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港大環境不適合我

2020-07-17 青墨斷箋
校方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港大環境不適合我

高考,相信大家都會不會陌生,也都經歷過。很多人說,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嶺,成功意味著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失敗可能意味著與夢想擦肩而過。

夢想又是什麼?夢想是人們心中的一盞不滅的明燈,是人們不懈的追求;夢想是浮於現實的繁華與幻想,是人們仰望的高貴信仰。世間為何有那麼多拼搏的人,是因為他們在追尋夢想,靠近夢想,實現夢想。有這樣一個女孩,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兩次高考,只為追求心中的無法捨棄的夢想。

第一次成為高考狀元

作為一名高中生,如何能讓父母、親戚、朋友等刮目相看,如何能夠出人頭地,如何能夠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我想,最好的做法是:好好學習,在高考中綻放自己的光彩。

校方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港大環境不適合我

每一年的高考,都令全國人民既期待又緊張;為何緊張?顯然,高考,不僅學生在努力,同時,家長也在為了孩子而努力,可能任何一方的懈怠,都會導致失利;為何期待?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意味著能有好的未來,是學生的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的期待。

當然,每年高考成績出來後,最最令人矚目的,便是各個區、市、省,甚至是全國的高考狀元。2013年,劉丁寧以668分包含10分加分的分數,成為了遼寧省的文科狀元。得知這個消息,劉丁寧的父母可謂是十分開心、十分激動。

眾所周知,優秀的學生總是會受到各個高校的青睞,在學生填寫志願之前,總會提前找到優秀的學生,並加以練習。於是,劉丁寧也不例外,香港大學以七十二萬的全額獎學金,向劉丁寧誠懇的拋出了橄欖枝。

校方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港大環境不適合我

面對如此優渥的條件——綜合實力強勁的港大,七十二萬的全額獎學金,劉丁寧的父母早已心動,極力勸說劉丁寧報考香港大學,最終,劉丁寧抵不過父母的勸說,選擇了港大。

放棄72萬獎學金

在父母的勸說下,劉丁寧最終成為香港大學中文系的大一新生。開學後,在內地生活了十幾年的女孩劉丁寧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來到了港大,本以為劉丁寧能很快的適應並融入新環境,結果大家最終居然等到了劉丁寧退學的消息。

退學,對劉丁寧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她將放棄72萬的全額獎學金,意味著她需要再讀一次高三,再參加一次高考。有人會覺得十分疑惑,有著這麼好的條件,為何要退學?而劉丁寧的回應是:對港大的環境不習慣,在港大,上課是用電腦以及平板等完成的,而且周圍的人經常以流利的英語進行交流。

校方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港大環境不適合我

也就是說,劉丁寧的大多數上課時間是在電腦上度過的,顯然,對於喜愛讀書的劉丁寧來說,這樣的上課方式的確很難適應。對於劉丁寧來說,能夠學習到最純正的國學,才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面對父母的再一次勸說,劉丁寧這一次選擇了秉持自己的內心,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毅然決然地退了學,回到高中母校復讀一年。

二次高考,依舊是狀元

當劉丁寧退學復讀的消息被報導出來後,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人有這樣的想法:放著那麼好條件的大學不讀,又去復讀,心裡怎麼想的呀,每一年的高考試卷以及難度都會改變,拿過一次高考狀元,一定會拿第二次麼,真是任性。

是的,或許在其他人眼中,劉丁寧的做法是任性的、是不理智的……可在劉丁寧自己看來,她的這種做法,只是為了追求心中的信仰與夢想。因此,對於外界看法,劉丁寧一直表現得內心毫無波瀾。

校方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港大環境不適合我

再一次回到高中母校就讀,雖然參加過一次高考,有過高考狀元的光環,劉丁寧卻並沒有因此鬆懈下來,和其他同學一樣,她會好好上課,認真複習。或許,正是因為參加過高考,拿過高考狀元,她知道其中的艱辛,復讀的劉丁寧比起從前更加的嚴格要求自己,在學校舉辦幾次月考中,劉丁寧基本能拿到全校第一的優異成績。

高考來臨,曾經的高考狀元劉丁寧再一次踏入了高考考場。不久,高考成績出來,毫無疑問,劉丁寧的成績備受眾人矚目;令人驚嘆的是,在2014年,劉丁寧再一次以658分的成績,第二次獲得了遼寧省的文科狀元。

也是這一次高考,讓世人知道,劉丁寧並非不自量,並非任性,她只是想要追求自己的夢想,想要學習最純正的國學,而這一次,劉丁寧的父母並沒有左右她的想法,而是選擇尊重她的決定。於是,劉丁寧終於如願以償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就讀,開始了她的國粹學習之旅。

校方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港大環境不適合我

新的開始

放棄72萬全額獎學金,退學復讀,對於劉丁寧來說,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進入北大則是她新的開始。劉丁寧深知自己的做法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同時劉丁寧也明白,一直以來,自己堅持的到底是什麼,於是,在北大,在很多人窩在寢室看劇、打遊戲的時候,她選擇刻苦學習,汲取自己一直喜愛的國粹。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有疑問,難道港大不能學習純正國學嗎?難道港大與北大的國學是不一樣的?其實,這樣的問題很好回答,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氛圍,對於在內地生活了十幾年的劉丁寧來說,港大的網上教學以及英語交流的環境與學習氛圍的確不容易適應,而劉丁寧心中一直追求的純正國學,或許北大的語言環境與人文氛圍是更加符合的。

校方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港大環境不適合我

終於在劉丁寧不忘初心的努力與追求下,劉丁寧獲得了北大的保研資格,成為了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能夠一直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汲取知識,或許就是劉丁寧最快樂、最滿足的事了。

劉丁寧曾說,人應該堅守自己的夢想與事業,不應該盲目的跟隨周圍的人的價值觀,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斷,守住自己的靈魂,才能在內心留一片桃源。而她的事跡很完美的向我們解釋了她這段話的內涵,也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劉丁寧心中不滅的明燈,就是她的初心,她的夢想,是夢想一直引領著劉丁寧走上自己最喜愛的道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校方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港大環境不適合我
    眾所周知,優秀的學生總是會受到各個高校的青睞,在學生填寫志願之前,總會提前找到優秀的學生,並加以練習。於是,劉丁寧也不例外,香港大學以七十二萬的全額獎學金,向劉丁寧誠懇的拋出了橄欖枝。
  • 港大用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不習慣學校環境
    行走在校園裡,舒適的環境讓她嚮往,加上迎面走來的各種朝氣蓬勃的面孔,她暗暗下定決心,都選擇了那就學會適應,因為自己已經是這裡的一員。要更積極的適應這裡的生活,才能充實自己的文學技能,才能更加大膽的去追逐文學夢。想到這裡,她開始對港大滿意起來,對即將開始的學業也充滿信心,也希望未來能夠有所作為。
  • 港大用72萬獎學金挽留,內地學生依然退學,原因:不習慣學校環境
    特別是香港大學,更是以願意用高達72萬元的全額獎學金錄取她。和父母們商量以後,她最後選擇了香港大學,她滿懷憧憬地進入香港大學,希望港大的理念與自己心中所想一樣。渴望自己能在濃厚的文學氣息中不斷的吸收和沉澱知識,實現自己的文學理想。
  • 高考狀元因72萬獎學金選擇港大,1個月後復讀,原因是不適合
    高考狀元為72萬獎學金進入香港大學在世界排名22名,堪比清華北大,而且香港大學還給出了72萬的全額獎學金。劉丁寧的家庭不不算太過富裕,她很快因為這72萬元而心動,所以最終沒有選清華北大,而是選擇了香港大學。不過,香港大學並不比清華和北大差,因此未來註定了一片光明,然而,事實卻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完美。
  • 被港大錄取,獲獎學金72萬,僅一個月就退學的劉丁寧現在咋樣了
    4年約100萬的全額獎學金。她,2013年遼寧省高考文科狀元,選擇港大卻在開學一個月後退學2013年高考,從小就是學霸的劉丁寧以668分(含加分10分),成為遼寧當年的高考狀元。當時她的選項基本就是全國的高校任其選擇。她選擇了香港大學,當時香港大學給出的條件是全額獎學金72萬。
  • 7年前以668分考進港大,放棄72萬獎學金退學的女孩,現狀如何?
    不過在欣喜過後,她開始不停糾結,因為她不知道如何挑選學校。當時中國著名的大學基本都向劉丁寧拋下了橄欖枝,可劉丁寧最後的選擇出乎意料,她竟然選擇去港大。其實劉丁寧選擇港大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因為港大為她提供了72萬的獎學金,足夠她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甚至還能讓她有一小筆創業的資金。
  • 那些選擇了港大的「狀元」們
    除了悠久校史和國際化的學習環境之外,一直以來,香港高校的高額獎學金對內地尖子生是難以抗拒的誘惑。香港大學有豐厚的入學獎學金,最高獎學金額度可達每年港幣22.4萬,四年總額將近90萬元,涵蓋學生在港大就讀期間全部學費及生活費。
  • 那些選擇了港大的「狀元」們
    香港大學有豐厚的入學獎學金,最高獎學金額度可達每年港幣22.4萬,四年總額將近90萬元,涵蓋學生在港大就讀期間全部學費及生活費。與內地的大學相比,香港大學在獎學金上有絕對優勢。實力上來說,香港大學從2016年開始,QS世界大學排名已經實現了6連升。2012年的歷史高位23名,已經被今年的全球22名刷新。在2019年公布的QS學科排名中,香港大學有10門學科位列世界前二十。
  • 7年前,她放棄港大56萬獎學金、退學重考進北大,現在還在北大
    高考一戰成為遼寧省文科狀元,港大提供56萬獎學金2013年劉丁寧第一次參加高考,但是她並不沒有感到緊張,反而比較輕鬆,因為她對自己很有信心。在等待成績發布的那一段時間裡,她還自己利用的時間閱讀《詩經》。
  • 港大與清北爭搶狀元,提供百萬獎學金,專家:港校優勢不在獎學金
    每年有不少高考狀元會選擇就讀香港的名校,不得不承認,有些學生選擇香港高校,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香港高校有豐厚的獎學金。與內地的大學相比,香港的大學在獎學金上有絕對優勢。香港物價高企,要想打響香港高校的牌子,又助內地學生讀得起香港高校,獎學金就成了不二之選。江蘇省文科狀元白湘菱申請的香港大學,在2019年就把入學獎學金額度提升至每年22.4萬元港幣,四年總額將近90萬,涵蓋學生在港大就讀期間的全部學費及生活費。
  • 7年前,遼寧文科狀元放棄港大56萬獎學金,退學再考666分進北大
    但在入學兩個月後,卻因為各種原因選擇退學,返回遼寧本溪復讀,準備來年再戰。更令人羨慕的是,一年後的劉丁寧依舊發揮出色,再度奪取了遼寧省文科狀元頭銜。高考一戰成為遼寧省文科狀元,港大提供56萬獎學金2013年劉丁寧第一次參加高考,但是她並不沒有感到緊張,反而比較輕鬆,因為她對自己很有信心。在等待成績發布的那一段時間裡,她還自己利用的時間閱讀《詩經》。
  • 觀點||那些選擇了港大的「狀元」們
    除了悠久校史和國際化的學習環境之外,一直以來,香港高校的高額獎學金對內地尖子生是難以抗拒的誘惑。香港大學有豐厚的入學獎學金,最高獎學金額度可達每年港幣22.4萬,四年總額將近90萬元,涵蓋學生在港大就讀期間全部學費及生活費。
  • 當年放棄香港大學72萬獎學金的高考狀元,後來過得怎麼樣?
    相信對於很多的高中學生來說,最難熬、最痛苦的時段是在整個高三吧?作為一個高考黨,沒辦法享受娛樂、休閒的時光,成天在書山題海中奮戰,只為了獲得一片大好的前程。對於每一個高考黨來說,熬過這段時間就是勝利。那麼你聽說過,在高中辛苦奮鬥三年,終於得到高校青睞卻主動放棄好機會的人嗎?
  • 港大內地招生諮詢啟動 在粵實施「校長推薦計劃」
    在港大的招生諮詢會上,不少學生和家長也表達了這樣的憂慮。「從你們去年招生的情況看,什麼專業報考的人最多、競爭最激烈?」「如果上不了志願的專業,會不會連港大的錄取資格也沒有?」     對這一點,港大的招生負責人進行了詳盡的解釋。「跟內地不同,我們學校是首先確定錄取資格,然後再考慮學生的志願。」如港大今年計劃在內地招生250~280人,校方將根據高考成績和面試表現確定錄取名單。
  • 大陸文科狀元從港大退學的另類解讀,除了圓夢北大還有這個原因
    一、文科狀元退學港大復讀後圓夢北大劉丁寧是遼寧本溪市高級中學的畢業生。在2013年,她以668分的高考成績成為當年的遼寧文科狀元,本來打算報考北大,但香港大學首先向她投來橄欖枝,並給出72萬全額獎學金的豐厚獎勵。
  • 白湘菱與港大牽手成功,內地名校為何爭不過?"專業任她選"是句廢話
    近日,香港大學已向白湘菱發放了錄取通知,不出意外,雙方已然「牽手成功」。然而,關於事件的思考還沒有結束,不少網友嘆息內地失去了一位學霸,選擇了金融專業的白湘菱,預計未來要麼留在香港、要麼去英美留學,總之不會回到內地了。
  • 她獲港大72萬全額獎學金,入學一月就退學,第二年再奪高考狀元
    到了香港以後,劉丁寧只讀了一個多月就悄悄的回到了老家,她沒有告訴同樣去到香港大學的內地同學們。劉丁寧選擇回到自己的高中重新復讀高三,再戰高考。那麼很多人就好奇了,劉丁寧為什麼要回來呢?難道是香港大學不好麼?原因劉丁寧也給出了,就是她希望學習到更為純粹的國學,她是文科狀元,希望學習到純粹的國學也無可厚非,那麼劉丁寧這樣的選擇是說在香港大學學不到她認為純粹的國學麼?
  • 港大明年招生提高學費 教務長駁斥收回成本說
    據新聞晨報報導,3日,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與中國事務總監黃依倩在上海召開2007年度港大招生政策說明會。除就考試形式、招考人數等問題作了答覆,還對提高學費是為了收回成本的坊間傳言予以了駁斥。    同2006年一樣,港大2007年在內地的招生人數將依然維持在250-300人,並視生源情況略有浮動。
  • 遼寧狀元被港大錄取後30天就決定退學,現在怎樣了?
    七年前,遼寧省的高考狀元以668分被錄取,後30就退學,現怎樣了  香港作為中國的南口岸發展速度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香港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在這裡你能感受到城市的奢華,城市生活的繁華。,所以也成為了很多學習夢想中的學校,能夠成功入學港大也證明了學子的優異,每年內地考生考上港大的人數屈指可數,但是卻有人成功入學後一個月就退學了。
  • 港大錄取江蘇文科狀元,提供百萬獎學金!往年需要和清北爭搶狀元
    不過這兩年情況特殊,家長和學生都更加謹慎選擇香港高校了。有家長說,獎學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命讀書!香港大學近百萬獎學金每年有不少高考狀元會選擇就讀香港的名校,不得不承認,有些學生選擇香港高校,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香港高校有豐厚的獎學金。