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後的河南地圖上,這23個縣為啥消失了? 豫記

2021-02-13 豫記


如果以民國時期的河南區域規劃和地圖為參照,會發現,在建國之後,有一些縣名消失了,又有一些新的縣名出現了,有時候,原本屬於河南省的一些縣因為某種原因被劃分到了其它省份,諸多變化,對於生活在這不同區域內的人們的生活和心理也必定隨之帶來一系列影響,這些縣,它們各自是哪些?變化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原因?

毛亨 | 文

豫記微信號:yjhltxdjm

粗略統計,1949年後在河南地圖上消失的縣名一共有23個。最近的是在2015年2月,陝縣撤縣設為三門峽市陝州區,最早的發生在1949年新中國建國前後。這其中,有2個縣降級為鎮,併入臨近的縣;有3個縣劃歸河北省管轄,徹底離開了河南省的版圖;有7個縣由於合併而使得「縣名」消失;有4個縣,重新更名,在新縣名獲得後,舊縣名消失;有7個縣,因為城市框架的拉大和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撤縣劃區而消失。

建國初期洧川仍設縣,1954年6月21日政務院批准,撤銷洧川縣,併入長葛縣。1965年原洧川縣部分地區又劃歸尉氏縣,此後,洧川在1983年改人民公社稱鄉,1988年改鄉稱洧川鎮。


洧川歷史悠久,洧川古城仍可以見到,保存下來的大南門是明代建築。洧川西北有漢傳佛教寺院鴻臺寺。洧川風味小吃更堪稱一絕,主要特色有:洧川鍋盔、洧川豆腐、洧川羊肉燴豆腐。

陳留縣,舊縣名。秦朝置,治今河南省開封縣陳留鎮,屬碭郡。明、清仍屬開封縣。

臨漳地處中原腹地,六朝古都。位於冀豫兩省交界,太行山東麓,東鄰魏縣,西接磁縣。民國初年,隸屬河南省河北道,道治在河南衛輝。民國十三年廢道,直屬河南省。1958年併入磁縣。自此這個傳統的屬於河南的縣開始歸屬河北省管轄,1961年復置臨漳縣。1993年後歸河北省邯鄲市轄。

臨漳「六大名吃」有:「大鍋羊湯」、「臨漳扒兔」、「黃辛莊塊肉」、「熱鍋肉」、「頂蓋燒餅」、「傳統燴菜」等;臨漳縣旅遊景點有銅雀臺、鄴城遺址、轉軍洞等。

位於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地帶,民國前隸屬河南彰德府(今安陽)管轄,稱為武安縣,建國後劃歸河北省管轄,1958年,撤銷武安縣,西部併入涉縣,東部劃歸邯鄲市,稱武安礦區。1961年,恢復武安縣原建縣。1988年10月6日更名武安市,為省屬縣級市,由邯鄲市代管。

武安縣特色的小吃有:武安小米、武安拽面、驢肉卷餅、武安燴菜、武安小麻糖等。

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明代屬河南省彰德府,清代襲之,仍屬河南省彰德府。民國初屬河南省豫北道。1927年,涉縣直屬河南省政府。1932年,屬河南省第三專區。1949年,改屬河北省邯鄲專區,自此離開河南省版圖。

媧皇宮位於涉縣城西北十多公裡處的中皇山上,為國家 AAAA 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最大的奉祀中華始祖女媧的古代建築群,自古就有「蓬壺仙境」之美譽。

蘭封縣,即現在的蘭考縣城關鎮周圍地區。清朝時期,蘭陽、儀封二縣合併,稱蘭儀縣,以二縣首字為名。後因諱皇帝溥儀之「儀」字,改蘭儀縣為蘭封縣。解放後,1954年,蘭封、考城二縣合併,又以二縣首字為名,稱蘭考縣。

這兩個都是古縣,1936年原武縣曾與陽武縣合併,改設博浪縣。同年又復舊。1950年3月,原武、陽武二縣合併為原陽縣(以二縣首字得名)。

原陽大米屬素有「中國第一米」之稱。

廣武縣最早設縣開始於隋代,治所在今滎陽市東北廣武鎮。因境內有廣武山,故名。1935年,廣武縣更名為成皋縣,次年5月又復名廣武縣,1948年併入成皋縣。

汜水縣最早設縣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在今滎陽市西北汜水鎮。因汜水河由鞏義東南北流經此地注入黃河,故名。1948年與廣武縣合併為成皋縣。

1948年汜水、廣武二縣合併,重新設立成皋縣,治所初在廣武鎮,1951年搬到汜水鎮,1954年,成皋縣撤銷,地入滎陽縣。

廣武縣的一條鴻溝中分天下,楚河漢界開創了中華民族象棋文化的先河;汜水縣內的虎牢關有3000多年的歷史,號稱「中州之樞」,名列中國八關之首,傳說為周穆王畜虎之地。

明、清屬衛輝府,府治在汲縣。1948年11月7日,汲縣縣城解放,縣政府機關遷駐縣城,劃城區和城郊部分村莊成立衛輝市,與汲縣同屬太行五專署。1949年2月,撤銷衛輝市,其轄區復歸汲縣,1988年10月,撤銷汲縣,建立衛輝市,屬河南省直轄,由新鄉市代管。

汲縣共有比幹廟、望京樓、姜太公故裡、孔子擊磬處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古蹟114處。

1913年,民國政府廢府、州,實行道、縣制。改汝州直隸州為臨汝縣,1947年屬豫西五專區,1949年歸許昌專區,1954年10月改隸洛陽專區管轄,1986年,撤專區建制,實行市(地)管縣,改隸平頂山市。1988年8月改臨汝縣為汝州市,屬省直轄,計劃單列,由平項山市代管。

汝瓷、汝石、汝帖並稱「汝州三寶」,久負盛名,汝瓷位列宋代」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經扶縣為新縣的前身。1932年10月,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為了便於控制鄂豫皖邊界的大別山區,對付革命力量,以當時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之字「經扶」為縣名,以新集為縣治,設立經扶縣,劃歸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管轄。1947年8月,劉(伯承)鄧(小平)大軍挺進大別山。28日,新集重獲解放。12月,在縣城西南王灣召開經扶縣首屆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劉伯承、鄧小平提議,與會代表500多人一致通過決議,改「經扶縣」為「新縣」。一是因為新成立的新縣人民政府以新集為治所,二是寓意新縣人民從此當家做主獲得新生,過上幸福生活。

新縣境內資源豐富,盛產板慄、銀杏、茶葉、油茶、中藥材、山野菜和獼猴桃,其品質、產量均居河南省之冠,其中銀杏是全國四大銀杏基地之一,被譽為「板慄之鄉」、「銀杏之鄉」。

河南省汝陽縣的舊稱。因與宜陽縣同音,1959年改為汝陽縣,因縣治位居汝河之北,故名。

伊陽縣歷史文化悠久,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龍山文化。有杜康造酒遺址、杜康廟、鬼谷故裡、魏明帝陵、雲夢山古軍校遺址等21處名勝古蹟。

民國末年,商丘縣為特大縣,今虞城縣的馬牧集、站集、黃冢、店集、谷熟、營廓、杜集,今夏邑縣的濟陽,今商丘市區的全部均歸商丘縣的區域,共有2500平方千米。至1949年,全縣有人口84萬。1997年6月1日國務院批覆,商丘地區行政公署、縣級商丘市及商丘縣合併為地級商丘市,設立睢陽區、梁園區。原商丘縣大部分劃入睢陽區,部分劃入梁園區。

商丘縣的地方的特色小吃具有代表性有:歸德府的水激饃、五香糟魚,蝦子燒素。

 

1913年改鄭州為鄭縣。1928年改鄭縣為鄭州市。1931年撤市復改鄭縣。1933年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1948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鄭州,鄭縣分為鄭州市和鄭縣。1953年撤銷鄭縣,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開封遷入鄭州,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

民國十六年(1927年)2月,正式組建中共郾城縣委員會。1949年10月16日,郾城漯河分設,恢復原漯河市建制。2004年12月27日漯河市區劃把郾城一分為三,正式命名為郾城區。

郾城縣特色的歷史遺蹟有:金國五老堂、敕修石磙城、文曲魁星樓、鎮氣文筆峰、高大半截塔。

南陽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東臨社旗、唐河,西鄰鎮平,南臨新野,位於南陽盆地中部,原南陽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南陽市四周。1994年7月,國務院批准南陽地區撤地設市,南陽縣被撤銷,與原縣級南陽市以人民路為界重組為宛城、臥龍二區。

南陽縣獨特的人文景觀有:武侯祠、醫聖祠、漢畫館、內鄉縣衙、張衡墓等。

1949年1月16日,洛陽市與洛陽縣合併,治所駐民主街。合併後名稱為洛陽市縣民主政府。洛陽市長兼任縣長,負責城市工作;洛陽縣副縣長負責農村工作。1949年10月2日,接河南省政府令,實行洛陽市縣分別治理。11月1日,市縣正式分開辦公,洛陽市人民政府駐民主街,負責城市工作;洛陽縣人民政府駐營林街,專管農村工作。1955年11月,為支援洛陽工業建設,發展洛陽市,國務院決定,撤銷洛陽縣。建置撤銷後,所轄之地分割給洛陽市、偃師縣、孟津縣、宜陽縣。

陝縣,古稱陝州,位於河南省西部。2015年2月,撤縣設為三門峽市陝州區,以原陝縣的行政區域為陝州區的行政區域,陝州區人民政府駐大營鎮陝州大道18號,陝縣遂成為歷史。

地坑院、空相寺等是陝縣獨特的人文景觀。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開封縣改名為祥符縣,成為宋朝天子腳下的京畿重地,富甲天下。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祥符縣被易名為開封縣。2014年,河南省調整開封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金明區,併入龍亭區;撤銷開封縣,設立祥符區。2014年10月19日,正式更名為開封市祥符區。

推薦閱讀

有一種美食叫媽糊,鹿邑人看見就會流口水

豫中五城記:縣域經濟特色背後的人文力量

相關焦點

  • 屬於每個河南人的詩和遠方!|豫記
    豫六一豫記說河南不適合發展旅遊?你錯了!河南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河南的地下文物全國首位,地上文物全國第二,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待發掘。於是,深耕河南的文化公司和旅行公司走到了一起,成立了豫記文旅。毫不誇張地說,河南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可挖掘和打撈的歷史文化。在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文化強國,並表示要在2035年實現,擁有五千年深厚文明積澱的河南迎來了一個新的機遇,文化+旅遊。
  • 楊桐演講實錄:豫記靠什麼回報河南?
    或者說過去的10年,豫記和豫記的作者們沿著河南85個縣,一個村一個村的進行著田野調查,一個縣一個縣的進行資料的爬梳,我們寫下了河南1500萬字的璀璨輝煌、古今傳奇,這1500萬字又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傳播,達到了10億人次的受眾點擊。
  • 河南發布涉臺十大新聞 金門縣入豫推介旅遊入選
    中新網鄭州2月9日電(記者 趙暉 李志全)2月9日,河南省臺辦披露「2016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結果,河南鄉村與臺灣基層鄉裡結對、泛藍8縣市之一的金門縣首次入豫推介旅遊等事件入選。在全省開展的2016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活動中,以下事件入選:1949年運臺文物首次回大陸在河南博物院展出。這次交流,臺北歷史博物館提供了10件文物參展,其中5件是於1949年運臺的原河南博物院的舊藏。分隔60多年的兩岸唐三彩首次合璧,在河南博物院實現「兄弟共聚」。2016全國臺協會長座談會在鄭州舉辦,200餘位重要臺商匯聚中原。
  • 河南人普遍都有思鄉病,咋治? | 豫記
    此後,這竟成了恆久主題,繼而影響宋明文人:他們心繫故園卻為官一任,內心矛盾難以調和。就使蘇東坡在蘇杭做官,即便坐擁「江山風物之美」,仍發出了「歸去應須早!」的感慨。要知道,1840年中國城鎮化率才略高於5%,往上捯三代,誰都是農村人。如今,中國城鎮化率超過50%。2018年,河南也有一半人成了「市民」。即便蘇軾生活在現在,他也早已缺乏參照系,其山水田園早已被壓成齏粉。
  • 豫見河南 豫來豫好 「這就是河南」主題活動啟動
    11月27日下午,河南形象全球化傳播暨「這就是河南」主題活動開幕式在鄭州舉行。  此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省委網信辦、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單位指導,「豫記」主辦,旨在藉助豫籍媒體人社群,弘揚厚重的中原文化和實幹精神,宣傳歷史與現實、傳統與時尚交相輝映的出彩河南形象。
  • 啥是河南人?|豫記
    豫六一豫記過去,我親眼見過不少人,滿口河南普通話,卻說自己是安徽人、山東人、蘇北人。只有廝混得熟了,才會悄悄說上一句:老哥,俺也是駐馬店類。這是最簡單的河南家常飯菜,並不精細,也沒有繁多的花樣,如同樸實的河南人一樣,但是,它們以實實在在的品性滿足著河南人的胃,滋養著河南人的身軀,支撐著在外的人走得越來越遠。母親牌芝麻葉麵條東坡老兒在經歷過烏臺詩案的真毒打後,說出了「人間真味是清歡」的真諦。
  • 河南車牌字母代碼地圖|人文地理
    河南還是地跨南方和北方的省,秦嶺—淮河是我國南北的分界線(帶)。河南南部屬於南方,中部和北部屬於北方。           河南現有17個地級市,1個省直轄縣級市。
  • 河南曾有5個縣是馮玉祥設立的,猜猜名字合在一起是什麼?
    翻來河南省的地圖,我們會發現有兩個縣的名稱很獨特——「博愛縣」和「民權縣」,如果合在一起就是「博愛民權」,聽上去好像和革命口號有關。那麼這兩個縣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它們的縣名是怎麼來的?其實,博愛縣和民權縣都是民國時期,由馮玉祥設立的,而且這兩個縣還有三個「孿生兄弟」,五個縣的名字合在一起非常有意思!馮玉祥主政河南馮玉祥,字煥章,安徽巢湖市人,他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而且還是西北軍閥,對民國的歷史進程影響非常大。
  • 河南18地市都是啥性格?丨豫記
    豫六一豫記河南從豫A到豫U 共有18個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一座城市、一種生活、一種文化。說古老,很多人要笑了。畢竟在大家心目中,鄭州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建國前,中國的地圖上根本沒有「平頂山」這仨字,這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它因煤而立、因煤而興,是座煤城。2003 年,它被確定為中原城市群九個中心城市之一,被譽為中原之崛起城市,這都和平頂山人的勤奮脫不開關係。
  • 河南方言有九門,你說的是哪一門 ? 豫記
    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中原官話就是河南話,畢竟河南就是中原嘛。上個月,豫記開了新欄目「豫語」,讓我對河南話有了新的認識。
  • 湘江原創 |肖永清:記 豫(上)
    題記:我在這端,你在那端,各自看著這燦爛的星空。記,可以是記述,也可以是記憶。然,中原之大,豫地之廣,歷史之厚,文化之深,民風之淳,豈是我這尺澤之鯢可置喙。所有這一切,是一個偉大時代的恩賜。窗外燈光漸次熄滅,小村沉沉入睡。我靜靜地徜徉在回憶之河,想起在河南的八千七百多個日夜,頓生二十年如一日之感。一時間,中原大地好似一幅歷史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挾帶「厚重」二字,從腦海深處奔湧而來。河南簡稱「豫」。普遍傳說,當年河南境內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被描述為人牽象之地,化象形為「豫」。
  • 你不知道的中原大學:湖北兩所一流大學系出寶豐大白莊 豫記
    1948年8月2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在寶豐縣商酒務鎮大張莊舉行的中原局、中原軍區慶祝「八一」建軍節紀念大會上,劉伯承司令員鄭重宣布中原大學成立,校部設在肖旗鄉大白莊村。中原大學成立後,黨對大學的鞏固和發展十分重視。首先不斷加強學校行政及師資力量。
  • 河南17個地級市,1個省轄市,從豫A到豫U,你最喜歡哪個?
    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這裡。下面就和小編(驢遊四方)一起來看一下河南的17個地級市和1個省轄縣。1、豫A 鄭州市鄭州河南省會,是中國公路、鐵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綜合交通樞紐 ,是中國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裡。
  • 700分還上不了清華,河南考生為啥這麼難?
    這意味著,700分上不了清華,600分上不了鄭大。 河南考生為啥這麼難?放在其省份都可以衝擊狀元了,但今年的河南考生,恐怕摸不到清華的門。2020年清華大學在河南投放計劃101人,理科前80名和文科前20名有希望被錄取。放眼河南,超過700的就有169人。這就意味著至少還有68個高分同學與清華無緣。去年鄭大在河南錄取的理科最低分是585,這個分數全省排名24522位。今年考600分,只能排在43692名。
  •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南行政區劃:17個地級市
    》、道教第一宮——太清宮(建於158年)、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中嶽廟、中國第一部臨床醫學專著——《傷寒雜病論》;河南最高峰——老鴉岔(海拔2413.8米)、最低點——淮河出省處(海拔在23.2米)。
  • 豫記有江湖,江湖有大哥
    「軍人體格」已經成了他的代言,這在年輕的姐妹兄弟們眼中,很是羨慕。 北京霧霾最重的那一年,他在南鑼鼓巷附近,經營著一家書院——容介書院。 那一年中秋節,在大哥的召集下,豫記的一眾家人在書院裡吃了一頓團圓飯。 那一年,豫記北京運營中心在書院掛了牌。
  • 河南人為什麼愛吃芫荽?| 豫記
    鄉下人種芫荽有個習慣,不喜歡單獨種上一片,或將芫荽套種在蒜地裡,種蒜的時候順便撒上芫荽種子;或與菠菜混撒,澆上水再覆蓋一層薄薄的草木灰。 芫荽與蒜苗、菠菜比鄰而居,不僅互不幹擾,反而能夠充分吸收肥力和養分,使其莖葉格外鮮嫩。 記得在老家庭院西側的一片空地上,母親每年總要種上一些芫荽。
  • 河南的簡稱是豫,和大象有什麼關係?學者:河南境內曾有許多大象
    生活在河南的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打開電視時,屏幕上會不會出現大象融媒四個字呢?它為什麼會跟大象有關呢?我國的每一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簡稱,河南的簡稱是豫,之所以被叫做豫,有其歷史淵源。傳說大禹治水時將天下分為九州,將中原地區稱為豫州。
  • 「扶貧豫記」李付軍如何靠著「稷風小米」推動產業扶貧
    編者按:今年10月17日是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今年的「扶貧日」意義更為特殊——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此,大河網特推出系列報導「扶貧豫記」,分享河南在脫貧攻堅進程中的那些特別故事。
  • 巧記中國各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的方法
    《巧記中國各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的方法》                 作者辛正奇巧記中國各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的方法序號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記憶方法23個省份1黑龍江省黑哈爾濱鵝黑龍和哈哈大笑的兩個士兵(哈爾濱)在吃鵝(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