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域鐵路S1線於1月23日正式載客運營,溫州邁入了城市軌道交通時代。
高新的機械、封閉的空間、密集的人流……預示繁榮的背後,也預示著新的治安難題。
面對這個充滿高新科技的公共出行方式,軌道交通安保也選擇用高新科技裝備自己。
領先的4G集群對講機
軌道交通公安分局引入眾多高新科技設備。
民警的單人裝備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興4G集群可視對講機與泰瑟X26C電擊槍,它們也是民警信賴的兩大「神器」。
「車廂裡人流密集,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乘客肯定會忍不住用手機求救,通訊頻道會產生嚴重擁堵。如果我們也用傳統的通訊方式,那現場的情況,很難及時傳遞出去。」黃警官說,但4G集群可視對講機有效解決了類似問題,它可以實時傳送現場圖像到指揮中心,採用專用通信頻道,不受其他通信設備的影響。
他還透露,溫州軌道公安是全國軌道公安領域最早配備4G集群可視對講機的,他們裝備的4G集群可視對講機可謂全球領先。
最新款的泰瑟電擊槍
由於軌道交通的特殊性,民警們必須用極快的速度制服歹徒,但他們也不能使用殺傷力過大的武器,因為容易誤傷身旁的市民。
為此,每名在S1線執勤的民警,都配備了最新款的泰瑟X26C電擊槍。
這種泰瑟槍沒有子彈,它是靠發射帶電「飛鏢」來制服目標的。它的外形與普通手槍十分相似,裡面有一個充滿氮氣的氣壓彈夾。扣動扳機後,彈夾中的高壓氮氣迅速釋放,將槍膛中的兩個電極發射出來。兩個電極就像兩個小「飛鏢」,它們前面有倒鉤,後面連著細絕緣銅線,命中目標後,倒鉤可以鉤住犯罪嫌疑人的衣服,槍膛中的電池則通過絕緣銅線釋放出高壓,令罪犯渾身肌肉痙攣,縮成一團。它可以隔著5釐米厚的衣服放電,並在5秒鐘內多次放電,每次持續時間為百萬分之一秒。
泰瑟槍讓被攻擊目標因「電休克」導致其神經系統暫時受損而失去反抗能力,不會使對象死亡和造成身體創傷。
精準的智能預測模式
有了先進的裝備,還需要一流的人才與配套的工作體系。
為此,軌道交通治安分局招募了150餘名警務人員,不少人員曾在特警隊伍工作過,他們的輔警隊伍中,有50多人是退伍兵,還有6人以士官軍銜退伍。雖然軌道交通治安分局和S1線都是「新事物」,但這支警隊的骨幹都是「老兵」。
就拿防控鏈來說,它通過乘客的實時刷卡信息、站內監控與視頻流量檢測系統,能精準、實時地展示站區客流量,還能自動作出風險評估,相當於構建了一個精準的智能預測模式,民警可以根據需要提前布防。
引進「控調服」新機制
「S1線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業主單位身上,我們公安機關要指導、監督、檢查業主單位落實責任。」溫州市軌道交通治安分局局長陳惠群表示,2018年以來,他們和溫州市交運集團正式推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控調服」工作新機制,「控」「調」「服」分別是治安信息掌控、社會矛盾調解、營商環境服務,效果很不錯,他們將把這個機制帶進S1線。
他介紹,實施「控調服」機制後,2018年,市區公交領域扒竊零接警266天,同比提升18天;扒竊警情165起,同比下降25.34%,均創歷史新高。此外,軌道交通治安分局在2018年打掉重大犯罪團夥6個,打擊處理犯罪對象81名,抓獲逃犯41名,分別同比提升29%和40%,以打促控成效也創歷史新高。
他們相信,這些先進的工作經驗和方法,能為S1線的保駕護航提供重大幫助。
來源:平安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