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相信大家都會不會陌生,也都經歷過。很多人說,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嶺,成功意味著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失敗可能意味著與夢想擦肩而過。
夢想又是什麼?夢想是人們心中的一盞不滅的明燈,是人們不懈的追求;夢想是浮於現實的繁華與幻想,是人們仰望的高貴信仰。世間為何有那麼多拼搏的人,是因為他們在追尋夢想,靠近夢想,實現夢想。有這樣一個女孩,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兩次高考,只為追求心中的無法捨棄的夢想。
作為一名高中生,如何能讓父母、親戚、朋友等刮目相看,如何能夠出人頭地,如何能夠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我想,最好的做法是:好好學習,在高考中綻放自己的光彩。
每一年的高考,都令全國人民既期待又緊張;為何緊張?顯然,高考,不僅學生在努力,同時,家長也在為了孩子而努力,可能任何一方的懈怠,都會導致失利;為何期待?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意味著能有好的未來,是學生的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的期待。
當然,每年高考成績出來後,最最令人矚目的,便是各個區、市、省,甚至是全國的高考狀元。2013年,劉丁寧以668分包含10分加分的分數,成為了遼寧省的文科狀元。得知這個消息,劉丁寧的父母可謂是十分開心、十分激動。
眾所周知,優秀的學生總是會受到各個高校的青睞,在學生填寫志願之前,總會提前找到優秀的學生,並加以練習。於是,劉丁寧也不例外,香港大學以七十二萬的全額獎學金,向劉丁寧誠懇的拋出了橄欖枝。
面對如此優渥的條件——綜合實力強勁的港大,七十二萬的全額獎學金,劉丁寧的父母早已心動,極力勸說劉丁寧報考香港大學,最終,劉丁寧抵不過父母的勸說,選擇了港大。
在父母的勸說下,劉丁寧最終成為香港大學中文系的大一新生。開學後,在內地生活了十幾年的女孩劉丁寧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來到了港大,本以為劉丁寧能很快的適應並融入新環境,結果大家最終居然等到了劉丁寧退學的消息。
退學,對劉丁寧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她將放棄72萬的全額獎學金,意味著她需要再讀一次高三,再參加一次高考。有人會覺得十分疑惑,有著這麼好的條件,為何要退學?而劉丁寧的回應是:對港大的環境不習慣,在港大,上課是用電腦以及平板等完成的,而且周圍的人經常以流利的英語進行交流。
也就是說,劉丁寧的大多數上課時間是在電腦上度過的,顯然,對於喜愛讀書的劉丁寧來說,這樣的上課方式的確很難適應。對於劉丁寧來說,能夠學習到最純正的國學,才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面對父母的再一次勸說,劉丁寧這一次選擇了秉持自己的內心,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毅然決然地退了學,回到高中母校復讀一年。
當劉丁寧退學復讀的消息被報導出來後,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人有這樣的想法:放著那麼好條件的大學不讀,又去復讀,心裡怎麼想的呀,每一年的高考試卷以及難度都會改變,拿過一次高考狀元,一定會拿第二次麼,真是任性。
是的,或許在其他人眼中,劉丁寧的做法是任性的、是不理智的……可在劉丁寧自己看來,她的這種做法,只是為了追求心中的信仰與夢想。因此,對於外界看法,劉丁寧一直表現得內心毫無波瀾。
再一次回到高中母校就讀,雖然參加過一次高考,有過高考狀元的光環,劉丁寧卻並沒有因此鬆懈下來,和其他同學一樣,她會好好上課,認真複習。或許,正是因為參加過高考,拿過高考狀元,她知道其中的艱辛,復讀的劉丁寧比起從前更加的嚴格要求自己,在學校舉辦幾次月考中,劉丁寧基本能拿到全校第一的優異成績。
高考來臨,曾經的高考狀元劉丁寧再一次踏入了高考考場。不久,高考成績出來,毫無疑問,劉丁寧的成績備受眾人矚目;令人驚嘆的是,在2014年,劉丁寧再一次以658分的成績,第二次獲得了遼寧省的文科狀元。
也是這一次高考,讓世人知道,劉丁寧並非不自量,並非任性,她只是想要追求自己的夢想,想要學習最純正的國學,而這一次,劉丁寧的父母並沒有左右她的想法,而是選擇尊重她的決定。於是,劉丁寧終於如願以償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就讀,開始了她的國粹學習之旅。
放棄72萬全額獎學金,退學復讀,對於劉丁寧來說,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進入北大則是她新的開始。劉丁寧深知自己的做法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同時劉丁寧也明白,一直以來,自己堅持的到底是什麼,於是,在北大,在很多人窩在寢室看劇、打遊戲的時候,她選擇刻苦學習,汲取自己一直喜愛的國粹。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有疑問,難道港大不能學習純正國學嗎?難道港大與北大的國學是不一樣的?其實,這樣的問題很好回答,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氛圍,對於在內地生活了十幾年的劉丁寧來說,港大的網上教學以及英語交流的環境與學習氛圍的確不容易適應,而劉丁寧心中一直追求的純正國學,或許北大的語言環境與人文氛圍是更加符合的。
終於在劉丁寧不忘初心的努力與追求下,劉丁寧獲得了北大的保研資格,成為了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能夠一直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汲取知識,或許就是劉丁寧最快樂、最滿足的事了。
劉丁寧曾說,人應該堅守自己的夢想與事業,不應該盲目的跟隨周圍的人的價值觀,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斷,守住自己的靈魂,才能在內心留一片桃源。而她的事跡很完美的向我們解釋了她這段話的內涵,也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劉丁寧心中不滅的明燈,就是她的初心,她的夢想,是夢想一直引領著劉丁寧走上自己最喜愛的道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