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開封市境內撤銷了四個縣,一縣與開封同名,一縣曾設專區

2020-12-19 魅力時尚穿搭

開封,位於河南省中東部,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現為河南省地級市,歷史悠久,是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開封有四千多年的建城史,歷史上有老丘、大梁、浚儀、啟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名稱,是我國歷史著名都城,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相繼建都於此,有「八朝古都」之稱。

開封歷史悠久,市境為華夏先民自古繁衍生息之地,古縣眾多,建國後市境內先後撤銷了四個縣,全都歷史悠久,其中一縣以開封為名,一縣建國初曾設專區,兩縣撤銷後合併。

開封縣,秦時置縣,為啟封縣,西漢時改稱開封縣,為兩千多年古縣,曾為北宋國都,宋大中祥符三年設祥符縣,兩縣同城。明初,開封縣併入祥符縣,屬開封府。民國初,開封府廢,祥符縣復改稱開封縣。1948年,開封解放後,設開封特別市,為省會,開封縣、開封市並置,開封縣先後隸屬於陳留專區、開封專區、開封地區、開封市,2014年,開封縣撤銷,成立開封市祥符區。

陳留縣,春秋時為鄭國留邑,後屬陳,故名陳留,秦時置陳留縣,漢時為陳留郡郡治,唐時屬汴州,宋及以後屬開封府。194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後,於陳留設陳留專區,轄陳留、尉氏、開封、中牟、洧川、考城、蘭封、杞縣、通許等9縣,1952年併入鄭州專區。1957年, 陳留縣撤銷後併入開封縣。陳留,我國歷史上曾留下濃重色彩的歷史名城,曹操的起兵之地,現在僅為開封市祥符區陳留鎮。

蘭封縣,清時置縣,由蘭陽縣及儀封縣合併而成,初名蘭儀縣,1909年為避溥儀諱而改稱蘭封縣。蘭陽縣、儀封縣均為金時所置,金初黃河決口,東明縣被黃河分為兩部分,於其南部設蘭陽縣、儀封縣兩縣。考城縣為千年古縣, 於漢時置縣,歷史上也飽受黃河水患,多次遷城。

新中國建立後,蘭封縣、考城縣都隸屬於陳留專區,1952年改屬鄭州專區,1954年兩縣撤銷,合併為蘭考縣,屬開封專區。蘭考縣位於黃泛區,是焦裕祿曾經奮鬥過的地方,現在蘭考縣已經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

如果喜歡,歡迎關注、點讚,欣賞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建國後,河南省有七個縣被撤銷,其中兩個曾是三國名城
    不過,由於時代的發展,一些城市逐漸沒落,直至被撤銷建制,以縣為例,解放後,河南省有七個縣被撤銷,其中兩個還曾是三國名城,今天就將相關情況匯總一下。需要先說明的是,本文所說的撤銷,是指撤銷縣的建制後,降為鄉鎮,或者不再設任何建制。而像汲縣撤縣設市,改為縣級衛輝市,或者像南陽縣撤縣設區,改為宛城區,雖然縣的建制撤掉,但新建了平級的建制,不屬於本文所說的撤銷。
  • 建國後,山東這個縣撤銷,曾與觀城合為一縣
    山東歷史悠久,先秦時境內城邑就眾多,到秦代時縣治密布,如今山東也是我國古縣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當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東境內消失的古縣也有很多,其中不乏曾家喻戶曉的縣,其中在建國後消失的古縣就有長山、齊東、蒲臺、博平、堂邑、清平、恩縣、德平、觀城等,以及建國後曾與觀城合併的朝城縣。
  • 建國後,山東曾存在一個萊陽專區,轄有哪些縣?
    萊陽地處膠東腹地,佔山、田、河、海之利,一直是膠東咽喉,尤其是在近現代建國前後更是成為膠東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國後也曾有一地級行政區萊陽專區。 萊陽是膠東半島早期革命的中心,「七七事變」後萊陽縣就組建了抗日武裝,1940年成立萊陽抗日民主政府,後分為萊東、五龍、萊陽、萊西南等四個縣,這一區劃沿襲到建國初期。
  • 山東最特殊的兩個縣,一個一縣連三省,一個一縣連四省
    山東省地處黃河下遊,東臨渤海、黃海,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相接,但僅有兩座縣與兩個及以上省相鄰,一個一縣連三省,一個一縣連四省,分別為莘縣和單縣。莘縣,位於山東省西部,現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總面積1416平方公裡,總人口104萬人,是聊城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也是我國著名的農業大縣,有「中國蔬菜第一縣」之譽。
  • 開封通許縣,一座沒有旅遊特色的縣!
    這條蔡河正好經過當時開封府的一個小鎮,這座小鎮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許國的地盤,於是皇帝就給這座小鎮取名為「通許」,意思是從京城通往許國故地。 到了公元1002年,趙恆當皇帝(宋真宗)的時候,通許鎮改名為鹹平縣。金朝皇帝完顏雍死的那一年(1189年),因鹹平縣與鹹平府(今遼寧省開原縣)同名,朝廷下旨把鹹平縣改成通許縣。結果到了1958年9月,通許縣又被尉氏縣吃掉,改成通許鎮。
  • 1949年後的河南地圖上,這23個縣為啥消失了? 豫記
    毛亨 | 文豫記微信號:yjhltxdjm粗略統計,1949年後在河南地圖上消失的縣名一共有23個。最近的是在2015年2月,陝縣撤縣設為三門峽市陝州區,最早的發生在1949年新中國建國前後。這其中,有2個縣降級為鎮,併入臨近的縣;有3個縣劃歸河北省管轄,徹底離開了河南省的版圖;有7個縣由於合併而使得「縣名」消失;有4個縣,重新更名,在新縣名獲得後,舊縣名消失;有7個縣,因為城市框架的拉大和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撤縣劃區而消失。建國初期洧川仍設縣,1954年6月21日政務院批准,撤銷洧川縣,併入長葛縣。
  • 山東這六個縣市區,建國後曾是地級行政區,看看哪個降級最可惜
    山東1949年剛建國時,共轄濟南、青島、徐州、濰坊(1950年降為縣級市)四個地級市,和16個地級專區。這些專區是革命年代建立的,因此到了1950年,根據發展的需要,山東進行了一次區劃大調整,共轄濟南、青島、徐州(1953年1月劃歸江蘇)、煙臺(1950年升級為地級市,1958年又降為縣級市)四個地級市和11個地級專區。這11個專區中,現在有6個已經降為縣市區,今天盤點如下,看看哪個降級最可惜。
  • 建國後,淮安政區變化極大,是江蘇改名的兩個地級市之一
    歷史上,淮陰縣出現時間要早於山陽縣六百多年,但淮陰縣曾多次併入淮安(山陽縣),元朝淮陰縣省入山陽縣後,淮陰作為政區名再次出現要等到十九世紀,明清時淮安府治山陽縣,其所轄清河縣基本為淮陰舊地。民國初廢府存縣,山陽縣因與陝西山陽同名而改稱淮安縣,清河縣因與直隸(今河北)清河同名而改稱淮陰,淮安縣、淮陰縣並設。
  • 新世紀,江蘇這個縣撤銷,原名泰縣改為縣級市時改了名
    現在,江蘇共有十三地級市,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市發展均十分迅速,為擴充市區面積,各地市紛紛撤縣為市轄區,其中泰州市撤銷的縣為縣級姜堰市。 上世紀九十年代,泰縣改為縣級市時以駐地姜堰為市名,稱姜堰市,而泰州市最初為建國前夕以泰縣城區所設,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姜堰市為泰州市的「母縣」,2012年12月縣級姜堰市撤銷後,又合為一體。
  • 江西一縣,人口僅28萬,已經「撤縣設市」,千年縣名因景區而變更
    江西位於中國的中部地區,因境內流淌著最大河流贛江而簡稱「贛」,江西地接浙江、福建、廣東、湖南等省,省會位於著名的英雄城南昌,江西是革命老區,同時也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地,古時境內曾出現幹越國為幹越之地,秦時為九江郡,唐朝時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所設的江西右道而得省名,元朝時正式設立江西行中書省而正式建省
  • 山東這五個縣原為單字縣,建國後改了名,歷史上僅一不曾為州
    山東作為我國自古以來的核心區域,省內現有單字縣六個,但其實在新中國後曾隸屬於山東的單字縣曾多達二十餘個,消失的原因眾多,或劃出、或撤銷、或改了名,其中山東現有的這五個縣原就為單字縣,改為縣級市時改了名。掖縣、黃縣是兩個曾隸屬於煙臺市的單字縣,現在分別為縣級萊州市、龍口市,也均由煙臺市代管。
  • 新世紀,福建這個縣撤銷,隸屬於莆田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福建省內孕育了眾多的文化名城、古縣,進入新世紀以來,福建所轄九大地市經濟發展均十分迅速,城區面積多有擴大,也有的地市撤縣以增加市區,其中就有千年古縣莆田縣就被撤銷。莆田,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中段,地處福州、泉州之間,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有著一千五百多年的建制史,素有「海濱鄒魯」之稱,為「媽祖聖地」,莆田之名最早為縣名,但現為福建省地級市,而莆田縣進入新世紀後才撤銷。
  • 河南「大運臨頭」,一縣被國家選中有望「設市」,真羨慕當地人!
    開封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個城市載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 直到今天,這座城堡的發展也不想落後。河南「大運臨頭」,一縣被國家選中有望「設市」,真羨慕當地人!2019年開封GDP達到2019億美元以上,這樣的成績與各縣和地區的努力密切相關。 開封管轄下的郡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有望建設市,人均GDP達到59714元,約達6萬人,入選國家,這裡是蘭考縣。河南省得到了「明日之星」,這個縣實際上有很多資源和發展潛力,GDP達到300億,延續至今,我相信這個縣很快就能居市地位。
  • 建國初,川東行署區轄有哪些地方,僅這幾個縣現屬四川?
    行署區為建國初期短暫存在的一個省級行政區劃,除了四川分為四個行署區外,安徽分為了皖北、皖南兩個行署區,江蘇分為了蘇北、蘇南兩個行署區,此外還有旅大行署區等。建國初,西康省並未撤銷,今四川當時分屬四大行署區及西康省共五個省級行政區,1952年川東、川西、川南四大行署區撤銷設四川省,1955年西康省撤銷。1997年,重慶升為直轄市,川渝分治。
  • 7年來江西9地撤縣設區(市) 扒一扒這些縣城的「前世今生」
    導語:9月4日,宜春市委四屆八次全體會議召開,研究審議萬載縣撤縣設區有關事宜。審議通過了《關於同意萬載縣撤縣設區的決議》。這則消息再次引起社會各界對撤縣設區(市)的關注。近年,國家再度放寬了「撤縣設區(市)」的閘門,很多縣都在積極申報撤縣設市。
  • 國務院批准2017年撤縣設市名單:撤縣設市有什麼好處
    ­  日前,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湖南省撤銷寧鄉縣,設立縣級寧鄉市。此外,陝西神木縣撤銷,設立縣級神木市;浙江玉環縣撤銷,設立縣級玉環市;河北平泉縣撤銷,設立縣級平泉市;四川隆昌縣撤銷,設立縣級隆昌市。­  這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撤縣設市」。雖說這個詞常聽到,但是上一波動靜這麼大的集中撤縣設市,還是20年前的事。
  • 河南這一縣有望「設市」,人均GDP約6萬,還被國家「選中」
    河南這一縣有望「設市」,人均GDP約6萬,還被國家「選中」開封府相信大家耳熟能詳,這座城市裡承載了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直到今天,這座城的發展也不甘落後。2019年開封GDP達到兩千多億,如此成績與各個縣城和區域的努力密不可分。在開封的管轄下有一個縣城擁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有望設市,人均GDP達59714元,約6萬,還被國家選中,這裡就是蘭考縣。
  • 新世紀,四川這個縣撤銷,歷史悠久且一分為二
    建國後,四川行政區劃變化頻繁,上世紀末重慶升為直轄市,「川渝分治」後今四川省域形成,進入新世紀以來四川發展迅速,多縣撤銷設為城區或改為縣級市,其中就有這個千年古縣。達縣位於川東北,為四川省舊縣名,是一座具有悠久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曾有「川東繡壤、秦巴明珠」之稱,也是現在地級達州市的「母縣」。現在,達縣已經撤銷,原行政區域一分為二。
  • 四川這三個縣,解放後曾經是地級專區,其中一個現已成為市轄區
    1949年底成都解放,1950年1月,四川省被撤銷,設立了川南、川北、川西、川東四個行署區,直到1952年9月,才將這四個行署區合併,恢復了四川省。溫江地區被撤銷。南北朝時置溫江縣,此為溫江建置之始。隋代曾將溫江改名為萬春,唐代又復名溫江。明清時,溫江屬四川省成都府管轄。1950年四川撤省後,溫江縣屬川西行署(行署駐成都),並成立溫江專區,管轄溫江、郫縣、雙流等12個縣,專署駐溫江縣。1952年,川西行署併入新恢復的四川省,繼續設立溫江專區。
  • 繼「海城市」後,鞍山又新增一「猛將」,一縣城有望「撤縣設市」
    這座曾經在新中國成立後發揮著重要功能的城市雖然已經不復往日的風採,但整體發展卻在逐步的進步當中。鞍山不久之後又會新增一座有望「設市」的「猛將」,它就是臺安縣。臺安縣地處遼中地區,屬於遼河三角洲平原地區。之所以該地區被稱為「臺安縣」,是因為這裡舊名為「八角臺」,而「安」又有「安寧」之意,所以它就有了「臺安縣」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