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湖南省撤銷寧鄉縣,設立縣級寧鄉市。此外,陝西神木縣撤銷,設立縣級神木市;浙江玉環縣撤銷,設立縣級玉環市;河北平泉縣撤銷,設立縣級平泉市;四川隆昌縣撤銷,設立縣級隆昌市。
這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撤縣設市」。雖說這個詞常聽到,但是上一波動靜這麼大的集中撤縣設市,還是20年前的事。
撤縣設市,不管字面上叫什麼,管轄區域沒變,行政級別沒變,政府部門機構及人員組成除了名字上換了個字,也沒什麼太大變化。那麼,很多地方政府為什麼如此努力地想要推進縣改市?對於老百姓來說,縣和市到底有什麼區別?撤縣設市能給新市民帶來什麼切實的好處?
4地撤縣設市,有什麼規律?
從公布情況來看,撤縣設市的最終審批,都是國務院批准、國家民政部發文。
而在此前,他們都要在滿足設定的條件後,自行提出申請,依次經所在市、省批准後,進入國務院審批流程。
就在去年,多家媒體曾公開報導,全國有165個縣撤縣設市申報材料已報國務院排隊待審批。
從這次「放行」情況看,四地撤縣設市後,行政區域均未變動,都由所在省直轄,由所在地級市代管。批覆文件還專門提到,設市後,當地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
上一波集中撤縣設市,還是20年前
統計顯示,在1994年到1996年,全國共有95個縣改市和1個新設縣級市。改為市之後,江浙魯等省的縣域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每年的全國百強縣排行榜基本都被這三個省佔據。截至1998年,我國縣級市數量達437個,其中近350個為縣改市。
不過,縣改市一度引起盲目跟風,從而帶來不少問題。比如說,許多地方縣級市市區農村人口比重過大,城郊比例失調,城鄉概念模糊、大量佔用耕地等「假性城市化」問題。在這種情況下。1997年,國務院暫停了實施10多年的撤縣改市政策。此後的將近20年間,只有少數縣成功改市,而且這些縣主要集中在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