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949年剛建國時,共轄濟南、青島、徐州、濰坊(1950年降為縣級市)四個地級市,和16個地級專區。這些專區是革命年代建立的,因此到了1950年,根據發展的需要,山東進行了一次區劃大調整,共轄濟南、青島、徐州(1953年1月劃歸江蘇)、煙臺(1950年升級為地級市,1958年又降為縣級市)四個地級市和11個地級專區。這11個專區中,現在有6個已經降為縣市區,今天盤點如下,看看哪個降級最可惜。
1、1952年惠民專區駐地由惠民城關遷到濱縣北鎮
明代改樂安州為武定州,屬濟南府。清代,武定州升武定府,治所惠民縣(因惠民溝得名)。1950年,成立地級惠民專區,駐地惠民,管轄無棣、陽信、齊東(1958年撤銷)、高青、霑化、濱縣、蒲臺(1956年撤銷)、廣饒、博興、墾利、利津。1952年惠民專區駐地由惠民遷到濱縣北鎮,雖然專區沒有改名,但惠民從此成為了一個普通縣城。1984年,濱縣北鎮改為縣級濱州市。1992年,惠民地區改為濱州地區,2000年,濱州地區改為地級濱州市,惠民縣屬之。
2、1953年撤銷沂水專區
隋代置沂水縣,明代屬青州府,清代改屬沂州府。抗戰年代成立沂蒙專區,沂水為駐地。1950年,沂蒙專區改為地級沂水專區,駐地在沂水,管轄沂源、蒙陰、沂南、莒沂(馬站)、莒縣、莒南、日照。1953年,沂水專區被撤銷,除日照劃歸膠州,其餘全部併入臨沂專區。
3、1953年,滕縣專區改為濟寧專區
秦代置滕縣,金代改滕州,明代又改為滕縣,屬兗州府,民國時屬濟寧道,革命年代成立尼山專區,駐地滕縣。1950年,將革命年代設立的尼山、臺棗兩個專區合併,成立地級滕縣專區,駐地在滕縣,管轄縣級濟寧市、梁山縣、華山縣(1953年撤銷)、臨城縣(今河北臨城)、鄒縣(鄒城)、鳧山縣(1956年撤銷)、銅北縣(今徐州銅山區)、平邑縣、滋陽縣(今濟寧兗州區)、豐縣(今江蘇豐縣)、嶧縣(今棗莊市區)、曲阜縣、白彥縣(1953年撤銷)、沛縣(今江蘇沛縣)。
1953年,滕縣專區改名為濟寧專區,專區駐地也由滕縣遷往濟寧,滕縣從此成為普通縣城。1979年,滕縣改屬棗莊,1988年,滕縣撤縣設市,成立縣級滕州市,由棗莊代管。
4、1956年撤銷文登專區
南北朝年間,置文登郡,因境內有文登山得名。明清時為文登縣,屬登州府寧海州(州治在牟平)。革命年代為東海專區駐地,1950年,東海專區改為地級文登專區,駐地在文登,管轄福山、牟平、威海、榮成、崑嵛(1956年併入文登)、乳山、海陽。1956年,文登專區被撤銷,轄地併入萊陽專區。1958年,萊陽專區改為煙臺專區,文登屬之。1987年,威海升為地級市,文登改屬威海。2014年,文登撤市設區,成為威海市文登區。
5、1956年撤銷膠州專區
膠州宋代為北方最大貿易港口。明清膠州轄高密、即墨,屬登州府。1905年,膠州成為直隸州(直屬省)。1913年,降為膠縣。1939年,日本將膠州劃歸青島,1940年,設立偽青島特別市膠州區。1945年,又改為膠縣,成為濱北專區駐地。1950年,改為地級膠州專區,駐地在膠縣,轄膠南、藏馬(今泊裡)、膠河(今鋪集)、五蓮、諸城、高密、即墨、即東(店集)、嶗山辦事處(1951年劃歸青島)、日照(1953年由沂水劃入)。1956年,膠州專區被撤銷,轄地分屬昌濰、萊陽、臨沂。膠縣1978年劃歸青島,1987年,撤縣設市,成立縣級膠州市,由青島代管。
6、1958年萊陽專區改為煙臺專區
西漢置昌陽。923年,後唐莊宗為避諱祖名,改昌陽為萊陽。1950年,成立地級萊陽專區,駐地在萊陽,管轄招遠、掖縣(萊州)、黃縣(龍口)、棲霞、掖南(1956年併入掖縣)、棲東(1953年併入棲霞)、蓬萊、平東(南村)、平度、萊西、平西(店子)、平南(蓼蘭)13縣和長山島。
1956年,原文登專區六縣和縣級威海市、原膠州專區的即墨併入萊陽專區,萊陽專區可謂盛極一時。1958年,地級煙臺市降為縣級煙臺市,劃入萊陽專區,萊陽專區駐地由萊陽遷到煙臺,萊陽專區因此改名煙臺專區,萊陽從此成為普通縣城。1987年,萊陽撤縣設市,成立縣級萊陽市,由煙臺代管。
在解放前的革命年代,山東還曾成立過墾利專區(駐地陽信)、濼北專區(駐地臨邑)、清河專區(駐地桓臺)、泰西專區(駐地肥城)、臺棗專區(駐地嶧縣)、南海專區(駐地即墨)、西海專區(駐地平度)、北海專區(駐地黃縣),因是革命鬥爭需要設立,1950年就撤銷了,本文不再詳細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