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必吃餃子,你知道餃子的來歷麼?歷史上第一個包餃子的是誰?

2020-12-17 如煙的花季

好吃不如餃子……說起餃子,那是中國的一道特色美食!尤其是中國的北方人,逢年過節必定有餃子!尤其是到了冬至這一天必須吃餃子,聽老一輩人說,冬至這一天吃餃子不凍耳朵!這個不是一個傳說,而是 擁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餃子一詞始於宋代,那時候餃子不叫餃子,而是叫做「角兒」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追憶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場上有「水晶角兒」「煎角子」,此外,還有「駝峰角子」。宋四水潛夫周密輯《武林舊事》卷六提到,臨安的市場上有「市羅角兒」「諸色角兒」。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南宋時叫做「燥肉雙下角子」。

但是餃子的發明並不是在宋朝,而是在漢朝!他的發明者是一個醫生!叫張仲景!

有句話說得好,不想當廚子的官,絕對不是一個好醫生!這話最符合張仲景!

張仲景是世襲長沙太守,但是他從小就不喜歡做官,沒有官場老爺的做派,他喜歡行醫看病!

東漢末年戰亂橫生,瘟疫橫行,許多的老百姓在痛苦之中死去,這讓張仲景十分的痛心!於是他就拜了當初的名醫張伯祖為師,學藝期間,張仲景勤學好問,事事細心,深的張伯祖的喜愛,張伯祖毫無保留的將畢生的醫術盡數傳給張仲景!後來張仲景的父親去世,張仲景無法行醫,只能世襲太守,在漢代,老百姓不能輕易的接觸官員,官員更不能輕易的到老百姓家裡去,所以張仲景在家開個診所,也沒有人來,即便是有,也非常的少,即便是有人來了,有時候張仲景忙於公務,不能照看病人,這讓張仲景十分的苦惱,後來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兩日不理政事,只看病,並將這一消息發散出去,一時之間張仲景救人無數,百姓格外的擁護!後來這初一十五就成了慣例,人們稱他為「坐堂醫生」來紀念張仲景!

後來張仲景在長沙任職滿期,告老還鄉,正值大雪紛飛,寒風凌冽的時候,在路上,他看到了許許多多難民,凍得手腳生瘡,耳朵都爛了,於是張仲景就趕緊返回城裡,將一些除溼氣,禦寒的藥物搗爛在鍋裡煮,然後再將麵皮包裹一些溫藥做成耳朵的形狀,在用那湯藥煮麵皮,名曰「角耳」分發給那些難民吃,吃了角耳的人,都會覺得體內有一團火焰在燃燒,直通四肢百骸,耳朵也不會凍傷了!以後的每年冬至之日,張仲景都會做一鍋又一鍋的「角耳」分發給百姓,用來驅寒!

直到張仲景去世之後,「角耳」就成了對張仲景紀念的一種方式,雖然後世不再提起,但是張仲景的確是創造餃子第一人!

在後來角耳被稱作,混沌,偃月,扁食,餃子……等別稱,

相關焦點

  •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由來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及故事傳說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由來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
  • 冬至吃餃子,關於餃子三大傳說,第一個爛耳說,最後一個沒人知道
    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我們的風俗習慣和節氣中飲食文化有著深刻的體現。今天冬至,冬至,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曾經的冬至象徵著新的一年,是個熱鬧的日子。現在冬至是一種習俗,節氣。冬至節氣到來,預示進入最寒冷的時候。
  • 冬至到! | 今天別忘吃餃子!
    冬至到! | 今天別忘吃餃子!在冬至這個時期吃餃子是盼團圓的意思,取平安團圓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歸來之意。並且民間也有好吃不過餃子的傳聞,不僅如此,餃子餡料豐富,是冬至的最佳選擇。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
  • 明天冬至,別忘吃餃子!
    明天冬至,別忘吃餃子!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為了不忘「祛寒嬌耳湯」之恩,冬至日到來時必吃餃子。
  • 冬至包餃子,楓葉成驕子
    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這一天,全國人民都要吃餃子「以防天冷凍掉耳朵」,為讓同學既感受到冬至的節氣,又能感受到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氣氛和樂趣,培養同學集體生活的樂趣,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我校初中部在響應第八屆餃子文化節的號召,召開了全員動手包餃子的活動。
  • 【冬至】別忘吃餃子!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為了不忘「祛寒嬌耳湯」之恩,冬至日到來時必吃餃子。
  • 冬至,一起來探尋「餃子」的前世今生
    尤其是在中國北方,人們通常在冬至那天吃餃子,這是一個意味著溫暖冬天的習俗。大家庭的成員可以聚在一起包餃子。在中國北方,餃子通常是蘸醋、辣油或醬汁吃的,有時還會加點醬油。身為北方人的小天,雖然家裡逢年過節都會吃餃子,但並不知道餃子的來歷。今天就借著冬至這個特殊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餃子的前世今生吧!餃子的歷史起源和現代發展餃子在其漫長歲月的發展中,名目繁多而並不單一,古時候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餃子的之說。
  • 2018年冬至吃餃子的心情說說 包餃子發朋友圈的說說
    2018年冬至吃餃子的心情說說 包餃子發朋友圈的說說 冬至吃餃子的心情說說15 冬天,一家人團圓,一定要吃餃子,吃餃子咯。 冬     原標題:2018年冬至吃餃子的心情說說 包餃子發朋友圈的說說     冬天至,寒氣逼人,一定要來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啊,來看看冬至吃餃子的心情說說。
  • 為什麼吃餃子-吃餃子習俗
    冬至除了立冬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其實冬至也有這樣的說法,無外乎都是期盼家人在寒冷的冬季身體健康。對於我國地域廣闊,冬至吃餃子的習俗非常的多,而在冬至吃餃子一般都是北方的習俗,一般餃子餡兒都選用暖性食材,如羊肉等,所以在冬至不一定全國各地都吃餃子。
  • 冬至日 包餃子 萌娃老人笑開顏
    12月21日是今年的冬至,在崇陽縣第二幼兒園裡,幼兒們通過體驗包餃子,吃餃子,讓孩子們體驗到動手勞作的樂趣,感受濃濃的節日氣氛,培養孩子們學習、傳承傳統文化的興趣。,讓他們學著包餃子、分享餃子,感受冬至包餃子的快樂。
  • 「食」光記事 | 冬至吃餃子,是為紀念誰?
    「食」光記事 | 冬至吃餃子,是為紀念誰?「食」光記事歲月穿梭,四季輪迴轉眼我們來到了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提起冬至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冬至吃餃子但是大家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嗎?
  • 冬至作文:寫作提綱+《冬至包餃子》填空作文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及冬至必吃的美食。在陳老師的家鄉,也是十裡不同俗。那麼,與冬至有關的作文的時候可以怎麼寫呢?可以按照寫冬至前、冬至中、冬至後來寫。1、冬至前的準備每個地區過冬至的習俗,都不太一樣。
  • 冬至|分享給你,9種包餃子方法及各地美食
    ,你準備吃點什麼?」 為何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呢? 既然要吃餃子 就會涉及到包餃子的問題 誰會誰包
  • 母親包的冬至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從昨天開始,母親就開始忙碌,割肉、調餡兒、醒面,就是為了讓我和妻子吃上一口餃子。因為今天是工作日,而我和妻子每天中午又不回家,因此冬至中午沒法兒在家吃餃子。母親就提前做好各種準備工作,一大早就讓我們吃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其實我們各自的單位也準備的有餃子,但是母親執意說單位的餃子沒有家裡自己包的餃子香,自己家包的餃子真材實料,味道更好。前一段,家裡的大蒜髮了芽,母親就把它們插在土裡,最近竟然長了半尺有餘,青翠欲滴,正是一把好菜。掐了剁碎拌在餃子餡兒裡,鮮美無比。
  • 冬至吃餃子,餃子的英文到底怎麼說?
    百姓們被凍壞的耳朵後 為了治療鄉親們的凍瘡 於是他就用麵粉包了驅寒的藥材 煮熟之後做成了「祛寒嬌耳湯」 治好了百姓們的耳朵 後來每逢冬至
  • 冬至傳統文化「包餃子,吃餃子」親子公益活動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節氣吃餃子、餛飩、麵條等是我們的傳統習俗。為弘揚民俗文化,彰顯傳統文化魅力,夏津縣關工委,民政局,夏津縣圖書,會盟社區,夏津縣大愛同行公益聯合會,夏津縣暖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開展「文化傳承,情暖冬至」冬至親子包餃子主題活動,共有近30組親子家庭積極參與。首先,我們的國學老師給在場小朋友和家長們講解了今天的活動規則以及冬至的起源、習俗等,豐富孩子們的知識。
  •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說說一句話短語 冬至吃餃子文案句子
    「三節」將至,願你快樂過節。  冬至的腳步正在敲響,春天的氣息遙遙可望。熱騰騰的餛飩保健康,吃了凍麵餃子沒凍傷。湯圓滾滾白玉湯,合家團圓幸福長。冬至快樂,好運一年更比一年長!  冬至是個好日子,笑口常開吃美食。北吃餃子南湯圓,一口一個吐心願。一個餃子一種五彩生活笑開顏;一個湯圓一個型,四季健康伴你行!  冬至吃餃子,一個餃子一顆心。
  • 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那麼,你知道冬至是為了紀念誰嗎? 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諺語及順口溜
    「立冬」到,「立冬」峭,立冬來了吃餃子。轉眼間又到了「立冬」節氣的開始,每到這個時節,就意味著,冬天就要到了。為什麼冬至大家都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有關冬至的諺語俗語順口溜。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 冬至吃餃子_銅陵新聞網
    「吃餃子啦!」每次到冬至,都會聽到媽媽念叨著這句話,我的心裡就會立刻變得暖暖的。以前冬至的時候,我都會穿著厚厚的大棉襖在外面玩耍,可是今年的冬至不一樣,沒有下雪,也不是太冷。早上,我慢慢地從床上爬起來,睜開惺忪的雙眼,走出房間就看見媽媽在包餃子,可真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