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遊·湖裡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鬥陣行活動將於本周末舉行

2020-12-18 廈門網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葉舒揚) 品味千年文化經典,共饗「非遺」饕餮盛宴。這個周末,帶上您的家人朋友,一起到湖裡區過一個「多彩非遺周末」。6月22日、23日,「追夢新時代幸福在湖裡」悅遊·湖裡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鬥陣行(以下簡稱「非遺鬥陣行」),將在湖裡區仙嶽山公園舉辦。

  本次活動由湖裡區委宣傳部、廈門日報社指導,湖裡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湖裡區文化館、廈門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廈門晚報社協辦。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城市的文化印記,擁有獨特的人文價值和文化底蘊。「非遺鬥陣行」將延續今年廈門市非遺活動的熱度,為市民提供更多了解和體驗非遺文化的機會,讓市民可以「零距離」感受多彩非遺的魅力。

  活動現場,主辦方將搭起非遺大舞臺,市民可以欣賞到南音、歌仔戲、答嘴鼓、宋江陣、閩南童謠及五祖鶴陽拳等非遺表演項目,還可上臺學習。而作為「非遺鬥陣行」的焦點區域,市民還可在湖裡區非遺館領略到廈門閩南傳統建築營造展示、滕派蝶畫展示、福建古船模展示等湖裡區非遺文化項目的獨特魅力,感受湖裡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氣息。

  非遺文化知識需要不斷地宣傳和普及,讓更多市民有機會了解、體驗。為此,本次「非遺鬥陣行」將在活動現場舉辦非遺老照片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福建青年攝影家陳偉凱先生帶來其拍攝的上百幅非遺傳承人照片及對應的非遺文化項目知識;漳浦剪紙藝術家盧淑榮女士,也將攜其剪紙作品亮相活動現場。

  竹竿舞體驗、五子棋爭霸、踩高蹺、跳房子、投壺、猜燈謎、拍畫片……本次「非遺鬥陣行」活動還將有豐富多彩的閩南童玩項目體驗,市民只要獲取通關印章,即可兌換袋裝枸杞、竹蜻蜓、精美書籤、木偶娃娃等精美禮品。此外,在仙嶽書院還設置非遺小學堂,將邀請非遺手藝人現場傳授剪紙、送王船、惠和影雕、閩南童謠等簡單的非遺技藝,市民將有機會和非遺手藝人面對面學習互動。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廈門湖裡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鬥陣行開幕
    多彩「非遺」文化獲市民熱捧「追夢新時代 幸福在湖裡」悅遊·湖裡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鬥陣行開幕廈門日報訊 (記者 陸曉鳳 葉舒揚)這個周末,就到仙嶽山體驗千年非遺文化!昨日上午,為期兩天的「追夢新時代 幸福在湖裡」悅遊·湖裡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鬥陣行,在廈門湖裡區仙嶽山公園開幕。精彩活動今日繼續進行。
  • 悅遊·湖裡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鬥陣行在仙嶽山公園開幕
    多彩「非遺」文化獲市民熱捧(本組圖:廈門晚報記者劉東華)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陸曉鳳、葉舒揚)這個周末,就到仙嶽山體驗千年非遺文化!昨日上午,為期兩天的「追夢新時代幸福在湖裡」悅遊·湖裡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鬥陣行,在湖裡區仙嶽山公園開幕。精彩活動今日繼續進行。  本次活動由湖裡區委宣傳部、廈門日報社指導,湖裡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湖裡區文化館、廈門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廈門晚報社協辦。
  • 廈門舉辦閩南非遺文化鬥陣行 市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品味千年文化精華,感受非遺獨特魅力。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迎來了一場文化盛宴——「追夢新時代 幸福在湖裡」悅遊·湖裡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鬥陣行,在仙嶽山公園舉行。  氣溫節節高,更映襯非遺項目的火熱。
  • 湖裡區2020年「閩南曲藝說唱新思想鬥陣行」宣傳活動火熱開展 傳統...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葉舒揚 通訊員 徐淑純) 答嘴鼓、木偶戲、歌仔戲,說的唱的都是濃濃「閩南味」,聽的看的都是新理論新思想——這就是湖裡區火熱開展中的2020年「閩南曲藝說唱新思想鬥陣行」宣傳活動,是湖裡區「決勝小康奮鬥有我」主題宣講系列活動的又一創新形式。  這是一次傳統與當下、曲藝與宣講的完美融合。
  • 閩南伴手禮創意「鬥陣行」 泉州元素妙呈遊客觀眾
    (林勁峰 攝)「文都」泉州縣域活動周啟動鯉城文化周昨率先亮相本報訊 (記者葉舒雯)昨日是2014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在泉州,一個特殊的文化周末在西街舊麵粉廠開啟——「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縣域活動暨「文化之都·多彩鯉城」文化周啟動儀式在這裡舉行。「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縣域活動周將持續到10月份。首場活動由鯉城區承辦,將從即日起持續至24日,以及7月5日、6日。
  • 閩南美食伴手禮展銷會 雕塑玩偶郵冊創意「鬥陣行」
    閩南伴手禮創意「鬥陣行」——探營鯉城文化周之「閩南美食·伴手禮展銷會」展銷會上,泉州元素以各具創意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這一側是元宵圓、肉粽、貢糖,那一邊是火鼎公婆雕塑、閩南古厝模型、惠女服飾玩偶……昨日,在西街舊麵粉廠開張的鯉城文化周之「閩南美食·伴手禮展銷會」上,地道的泉州美食和精緻的閩南伴手禮「鬥陣行」(閩南語,意為「走在一起」),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前來「淘寶」。記者也前往探營,了解這些小小伴手禮背後的故事。
  • 海峽兩岸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在國家大劇院開幕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閩南古韻、兩岸傳情」海峽兩岸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開幕式29日上午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來自福建漳州華安高山族舞蹈團、臺灣戲曲學院的兩岸藝術家為觀眾們奉上了一臺原汁原味的閩南傳統文化藝術盛宴。
  • 廈門湖裡區舉辦「悅遊湖裡」26場文體活動將貫穿全年
    6月30日,廈門市湖裡區舉辦「悅遊·湖裡」系列文化旅遊活動新聞發布會,為上半年活動作總結,下半年活動作部署。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湖裡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朱覺就「悅遊·湖裡」系列文化旅遊活動的具體安排、活動類型等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 @湖裡百姓!掃黑除惡鬥陣行,平安三率答嘴鼓進社區
    平安是百姓最樸素的期盼平安建設常抓不懈安居樂業人人受益一起聽聽閩南曲藝答嘴鼓怎麼將湖裡的平安唱出來!湖裡區以創新形式開展「閩南曲藝說唱思想鬥陣行」宣傳活動湖裡區擁有一批基層優秀民間藝人他們創作出答嘴鼓《惡有惡報》《平安湖裡 綜治添彩》等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
  • 「詩意廈門·悅遊湖裡」走進合肥 盡顯「高顏值、高素質」文旅魅力
    為了提前預熱中秋國慶雙檔黃金周,「引客入廈」,9月9日下午,一場以「詩意廈門·悅遊湖裡」為主題的文化和旅遊產品推介會在合肥香格裡拉大酒店成功舉辦。兩地文旅主管部門、旅行商、新聞媒體等代表約100餘人應邀參會。
  • 廈門湖裡來長推介文化旅遊 五條精品線路邀客過暖冬
    華聲在線12月9日訊(記者 劉思佳)一路「湘」南,「廈」一站,悅遊湖裡。12月9日上午,2020「詩意廈門·悅遊湖裡」文化和旅遊推介會在長沙舉行,誠邀長沙市民到廈門湖裡體驗「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 參與紅龜粿製作寓教於樂 兩岸青少年體驗閩南文化
    b6456aaeda7eaa8991a943333bb7eb17東南網7月29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 文潔 鄭王愷 實習生 陳穎秀)昨日,由廈門市委文明辦、廈門市青少年宮和思明區臺辦主辦的「快樂鬥陣行-創意無限極」思明區兩岸青少年閩南文化創意DIY活動在廈舉行。
  • 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會成立
  • 廈門湖裡:民間文藝進校園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廈門湖裡:民間文藝進校園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湖裡區融媒體中心 2020-12-21 12:33 來源:澎湃新聞
  • 南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
    目前,南安市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8類79項,其中國家級保護名錄2項,省級保護名錄9項,泉州級保護名錄34項;共有代表性傳承人32人,其中省級傳承人2人、泉州市級傳承人26人;建有英都拔拔燈、蛇脫殼古陣法、南音、高甲戲、木偶雕刻等5個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
  •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南童謠」傳承人周長楫:平平仄仄閩南謠
    平平仄仄閩南韻 口口相傳囝仔歌周長楫,廈門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南童謠」福建省級的代表性傳承人。如今已是81歲高齡的他,為推廣普及閩南文化一直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早在擔任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的時候,他就開始致力於閩南話以及閩南文化的研究和推廣,長期在廣播電臺和電視臺主持各類閩南話節目。退休後,他還負責搜集了500多首閩南童謠,分門別類編進教材,供廈門市幼兒園和小學使用。著有《閩南方言大詞典》、《閩南童謠》、《閩南方言與俗語》等作品,並多次赴臺灣和新加坡擔任客座教授和研究員,對閩南話研究頗有建樹。
  •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伊斯坦堡舉行
    2019年10月19日 18: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易愛軍 編輯:韋幸文   新華社伊斯坦堡10月18日電(記者易愛軍)為期一個月的「一帶一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
  • 精彩紛呈 泉州推出40多項「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旨在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非遺展演 線上線下精彩紛呈現場,泉州市副市長周真平為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12個項目代表授牌。
  • 「閩南文化走透透」夏令營|大手牽小手,一起唱響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是歷代閩南地區人民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理解能力,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詼諧風趣的閩南方言詞語、俗語及其富有音樂性的韻律節奏進行創作,並在傳誦過程中不斷完善而形成的閩南民間口傳文學。2008年,被列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送王船」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漳州三個申遺點...
    來源:臺海網漳州開發區「送王船」場面 許小燕 供圖臺海網12月19日訊 據漳州新聞網報導 12月17日,我國和馬來西亞聯合提名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以下簡稱「送王船」)經評審通過,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