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規定了6種國際通用語言,但日語曾多次申請加入其中,結果卻慘遭拒絕,原因是什麼呢?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世界已經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卻又保持原有的特色,最終形成和諧發展的態勢。我們對這樣的局面喜聞樂見,在文化的傳播中,文字是重要載體,眾所周知,世界上有6種國際通用語言,我國的漢語就是其中一種,它們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6種國際通用語言板上釘釘,日語申請多次被拒
英語、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與阿拉伯語被確認為6大國際通用語言,這早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當然,這6種語言的確定有著相當嚴格的規定,完全是按照語種的國際影響力和通用程度來評選的,其中,五大常任理事國所使用的語言被選入無可爭議,西班牙語被入選則是因為16世紀的西班牙殖民帝國曾橫掃歐美兩洲,此後,當地很多國家將西班牙語作為了官方語言,至於阿拉伯語的入選,主要是因為其在整個中東地區以及所有阿拉伯國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西班牙帝國,又稱西班牙殖民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和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西班牙帝國被認為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然而,日本非常希望日語能加入國際通用語言的行列,多次向聯合國提交申請,儘管數次被拒,但是日本從未放棄,將永不言棄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聯合國給出3大拒絕理由,日本無法反駁
事實上,關於日語多次申請加入國際通用語言卻遲遲無法通過的事情,聯合國早就列出了3大拒絕理由,且日本根本無從反駁。
首先,日語的影響力太小,日本雖然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國土面積小,人口少,日語的使用人群也相對較少,尤其是日本戰敗之後,其國際影響力直線下降。其次,日語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語系,相關專家認為日語的發音來自我國的藏緬語,只能算作扶餘語系。最後,日語缺乏原創度,日本是一個非常善於模仿的民族,從古代開始就一直在模仿中國文化,聯合國認為日本文字源於我國的漢字,其原創度無法達到國際通用語言的標準。
日本野心十足,曾申請加入常任理事國的行列
日本不僅想讓日語加入國際通用語言,還曾向聯合國提交入常申請,可謂野心十足。眾所周知,日本身為二戰戰敗國,各方面發展受限,尤其是在軍事領域,根本不允許擁有攻擊性較強的武器,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仍然想要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實在異想天開。
安理會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強權機構,看重的是常任理事國的地區主導權和軍事實力,如果出現糾紛,需要擔起大國責任,為國際局勢的長久穩定作出相應的貢獻,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享受「一票否決權」。很明顯,日本目前的綜合實力遠遠達不到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標準。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否決權又被稱為一票否決權,是指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各自擁有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草案的否決權,即使該決議獲大部分成員國支持,常任理事國仍然可以使任何安理會的決議無效。】
雖然,日本的2個願望雙雙落空,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仍然在不斷為之努力,再加上有美國這個大靠山在背後撐腰,日本對於實現自己的願望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