亂真。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莆田這個小小的城市,是怎麼變成了中國的「假鞋之都」?
  • 海南周刊| 福建與海南的移民之緣:「先祖遷自福建莆田」
    據海南1989年修《黃池清公族譜》記載:福建莆田坎頭村人黃池清,宋奉派到瓊州任奏差官,卜居瓊山,後裔多在海口、定安。元代,也有不少閩籍官宦,落籍海南,比如《海南符氏族譜》記載:福建莆田人符大本,舉人出身,元至正十一年奉詔由福建莆田渡瓊任會同縣知縣,符大本是海南的符氏第三位始遷祖之一,其後代落籍會同(瓊海)、文昌一帶;到了明清兩朝,據光緒二十五年所刻《海氏族譜》記載,福建松谿縣海答兒於明洪武十六年隨其父海遜之從軍駐守瓊州,落籍瓊山左所,後從軍營遷出,舉家卜居瓊山府城朱吉裡下因村(今金花村),為海氏移居海南的始祖。
  • 這個姓是廣東三大姓之一,在湛江有多條分支,大多源自福建莆田
    湛江的黃姓人口雖然多,但資料卻比較散亂,遷徙的時間和地點都不盡相同,從族譜看卻大多源自福建莆田。在這裡要強調一個人——黃岸。黃岸公是入閩始祖黃元方的嫡系十一代孫,他是唐初的進士,曾任過翰林史館學士、徐州牧、廣西桂州刺史等職位。 黃岸公是莆田黃姓的始祖,屬江夏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莆陽黃」。
  • 漳州代管的一縣市,GDP多達1100.4570億元,未來有望趕超莆田
    小編一搜福建,發現搜索條下面有這麼一條信息,「福建是屬於哪個省」,相信大多小夥伴和網友一樣,也是認為福建只是一個隸屬於人家的城市,沒想到它就是一個省吧。福建省地處我們中國的東南部,陸地面積有12.14萬平方千米,境內有八成都是山地,這裡分布著眾多港灣,還有著全省第一大島嶼。
  • 福建醫科大學將在莆田設新校區!
    點擊查看:112所985/211高校"3+1+2"選科要求匯總近日,記者從「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獲悉,「媽祖故鄉」福建莆田正不斷深化兩岸醫療合作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誕生地,位於福建沿海中部,與臺灣隔海相望,在承接臺灣大健康產業就近轉移方面具有區位優勢。
  • 福建莆田籍䂬溪居士黃定狀元及其家譜世系
    黃謙  莆田前黃遷居永福    十一世 黃迪宗  莆田前黃遷居漳州    十一世 黃汝詹  莆田前黃遷居潮州    十一世 黃汝方  莆田前黃遷居潮州    十一世 黃陞  莆田前黃遷居蔡州    十二世 黃英仲  莆田前黃遷居海豐    十二世 黃彬  莆田前黃遷居潮州    十二世 黃秀士 莆田鞏溪遷居永福縣
  • 陳玉珍回嗆民進黨「立委」:我不是臺灣人,我是福建金門人
    金門風光清康熙年間,清軍攻佔金門後,沿襲舊制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1912年,廈門與金門一同從同安縣獨立設置為思明縣,三年後金門獨立設縣,轄大、小金門,大、小嶝及周邊島嶼。如今在網絡百科上,還顯示泉州下轄4區、3縣級市、5縣,其中5縣就包括金門,但標註待統一。金門和泉州歷史淵源深厚,兩岸開放交流後,兩地民間交流也非常密切,近年來開通了「泉金小三通」。2018年8月,隸屬於泉州的晉江市還實現了向金門供水,引發海內外輿論的關注。
  • 福建莆田「百年復茂」糕餅店的前世與今生
    今年55歲的郭繼光是福建復茂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還是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復茂餅家製作技藝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是中國首位在烘焙行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烘焙專家。  對郭繼光的採訪,就像聆聽一段中國近代歷史,家族故事中揭開一個「中華老字號」百年發展背後的滄桑與過往。
  • 建國後,開封市境內撤銷了四個縣,一縣與開封同名,一縣曾設專區
    開封歷史悠久,市境為華夏先民自古繁衍生息之地,古縣眾多,建國後市境內先後撤銷了四個縣,全都歷史悠久,其中一縣以開封為名,一縣建國初曾設專區,兩縣撤銷後合併。開封縣,秦時置縣,為啟封縣,西漢時改稱開封縣,為兩千多年古縣,曾為北宋國都,宋大中祥符三年設祥符縣,兩縣同城。明初,開封縣併入祥符縣,屬開封府。民國初,開封府廢,祥符縣復改稱開封縣。1948年,開封解放後,設開封特別市,為省會,開封縣、開封市並置,開封縣先後隸屬於陳留專區、開封專區、開封地區、開封市,2014年,開封縣撤銷,成立開封市祥符區。
  • 福建莆田成為亞洲電子計算器最大生產基地
    華夏經緯網9月16訊:據中新網報導,從福建莆田市外經委獲悉,莆田市三十多家電子企業日產計算器達九十萬臺,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電子計算器生產基地。莆田的電子計算器生產發端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短短幾年,其產量就佔香港同類產品百分之六十的市場銷售份額,莆田因而被稱為「電子城」。
  • 福建三個市:泉州、三明、莆田的代表性景點,你最看好哪個?
    說到福建,大家去旅遊過嗎?雖然作為沿海城市,福建沒有廣東、浙江等大省受到的關注多,但是福建卻是很有特色的一個省份,其不僅有著眾多獨特的方言,比如閩南語、閩東語、閩北語、閩中語、莆田話、客家語等,其還有以花色多、品味佳而享譽國內外的閩南菜,所以到福建去旅遊,總有讓你產生吸引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